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上战场就当逃兵的名将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手(上)

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译文:管仲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1

这位名将曾经作为一个小兵几次走上战场,却每次都当逃兵。

这位名将曾经暗箭伤人,差点亲手终结未来春秋霸主的小命,却最终谱写君臣携手的和谐。

这位名将头上的帽子很多,“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很担心他的脖子承受不住。

他就是春秋时期的管仲管夷吾。

2

提到管仲,必须提到鲍叔牙。

如果没有鲍叔牙,管仲可能早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明明是鲍叔牙的股份多,但分红的时候,管仲总是拿大头,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指责管仲财迷。

鲍叔牙说,呵呵,无所谓,管仲家经济困难,多分点就多分点吧。

管仲和鲍叔牙一起上战场,管仲每次都当逃兵,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指责管仲怕死。

鲍叔牙说,呵呵,你们不知道,管仲家还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妈,他死了,他老妈咋办?

管仲曾经给鲍叔牙跑腿办事,结果把事情办砸了,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指责管仲办事不力。

鲍叔牙说,呵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当交学费了吧。

管仲几入官场,不是被辞退,就是被免职,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指责管仲是个庸才。

鲍叔牙说,呵呵,那是你们不识才,再说时机也不到。

3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有能力的人,不知道是眼光的问题,还是管仲憋着气想超越鲍叔牙,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主子。

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姜诸儿继位成了齐襄公,另外两个儿子中,管仲选择了二儿子姜纠,鲍叔牙则辅佐三儿子姜小白。(不是江小白,呵呵!)

齐襄公就是春秋时那个和妹妹齐文姜搞七捻三的著名昏君,两个弟弟唯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分别躲到了鲁国和莒国。

公元前685年,齐国内乱,王位虚悬,一场关于王位的竞速赛跑开始了。

参赛双方的主力选手是姜纠和姜小白,助跑选手分别是管仲、鲍叔牙,选手背后的赞助商分别是鲁国和莒国。

比赛路线不算公平,姜纠从曲阜到临淄,差不多500里路的样子,姜小白从莒县到临淄,总路程大约400里路,而且姜小白占了先出发的便宜。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姜小白领先一步,但身为姜纠的助跑选手,管仲出阴招了。

4

管仲向鲁国借兵30乘,差不多两千出头的兵力,埋伏在姜小白的必经之路上,想截杀姜小白,取消姜小白的参赛资格。

管仲亲自出手,弯弓搭箭,远距离射向姜小白。

管仲箭法不错,一箭中的,万幸的是,姜小白身上的衣带钩挡住了锋利的箭矢,姜小白顺势倒下,“详死”。

管仲以为得手,飞报姜纠,姜纠以为大势已定,悠哉哉赶路,花了六天时间才走完全程。

在这六天中,假死的姜小白在管仲撤兵后,躲在马车中,日夜兼程,在鲍叔牙的斡旋下,捷足先登,坐上了王位,齐桓公就此上位。

5

成王败寇。

姜小白成为齐桓公之后,派鲍叔牙率军击败了鲁国军队的干涉,乘胜向鲁国下达通牒——干掉姜纠,把管仲、召忽送回齐国公审。

鲁庄公眼看着占不到便宜,狠心杀掉了姜纠,召忽跟着自杀,尽了为人臣子的礼节,只有管仲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等待形势发生变化。

鲁国的聪明人对鲁庄公说,管仲是个人才,不要随便放回齐国。

顺便说一下,姜纠、姜小白其实都是鲁庄公的舅舅,因为鲁庄公的亲妈是齐文姜。

齐国那边开始排排坐分果果,鲍叔牙无疑是首功,但鲍叔牙说,我的才能不如管仲,还是想办法把管仲弄回来吧。鲍叔牙知道鲁国不会轻易放回管仲,还做了不少预案。

齐国使臣再次催讨管仲,鲁国说带个活人回去,万一半路逃了,多麻烦,不如直接杀了。

齐国使臣说,不行,这个管仲罪大恶极,齐桓公必须亲自动手,要不然难消心头之恨。

更多>>(接下文评论)

您可能对如下文章有兴趣:

  • 宰相系列:货币战争的先驱 妓女的保护神
  • 八卦史记之三十二:管仲说话的艺术
  • 管仲进行货币战争的六大绝招
  • 华夏第一相管仲简介,管仲怎么成为娼妓业祖师爷?
  • 中国历史上十位疑似穿越者
  •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八大军事家

扫描关注微信订阅号(zhongguoweilishi),读不一样的历史!

管仲:上战场就当逃兵的名将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手(上)》上有1条评论

  1. 历史爱好者 文章作者

    6

    在鲍叔牙的强力推荐和全力拯救下,管仲终于回到齐国。

    因为鲍叔牙,管仲这条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被气量超大的齐桓公委以重任,迎来了柳暗花明的命运转折,也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历史转折。

    鲍叔牙甘为其下,齐桓公不计前嫌,给管仲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

    7

    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

    后世把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关系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虽然这个词现在很污。

    (未完待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