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元朝历史书籍

《成吉思汗私秘生活全记录》10章 他又踏上了追寻欢乐的征程

  公元一二二二年,成吉思汗在撒马耳干过冬避寒,享受着从里海吹来的暖风,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他也没有班师回蒙古的想法。

  这座古老的都市撒马耳干,原是奥斯曼帝国的独立领地,这里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华丽的宫殿并肩林立,是东方伊斯兰教的中心,虽然经历了这场战争浩劫,依然婀娜多姿。

  美丽的阿姆河从这里流过,沿河风景幽美,公园别墅,绿草如茵,令人赏心悦目。

  戎马大半生的成吉思汗,住进这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在美妇如云的温柔乡中,已经乐不思归了。

  一天,成吉思汗正在皇宫的草地上观赏着一群歌女跳舞,忽然进来一个护卫,走到大汗身边,对他悄悄说道:“士兵们在林子里捉到一头会说人话的怪兽,现已送来,请大汗前去观看。”

  成吉思汗听后,不禁一怔,忙问道:“它真会说话吗?”

  那护卫立即答道:“是,是会说话,刚才我还亲耳听到呢!”

  成吉思汗便站起来,大手一挥,让那护卫带路,来到前面客厅前的大草坪上,果见一头鹿形马尾的动物,头上还生着一只角,浑身闪着绿色的光。

  那护卫指着怪兽向大汗报告:“刚才它对我说:你们的大汗应该早日回蒙了。”

  成吉思汗听后,便走近那怪兽,问道:“你会说话么?”

  那怪兽看着大汗,点点头,意思是自己会说话,不相信,你就问吧!

  成吉思汗见怪兽模样虽然难看,貌似凶猛,但是驯服得很,没有要伤人的举动,便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能告诉我吗?”

  “我的名字叫独角兽,是角端的后代。”

  成吉思汗见它真会说话,听那说话的声音如鹦鹉似的,心中十分惊异,遂问道:“你有话要对本大汗说吗?”

  只见那名叫独角兽的怪兽头一抬,说道:“大汗应该早日回蒙,早日回蒙。”

  说过之后,便转过身子,去啃吃坪上的青草,不再说话了,无论大汗怎么再问,那独角兽只顾低头吃草,一声也不吭了。

  成吉思汗命护卫细心照看,别让人伤了它,更不能让它逃出宫去了。

  成吉思汗回到大厅,心里直犯嘀咕,有生以来还未听说过有会说话的野兽,而且说了要自己班师回蒙古的话,真是奇中有奇,怪中更怪了。他想到这里,便派人去喊耶律楚材。

  不一会儿,耶律楚材来了,大汗忙问道:“你见过那头怪兽吗?他可会说话呢!”

  耶律楚材已来见过了那头怪兽,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就针对成吉思汗的迷信思想,决心“以神道设教”,又联系蒙古将士普遍思归的心理,向大汗说道:“请大汗不要多疑,这是瑞兽啊!是吉祥的征兆。这种独角兽,其名角端,产于高加索山里,它能讲多种语言,并且好生恶杀,不易被人捉住。”

  成吉思汗听后,激动地说道:“先生真是博学多闻,刚才那怪兽竟劝我班师回蒙,此乃长生天之意么?”

  耶律楚材趁机附会说道:“这是上天降下神兽,以告示大汗,因为大汗乃天之娇子,天下之人都是大汗之子,希望大汗能体察天心,怜惜子民,顺应天意。”

  成吉思汗不禁大喜道:“照先生说,这头怪兽倒是上天赐下的一头神兽了!它劝说之言也是上天之意,这就不能等闲视之,必须认真听从了。”

  耶律楚材又说道:“大汗率领大军西征,历经六年之久,长驱数万里,攻城掠地,这是古今历史上罕见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其丰功伟绩远远超过中原人经常称颂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今,偌大帝国,江山一统,班师凯旋,也正当其时了。”

  成吉思汗听了,兴奋地笑起来,正要说话,忽然护卫进来向他报告道:“护送长春真人的刘仲禄派人来说:数日之内,真人将到,请大汗勿急。”

  成吉思汗听后,更加高兴,忙对护卫说:“真人不远万里而来,跋涉山川,辛劳备尝,要早日安排馆舍,让他们好好休息,我要尽快接见他们。”

  护卫走后,大汗忙对耶律楚材说道:“长春真人年高德勋,学识渊博,来此之后请先生多予关照,一切饮食起居、游芳寻趣之事,全都仰仗先生了。”

  耶律楚材满口答应,说道:“请大汗放心,我也想多向长春真人学习呢。”

  这个长春真人,名叫丘处机,山东栖霞人,号长春子,十九岁到宁海昆仑山学全真道,拜王重阳为师。那时,王重阳有七名弟子,后来便是大名鼎鼎的“道教七真人”,其中丘处机最受王重阳器重,名声也最大。

  王重阳死后,丘处机西入秦陇,隐居十三年,名望大著,暮年回到栖霞山。

  当时,金、宋两国多次厚礼邀请他出山,都被他婉辞拒绝;后来,成吉思汗听说丘处机不独有治天下之术,还能配治长生不老之药。于是,成吉思汗便于西征之前派遣刘仲禄等人,带着诏书前往邀请,并对刘说道:“此去无论跋涉山川,逾越江河,不限岁月,一定将真人请来,必厚赏诸位。”

  刘仲禄带着成吉思汗的诏书,一路寻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东莱山中找,又见刘仲禄等冒险远来,遂慨然应允出山,而此时他已是七十三岁的老人了。这个决定在丘处机的众多弟子中引起极大反响,有的人直面向他问道:“金国、宋朝多次邀请,从未答应,而落后偏远的蒙古人一请即往,这是为什么?”

  丘处机爽然回答说:“当今的天下形势,已经很清楚了,金国、宋朝都已没有前途,而只有新兴的蒙古如日中天,前途不可限量。”说到这里,他向弟子们扫了一眼,又说道:“我们可以去帮助他们,向他们进言,借以宣传中原文化,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于是,长春真人挑选出弟子十九人随行,先乘舟北上,而后又冒万里跋涉之险,终于来到成吉思汗的住地。

  见面之后,成吉思汗高兴地说道:“听说金宋两国屡次招请,你都不愿出山,这次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使我觉得十分荣幸。”

  丘处机立刻说道:“我本是一个山野道士,能受到大汗的亲自诏请,这是天意难违,我怎能不来呢?”

  成吉思汗听了,更加高兴,立刻让护卫替真人备上软座,并请真人与他一起进餐。

  之后,成吉思汗立即转入正题,向他问道:“真人远道而来,有长生不老的药送给我吗?”

  丘处机听了,说道:“在人世间,只有养生之道,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之药呢!”

  成吉思汗也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希望长生不老,希望永享人世间的权势和富贵荣华,但不像他们那样固执。

  当时,听了丘处机的回答,并不因为他没有长生之药而生气,反而挺喜欢这位长春真人的诚实不欺,又向他问道:“真人年高七十有三,身体还能如此康健,不知有什么长寿的秘诀吗?”

  长春真人立刻回答道:“国古代的圣人孔子说:‘仁者寿’。为什么呢?我以为,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

  说了这些,成吉思汗似乎不太理解,又问:“就从平常的生活、处事当中,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长寿呢?”

  “我的经验是少思寡欲,知足不贪,顺应天性之自然,不做逆天悖理之事,便是休身养性长寿的秘诀。”

  成吉思汗听了,连连点头,认为话说得忠恳,没有一点浮华藻饰,更加佩服,当即派人重设两个帐篷,安置在他的御帐之东,让丘处机等人居住。

  后来,成吉思汗问田镇海、刘永禄等说:“对丘处机,应该怎么称呼他?”

  田镇海先说道:“有人喊他师傅,有人喊他真人,还有人称他为神仙的,请大汗任选一个即可。”

  刘永禄说道:“我以为丘处机已年高古稀,喊他神仙更好。”

  成吉思汗听了,连续点头说道:“对,对!自今以后,就喊他‘神仙’吧!”

  于是,成吉思汗君臣们统一喊丘处机为‘活神仙’,使长春真人师徒受到特殊的待遇。

  以后,成吉思汗又多次接见丘处机,每次都是设帐斋戒,灯烛辉煌,挥退侍女左右,十分虔诚地向他问道。

  有一次,正遇雷雨大作,成吉思汗指着外面的雷雨交加情景,询问雷击之事,真人说:“我听说人间有罪三千条,其中以不孝长辈者为最大,因此上天以击雷警示那些不孝顺的人。”

  成吉思汗听了,正合心意,立即召来儿子、孙子,以及大臣们近前,对他们说道:“汉族人孝顺父母,就像我们敬奉长生天那样,今后,各人须孝顺父母,不然,就违背天道。”

  在后来的接见中,丘处机向成吉思汗反复说明他们道教的主张:“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竭力宣传“天道好生恶杀”的道理。这些主张,提醒成吉思汗要治理国家,统治人民,不能单靠暴力,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切不可一味地屠杀,也得注意休养生息,爱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一天,成吉思汗邀请丘处机一同前去围猎,后因大汗座骑受惊,将其掀落马下。

  当时,一头野猪奔至大汗身旁,但是那野猪只是呆呆地盯着向成吉思汗看着,没有猛扑过来。等到窝阔台赶来,才将那头野猪杀死。丘处机目睹这一情景,当即劝谏道:“大汗落马,这是上天的告诫;那野猪未向大汗扑来,是上天对大汗的卫护所致。如今大汗的年事已高,应息兵养颐,以减少狩猎为要。”

  成吉思汗从长春真人多次谈话中,早已察觉这位“活神仙”规劝自己“节欲、戒杀、东归”等主张,于是说道:“神仙劝我之言,我已深刻反省,定当逐一遵照办理。但是,我们蒙古人自幼喜欢乘马射猎,立即停止,实不可能,不过,我将不忘神仙之谏。”

  在这之后,成吉思汗果真停止打猎有数月之久,可见他对长春真人的话是坚信不疑的。

  这次,在戎马倥偬的西征途中,成吉思汗不顾军务繁忙,坚持召见丘处机,分析起来,主要原因便是人类共有的英雄暮年之悲。其实,早在西征的前夕,成吉思汗已经考虑到了死亡问题,并想到了自己战死沙场的可能性,所以那时便对后事作了安排,尽管他当时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但是,从那时起,死亡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在缠绕着他,常常萦绕在他的脑际。由于年迈花甲,使这位大汗对长生的渴求更加迫切。这次见到丘处机,当他听到这位真人的坦言相告:只有养生之道,却无长生之药时,可想而知他是何等失望。

  公元一二二三年的春末夏初之时,成吉思汗决定离开撒马耳干,率领军队北渡锡尔河,进入塔什干地区。

  在大军即将出发之时,成吉思汗命令花剌子模原国王谟罕默德之母、傲慢的秃儿根可敦,以及国王的妻妾宫眷们一起随行时,她们齐集路边,高声恸哭,向已经灭亡了的花剌子模帝国告别。

  这一幕哀痛的情景,成吉思汗看了,心中十分惬意,顿时让他想起一年前那段难忘的日子——

  当时,谟罕默德的母后秃儿根可敦及其妻女宫眷们被带到成吉思汗面前时,他向秃儿根可敦问道:“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过了好一会儿,这位倔强高傲的花剌子模国的母后才回答道:“五十八岁。”

  成吉思汗听了,实在不敢相信站在面前的这个“少妇”,竟然已是年老的妇女了。

  他放眼看去,原国王的那些妻妾、宫女们,同这位打扮入时、体态苗条、面貌端庄秀丽的“母后”站在一起,谁也不会相信她已年近花甲了。

  为了解开这个十分吸引人的艳谜,成吉思汗当晚令她侍寝。

  按照那时蒙古王宫中的规定,初次侍寝的宫妃,必须先进行搜身,然后脱去身上所有的衣服,送入大汗的斡儿朵内。

  后来,成吉思汗进入帐内,掀开床上的被子一看,躺在床上的秃儿根可敦宛若一头白羊,浑身雪白如玉,其肌肤既细腻又柔润,伸手去触摸一下,就像碰上了油脂一般。

  在成吉思汗的一再追问下,她才道出真情:原来当地有一种野生的枇杷树,将其果实捣碎,挤出汁水,用这枇杷水涂在身上,即可防止肌肤衰老;若是搽在脸上,将不生皱纹,并能养颐变嫩。另外,这枇杷水更有一奇,男人若将它涂在阴茎上,不到眨几眼的工夫,便勃然而起,其坚挺之状犹如木棒、铁杵一般。

  自此,成吉思汗对秃儿根可敦宠爱异常,用她提供的枇杷水,去遍试谟罕默德的妻女们,使这位大汗得到以往未有过的快感。成吉思汗本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但是面对这些美貌如花的异国女人,他忘记了自己已是花甲老人,加上那枇杷水带来的快感,使他整日沉浸在温柔乡中。

  直到长春真人到来之后,成吉思汗才接受了他的劝诫,于是离开了撒马耳干,准备去塔什干地区进行围猎活动。

  在塔什干以南的察尔赤克河的河谷地带,蒙古人为他们的大汗搭起了新的斡儿朵,让他坐上用黄金铸成的宝座,睡上用白银铸成的大床,所有的生活用品,几乎全是用黄金、白银制成。

  此时,幼子拖雷一直在成吉思汗身边,察合台与窝阔台不久也赶来与他会合。

  在此之前,这二人一直在不花剌地区驻守,防止呼罗珊的花剌子模人发生叛乱。

  他们在冬猎中,每星期派人给他们的父汗送来五十担猎物,至于长子术赤,他一直在北方的里海边上驻扎。遵照成吉思汗的命令,他将大批的猎物,驱赶到这里来,供成吉思汗尽情狩猎。每次围猎时,成吉思汗率先从猎,将士们随后继之,把猎物追得远道奔窜,直到足力疲乏时,往往徒手可缚。

  正当成吉思汗陶醉在围猎乐趣中时,他的大皇后、结发之妻孛儿帖派人来了。

  在西征的六年当中,成吉思汗的身边只有一个皇后伴驾,这个皇后便是年轻貌美的忽兰。

  对此,孛儿帖皇后并没有心生妒忌,不过,她越来越觉得成吉思汗离开蒙古的时间已经太长了。她借口再这样下去,担心蒙古国内因为成吉思汗久不归国而发生不幸事件,便派人到塔什干地区致信成吉思汗说道:“雄鹰已经在大树的梢头营就了窝巢。如果雄鹰长久地掩留在异国他乡,难保贱雀们不会趁机飞来,暗中啄食那窝巢中的卵蛋和雏鹰!”

