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郭沫若生于1892年,是我国现代杰出文学家、历史家、社会活动家、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早年赴日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其诗作《女神》、《凤凰涅磐》等影响巨大,此外其在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也享有崇高地位。 继续阅读
标签归档:郭沫若
1956年6月1日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
1956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宣布成立中国科学院物理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四个学部。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作工作报告,报告中总结了科学院五年的工作,提出了科学院及其学部今后的任务和改进工作的措施。 继续阅读
1962年5月22日 首届电影“百花奖”授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1962年5月22日,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的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百花奖”是由《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群众性评奖,和金鸡奖一起通称为中国电影双奖。它只代表群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 继续阅读
1984年5月17日 教育家成仿吾逝世
成仿吾,原名成灏,曾用石厚生等笔名,湖南新化县人,中国教育家、革命家、文学家,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1910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1921年回国与郭沫若、郁达夫发起成立创造社,先后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及《洪水》等文学刊物,积极倡导新文学运动。 继续阅读
1893年5月8日 历史学家顾颉刚出生
1893年5月8日,历史学家顾颉刚出生,顾颉刚,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34年初与谭其骧等人筹备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 继续阅读
张素我:张治中与郭沫若关于长沙文夕大火之争
郭沫若说:“放火烧长沙,是张治中、潘公展这一竿子人的大功德。”这引起张治中与郭沫若的笔墨官司。张治中长女张素我告诉周海滨 :“周伯伯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中央统战部负责人告诉父亲,郭沫若这样写不合适,我们要郭改正。” 继续阅读
郭沫若保护不了和义门
北京城门中最晚拆除的是1969年修二号线时的西直门,拆除时发现了元大都和义门瓮城遗址,上报,陈伯达指示让郭沫若处理,郭到了现场看了看,一句话没说就走了,然后就全拆了。后来郭对考古学家夏鼐说,和义门真不该拆啊,太可惜了。夏鼐问为什么不保呢?郭回答:我连自己都保不住啊! 继续阅读
鲁迅批徐志摩流氓
上世纪1930年代初,陈西滢说:“在这七八年中,国内文艺界里起了不少的风波,吵了不少的架,许多很熟的朋友往往弄得不能见面。”鲁迅曾当着叶公超的面指斥徐志摩是“流氓”,后来叶将鲁迅的话转告郭沫若,郭说:“当然,鲁迅除了自己,什么人都骂。”鲁迅逝世后,徐懋庸送去一副挽联:“敌乎友乎?余唯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继续阅读
周恩来评价鲁迅与郭沫若
1941年11月16日,周恩来发表文章,评鲁迅和郭沫若:”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 继续阅读
康生:其书可钦
康生,原名张宗可,曾先后叫过张裕先、张叔平、张耘,后来连“张”姓都摒弃,改为康生。康生在书法上有着极高的成就,真草篆隶众体皆能,尤善章草,且左右手都能写。对于自己的书法水平,康生一向相当自负。公开叫板郭沫若:“他那字,也叫书法?我用脚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的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