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千字文

千字文,即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南朝时期,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请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令人称绝。《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是中国影响巨大的儿童启蒙读物。然而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只剩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具体数量因异体字的归属而有不同说法)。

明代沈度书法《千字文》

明代沈度书法《千字文》。沈度是华亭人,洪武时举文学不就,永乐时则以善书选为翰林典籍。擅篆、隶、真、行诸体书,书风婉丽,最为明成祖朱棣所喜爱,擢为中书舍人、侍讲学士。明代最典型的台阁体书法风貌由其创立。此卷千字文,笔力稳健,法度森严。 继续阅读

清代“曾门四学士”之张裕钊书法《千字文》

清代“曾门四学士”之张裕钊书法《千字文》

张裕钊(1823-1894),近代散文家、书法家,字廉卿,湖北武昌(今鄂州)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考授内阁中书,后入曾国藩幕府,为“曾门四弟子”之一,被曾国藩推许为“可期有成者”(《清史稿·张裕钊传》)。 继续阅读

北宋米芾《小楷千字文》

米芾[fú](1051-1107),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继续阅读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继续阅读

唐代高闲《草书千字文》

残卷,真迹。纵30.8cm,横331.1cm。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上海博物馆藏。此《千字文》以硬毫书写,笔势浓重,坚挺纵放而不失规矩。循规草法,挥洒自如,气象生动。其结尾处,尤为开阖恢弘,豪爽顿生,给人一种笔墨淋漓酣畅的感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