  其实,在耶律楚材,特别是在长春真人的劝告下,成吉思汗已有班师的打算了,只不过还没有最后成行。如今听到孛儿帖传来的这般言语,立刻预感到后院可能起火了,遂立即决定班师回蒙古。但孛儿帖届时会如何看待自己呢?后院的火势究竟烧得如何呢?对这些问题,成吉思汗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于是,在班师的前夕,这位细心的大汗又派人先赶回蒙古去见孛儿帖大皇后,了解孛儿帖的意图。

  不过,孛儿帖大皇后是一个十分谨慎而又有头脑的女人,她当即向来人表示,成吉思汗的行为是很正常而合乎情理的。

  至于后院起火的事情,这位聪明的大皇后却只字未提,似乎什么事情也未发生过,于是她又要来人传话给大汗说:“在那苇岸青翠的湖上,野鸭和天鹅甚多,湖的主人自可随意捕猎它们;天下已归于一统,年轻而貌美的女人多得很呢!大汗自可任意从中挑选,也可以把她们纳入斡儿朵内,可以替尚未驯服的骏马备上马鞍。”

  成吉思汗得到孛儿帖大皇后的如此回音,知道这位心胸开阔大度的结发夫人不甚计较,心里也就踏实多了,于是便决定班师!

  在西征出师前夕,成吉思汗委任他最小的弟弟铁木格·斡惕赤斤留守大营,保卫后方。

  让大皇后孛儿帖掌管大宫殿,负责料理四个斡儿朵里的后妃生活。

  铁木格为人忠厚老实,深得长兄长嫂的信任,在处死通天巫事件中,孛儿帖苦劝成吉思汗极早下手,才除掉那个潜在的对手。

  通天巫死后,其子阿察剌帖一直心怀愤恨,总想伺机为父报仇,一方面怯于成吉思汗的权威,一方面自己是个瘸子,所谓力不从心啊。

  成吉思汗带领大队人马西征了,阿察剌帖认为时机已到,便整日想着报仇的事情。

  阿察剌帖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瘸子,成人后经常与他母亲吵闹,埋怨她让自己成为一个残疾人了。通天巫死后,他吵闹得更凶,一次酒后,逼着母亲问道:“你说,你老实说,为什么让我一生下来就成为一个瘸子?”

  他母亲被逼无奈,只得说了实话:“这只能怪你那死去的父亲,完全因为他!”

  阿察剌帖又问道:“我是从你的肚子里生下来的,怎么能怪他?你不说出实话,我现在就弄死你!”

  说罢,他就伸手抓住母亲的头发,另一只手便去掐她的颈脖,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掐死你,掐死你,看你可说实话?”

  他母亲被掐得半死不活的,便说道:“我怀着你时,他也不放过。”

  阿察剌帖一听,更加恼怒:“啊,原来这样!你们为了快活,就把我压成了一个瘸子!”说到这里,只见他一咬牙,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小铁锤,对准他母亲右膝盖猛地砸了一下。

  他母亲大叫一声,顿时昏迷过去,以后,他的母亲也变成了一个瘸子。

  从此,一喝了酒就回来在母亲身上撒气:“你们为了快活,让我瘸了左腿:我让你瘸右腿,看你还能快活么?”

  阿察剌帖就是这么一个人!

  因为腿瘸,不能出征打仗,也不便去管理牲畜,只学会了钉马掌,整日在怀里揣着一把小铁锤,背上一个小木箱,四处去钉马掌。一天,阿察剌帖正走着,忽听有人喊他:

  “喂,瘸马掌!铁木格王爷要你去钉马掌呢!”

  阿察剌帖听了,扭回头一看,见是不里孛阔的儿子胡里兀思,忙说道:“一口一声‘王爷,王爷’,喊得多亲啊!一个认贼做父的家伙!”

  胡里兀思一听骂他“认贼做父”,气得真想上前去揍他一顿,但转念一想,父亲不就是被别里古台亲手整死的么?而铁木格正是杀父仇人的弟弟,他骂得本来不错嘛。

  可是,胡里兀思为人胆小怕事,他对父亲的死,虽然听母亲说过,要他记住杀他父亲的仇人是别里古台和成吉思汗,但是,他总觉得报仇的希望很渺茫,成吉思汗一家是当今蒙古帝国的黄金贵族,手握军政大权,哪有报仇的机会?

  另外,胡里兀思在铁木格·斡惕赤斤的帐下当一个贴身侍卫,深得铁木格的信任,他自己也觉得很满足,所以把父仇之事渐渐忘了。这时候,他听瘸马掌阿察剌帖一说,便快步走到他面前,对他悄悄说道:“我告诉你,你别给我惹事!”

  阿察剌帖挖苦他说:“你怕什么?成吉思汗把军队带走了,说不定他会被花剌子模人打死呢!到那时,天下便是我们的了!”

  胡里兀思又说道:“你想得倒美,成吉思汗兄弟几人,他又有那些儿子,哪里轮得到你瘸马掌?”

  阿察剌帖却说道:“你真是一个傻瓜!这次西征他们父子五人全去了,我让他们全死在花剌子模!不就是这个铁木格留在蒙古了?只要咱们——”说到这里,他走近胡里兀思,在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接着说道:“我让他父子、兄弟几个全完蛋!”

  胡里兀思本是一个没有主张的人,他曾听说阿察剌帖的父亲通天巫有些法术,能在隆冬时裸行雪中,既能助人吉祥,也能诅咒人遭祸,想到这里,便说道:“你别高声大嗓的,这事等我回去想想再说。”

  于是,胡里兀思便转身走了,阿察剌帖也一瘸一拐地回到家里,立刻行动起来,凭着记忆,模仿他父亲的做法,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木头人儿,一个个标上记号,写上名字,然后找来许多钉、针之类,在那些木头人的身上乱扎一气。

  第二天中午,阿察剌帖又背上木箱,怀揣小铁锤儿,去对胡里兀思轻声地说道:“钉马掌的事,咱们再约个时间,现在你随我到家里去,我有要事向你说!”

  这胡里兀思昨天回到家里直想了半夜,认为阿察剌帖若是果能像他父亲通天巫那样,能掌握巫蛊术,将成吉思汗家族全部诅咒而死,也算是替冤死的父亲报了仇。

  现在见阿察剌帖显出神秘的样子,又见周围无人,便一前一后地去了他家。

  阿察剌帖与胡里兀思进来之后,立即关上房门,从床底下搬出一个木箱,从里面取出一个布包,解开一看,全是木头人儿!

  胡里兀思从未见过这些东西,吃惊地问道:“这些就是你说的巫蛊术么?”

  阿察剌帖点了点头,便一一指给他看,那最大的木头人儿,是成吉思汗!以下挨着排列成一大溜,有他的四个儿子,还有他的几个兄弟等。每个木头人身上扎满铁钉与针头。胡里兀思惊异地看着,说道:“些人也是害死我父亲的仇人呀!”

  阿察剌帖说道:“回想当年,我父亲能与长生天接近,传达神的旨意,成为蒙古草原上有名的通天使者!成吉思汗若没有我父亲的预言,他哪里有今日?连那个成吉思汗的名号,还是我父亲替他命名的呢,不料他却恩将仇报,对我父亲下毒手。”

  胡里兀思也说道:“当年,我父亲是草原上有名的摔跤能手,力大无穷,只因为打伤了别里古台,成吉思汗便嫉恨在心,将父亲弄死。”

  阿察剌帖忙说道:“面对成吉思汗家族,我俩是难兄难弟啊!我们应该携手同心,为我们的父亲报仇!”

  这时,胡里兀思看着那些小木头人儿,问道:“这东西果真灵验吗?”

  阿察剌帖忙笑道:“当然灵验!这巫蛊之术是我们蒙古人的独创,能助人吉庆,让人飞黄腾达,一步升天;也能咒人死亡,让仇人现世现报,十分灵验。”

  胡里兀思又问道:“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咒死他们?”

  阿察剌帖听了,只得顺口胡诌道:“这要看我们的诚心与功夫了。所谓心诚则灵,还要有恒心,每天坚持对这些人进行诅咒,日久天长,必定能感动上天神灵,到那时,他们谁也逃不脱厄运的。”

  胡里兀思这才放心地说道:“好罢,我们就盼着这一天快点来临了。”

  说完,他就想离开,被阿察剌帖伸手拦住,又将他按在凳子上坐下来,对他说道:“你怎么走了?我还有重要事向你说。”

  胡里兀思指着那些木头人儿说:“你要拿一些回去,放到隐秘的地方,照我讲的去天天诅咒,不然,怎么能为你父亲报仇?”

  胡里兀思一听,有些为难地说道:“我害怕呢!一旦被人发觉,让铁木格王爷知道了,他还不要了我的命?”

  阿察剌帖忙启发他说道:“你真傻!难道你会向人说去?这事儿,现在只有我知你知,铁木格怎么会知道?”

  说到这里,阿察剌帖又悄悄地说道:“现在,我们商量一下,先把铁木格这个家伙除掉,军队不就归我们了?”

  胡里兀思开始还有些顾虑,但是,经不住阿察剌帖七哄八骗,只得接受了他的意见,准备用毒药将铁木格毒死。

  第二天,阿察剌帖去为铁木格的战马钉马掌,见到周围无人,便把准备好的毒药交给胡里兀思,等到钉好马掌,他就无事一般地背起那个小木箱子,走了。

  胡里兀思知道铁木格每天中午喜欢吃烤羊腿,便瞅准机会把那毒药放进去,只等他来吃了。

  不一会儿,铁木格来了,问道:“羊腿烤熟没有?”

  胡里兀思忙答道:“我刚从厨司那里拿来,请王爷快吃罢!”

  铁木格走到桌边坐下来,伸手抓起羊腿,一边闻着,一边赞道:“好香,好香!”

  他正要往嘴里送时,忽见来了一个护卫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王爷,王爷,大皇后有急事找你,请你立刻就去她的大帐!”

  铁木格一听,忙问道:“什么事,这么着急?等我吃完中饭再去不成吗?”

  “是有急事,大皇后让你立刻就去!”

  这位铁木格王爷一向敬重他的长嫂,便放下手中的烤羊腿,随着那位护卫走了。

  他走到帐门口,又回过头来对胡里兀思说道:“把那羊腿放在那儿,我一会回来再吃。”

  也是铁木格命不该死,他到孛儿帖那里,才知道古儿别速皇后勾结不亦鲁汗的小儿子大不速秃谋叛,要他领兵前去镇压。

  铁木格一听,不敢耽搁,遂在孛儿帖的餐桌上抓起一块牛肉,一边大口嚼着,一边忙着去集合兵马,往第二斡儿朵的所在地——萨阿里客额儿驰去。

  原来不亦鲁汗死后,他的小儿子大不速秃一心梦想恢复乃蛮国,得知成吉思汗领兵西征去了,后方空虚,便悄悄来到了萨阿里客额儿,找到了古儿别速皇后。

  因为忽兰皇后随大军西征去了,古儿别速便成为这第二翰儿朵的主持人,一见大不速秃来了,二人见面之后,谈起乃蛮国的旧事,古儿别速不禁泪流满面,哭了起来。

  这个古儿别速本不是个正经女人。她原是乃蛮国的老王亦难察的后妻,亦难察死后,两个儿子为了争夺她而大打出手,闹得国家分裂,后来她被长子太阳汗夺得,封为皇后。

  后来,乃蛮国被蒙古灭亡,太阳汗死后,古儿别速被成吉思汗掳来,只因为她容颜美丽,被大汗宠爱,又封为皇后,住在第二斡儿朵里。

  这女人生就的扬花水性,在斡儿朵里早耐不住寂寞了,一见大不速秃身材高大,年轻英俊,便春心萌动,很快与他勾搭成奸了。这大不速秃来找古儿别速的真正目的,是想了解情况,伺机谋叛的,不久,便与古儿别速一起制定了一个偷袭计划。

  两人正在得意之时,被住在这个斡儿朵里的妃子胡迦儿得知,她立刻派人送信给孛儿帖大皇后,于是这一起谋叛之事终于败露了。

  铁木格带领三千兵马,星夜兼程地赶到萨阿里客额儿,把斡儿朵团团围住,古儿别速还与大不速秃搂在一起酣睡呢。

  古儿别速见到大不速秃被铁木格的士兵刺死了,她跪在地上哀求着说道:“看在大汗的份上,饶了我吧?”

