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4日凌晨发生“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张作霖重伤不治。从“东北王”到阶下囚,再到“叛将之后”,中国现代史上煊赫一时的张作霖家族如今散布世界各地,甚至互不相识。张氏家族后人依然执著地在寻找着家族故地与历史真相 继续阅读
标签: 张学良
“民国四少”之张学良:3任妻子8个子女今何在?
张学良的政坛事迹,可谓毁誉参半。然而张学良的情感往事,至今亦是热门课题。张学良,字汉卿,奉天海城人。中华民国四美男子之一,亦是“民国四少”之一。曾被国民党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时人以“少帅”冠之。 继续阅读
张学良的另一次未遂兵谏
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在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九年就曾酝酿过一次兵谏。1927年春,盘踞在长江流域的孙传芳、吴佩孚等大军阀被南方的北伐军打得向北逃窜,投靠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决定派长子张学良统率奉军三、四方面军精锐进入河南,对抗北伐军。 继续阅读
张学良评父亲张作霖:他有雄才无大略 没我那么厉害
张作相是吉林的督军,那么让我去当吉林督军,不是我要去当,就是让他(郭松龄)去当。我父亲不听我这套。我父亲说,你小子来要利。我说不是我想要,后来这事情就演变,越演变越厉害。所以我常常说我父亲这人有雄才,无大略,他不这么样计划。 继续阅读
张学良揭秘父亲张作霖生平最害怕的人是谁
我父亲呢,他每年总是一次两次地到省城,那时候总督就是赵尔巽。我父亲没有一个人可怕的,没有怕的人,他就怕赵尔巽,就赵尔巽能说他。 继续阅读
张学良因何想杀父亲张作霖?
张学良年少时挺恨张作霖。从记事起,张作霖就很少回家,偶尔回来,也像传说中的鬼似的,天黑进门,鸡叫了就走,两头不见亮。最急的一次,把裤带都落在了家里。张学良对这件事始终想不明白。 继续阅读
揭秘:1962年周恩来写给张学良的16字密信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通过种种关系,设法为被秘密幽禁在台湾的张学良送去“16字密信”。 继续阅读
民国趣闻:张学良枪毙张学良 溥仪撞见皇太极
当抓获匪首张学良的文件到达少帅张学良的案头上时,下级问他该怎么处理。少帅张学良连眉头都没皱一下,立刻提起红笔在文件“张学良”的“良”字旁加了一个反犬旁,并且画了红叉。于是,“良”变成了“狼”,得名为张学狼的匪首被迅速正法了。 继续阅读
张学良:吴佩孚不是一个好军人
《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一书主要围绕其一生及其经历的事与人展开。口述中张学良客观地认识评价了自己的一生,充满了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深挚情感。 继续阅读
吴佩孚怒骂张学良沈阳事变不抵抗丢老父脸
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进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继续阅读
张学良评毛泽东和蒋介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张学良文件珍藏室,六月五日对外开放以来,纽约中文报界及张学良研究者,均争先恐后向哥大图书馆登记,亟想先睹为快。于是,平日冷清清的哥大图书馆珍藏室,突然来了很多华人,每日门庭若市。 继续阅读
真实与谬误:西安事变的民间记忆
“西安事变”的民间记忆,在官方的历史书写中,向来是没有它的位置的。毕竟,寻常老百姓对西安事变的理解与历史的发展无关痛痒。因此,历史学家在关注西安事变时,忽略老百姓对西安事变的历史记忆,应是可以理解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