标签: 张伯苓

张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寿春,字伯苓,生于天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在东方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1948年6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他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1876年4月5日 南开创办人张伯苓诞辰

1876年4月5日,是张伯苓先生的诞辰。张伯苓是旧中国民办教育的典范,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张伯苓历尽艰辛,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并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兴学育人,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周恩来同志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继续阅读

民国教育大师的经典语录

辜鸿铭刚到北大任教的时候,学生们看到他脑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都忍不住哄笑起来。而他,则不动声色地走到讲台上,向下面的学生打量一番后,慢条斯理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面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一席话把学生统统镇住了。以后上课就没人敢笑话他了。 继续阅读

张伯苓不畏日军挑衅

天津沦陷后,日军多次骚扰南开大学校园,一次开装甲车到张伯苓在校内的办公楼前挑衅。张伯苓走到车旁边,敲击车窗,要司机下来,接着把天津地图递给司机,揶揄道:“新来的吧?这不是日本兵营,这是南开大学。给你一份天津地图,回去好好看看!” 继续阅读

袁世凯为子择校遭学校拒绝

袁世凯想送四子袁克瑞和五子袁克权到南开学校读书,并愿意捐款3千元,条件仅仅是允许带两护卫。校长张伯苓怕其把校风带坏,竟断然拒绝了!袁大头毫无办法,不得不低眉搭眼的把俩儿子送到新学书院读书,想想袁世凯那时是何等人物,堂堂大清国高官,北洋军领袖,真是窝囊! 继续阅读

张伯苓: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水浇出来的

张伯苓办南开大学,初期困难重重。在经费的筹措问题上,主要靠个人捐款,但私人有能力捐款者,多不是有社会良好声望之人,如政客曹汝霖、军阀杨以德就给南开捐助很多。学生因此抗议,反对曹、杨为学校董事,认为不能以校董换取捐款,否则有损南开名声,张伯苓说:“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水浇出来的。”

张伯苓巧整日本驻军

张伯苓巧整日本驻军。东北沦陷后,日本在天津增加驻军。日本痛恨张伯苓的抗日主张,派装甲车开进南开大学,直抵张伯苓办公楼前。张伯苓拿着一张天津地图走到车前,敲敲车窗示意司机下车,然后揶揄道:“新来的吧?……给你份天津地图,回去好好看看!”搞得日本兵哭笑不得。

国共竞相挽留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

张伯苓辞去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后,避居重庆,深居简出。此时周恩来给老师捎来一封信,表达挽留之意,张读罢书信顿觉豁然,领悟到这是学生周恩来对他的爱护。于是他下决心拒绝了蒋介石多次劝他与蒋同机飞赴台湾的要求,蒋得知后沉默良久,才悻悻离去。 继续阅读

1919年10月17日 严修、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

1919年10月17日,教育家严修、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南开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提出“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两位总理周恩来、温家宝,两位副总理邹家华、钱其琛,戏剧家曹禺,数学大师、美籍华人陈省身,均是南开校友。 继续阅读

张伯苓: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水浇出来的

南开女中部第一届学生毕业,张伯苓校长说:”你们将来结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为公为国,不要要求丈夫升官发财。男人升官发财以后,第一个看不顺眼的就是你这个原配夫人!” 还有一次,南开大学学生提出不要土豪劣绅的臭钱做助学款,他又说:”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水浇出来的”

南开校庆典礼时张伯苓被婉拒参加

张伯苓,天津南开大学创始人。1949年蒋介石亲邀张伯苓赴台,被早得周恩来密电挽留的张拒绝。蒋当时愣住,沉吟好一会儿,临走时还一头撞在车门上,十分凄凉。而张,这位南开创始人,却在南开校庆典礼时被婉拒参加。次年(1951年)病逝,死后海外媒体高度评价大陆媒体一片寂然,南开召开多场大会批判。

1938年7月6日至15日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召开

1938年7月6日至15日,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在武汉举行,到会代表149人。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张伯苓、王造时、黄炎培、史良、沈钧儒等100多人出席了会议。 继续阅读

中国大学最好的时期

中国大学最好的时期是二三十年代,甚至是抗战时期。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梅贻琦时期的清华、张伯苓时期的南开、竺可桢时期的浙大、流离失所的西南联大是我认为最好的大学,是有精神的大学。而不像现在中国之大学,名利场而已,官场而已,知识分子集体沉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