  铁木格坚定地说道:“你是真正的红颜祸水,你害人误国,留着你何用?”说罢,遂令人把她处死了,然后让胡迦儿主持第二斡儿朵的事务。

  铁木格平定了这起没有爆发的叛乱之后,便带领兵马回到老营,他的亲信莎豁儿迎上来说:“王爷真是命大之人!幸亏你带兵走了,那天你若是吃了那只烤羊腿,可就麻烦了!”

  铁木格听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忙向他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

  于是莎豁儿便把那只烤羊腿的事儿说给他听,在铁木格领兵走后,那只烤羊腿被一个护卫拿去吃时,还未吃完人就死了。

  铁木格听了,吃惊地说道:“有这样的死么?难道那只烤羊腿——”

  莎豁儿立即说道:“那只烤羊腿肉里有毒!”他又接着说:“后来我把狗唤来,又拿那只羊腿给狗吃,狗也死了。这不是再明显不过了么?”

  铁木格忙问:“这是谁干的?你查了没有?”

  莎豁儿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查了一下,那两天只有瘸腿阿察剌帖来钉过马掌,其他人未来过。”

  “他是一个瘸子,怎么会……何况羊腿也不是他烤的,不会是他干的吧?会不会是厨司——”

  “这事儿我还没有公开宣布,知道的人不多,只等你回来再商量,我想……可能是——”

  铁木格见他吞吞吐吐,忙说道:“这里没有外人,你有话就直说罢!”

  莎豁儿说道:“那瘸子是谁的儿子,你知道吗?他是那个曾经整治过我们,后来又被我们治死的通天巫,会不会是他……干的呢?”

  铁木格想了一会,然后说道:“即使是他干的,也要通过我们身边的人,才能做出来。……你查过我的厨司没有?”

  “我已经派人去监视了。还有,那天送羊腿给你吃的,是胡里兀思,此人也是怀疑对象,他可是不里孛阔的儿子,与你的家族也是有仇的呀!”

  铁木格听后,想了很长时间,才说:“这事非同儿戏,非要下力气把它查出来不可!但又不能打草惊蛇。”

  说到这里,两人小声议论了一会儿,便各自分头去行动了。

  几天以后,莎豁儿向铁木格说道:“前天,厨司不知怎么得到了信息,跑去向我哭诉一番,说他未干那下毒的事,后来我安慰他几句之后,他才回去。”

  铁木格冷笑道:“他怎么会知道的?难道他是做贼心虚么?”

  “啊,还有一件事,前两天有人看到胡里兀思去了阿察剌帖的家里,两人在屋里谈了很久才出来。”

  “难道他们真的勾结在一起了?”

  两人正在小声议论着,见胡里兀思在帐外伸头缩脑,被铁木格看到了,遂道:“你进来呀,有什么事要报告?”

  只见他神色紧张地说道:“那天,是我把烤羊腿从厨司处拿来,放在桌子上,以后我出去了,就……就不知道在我走后,可有人来吗?”

  莎豁儿向他问道:“你认为,这事是谁干的?”

  胡里兀思连续摇头说道:“我哪里……知道是……是谁干的?”

  铁木格严肃地对他说道:“这件事我们已查得差不多了,有的人再不主动来投案自首,有他后悔的时候,等我们抓到他,非处死不可!”

  胡里兀思听后,吓得脸色煞白,两手哆嗦着走了,还未走出帐门,铁木格大喝一声:“回来!胡里兀思,你不向我说老实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听到铁木格的喊声,顿时把这个胆小又心虚的胡里兀思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急忙又爬起来跪到铁木格面前,哭诉道:“报告王爷,这……这事,全是阿察剌帖要……要我干的!”

  于是,胡里兀思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前前后后的经过全都说了出来,铁木格立刻让他领着莎豁儿去捉拿阿察剌帖。

  不久,阿察剌帖连同他制做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木头人儿,全都送到铁木格面前,他一看到之后,气得跳起来骂道:“你们好歹毒啊!居然在暗中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我岂能饶了你们?”

  说罢,抽出佩刀就要杀死他们两人,莎豁儿急忙上前捉住,劝他道:“王爷息怒,这事关重大,最好让大皇后知道这事,然后再处置他们也不迟!”

  铁木格听后,觉得有理,便大声喊道:“来人!把他们牢牢捆住,关押起来!”

  护卫押走阿察剌帖、胡里兀思之后,铁木格看着那些木人儿,愈想愈气,忽听有人说道:“可别气坏了身子呀!”

  铁木格抬头一看,见是孛儿帖大皇后来了,急忙请她坐下,然后将这件事从头至尾说给她听,又指着那些木头人儿,说道:“这说明不里孛阔和通天巫的阴魂不散,他们的后代时刻梦想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真不能掉以轻心啊!”

  孛儿帖说道:“这些人时刻梦想恢复他们已经失去的权力,企图为他们的父亲向我们报仇,这倒是给我们敲起了警钟。我想,还是及早让大汗知道这事会更好的。”

  “既然这样,就让莎豁儿亲自去向大汗报告吧!特别是那个古儿别速已被我处死了,她是大汗的皇后,不向大汗报告,是不对的。”

  孛儿帖又说道:“大汗已决定班师回国了,现在去向他报告也不算太迟,让他早有思想准备也好。”

  这样,在成吉思汗的西征途中,“后院起火”的这两件谋叛之事,都被消灭在爆发之前,仅仅是火星一亮,便很快被扑灭了。

  公元一二二四年,成吉思汗在班师的途中,又进行了大型围猎活动,舒舒服服地洗净六年来鞍马劳顿的疲乏感受。

  对蒙古人来说,围猎既是娱乐,又是生产,更是一种军事演习,成吉思汗对丘处机说:“狩猎是军事训练的基础。我们蒙古不仅与人战,也与动物战。”

  这时候,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派兵从钦察草原驱逐兽群东来,留给他的父汗打,少说也得一个月以上的路程,其规模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见的。

  蒙古人自幼习惯于艰苦、战斗的生活,在狩猎和战争中养成冒险犯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从小就受到英雄主义的教育,游戏也以骑马竟逐、摔跤射箭为主。不到十岁的儿童,就参加了狩猎的活动了。

  在班师之前,成吉思汗就命令长子术赤留在钦察地区了。从此,术赤再也没有回到蒙古去,在这期间,他一直被出生之谜的阴影笼罩着,心情总是闷闷不乐。

  于是,术赤便纵酒行猎,在山林里一住十余日,不问政事。不久,便卧病在床了。

  成吉思汗在归途当中忽然心血来潮,想在和林建都,并准备在那里建造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以纪念他统一天下的功绩。但他转念一想,现在西征刚才结束,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许多地区田野荒芜,百姓生活疾苦,此时若是置百姓和国家于不顾,而去大兴土木,建造华丽的宫殿,很可能是不明智之举。

  此时,这位大汗又突发奇想,准备以此来试一试部下的看法,以便从中挑选一些真正为国家出力的忠直之人。

  于是,成吉思汗下令召开会议,要全军将领都来赴会,对建造宫殿之事发表意见,谁知众人一片赞颂之声,都认为要大造、特造一座人世间最美丽的宫殿,来显示蒙古人的气魄,纪念大汗征服世界的丰功伟绩。

  成吉思汗听了这些众口一词的建议,并不满意,心中大为恼火,散会之后,他让耶律楚材留下来,向他问道:“今天会上,众人一个腔调说话,使我不解,深感在我们蒙古缺少栋梁大材之人!”

  耶律楚材听了,忙说道:“大汗帐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怎能说缺少栋梁呢?”

  成吉思汗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先生哪里知道我的心思啊!”

  他立即把自己想以建宫殿为名,试探一下群臣、诸将领态度的事说了一遍。

  耶律楚材听后,会意地笑了笑,并不说话,却让人拿来一方形的茶壶和一个圆口的茶杯,亲自沏茶倒水,这才对成吉思汗说道:“大汗请看,这水在方的茶壶里,便是方的;把它倒入这圆的茶杯里,就变成圆的了。”

  成吉思汗忙问:“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报告大汗,这水是没有形状的,可是,它被装在什么样的东西里面,它就变成什么样了。”

  聪明的成吉思汗听了之后,低头想了一会儿,马上悟出这位学者的意思,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大汗,就会有什么样的部下!”

  “大汗说得对!”耶律楚材接着说,“古往今来,所有的英明君主无不如此!唐朝的李世民因为有宽容的胸怀,所以才有像魏征那样的谏官。”

  成吉思汗立刻不满地反问道:“你是说我平日心胸狭隘,没有肚量?”

  “请大汗别误会我的意思,我是说选拔人材,识别贤愚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其一贯的表现,在一件事情上的认识与态度,是不足以下结论的。”

  成吉思汗听后,连连点头,心里想道:“我试来试去,结果反而试出自己有问题了。”

  在这次会议上,术赤因病未参加,成吉思汗非常关心,曾询问一个从钦察来的蒙古人。

  但此人竟说术赤根本没有生病,临来前还看到他去林子里打猎,成吉思汗气愤地骂道:“畜牲!竟敢欺骗本汗,真是胆大包天了!”

  不过,没有多久,术赤病死的消息便正式报来,成吉思汗大为悲痛,悔恨之余,下令把那个蒙古人捉来,对他问道:“你为什么要诬告术赤?”

  开始,那人不说话,被逼无奈,只得看着察合台,哆哆嗦嗦地交代说:“是……是二王爷让我那样说的。”

  察合台立刻跪到成吉思汗面前,辩驳道:“父汗不要相信他的话,我怎能让他诬告术赤?此人可能疯了!”

  成吉思汗生气地瞪住察合台,说道:“不是这个人疯了,而是你疯了!”

  处死那个人之后,把三个儿子找到一起,见到少了一个术赤,成吉思汗不禁流下泪来,他痛哭一阵之后,对儿子们说道:“打架还是亲兄弟,上阵要靠父子兵。你们虽然年轻,却也历经战阵,对这句话没有体会么?”

  就在这时,速不台的大军赶来了,成吉思汗一见者别的尸体,心中更加悲痛。这位跟随他戎马大半生的“箭”,实践了成为他的“战马”的要求,现在离他而早走了,使这位顶天立地的大汗怎能不痛惜?因为他是在西征中献出的生命,成吉思汗立即决定把他安葬在西征的征途上。

  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安葬了者别之后,成吉思汗班师大军来到了塔儿巴哈台地区的叶密立河附近,他欣喜地看到了忽必烈、旭烈兀两个孙子前来迎接,并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神猎典礼。

  根据蒙古习俗,儿童神猎有所得,要举行一个小型仪式。当时,忽必烈十一岁,旭烈兀年仅九岁,他们都是拖雷的儿子。(后来,忽必烈做了元朝的开国皇帝,即元世祖,旭烈兀后来做了波斯的汗王)。

  两人初次出猎,均有所得,忽必烈获一兔,旭烈兀获一鹿。成吉思汗大喜,遂用两个孙子各自所获野兽的血与脂肪,亲自涂在他们的中指上,然后两个孙子分别吻他们所崇敬的爷爷。

  据说当时旭烈兀咬疼了成吉思汗的手,而忽必烈却吻得十分庄重,想必那时的成吉思汗一定悲喜交集,老泪纵横。

  此时,成吉思汗的心情也是十分复杂的,他喜的是眼前的两个孙子聪明英武,前途无量;悲的是另一爱孙蔑忒干已在花剌子模丧身。本来舐犊情深,人皆存之。从他对儿子、孙子的态度来看,这位叱咤风云的大汗也不例外。

  在西征当中,一方面,蒙古军队在战争中,在占领的城市里杀人如麻;另一方面,在这支军队的统帅——成吉思汗的内心深处,又是那么地善良纯朴,充满了人道信义,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成吉思汗在结束西征之前,已把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给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了,蒙古本土仍归幼子拖雷主管。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分封给长子术赤的封地。当初,蒙古大军攻下河中地区之后,就命令术赤等三个皇子进攻花剌子模故都玉龙杰赤,并以此地封给术赤。

  此后,者别、速不台二将越过高加索山脉,击败钦察和俄罗斯联军,进出于伏尔加河流域,并要求术赤自里海北岸向西推进增援,成吉思汗遂又将钦察地区封给术赤。

  术赤死后,成吉思汗命其子拔都嗣父位,封地如故。其疆域包括额尔齐思河以西,咸海、里海以北的广大地区。

  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封给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它包括原西辽的旧地,以及天山南北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最新建都于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

  窝阔台汗国,是成吉思汗封给三皇子窝阔台的封地。其疆域包括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当时,建都于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

  伊尔汗国,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通过西征,在波斯地区建立的国家,也称波斯汗国。其疆域东起今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小亚细亚,北至高加索与钦察汗国相结,南抵印度洋,阿拉伯海。当时,建都于大不列士,这个伊尔汗国存在至公元一三五三年。

  由成吉思汗奠基的这四大汗国,最初都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由于这些地区并没有长期统一的条件,如共同的经济、文化、政治基础等,加以汗位争夺和家族派系的斗争,所以在忽必烈接位之后逐渐形成事实上的各自独立局面。

  成吉思汗的西征,师出有名,战术新颖,武器装备先进,军队素质好、士气高,指挥员智勇双全,善长独立作战,特别是重视政治宣传、宗教政策和外交手段的运用,所以能用极短的时间取得了重大胜利,在中外战争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以异国作战,征途最远,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等鲜明特点,吸引了各国军事家去研究、探讨。

  自从西征结束,返回蒙古以后,成吉思汗甚至未能好好地休息,他就不得不再次地关注中原的事态发展情况。

  公元一二二四年秋天,孛鲁和大将刘黑马等率大军突然攻入西夏,逼得西夏只好再次乞降,夏献宗还答应派亲子为人质,以求取信于蒙古人,孛鲁等才退兵。

  在孛鲁大军大举向金国进攻时,金王依恃黄河天险,在作垂死的抵抗,同时,也想与蒙古人求和。

  成吉思汗在呼罗珊地区紧张地作战时,金国使者取道伊犁河谷,来到蒙古大营。

  听了这位金王的使者提出的和平要求后,成吉思汗说道:

  “当初,我已告知你们的主子,让他在黄河以南称王,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让给我,这便是我们当时答应的停战条件,你们没有答应。如今,木华黎父子已将黄河北部的土地全已征服了,你们不得已又来求和,这哪里算是有诚意呢?”

