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林语堂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在线阅读
· 林语堂:《苏东坡传》在线阅读
·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在线阅读
· 朱艳丽:《幽默大师林语堂》
· 林语堂:《武则天正传》

1976年3月26日 著名作家林语堂病逝于香港

1976年3月26日,著名作家林语堂病逝于香港,享年80岁。他把英文Humour音译为“幽默”,从而该词流行开来。他才学广博,学贯中西,“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用英文写了《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他还曾刻苦钻研,发明中文打字机。 继续阅读

民国教育大师的经典语录

辜鸿铭刚到北大任教的时候,学生们看到他脑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都忍不住哄笑起来。而他,则不动声色地走到讲台上,向下面的学生打量一番后,慢条斯理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面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一席话把学生统统镇住了。以后上课就没人敢笑话他了。 继续阅读

虚伪的“大师”:南洋大学与林语堂事件

南洋大学于1953年初在陈六使先生倡办以来,星马各地侨众发挥了无比雄浑的力量从事创造这间海外华侨最高学府的光辉事业,负责策划的南大执行委员会和各地南大委员会都脚踏实地展开工作,历尽万苦千辛,经过许多波折,终于跑过了一段绵长的艰险道路,筹备工作总算按步就班进行,在裕廊山头的建校工程也将近完成,一片雄伟气魄,满目尽是动人景象,现在只等待着已聘请定妥的校务负责人和教授的来临策进开校,负起作育地方高等人才的伟大使命。 继续阅读

新加坡南洋大学之林语堂事件

在南洋大学风风雨雨中的众多不幸事件之中,林语堂事件是其中一项不小的挫折。南洋大学创办人之一的李光前心目中有两个大学校长的人选。一位是在美国定居的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如果梅贻琦到南洋大学,他可以吸引许多散居在美国的中国学者与教授到大学授课。另一名人选是前厦门第二任大学校长林文庆的长子林可胜。林可胜是英女王奖学金得主,在爱丁堡大学学医,毕业后任教干北京协和医学院。中日战争时出任军医中将。战后前往美国从事研究工作。 继续阅读

林语堂的绝活“相面打分”

林语堂有一种绝活,就是“相面打分”。他的英文课从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每当学期结束前,要评定学生的成绩了,他便坐在讲台上,拿一本学生名册,轮流唱名,唱到的学生依次站起,他则像一个相面先生一样,略为朝站起的学生一相,就定下分数。 继续阅读

民国大师们的嗜好

林语堂爱烟,说尽烟的好处;胡适的爱好很有意思,除了也喜欢打麻将外,还爱好当月老,撮合过好多美满的名人婚姻,他有一本“鸳鸯谱”;冯友兰最大的嗜好就是好奇,为满足好奇之心竟逮了几只老鼠煮食之;章太炎嗜吃臭东西,以臭为美味;金岳霖酷爱养鸡;梅贻琦、梁启超均酷爱麻将! 继续阅读

林语堂投资10多万美元研制中文打字机

研制中文打字机,林语堂投资10多万美元,却因没有投入生产而成本无归,连家庭的日常生活也无法维持。走投无路的林语堂只好卖掉了纽约的公寓和家具,用于偿还债务。此时,他准备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临行时收到美国税务局来函,要求他交清历年欠交的个人所得税。

林语堂赚钱,认钱不认人

林语堂是会赚钱的文人!他靠《开明英文读本》,竟拿了30万大洋的版税。据传,林语堂办《论语》杂志时,每期都要出版社——时代公司带着稿费和编辑费去,他才给稿件。当时,林语堂住在杰斯菲尔路的一栋洋房内,一些编辑提议他在门口木牌写上:“认钱不认人,见访诸君莫怪。”

林语堂“一稿两投”赚稿费

初闯上海滩的林语堂,本想安分地靠爬格子吃饭,哪里会那么容易!于是,他想出的第一招就是“一稿两投”。同样的内容,写一份中文的,写一份英文的,这样可得两份稿费,还不会有道德上的限制。有人高度赞扬说,林语堂的中文好到无法翻成英文,他的英文也好到无法翻译成中文。

林语堂: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迷人

林语堂喜欢演讲,可太多了也腻味。国人演讲长得像王妈妈的裹脚布,客气寒暄话起承转合,林语堂苦不堪言。一次,轮到林语堂讲时已是中午过半,与会者饥肠辘辘,又不得不装出饶有兴致的样子。他上台后说:“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迷人!”说完就结束了发言。 继续阅读

林语堂1933年新年之梦——中国之梦

我不梦见周公,也很久了。大概因为思想日益激烈,生活日益稳健,总鼓不起勇气,热心教育,热心党国。不知是教育党国等了不叫人热心,还是我自己不是,现在也不必去管他。 继续阅读

林语堂自诩“一捆矛盾” 一生中仅有一次官场生涯

林语堂言论

林语堂好刻薄,他曾经说:“不管怎样,无论怎样混法,能混过这上下五千年,总是了不起的,说明我们的生命力很顽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