  可是,金国的这位使者再三苦苦哀求,成吉思汗被缠得无奈,只得说道:“念你远道来此,我就再作让步,回去告诉你的主子,把陕西境内的潼关等城市全部交出来,然后再签订和约。”

  金国的使者虽觉难以接受,但是见到成吉思汗态度坚决,已万难改变,只得辗转回国,向金王作了汇报,朝中大臣纷纷反对,有人说:“潼关附近的各个要塞,本是河南西面的惟一防线,若是交给蒙古人,岂不等于交出了我们金国的大门钥匙,还有谈和的余地么?”

  朝中也有人向金王建议道:“成吉思汗吃软不吃硬,对他不能硬顶,不如再派人前去软磨,或许能有缓和的余地。”

  于是,金王又派使者去向成吉思汗苦苦哀求,表示称臣纳贡,想以软办法拖住这位顽强的世界征服者,达到停战的目的。

  金国人的态度固然可恼,但是,更令成吉思汗不能容忍的,是西夏人的反复无常。

  西夏国本为唐兀惕人,他们是类似西藏吐蕃人,但已大部分中原化了的民族,连他们的文字也是根据汉字创造出来的。

  两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占据着中国的甘肃省以及鄂尔多斯和贺兰山草原。后来逐渐衰落下来,成为一个弱小的国家。

  起先为辽国所败,成为属国,以后又变成金朝的属国,同时与宋朝勾勾搭搭,无非是利用大国间的矛盾,在夹缝中求生存。

  蒙古兴起后,成吉思汗曾多次带兵征讨,迫使西夏屈服。可是,这种屈服是为了自保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并无多少诚意。所以始终是态度暖昧,一打就降,一撤就叛。他们没有想到,成吉思汗最痛恨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对西夏的屡降屡叛,早就十分恼火,尤其使他耿耿于怀的,就是公元一二一九年,成吉思汗准备西征花剌子模国的前夕,根据西夏与蒙古作为臣属关系的规定,一旦发生战争,附属国必须向主权国提供军队。

  这时候,成吉思汗遣使通知西夏派军队协助西征,那使者向西夏王说道:“你曾经向我们的大汗保证过,将来一旦发生战争,你可以做我们的右翼。现在花剌子模人挑起了争端,我们的大汗已决定出兵征讨,请你派遣兵马做我们的右手军,随我们一起出征吧!”

  这时候,还未等西夏王李遵顼开口,西夏的大臣阿沙敢不就抢先说道:“你们的成吉思汗既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攻打花剌子模国,何必要打肿脸充胖子,还要自称什么‘大汗’呢?”

  蒙古的使者讨了这个没趣之后,只得回到蒙古向成吉思汗汇报,把那位傲慢自负的阿沙敢不的话学了一遍,蒙古国上上下下,无不义愤填膺。

  在这个时候,西夏拒绝出兵,它深深地刺伤了成吉思汗的自尊心。对于这种带有侮辱性的傲慢行为,这位大汗没有给以原谅的习惯。但是,西征花剌子模的计划已经确定了,一切准备工作也已就绪了,如果在这个时候立即发动惩罚西夏人的战争,势必会打乱既定的部署。因此,西夏问题只好留待以后解决。

  成吉思汗考虑决定之后,向部下说道:“假若能得到长生天的佑助,在西征胜利回师以后,再与西夏人算个总账。到那时,量那个阿沙敢不也未必能跑到哪里去!”

  现在,花剌子模国已被彻底摧毁了,大军也班师回国,向西夏复仇,找那个狂傲的阿沙敢不算账的时刻已经到了!

  公元一二二六年春天,成吉思汗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他不顾二皇子和部分大臣的反对,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命令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随大军出征,让次子察合台留守大营,遂与众将领一起,誓师之后,向西夏国进军。

  出师前夕,孛儿帖大皇后得知察合台留守大营,估计他与也遂又要扯在一起,担心会闹出意外的乱子,便在成吉思汗耳边吹起了枕头小风,建议让也遂伴驾出征。

  成吉思汗说道:“还让忽兰皇后去吧!”

  孛儿帖忙说道:“自从古儿别速被处死,第二斡儿朵里有些乱,让忽兰回去吧,免得那里再生出什么乱子来。再者,也遂不仅性格温柔,她还会按摩,在你鞍马劳累之后,让她替你按摩一番,不是很好的休息么?”

  成吉思汗听了,过去搂住这位结发妻子说:“你想得真周到,我哪里还能再不听呢?”

  孛儿帖被丈夫搂得紧紧的,笑着说道:“都是老夫老妻了,我看那位花剌子模的母后真会保养身体,她又会打扮,谁也不相信她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成吉思汗已听出了弦外之音,忙说道:“我以为,妻子还是原配的好。因为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她们比年轻人更知冷知热啊!”

  孛儿帖被这一席话说得心里热乎乎的,便一头扑在成吉思汗的怀里,又低声说道:“无论你在外面跟哪个女人好,我都不会计较,更不会吃醋、嫉妒,因为我了解你,信任你,知道你一回来,准是会来到我身边来的!”

  不过,这次出征,一开始就出现了不吉祥的预兆。

  大军越过贺兰山,这贺兰山是河套附近的大山,山上树木青青,远远望去,那山如一匹骏马。由于蒙古人称骏马为“贺兰”,因此称这座大山为“贺兰山”。

  过了贺兰山之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荒凉的空地,空地上有许多长条形的沙堆,在沙堆之间便是绿洲和牧场了。

  在东部是海拔高达三千米的山脉,山脉的西山坡上有苍翠的森林覆盖,这里常有野驴、健鹿出入,它们不断地成阵成群地出来。见此情景,成吉思汗按捺不住习惯,顿时猎兴勃发,立刻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准备进林子里打猎。

  此时,三子窝阔台劝道:“这里山大林深,荒无人烟,若是贸然进到林子里面,是不适宜的吧?”

  博尔术也上前劝道:“报告大汗!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狩猎,是违反我们蒙古人的狩猎习惯的,何况那位中原真人丘处机早就劝告大汗要节制狩猎了。”

  可是,成吉思汗看到绿洲上面成群的野驴在嬉戏、奔跑,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纵马向那些野驴驰去。

  为了让大汗能够尽兴,窝阔台、拖雷等又从林子里赶出来许多野驴,奔到他的马前。

  那些野驴一见成吉思汗坐在马上,拦住它们,突然野性大发,有的前趴后踢,乱窜乱跳,有的把驴头一昂,高声叫唤起来,那声音又大又响,吓得林中的鸟兽都往山里逃去。

  成吉思汗的这匹赤兔马性情特别暴烈,一见那么多的野驴对着自己大叫不止,忽然将马首昂起,也惊叫着四蹄乱蹬乱踢,连续尥了几个蹶子,成吉思汗一时羁勒不住,竟被掀下来,摔在地上。

  窝阔台等急忙赶来将他扶起,大汗疼得呻吟不止,说道:“嗳哟!”

  全军将士也立即停止了狩猎,就地扎营。

  第二天一早,伴驾的也遂皇后把各亲王和诸将领喊来,告诉他们说:“昨天夜里,大汗神志不安,高烧不退,怎么办呢?还继续进军么?”

  这时,大将脱仑扯儿必说道:“我认为,西夏人都是筑城居住的,他们又跑不到哪里去,不如把征讨之事向后推迟一些,等到大汗养好了伤,再发兵也不迟呀。”

  当时,诸位亲王和将领听了,都认为这意见甚好,可是,成吉思汗不愿听取这一建议,他坚持说道:“这时候,如果我们的大军撤回去了,西夏人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不敢与他们交战,不更猖狂吗?”

  博尔术劝道:“大汗的身体要紧,怎能带病前去征讨?不如先派使者前去劝降,西夏人若是乞降,我们再撤兵也不迟。”

  窝阔台立刻说道:“这意见太好了,父汗住在这里一边养伤,一边等候使者的消息,然后再决定是进,还是退,这叫作双管齐下。”

  成吉思汗只得答应了,说道:“好吧,就派人去向李德旺(夏王)说,看他怎么回答。”

  于是,成吉思汗派了一名使者前往西夏国。这位使者转达了他的一番话,结果却扫兴而归,随即向成吉思汗汇报了西夏君臣的回应,当时成吉思汗尽管还在发着高烧,不顾因坠马而引起的浑身伤痛,决心要打这一仗。他对部下说道:“好!听他们说的话有多大!还能再退兵吗?就是死了,也不能让他们说出这样的大话!何况长生天也是听得到、看得到的啊!”

  成吉思汗余怒未息,又发下一道命令说:“全军将士每人吃饭时,都要先大声喊道:把西夏人杀绝了吧!把他们杀尽,把他们灭绝!”

  这么做,是成吉思汗暴怒的表现,他下定决心,要把西夏人上至父母,下至子子孙孙,全部杀死,消灭得一个不留!

  一连几天,被愤怒之火炙烤得浑身颤抖的成吉思汗,指天发誓,要长生天作证,决心宁死不回,不灭亡西夏,誓不罢休,从而加速了西夏国的灭亡。

  当时,西夏军主力大多部署在贺兰山以东地区,而西面防守较弱。

  成吉思汗每战之前必定要详察敌兵虚实情况,特别是兵力部署的地区、位置,甚至有关敌将的个人身世、为人,以至态度表现等,都要弄得清清楚楚,真正做到“知彼”。

  针对西夏的具体情况,成吉思汗命令蒙古大军兵分两路,进攻西夏,他对将士们说:“我们要先打分散孤立之敌,继而歼灭主力,然后再攻打西夏都城中兴府。”

  成吉思汗自己率领东路军,进入西夏北境;命令大将速不台带领西路军,向西夏兵力较为薄弱的西部进军。

  公元一二二六年夏季,速不台率领西路大军四万人,进攻沙州城。这沙州城位于今天敦煌以北不远处,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城。速不台没费多大气力便攻占了沙州,并降了西夏的名将昔里钤部。

  速不台只留下三千西夏俘虏兵,余者全都处死。沙州城也随之被摧毁,地图上再也找不到这座石头城了。

  速不台的西路大军攻下沙州之后,便向肃州进军,昔里钤部对速不台说道:“肃州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在这里度过了十六年,因为不愿忍受欺凌,才被迫离乡背井,投奔蒙古大汗。如今,十几年过去,我随着蒙古大军杀回来了。”

  昔里钤部本是西夏肃州人氏,父亲、兄弟全是打铁出身,是肃州城有名的兵器匠师。

  当昔里钤部十六岁时,肃州城守呼邪残仁的儿子呼井沛在肃州城里为非作歹,专干害人的勾当。

  一天,呼井沛借口打刀一事,想占有昔里钤部的姐姐贴里不花儿。结果被铁匠父子狠打了一顿。

  于是,贴里不花儿与弟弟昔里钤部跨上他们家仅有的两匹马,向蒙古国方向,飞驰而去。

  后来,他们进入蒙古国界,遇到成吉思汗的二弟哈撒儿的巡边队伍,被这位二王爷收留去,又娶了贴里不花儿为妻。

  现在,昔里钤部又回到故乡的土地上,他向速不台建议道:“这肃州城也是易守难攻之地,不如让我先混进城地,寻找儿时的一班伙伴,伺机献城,岂不更好?”

  速不台担心地说:“你孤身入城,是十分危险的,据说城中主将正是你当年的仇人呼井沛,一旦被他知道你的身份,我们无法救你,而你插翅也难逃呀!”

  但是,昔里钤部再三请求,坚持要进城去,速不台只得答应了。

  临行前,又与他约好联络暗号,派了一名护卫木塔儿,随他一起去。两人扮作做生意的西夏人模样,混进了肃州城,昔里钤部慢慢找到原来的住地,举目一看,真是故地依旧,人物全非了。

  费了好长时间,这个“少小离乡老大回”的肃州人,终于找到了几个儿时的伙伴,从这些人口中得知他的父亲与兄长,已在那次争斗中一起战死,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昔里钤部还是难过地流下了热泪,为他冤死的父兄哭了一场。

  由于蒙古军队到处劫掠,杀人的风气,四处传扬,城里的居民一提起蒙古人,无不吓得“说虎色变”,同时也恨得咬牙切齿,这就给昔里钤部的“策反”工作带来更多、更大的困难。

  经过再三劝说,昔里钤部终于联络了一百零六户居民,愿意归顺蒙古。

  不久之后的一天深夜,昔里钤部领着这些人偷偷地将城门打开,让蒙古大军进城。

  攻占肃州之后,除了昔里钤部联络的这一百零六户得到赦免之外,其余的全被处死。

  攻占肃州之后,速不台带领大军向甘州进发。因为甘州的守城主将是蒙古大将察罕的父亲曲也怯律,成吉思汗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派察罕前来招降。

  出身西夏的察罕,离家到蒙古投奔成吉思汗,其中也有一段因由。

  察罕之父曲也怯律,为人耿直、忠厚,他前妻生下一子,即是察罕。后来前妻病死,又娶朝中大臣窦尔章的女儿窦天娇,婚后七个月生下儿子留托儿,曲也怯律只得认了。

  窦天娇生得妖艳风流,出嫁前与家中管家有奸情,本是怀着有孕之身,嫁给曲也怯律。

  由于她是水性杨花之人,见曲也怯律为人古板,不善风流,便又故态复萌,为解欲望之渴,她竟厚颜无耻地勾引男佣,与之通奸。

  一次,察罕去找留托儿,不料正撞见窦天娇与一个男佣搂在一起,他慌忙走开。

  这女人担心察罕向他父亲告发她,便恶人先告状,立刻跑到曲也怯律处哭诉道:“你儿

  子察罕人面兽心,竟然对我调戏,强迫我与他……”

  曲也怯律一听,气得火冒三丈高,说道:“这小畜牲,我非杀他不可!”

  察罕听说这消息之后,觉得既不好向父亲解释,又不能呆在家里了,便离家出走,跑到了蒙古,深得成吉思汗的信任,成为大汗帐下的一名勇将。

  有一次,察罕奉成吉思汗之命,带二人去侦察敌情。途中,忽见前面不远处有两个敌兵,跟他来的士兵对察罕说:“我们三个人,去对付那两个敌兵,这是必胜无疑的,干吧!”

  察罕不以为然,忙对二人说道:“我们已看到他们两个人了,难道他们没有发现我们是三个人?别冒险吧!”

  说罢,察罕带着那两个人,离开了那里。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两个人是出来诱敌的,是为了引诱蒙古人去上当的,因为在那两个人的身后,敌兵埋伏了一支人马。

  当时若是听从他们的意见,前去捉拿那两个敌人,准中敌人的计策,被敌人所擒。

  成吉思汗得知这件事以后,多次向将士们讲述,表扬察罕机智有谋,要将士们向他学习,特别是在仓促之中,更要心细如丝,不能草率粗心,以免吃亏。

  这次攻打甘州,成吉思汗得知甘州主将是曲也怯律,他是察罕的父亲,便让察罕前来招抚曲也怯律,争取免动干戈。

  速不台对他说道:“甘州城四门紧闭,只有用箭把招降信射进城去,别无他法了。”

  察罕遂修书一封,要求父亲曲也怯律、弟弟留托儿到城上与自己相见。

  这书信射进城不久,曲也怯律与十三岁的留托儿果真来到城上,与察罕见面,察罕劝道:“西夏想对抗蒙古,正如以卵击石。早日归顺,乃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后来,曲也怯律回去召集将领开会。

  参加会议的将领们纷纷反对投降,决心与蒙古人对抗到底,竟有三十多名将领齐声要求杀死曲也怯律。

  就在这次会上,曲也怯律和他的十三岁的儿子留托儿一起被杀害了。

  城内副将阿绰也儿派人把曲也怯律、留托儿父子的人头,挂在城上,向蒙古人示威,察罕一见,哭得死去活来,向速不台请求担任攻城的主将。

  第二天,蒙古大军攻城,察罕亲自冒着矢石,带领军队从云梯上爬到城头,与城上守军进行肉搏战。

  在察罕带动下,蒙古士兵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很快攻克了甘州城。

  杀害曲也怯律的三十六人全被察罕捉住,他向成吉思汗报告道:“甘州城内的百姓无辜,有罪的共计三十六人,请求大汗赏罚分明吧!”

  成吉思汗答应了察罕的要求,甘州才得以幸存下来,避免了屠城的厄运。

  攻占甘州以后,成吉思汗命令速不台率领大军直抵贺兰山下,准备在东、西两路兵马会师后,与阿沙敢不决战。

  成吉思汗率东路大军,直入西夏境内,兵抵黑水城。因为此城位于北狼山脉西北哈喇木伦河之滨,正是从东北方向进入西夏的必经之地。

  成吉思汗向来是先礼而后兵。攻城前总要先派出使者前去劝降,申明宽待降者,对抵抗者进行严惩。

  这黑水城的守将名叫者桑列不,是一个刚直不阿的大汉,他对蒙古来劝降的使者说道:“我早就听说成吉思汗已经死了,怎么又出来一个假成吉思汗,真是怪事。”

  蒙古使者听了,十分惊讶,忙说道:“我们大汗活得好好的,怎么说他早已死了?”

  者桑列不又说道:“听说成吉思汗打猎时,被野驴踢下马,摔坏了内脏,早已死了。”

  那使者虽然知道成吉思汗确曾在打猎时,战马受野驴惊吓,将他摔下马来,尽管摔伤了,却不曾死呀!于是说道:“这全是不实之词,我们大汗身体好着呢!这是有人在故意造谣吧!”

  者桑列不又说道:“还有人说,成吉思汗正在帐中睡觉,忽然天降大火,把他活活烧死在帐中。”

  使者听了,觉得有些人真是捕风捉影,这事被传得面目全非了!

  原来早在西征开始时,大汗在夜里休息时,因烛火烧着了台布,以后又烧着了地毯,后被护卫发现,及时扑灭了。

  想到这里,使者冷笑道:“这是有些歹毒之人,故意在夸大事实,对我们的大汗进行诅咒呢!”

  蒙古使者问道:“我们蒙古大军已兵临黑水城下,何去何从,不知主将是怎么打算的?”

  者桑列不镇定地答道:“自古就有兵来将挡的说法,我绝不会不战而降的,何况我对你们蒙古人从未有过好感。”

  使者又一次提醒道:“战败而降,与不战而降,根据我们大汗的政策,是有很大差别的!”

  者桑列不感慨地说道:“没有什么了不起,对我来说,战败而死,战胜而死,都是死了。人生在世,这条路谁能不走?你们的成吉思汗占领的土地再大,兵马再强壮,拥有的金银财宝再多,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赤条条地死去,什么也带不走。只有身上的毛发,算是自己的,其他全是身外之物,属于别人了,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蒙古的使者回去向成吉思汗作了汇报,又把那些传扬的各种说法,也学说一遍,成吉思汗气得当场昏迷过去。

  按照成吉思汗以前的要求,出使外国的使者,回来后要如实汇报,好的、坏的,全要说给这位大汗听一遍。

  可是,这次就大有不同了!

  自从打猎摔伤以后,腰身疼痛难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休息治疗,也遂皇后又常常替他按摩,渐渐有些好转。

  过了好长时间,成吉思汗才苏醒过来,气得大声对部下说道:“把黑水城完全包围起来,用火攻,将他们全部烧死在城里,一个也不能放跑!”

  窝阔台等带领兵马,把黑水城围得水泄不通,然后展开全面攻城。

  小小的黑水城,兵少将寡,怎能经得起日夜不停地攻打,两天后,蒙古大军攻进城去。按照成吉思汗的命令,将城内军民全部烧死,在熊熊大火之中,叫喊哭骂之声连续不断,一个月后仍然烟火弥漫,气味难闻,令人作呕。

  焚毁黑水城之后,已是夏季了,成吉思汗一边养伤,一边在浑垂山避暑。

  一天,窝阔台带着昔里钤部来见大汗,说道:“这浑垂山南的谷水河畔,有个四代相传、专治跌打损伤的医生,名气很大,请大汗前往诊断。”

  成吉思汗答应之后,便由窝阔台、昔里钤部陪着,在一支队伍护卫下,到达谷水河畔。

  见那医生五十多岁年纪,中等个儿,身体壮实,一脸慈眉善目中蕴含着刚强的个性。那医生首先申明道:“我家祖宗四代,行医为生,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宗旨,坚持不给两种人治病。”

  昔里钤部问道:“先生请讲,不给哪两种人治病?”

  那医生不紧不慢,不卑不亢地说道:“第一,我不给死人看病;第二,我不给杀人的人看病。”

  医生说完之后,气氛沉静下来,未等成吉思汗说话,窝阔台立即说道:“这杀人的事有多种多样的因由,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因复仇而杀人,有的为了自卫而杀人。”

  那医生却说道:“我不管那么多,凡是杀人的人,我不为他治病,这不仅是我的信条,也是我们家四代行医的传统了。”

  昔里钤部又问道:“为什么这样做,你能说出理由么?”

  那医生笑了笑,便说道:“杀人的人都是社会的祸害,我为他们治病,等于治病害人,不是治病救人了。另外,杀人的人,也是快要死的人了。因为这种人,不是被他人所杀,老天爷也要降罪给他,让他速死。我不能违背天意,再为他治病了。”

  听了这医生的话,成吉思汗早就蹩得受不住了,只见他“呼隆”一下站了起来,圆睁二目,闪着灼人的光芒,逼视着那医生,说道:

  “你懂吗?成吉思汗是奉长生天的旨意杀人,是杀那些本不该再活着的人!”

  可是,那医生并不畏惧,依然振振有词:“自古以来,只有奉天爱人,天意是以爱民为根本。所谓奉天杀人,那是嗜杀者的欺骗,老天爷会惩罚他的。”

  成吉思汗更加恼怒,大声说道:“成吉思汗杀人,全是得到长生天的佑助,是为老百姓能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所以天下各国人民都将永远记住成吉思汗这个名字!”

  那医生并不让步,仍是坚持说道:“成吉思汗带着他的将士,到处劫掠财物,杀人放火,屠城毁堡,天下人都会永远记住:成吉思汗是一个嗜杀成性的人!”

  这时候,成吉思汗盛怒地站着,把手中的箭插在地上,又恶狠狠地看了那医生一会儿,然后转身走去。

  窝阔台气得大喝一声:“混账!我宰了你这个顽固不化之徒!”

  遂把身后的佩刀“唰啦啦”一声响,抽了出来,正举刀向那医生刺去时,忽然从里屋走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伸手拉过那医生,拦住窝阔台,大声地说道:“为什么要杀人?我们家四代行医,我已经活了一百零六岁,经历了四朝三代,宋人,辽人,金人,西夏人,没有人要杀我们,你们蒙古人就不怕遭天谴吗?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奉天之意呢!”

  窝阔台正要说话,护卫走来说:“大汗叫王爷快去,别在这里耽搁了!”

  听了这话,窝阔台才悻悻地收刀入鞘,对昔里钤部等挥了挥手,大步走了出去。

  从谷水河畔回到浑垂山大营,成吉思汗心情很不痛快,天天忍住身上的伤痛,负气地不愿治疗,谁劝也不听。

  过不多久,天气刚才转凉,他立即命令大军前去攻打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又领着大军越过沙漠,进抵黄河九渡,攻占应里等县。

  到了十一月的冬季,大军直逼灵州城下,不要几日工夫,就攻破了这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城市。

  成吉思汗的东路大军,一年来的屠城行为,使耶律楚材深为不满。攻占灵州之后,有些将领向大汗建议说:“城里的定居百姓,留下来毫无用处,最好将他们全部杀尽,一个也不留;城外的庄稼,要全部烧掉,就像焚烧城市一样,使土地荒芜,变成草地,成为牧场。”

  耶律楚材实在看不下去了,才说道:“报告大汗,保留土地上的庄稼,不要杀死那些无辜的百姓,对蒙古帝国大有裨益。”

  耶律楚材又接着说道:“对农民,可以适当地征收土地税;对商人,可以征收酒税、盐税、醋税、铁税等,还可以征收水产税和山林资源税。”

  经他这么一说,不仅成吉思汗注意起来了,连那些主张烧杀抢掠的将士们也睁大了眼睛,都在听着这建议。

  见到众人在倾听他的意见,他又说道:“我粗略地计算一下,就是灵州这一座城,每年可以得到五十万两白银,八万匹绸缎,四十万袋谷物粮食。仅仅一座城,一年就有这么大的收益,有人竟说定居的百姓毫无用处?”

  耶律楚材的这一段话,尤其是他算的那一笔账,顿时使在座的将领们目瞪口呆,有人说:“能有这么大的好处啊!过去杀得太可惜了!”

  “过去的杀掠行为,太野蛮了!”

  在成吉思汗的身上,凭心而论,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智慧和冷静,是理智和谦逊。

  对于当时的蒙古人来说,定居百姓的土地没有别的用处,只能作为劫掠的场所。

  现在,听到耶律楚材的建议,便欣然接受,立即制止了劫掠行为的发生,并对他说道:“请你拟定一份管理定居民族地区的计划,制定出固定税收的细则。”

  从此,屠城行为基本上被制止了。

  公元一二二六年的隆冬季节,成吉思汗的东、西两路大军,在贺兰山下会师了。

  此时,西夏大将阿沙敢不在贺兰山下的驻军有八万人,远远看去,帐房遮天蔽日,骆驼成群,战马如云,旌旗招展,刀枪林立,在阳光照耀下闪着亮光。

  成吉思汗忍着伤病,领着他的部下,细心地察看着地形,回到大营,向将士们说道:“我军十万人,与西夏八万人马交战,这是一场大战,恶战,也是一场复仇之战。”

  说到这里,他看一下将士们的表情,又说道:“我们的军队是久经战斗、敢拼敢杀的铁军,将士们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有无坚不摧的意志,击溃了这支西夏的军队,我们就可以势如破竹地打进中兴府,活捉西夏王。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同饮庆功酒了!”

  为了对阿沙敢不进行试探,成吉思汗派大将速不台、昔里钤部、忽都铁穆儿等,带领两万人马,先对西夏的褐子营寨展开冲击。

  阿沙敢不虽然说了不少大话,但是,在战场并无多少谋略。他带领军队摆开阵势,让四百头骆驼在队前冲锋,一声号令响了,西夏军中呐喊声震天般地响起,四百头骆驼被驱赶着冲向前去,直扑蒙古大军。

  速不台早已瞧见了,那些骆驼狂奔着冲向前来,他向弓弩手们大声命令道:“对准骆驼队,要箭无虚发,放——箭!”

  这一仗之后,西夏的骆驼死伤惨重,四百头骆驼非死即伤,准备让它冲锋陷阵的骆驼队,便消失了,阿沙敢不为此懊恨得几乎流下泪来。

  速不台的骑兵也死伤不少,多是被狂奔而来的骆驼撞死、踩伤的,但毕竟取得了重大胜利,因为他们消灭了西夏的骆驼队。

  成吉思汗对速不台鼓励道:“你这一仗胜得好,打掉了阿沙敢不的威风!他仗着这支骆驼队,来阻挡我们铁骑的冲锋,现在,他的希望落空了。”接着,成吉思汗向将士们又说道:“速不台临阵不慌,及时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灵活地指挥他的人马,打败敌人的进攻,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啊!”

  速不台立刻说道:“要说我在战场上有些进步,主要是向者别学来的,他才是有勇有谋的一代名将!”

  速不台的一段话,勾起了广大蒙古将士对者别的深深怀念与敬佩,当然,更引起成吉思汗对者别的思念与回忆。

  当晚,成吉思汗坐卧不宁,脑海里总是萦绕着者别的一桩桩、一件件难忘的往事,眼前,总是闪现出者别那熟悉的,不知疲倦的身影。

  他索性不睡了,走出大帐,到外面散散步。此时,正是隆冬天气,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子似的感到有些痛楚,不由得举目向黑黢黢的贺兰山上看去,就在这时,忽听山上传来一阵阵鸟儿飞动的声音。

  成吉思汗立即紧张起来,向身边的三皇子窝阔台问道:“听到了么?山上传来的是什么声音?”

  “是飞鸟的声音,”窝阔台接着向父汗问道,“这是隆冬季节,宿鸟怎能在夜晚惊飞呢?难道有什么征兆不成?”

  成吉思汗说道:“问得好!这宿鸟惊飞,必有情况啊!”

  说罢,成吉思汗忙俯身过去,在窝阔台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这位三皇子立刻走了,他才不紧不慢地对着西夏大营方向说道:“白天吃了亏,想在夜里趁我们睡觉工夫,来大捞一把,可能又要失算了。”

  原来,西夏收兵回营之后,阿沙敢不见骆驼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心中闷闷不乐,正在营中思索着打败蒙古人的计策。后来,在大将曲亦留多的建议下,决定去劫营,想一举击溃蒙古大军。

  西夏八万人马,一齐出动,迎着深夜的寒风,士兵个个缩肩龟腰,深一脚,浅一脚地,向蒙古大营,偷偷摸摸地前进。

  担任前锋的曲亦留多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来到蒙古大营前一看,见营门口有两个士兵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像是睡着了似的。他又向营里一看,里面黑洞洞的,一点声息也没有,心想准是晚上喝多了酒,睡着了,不由一阵兴奋,差一点叫出声来。只见他手举大刀,向身后的士兵喊道:“冲啊!杀死蒙古人,活捉成吉思汗!”

  一边喊着,一边挥刀把营门口的两个守军砍倒,纵马冲进营里。他身后的士兵也高声呐喊着,尾随着冲进去了。

  就在这时,埋伏在周围的蒙古人,齐声呐喊着,包围上来,两军顿时展开了一场混战。

  于是,八万西夏人马被十万蒙古大军截着,兵对兵,将对将地厮杀起来。虽是隆冬天气,蒙古骑兵都脱去了外套,只穿着一件皮砍肩,使劲地挥舞着大刀,在西夏兵马中横冲直撞,英勇地拼杀。

  蒙古的战马都是经过良好的训练,它们阔壮而有力,柔顺而无性,能久御风寒,登山涉水,从不畏惧,为蒙古骑兵变成一支强大的铁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场夜战的开始阶段,西夏兵马尚能紧守阵脚,坚持与蒙古骑兵交锋,厮杀一段时间之后,阿沙敢不求胜心切,忙令担任前锋的曲亦留多率先出击。

  谁知曲亦留多的两万前锋冲出阵来不久,善于捕捉战机的蒙古中军,向后迅速退去,故意引诱他们深入阵中,然后两翼骑兵猛然一合,如巨人的两臂突然一拢,便把曲亦留多的兵马团团包围起来,经过一阵拼杀,很快地歼灭了。

  阿沙敢不一见,忙命令兵马撤退,此时天已大亮,蒙古骑兵见西夏军队撤退,他们乘势向前追击,如猛虎下山一样冲入西夏兵马之中。

  蒙古骑兵在大将速不台指挥下,万马齐发,随后掩杀过来,对惊慌败退的西夏人马大肆砍杀。其势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杀得人头乱滚。

  阿沙敢不本想让兵马退回营中,哪里料到蒙古骑兵尾随追来,步步紧逼,不给西夏人马留下喘一口气的工夫,他们穷追不舍,拼命砍杀。

  在极度慌乱中,阿沙敢不一时乱了方寸,原来的褐子营已不能回去,蒙古人在后面紧紧追赶,自己的兵马溃乱不堪,正在左右为难之时,便随自己的部下龙敦逃往山上,依山据守。

  这一仗西夏军队损失惨重,八万人马被歼灭了六万多,许多将领在溃逃中战死,阿沙敢不再也提不起精神。在龙敦的劝慰下,他决定重整旗鼓,整顿军队,并派人回中兴府搬救兵。

  此时,蒙古人正在打扫战场,集合队伍,准备趁胜围山,活捉阿沙敢不。

  成吉思汗向将士们说道:“这一仗,阿沙敢不的本钱输得差不多了,大话不敢再说,只有逃上山去,想当山大王了。”

  听了这一句话,众将哄笑起来,速不台说:“阿沙敢不想当山大王,我们可不答应哩!依我说,不如将山围住,逼他投降,防止他逃回中兴府去。”

  成吉思汗说道:“我赞成这个除恶务尽的建议,阿沙敢不在山上住不长的,只要围住他,要不了几天,他没吃没喝的,他的队伍不打就乱了。”

  大汗的话,众将纷纷请战,拖雷说道:“从这里离中兴府,不过一百余里路程,夏王能不派兵来援吗?”

  窝阔台说道:“中兴府若来援兵,必从黄河上过来,只要守住渡口,把船只控制起来,西夏的援军插翅也难过来。”

  成吉思汗说道:“眼下正是隆冬天气,只要刮起东北风,或是西北风,黄河在一夜之间就可能封冻,一定要防止敌兵从冰上过来!因此,要抓紧歼灭山上的残敌,把阿沙敢不活活捉住。”

  此时,西夏都城中兴府里一片惊慌,君臣个个惶恐不安,人人束手无策。

  在沙州、肃州、甘州、凉州,以及灵州被攻破之后,原指望阿沙敢不能在贺兰山下挡住蒙古人,不料又被成吉思汗打败。

  太上皇李遵顼责怪献宗李德旺说道:“我多次提醒你,不能得罪蒙古人,你就是不听,现在怎么办啊?”

  夏献宗李德旺说道:“这能怪我么?其实,全是阿沙敢不惹的祸,他还不是仗着崽名令公的势力?”

  这崽名令公乃是西夏炙手可热的人物,是夏神宗李遵顼的当朝太师,有权有势。

  阿沙敢不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之后,国都中兴府宫廷中,一片埋怨之声纷纷袭来。

  朝中有的大臣竟把丢城失地,西夏军队被蒙古人打败的责任,都推到李德旺身上。

  在众大臣的一片围攻中,加上连日操劳招兵之事,这位身体本不太好的夏献宗竟在朝堂上突然昏倒,不久也死了。

  崽名令公遂召集老臣们商议,他首先说道:“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啊!但是,皇帝膝下没有一个儿子,怎么办?”

  后来,有人建议说道:“南平王李睍本是皇上的侄儿,此人虽然年轻,却有远见卓识,不如立他为夏王吧!”

  崽名令公与大臣们听了,只好答应,便正式扶佐这位南平王李睍当了西夏的皇帝,也就是西夏的末帝了。

  李睍当了皇帝,立即命令老将崽名令公带领十万人马,前去援助阿沙敢不,希望在贺兰山下与蒙古大军决战,阻止成吉思汗向国都中兴府进军,以纾国难。

  成吉思汗得到消息之后,命令速不台、昔里钤部等领兵围山,捉拿阿沙敢不;自己带领窝阔台、拖雷等,亲率大军沿黄河北上,去迎击崽名令公的援军。

  阿沙敢不带领残余人马住在山上,连续过了多日,眼看粮食快要吃完,又值隆冬季节,到处是枯树败草,又冷得滴水成冰,军队人心惶惶,纷纷逃跑下山。

  速不台从俘虏口中了解到山上的情况以后,便缩小包围圈,向山上展开攻势。

  他把捉住的俘虏组成一队,让他们充当前锋,走在队伍的前面,向阿沙敢不喊话道:“中兴府已被包围,你们的援军不会来了,还是赶快投降吧!”

  阿沙敢不听从龙敦的建议,在山上堆雪为城,趁着天气寒冷,雪块堆积起来,竟变成一座坚固的雪城。远远看去,雪白耀眼,既能避风,又能挡箭,正是一座冰城。

  速不台与众将商议,决计用火烧冰城。士兵们把捡来的干树枝等堆在那冰城边上,燃着以后,熊熊的大火很快把冰烧化了。

  速不台一声令下,人马冲进去,经过一阵拼杀,敌兵立刻放下兵器投降了。

  此时,阿沙敢不却不知去向,速不台向俘虏们再三询问,都说不知道。

  这时候,昔里钤部大声命令道:“所有俘虏,一律取下帽子!”

  原来阿沙敢不见冰城被融,又逃不出去,便与龙敦脱下将领衣服,换上士兵的服装,混进士兵群中,谁也不知他是这支军队的主将。不过,出身西夏的昔里钤部,知道西夏军队中对头发有规定:所有士兵不准留发,一律剃光头;将领的头顶在左右两侧留下两绺头发。

  现在,帽子取下来了,阿沙敢不与龙敦再也瞒不住了,便举起大刀向周围的蒙古军队冲去。

  速不台见阿沙敢不冲上来,早把弓箭拿在手里,一箭射在他面门上,倒地而死。

  然后,速不台让昔里钤部与龙敦带领这支七千多人的西夏俘虏兵,当作自己军队的前锋,下山去与成吉思汗的大队人马会师。

  公元一二二六年十二月,成吉思汗带领大军沿黄河北上,见河上已封冻,遂与西夏崽名令公的十万大军隔河对峙。

  二十日开始,两军在黄河冰上展开激战,先是双方对射,后来为了抢渡黄河,便遭遇在一起,进行肉搏,杀得尸积成堆,血流冰上,把河里的冰块都染红了。

  第二天战斗开始,西夏的士兵在鞋底绑上两块木板,登上河冰,靠滑行加快了速度,很快攻过了黄河,直抵河岸。

  由于蒙古兵马众多,在北岸组成人墙,西夏士兵无法攻上岸上。成吉思汗亲自前来督战,下令弓弩手射击敌兵的两腿,以阻止他们从冰上过河。

  速不台向成吉思汗建议道:“我领一支人马由上游悄悄从冰上过河,绕到敌兵背后,前后夹击他们,定能取胜。”

  成吉思汗立即答应,等速不台领兵走后,他继续加紧派兵进攻对面敌兵,过不多久,西夏军队后面混乱起来,成吉思汗知道速不台已经从后面进攻敌军了,便命令窝阔台、拖雷带领兵马,从冰上冲过去,从正面袭击敌人。

  西夏兵马尽管勇敢善战,却经不住蒙古大军的前后夹击,很快溃败了。

  崽名令公忙命军队后撤,想退回中兴府固守,可是,成吉思汗抓住战机,指挥兵马紧紧追赶,他向将士们命令道:“要发扬除恶务尽,穷寇必追的精神,将西夏的兵马完全彻底地歼灭,不能让他们逃回中兴府去!”

  于是,蒙古骑兵随后追杀,把崽名令公的军队分割成数段,然后包围起来,逐个消灭,连崽名令公也被乱军杀死。

  经过三天零一夜的连续作战,西夏这支十万人的援军被消灭了,蒙古大军又马不停蹄地跟踪追击,一直打到中兴府,并将西夏的这座都城团团围住。

  这一仗之后,西夏的主力已伤亡殆尽,中兴府又被包围,再无能力抵抗蒙古大军了。

  公元一二二七年的正月,成吉思汗已经看得很清楚,山穷水尽的西夏君臣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或者战败而死,或者投降而亡,别无第三条路可走了。

  在此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成吉思汗让幼子拖雷带领四万人马围住中兴府,自己与窝阔台、速不台等,率领六万大军,南下攻打金国。成吉思汗这次攻打金国,很快兵抵临洮城下。驻帐之后,亲自带领窝阔台、速不台等,登上贺兰山的余脉小板山,察看地形。

  原来,这临洮城坐落在小板山下一块平原之上,是金国西部边陲上的一个重镇,城内人口众多,军队一万人以上,守将名兀瑚嘎里,为金国皇室后裔。

  回到大营之后,成吉思汗向窝阔台问道:“你先说说,攻打这座临洮城,怎么打法?”

  窝阔台心知父汗要考察自己,只得说道:“临洮地处平原地带,若能将城中守军引诱出城,就可充分发挥我们骑兵善于野战的特长,一举围歼他们了。”

  成吉思汗听后,笑着又问道:“敌兵不出城,你们有什么诱兵之计呢?”

  速不台抢着说道:“我的诱兵之计,全是跟随大汗在战争中学来的,还是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

  成吉思汗听后,笑着说道:“你不妨说具体一些,让大家听听呀!”

  “好吧,”速不台清了清嗓子,又说,“具体地说,就是三面围城,故意留出一面,引诱守军出城,以便在运动中将其歼灭。”

  窝阔台插话问道:“你留下哪一面城不围呢?”

  速不台答道:“这临洮城的西边是吐蕃,南面是南宋,北面是西夏,已被我们大军占领了,只有东面是金国的内地,城里的守军要逃跑只有向东,我们就故意留这一面让他们跑。”

  窝阔台又问道:“敌军明知上当,还会从东面逃吗?”

  成吉思汗接过话茬,对儿子开导说:“这叫作明知上当,敌军也想碰碰运气呀!我想,速不台一定还有防止敌兵逃脱的妙计,不信的话,请他说吧!”

  速不台被大汗如此一夸,那火红的赤脸,竟红得更加厉害,头上又冒出了汗水,便说道:“这也算不得是什么妙计,在临洮以东有座六盘山,为了防止城里的守军逃脱了,就在六盘山附近埋下一支人马,迎头堵住他们,与后面的追军一呼应,便可以完全歼灭他们。”

  成吉思汗听完,赞许地说:“速不台不是中原的诸葛亮,却胜似诸葛亮!”

  第二天,攻打临洮城的战斗开始了,由于西、南、北三面城外的蒙古大军猛烈攻打,城内的守将兀瑚嘎里穷于应付,只得拼命防守。

  这时候,其他将领纷纷向他建议道:“蒙古人兵马众多,城内守军太少,又无援军到来,再守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不如从东门撤退吧!”

  兀瑚嘎里为难地说道:“成吉思汗用‘攻三留一’战术对付我们,等于在东面放一口袋,让我们去钻,岂不是太冒险了?”

  后来,兀瑚嘎里决定夜里出城,想借着夜色的掩护,幻想能侥幸逃出去。

  当晚三更时候,兀瑚嘎里果真带领军队悄悄地从东门潜出,这一行动正中成吉思汗下怀,他立即命令窝阔台领一支人马紧紧追赶。当敌军逃至六盘山西边的一处山口时,忽然叫喊声骤起,速不台埋伏的人马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兀瑚嘎里的军队一个也没有逃出去,全部被歼灭在那个山口下面。

  攻占临洮之后,成吉思汗又领兵去打西宁州。

  根据探马报告的消息,西宁城守将莽力尔思足智多谋,城内有兵马两万余人,特别是有一支被称作“神射手”的弓弩队伍,厉害无比。那个哨探报告之后,又补了一句话:“这个莽力尔思狂妄得很,他还说了一句对大汗很不恭敬的话哩!”

  成吉思汗问道:“有话就直说嘛!花剌子模的千军万马我都不怕,莽力尔思的一句话我就受不了吗?”

  那哨探便把那句话学了一遍:“别看成吉思汗老奸巨滑,这次我要他死在我的乱箭之下!”

  成吉思汗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正要说话时,忽然觉得跌伤部位疼痛难忍,向后一仰,倒了下去,窝阔台等急忙上前扶住,对那个哨探大骂道:“混账东西!你明知是对大汗的不敬之辞,为何要当面向大汗报告?岂不是故意要来激怒大汗?”

  骂到此处,立刻对身边护卫命令道:“把他拉出去,砍头!”

  两个护卫正要上前去拉那哨探时,只见成吉思汗连连摆手制止,急切地说道:“不,不要——杀他!他没有错!”

  放走那哨探之后,大汗对部下们命令道:“立刻攻打西宁城,务必活捉莽力尔思!”

  于是,窝阔台、速不台遂集合兵马,正要出发之时,探马又来报告道:“西宁城四门大开,城上无兵把守,似乎是一座空城了!”

  窝阔台笑道:“大话既然说出口了,为什么又弃城逃跑了?”

  众人正在迟疑之时,成吉思汗说道:“未必是那么简单吧?走,我们去察看一下!”

  窝阔台知道父汗的脾气,这时候想阻拦也不行了,只得上前扶住他往外走去。

  大家簇拥着成吉思汗,来到城外一片高地上,果见城内鸦雀无声,宛然是一座空城。

  成吉思汗沉思良久,立即伏下身子,将脸贴到地上,仔仔细细地听了一会儿,然后站起来,用手指着西宁城说道:“在战场上拼杀了四十余年,狡猾的对手见的太多了,你这雕虫小技怎能瞒骗了我?”

  说罢,他要窝阔台等也把耳朵伏在地上,听听城内传来了一种什么声音?

  速不台首先说道:“这是莽力尔思定下的空城计!城里的兵马踏地的声音很清楚,不信你们再听!”

  成吉思汗冷笑道:“莽力尔思的兵马已经集合好了,等着我们的军队一进城,他们的弓弩手们就可以万箭齐发了!不过,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说完,转身回营,向部下问道:“你们说说看,这空城计如何破法?”

  沉默了一会儿,速不台说道:“莽力尔思既然不仁,我们只得还他一个不义了!依我说,咱们可以先如此如此,过一天之后再这般这般——”

  成吉思汗与众将领听了,无不拍手称赞,说是这样打法,准能攻破莽力尔思的空城计!

  于是,成吉思汗命令大军立即出发,将西宁城团团围住,尽管城门大开,蒙古军队却不急于攻进城去,只是围而不打。

  原来,城内守将莽力尔思预计成吉思汗会以为他弃城逃跑,立即领兵进城的。那样的话,他在城门里边埋伏的弓弩手们就可以万箭齐发,把进城的蒙古兵全部歼灭。

  可是,速不台的围而不打的计策,首先就对莽力尔思当头泼了一盆凉水!围了一天一夜,却不声不响,也不进城,这对莽力尔思埋伏在城里的兵马,打击太大了!

  因为,蒙古人的队伍就在城外,与他们只是隔了一座城墙,随时就可以冲进城来。时间久了,不仅挫伤了埋伏兵马的锐气,也使他们无法休息,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能轻意撤兵,全军处在极度紧张状态中。

  莽力尔思急躁了!因为士兵们饥渴得受不住了,战马早已饿得嘶鸣不已,再埋伏下去,兵无斗志,马也无力跑动了,怎么办?怎么办?

  这时候,莽力尔思固然急躁,他的将领比他更焦急万分!因为士兵们闹起来了,甚至战马闹得更凶,只见它们又是刨蹄,又是振鬣长鸣,摇头摆尾,不断地挣着缰绳想冲出去。

  最后,莽力尔思迫于无奈,只得命令守军把城门关上,让兵马抓紧时间吃喝、休息。

  就在这时,忽听城外呐喊声起,蒙古人开始攻城了!

  早有准备的蒙古军队,先发射一批炮石,见城上守兵不多,立即抬着云梯,登上城头,攻进城去了。莽力尔思把刚才撤退的兵马又重新集合起来时,蒙古六万大军早已冲进城里,

  到处又烧又杀,满城里全是蒙古人了。

  尽管莽力尔思喊破了嗓子,他的两万人马再也集合不起来,不到两个时辰的厮杀,被蒙古人彻底歼灭了,莽力尔思躲藏在城里水道内,也被搜查出来了。

  他心知成吉思汗不会饶恕他的,便自己咬断舌头,流血而死,成吉思汗得知信息后说道:“莽力尔思倒是一条汉子哩!他的空城计倒是加速了他自取灭亡的进程!”

  说完之后,只是轻轻地笑了一下,再也不敢用力大笑了,因为身上的跌伤愈来疼得愈剧烈!

  窝阔台见到父汗的表情不大正常,忙问道:“眼下天气炎热,请父汗先到六盘山那里休息一段时间,这积石洲由我和速不台去打吧!”

  成吉思汗忍住身上的剧痛说道:“没事,等打下积石洲之后再说。”

  这积石洲位于洮河流入黄河的河口处。所谓洲,就是水中的陆地。洮河是贺兰山上无数条山涧自山崖石缝间流下来,在山下会聚成这条洮河。因此河水清清亮亮,澄澈如碧,流到浑浊的黄河里。在入河口处,原本是一个不大起眼的小山坡,经过不知多少年的日月轮回,黄河从上游携带而来的泥沙,流到这里,被那小山坡挡住,逐渐淤积起来,越积越多,终于形成了这个积石洲。

  据说,唐朝时候,在积石洲上聚集了一帮土匪,他们在这里拦劫来往货船,成为黄河上的一大公害。

  当时担任夏州节度使的李继迁,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赶走了盘据在洲上的土匪,在上面建了一座城,派兵把守,保护来往船只的安全,这便是积石洲了,成为西夏的一座水上的重镇。

  后来,金国的势力由东向西发展,从西夏人手中夺取了这块水中的洲城。

  城中的居民多以经商、捕鱼为业,生活富庶,经济繁荣,商业发达,人口数万人以上。

  城中守将多雷吉,守军约有七、八千人,不过城在水中,城墙又高又固,易守难攻。

  成吉思汗领着窝阔台等来到黄河边上,只见奔腾澎湃的黄河水,咆哮着从积石洲城边上汹涌而过,河水流得又急又快,翻滚起一个个漩涡,喷吐着黄色的浪花,一朵朵,一堆堆,真如千堆万堆黄色的绒花垛在水上。

  看着流势湍急的河水,成吉思汗说道:“我们的牛皮筏子在这里不易通过呀!”

  窝阔台说道:“若想通过,只要在岸上留根绳子牵着,河水流得再疾也不怕的。”

  成吉思汗听后,也不说话,过一会儿又问道:“从水面距离城上也不过一丈多高,至多不超过一丈八尺吧?”说完之后,不等众人回答,便转身往回走,来到帐中坐定,向大家说道:“多雷吉认为我们既无渡船,又无桥梁,他仗着黄河天险,想与我们对抗哩!”速不台说道:“单靠牛皮筏子过河,风险太大,不如砍伐大树,做些木筏,从上游放下来。”

  成吉思汗接着说道:“在木筏前面竖上挡板,人坐在板后面,可以挡住城上的箭矢,准可以打破这黄河天险了。”

  窝阔台也说道:“我们的牛皮筏子每只可以坐上去三至五人,与大木筏相互配合起来,多雷吉就防不胜防了。”

  成吉思汗笑道:“对,就这么干,你们二人去到林子里砍树造筏,越快越好,事不宜迟呀。”

  速不台又建议道:“这里离西宁不远,到那里运一些门板来,就更方便了。”

  成吉思汗又说道:“别看这积石洲城不大,里面的商业发达,富商大贾多,城里可富呢!”

  这时候,耶律楚材插话道:“这小小的积石洲,每年贡献的租税,相当于金朝从全国各地所收税额的五分之一呢!”

  成吉思汗笑道:“好吧!攻占这座城以后,我们也要派个得力的人管理它,这事全靠耶律先生筹划了。”

  说完,大汗向耶律楚材笑着,温和的目光里寄托着希望,意思是说:“我们占领之后,建设、管理还要靠你呀!”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成吉思汗忽然心血来潮,让人把窝阔台、耶律楚材两人同时喊来,他指着面前桌子上的酒菜说道:“平日,我很少饮酒,今晚难得有这轻闲的工夫,请耶律先生来喝一杯!”

  窝阔台遂拿起酒壶,斟满酒杯,说道:“父汗饮酒不多,耶律先生既是海量,又是豪饮之人,请你随意一些。”

  成吉思汗伸手举起酒杯,对耶律楚材说道:“为了感谢长生天的英明决策,把你送到我身边来,请喝下这杯酒。”

  耶律楚材听了,带着歉意地说道:“感谢大汗的信任与器重,只是,只是——”

  “有什么话,请先生明说,我不会戒意的。”

  “报告大汗,我是个读书之人,总想仿效那长春真人一样,归隐山林,去过闲云野鹤的自由散漫的日子。”

  “你能向我说出心里的话,我很高兴。不过,你不能走,我也不舍得放你走。在我身边少不了你,我们蒙古帝国不能没有你这样的人才。”成吉思汗说到这里,转脸对窝阔台说道:“我前次已经告诉过你,这次再当着耶律先生的面,重述一遍我的嘱咐:当你承继我的汗位,君临天下的时候,耶律楚材将是你的辅国重臣,切记切记,千万不要忘记啊!”

  窝阔台立即说道:“父汗一生英才盖世,天下无双,长生天将佑助你老人家长寿无疆!”

  成吉思汗笑道:“长生天佑助我完成帝业,建成偌大帝国,已属不易。长春真人也已说过了:人世间只有养生之理,哪有长生之道,我还是确信的。”

  说到这里,成吉思汗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他看着耶律楚材问道:“你曾经说过:‘治弓箭尚需用弓匠,治理天下岂可不用治天下匠吗?’这是怎么一回事?”

  耶律楚材听后,笑着回忆说:“那时,我刚来到大汗身边,有个名叫常八斤的人,他见大汗对我十分信任,就向我说:‘当前的蒙古国,正是用武的时候,要这个书呆子耶律楚材什么用?’我听了之后,就对他讲了上面那句话。”

  成吉思汗又意味深长地说道:“是啊,马上得天下,怎能还指望马上治天下呢?治理天下需要治理天下的人才!”

  窝阔台说道:“请父汗放心,将来我一定重用耶律楚材!”

  “对,你要重用耶律楚材,还要善于选拔天下的英才,让那些有才有识的读书人,都能像河水流向大海那样,来到你身边,为蒙古帝国贡献他们的聪敏才智。

  窝阔台忙表态道:“请父汗放心,我一定谨遵教诲,把天下英才都吸引到我们蒙古帝国来,把帝国治理得更加强盛。”

  自此以后,耶律楚材逐渐取消回中原的念头,为蒙古帝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不久之后,在耶律楚材的积极建议之下,蒙古帝国正式建立了国子学,他还亲自拿出自己的钱粮,支持与资助办学人员的生活。

  公元一二二七年五月中旬,成吉思汗亲自指挥了攻打积石洲城的战斗,由于利用大木筏与牛皮筏相互配合,加上炮石猛烈攻击,终于占领了这座水中的坚城。

  接着,又乘胜攻占了金国的洮州、河州、德顺等地,把金朝西部地区的主要城镇,绝大部分都占领了。

  这时候,木华黎之子孛鲁率大军前来会师,整个黄河以北地区,已全部收复回来,并对所占领的主要城市都委派了得力的将领负责管理,基本纠正了蒙古军队初入中原时那种“占领之后就屠城,劫掠之后便撤走”的“游牧习气”。

  由于天气酷热,加上治疗不及时,成吉思汗的病情愈来愈重起来,但是这位大汗仍然念念不忘攻打金朝的战争,他十分惋惜地说道:“再有半年时间,我就可以灭亡金国了。”

  为了尽快吞并金国,成吉思汗沿途进步实地考察了金国的形势,他向将士们说道:“杀害我父祖的,正是这些可恶的金国人!等我们的大军打败金国之后,让金国的男人都成为你们的奴仆,把他们的妻女都掳来分给你们当女佣。”

  这时的金国也像西夏一样,无力抵抗蒙古大军的进攻,金王一而再,再而三地派遣使者往见成吉思汗,请求接受他们的求和要求。

  此时的成吉思汗伤势已逐渐恶化,在接见金国使者时,他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和平与善良,也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大汗这次竟答应了求和的请求。

  不过,金国送来的贡品也相当丰厚,那些硕大的珍珠竟有鸡蛋黄那么大。

  四月份,成吉思汗驻夏于六盘山(今宁夏固原县西),在这里,他精心制定了灭亡金国的战斗计划。而后,他下山,来到清水县,站在山梁上,置身于巍然高耸的石壁,俯瞰着幽深的渭河河谷,心里顿时感到若有所失。

  自从去年从马上摔伤以来,成吉思汗的身体一直没有复原,经历这一年来的鞍马劳顿,他似乎已越来越感到体力不支了。凭直觉,成吉思汗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已不抱什么幻想,他只要求他的将领们要赶快攻下西夏的都城中兴府。

  此时,留在中兴府外围的拖雷的队伍,遵照成吉思汗的命令,采取长期包围,围而不打的方针,既可以减少自身的伤亡,又可以坐待西夏势穷而降。

  果然,经过半年来的围困,中兴府内粮尽援绝,军民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完全丧失了守卫的能力。

  得知这些情况之后,成吉思汗立即派遣出身于西夏的将领察罕到中兴府里劝降。

  西夏王李睍已是走投无路了,只得接受了投降,他要求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贡品,迁徙民户,成吉思汗答应了他的请求。

  六月初,李睍带着丰盛的礼物,张大排场地来到蒙古军营地。朝见时,献上光彩夺目的金佛像,以及九九金银器皿,九九童男童女,九九骟马骆驼等物。

  所有这一切礼物,都按照蒙古的礼仪规定,以“九九”为数奉献。李睍想以此夺得成吉思汗的好感,从而能赦免他的死罪。可是,尽管献上这么些丰厚的礼物,李睍只被允许在门外行礼,他不得不说道:“我们夏朝多次反叛,实在是罪莫大焉!自今以后,我再也不叛乱了,永远向成吉思汗表示奴隶般的顺从!”

  这时,成吉思汗感到心里一阵阵恶心,对于迷信时代的人来说,这是很不吉利的,加上西夏屡服屡叛,令人不能放心,为了防止西夏再生变故,成吉思汗这才下令将李睍全家杀死,一个不能留下。

  回顾已往,蒙古对西夏出征六次,历时二十三年之久,终于在成吉思汗去世的前夕,将其灭亡了。

  在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成吉思汗一直是稳操胜券,处处主动,说打就打,说停就停。西夏国虽然尽力坚持着,但是终因内政腐败,外交错误,加上蒙古势力的强大,终于导致它的灭亡。

  西夏从九百八十五年李继迁叛宋自立以来,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其文物典章之丰富,杰出人才之涌现,均不亚于中原。

  近来,成吉思汗的身体越加衰弱,成吉思汗心知病情加重,已有寿命将终的预感,对于他来说,眼下是考虑继承自己汗位的问题了。在他的四个嫡子中间,长子术赤已于不久前病死,这件事他每次想起来,心里总有一些负疚的感觉,不过,他已经死了,不得不强迫自己把他忘了。

  在剩下的三个儿子中,察合台当时不在西夏战场,他率领后备军驻守蒙古大营。

  现在,只能让三子窝阔台与幼子拖雷来到自己的身边,当时,将领满帐,成吉思汗命将领们暂避,接着就叮嘱他的这两个儿子说:“我身后留下的孩儿们啊,你们可知道,我的死日已近,快要到地府去了!”

  这位大汗说到这儿,喘了口气,无限温和地看着面前的两个儿子,噙着泪,又说道:“我为你们、我的儿子们,在主的威力和长生天的佑助下,征服和开拓了一个辽阔广大的国家,从这个国家的中央向各方面走去,都需要用一年的时间。现在,我对你们立下如下遗言:你们要想过富足满意的生活,享受掌大权的快乐,必须齐心协力抵御敌人,尊崇朋友,一意为他们增加富贵。”

  说到此,大汗喝了两口马奶,喘息了一会儿,闭了双眼,似乎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在你们之中,需有人保卫国威和帝位,支持这根基坚实的宝座。窝阔台的弟兄们,包括非嫡家兄弟都遵照成吉思汗的圣训,立下了文书,保证遵从新汗。”

  成吉思汗遗命窝阔台继承汗位,后来,他的儿子们和众大臣、将领们也确实执行了这一遗命。但是,正像成吉思汗生前所安排的,窝阔台是继承了汗位,幼子拖雷却继承了实权。

  原来,当时蒙古游牧社会中,还长期存在着“幼子守产”的习惯法。儿子长大成人,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有权带走父母的一部分财产,但最小的儿子则不离开父母,他要继承父母留下来的大部分财产。

  成吉思汗实际上也是按照这种幼子守产的习惯法,在亲族中划分各人的属民和份地的。

  他把他的兄弟们分封在东面:哈撒儿分在蒙古东北部,合赤温的儿子(合赤温已早死)分在蒙古东部,铁木格分在蒙古最东北,别勒古台分在鄂嫩河、克鲁伦河中游一带,这四个弟弟后来称为“东道诸王”。

  成吉思汗有妻妾无数,只有六人具有皇后地位,她们是孛儿帖、也速干、也遂、忽兰、古儿别速(已死)和合答安。

  大皇后孛儿帖生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他们四人的地位最尊贵,被称为“四曲律”。

  除拖雷以外,这几个儿子也有自己的属民和份地,他们被称为“西道诸王”。他们的份地从北向南,依次展开在从额尔齐斯河流域到维吾尔边境的草原地带,其中术赤的封地最远。

  幼子拖雷没有另外的份地,他继承成吉思汗统领的大片地方。成吉思汗去世前夕,蒙古军队共有十二万九千人,其中分给诸子、诸弟二万八千人,剩下的十万零一千人,都属于成吉思汗本人,一旦他死后,这支军队则属于幼子拖雷。

  因此,成吉思汗的最贵重的财物,所统领的各个部落,全国的大部分军队,都留给了拖雷。之所以不把汗位也按幼子守产原则传给拖雷,是因为,成吉思汗并不认为汗位是纯粹属于他私人、因而可以传给幼子的私人财产。大汗是整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财产看管人,他不仅应对属于自己的份地,而且必须对整个大帝国负责。所以汗位继承的资格,应以能力为原则,应以德才双全作为衡量的标准,而不能以幼子守产的传统习俗来确定。

  成吉思汗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当此弥留之际,他仍不忘对金国的战事,因为西夏已经灭亡,但是蒙古世敌金王却一直据守着河南,而河南开封又似乎是不可攻破的坚固堡垒。这样一来,生命垂危的成吉思汗想到了他一生事业尚未完成的这一部分,便向他的儿子们秘授了攻取开封的战略,这便是他的第二份遗嘱:

  金朝的精兵在潼关(潼关是河南陕西一侧的门户),南据险山,北限黄河,难以遽破。从此进兵,势难取胜。应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可由宋道下兵河南南部,由河南南部直取大梁——开封。届时金急,必然征调屯集于潼关之精兵。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为时已晚。即使那些潼关的援兵赶到,必定人马疲惫,而不能战。如此,则破开封,就显得十分容易了。

  这就是成吉思汗弥留之际,在病床上向他的儿子和将领们口授的最后的一份作战计划。

  这一段话,虽然很简短,文字也极通俗,但却包含着对当时蒙、金、宋各方面形势的精辟分析,蕴含着成吉思汗丰富的战略战术经验,体现着高超的统一战线谋略,是中外战争史上著名的成功谋略,是成吉思汗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

  接着,成吉思汗又提出了他的第三条遗嘱:“我不愿死在家里,我要为名声和荣誉走出去。我要……像雄鹰翱翔于天宇!”

  这位顶天立地的草原巨人,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克敌制胜,愿意在战场上结束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又对儿子和将领们说道:“我死后,你们不要为我发丧、举哀,好叫敌人不知我已死去。”

  喘息了一阵之后,又向他的部下重申了他那条禁止杀掠的命令:“我自去冬五星聚会时(丙戌十一月丁丑,五星聚见于东南),已决定禁止杀掠……”

  有人把这看作是成吉思汗晚年的忏悔,也无不可。其实,经过长春真人、耶律楚材的劝导之后,特别是不久前在那场恶梦中的经历,使他终于认识到单靠武力,靠屠杀的政策,是征服不了人心的。

  公元一二二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七月己丑),本是一个天气燥热的日子。

  烈日像一团火在空中燃烧,大地上热浪滚滚,一只黑羽金眼的雄鹰在空中飞翔着,它那矫健轻捷的身影,时而穿过云层,如箭一般向天的尽头飞去;时而伫立云层之上,向下俯视着人间万物,想以那硕大无比的羽翼,拥抱整个大地。

  突然之间,一阵热风吹过,本来无云的天空立刻乌云四合,连续炸响了几声闷雷之后,暴雨倾盆而下,干涸的渭河平原上空雨雾迷茫,隆隆的雷声驱散着热浪……

  那雄鹰仍在空中翱翔,它不畏雷电的闪击,不顾暴雨如注,它奋力扑击着双翅,穿过厚实的云层,如流星一样飞越一个地区又一个地区,渐渐隐没在缥缈无际的天穹……

  此时,弥留天际的成吉思汗,慢慢睁开他那双一直是灼灼逼人的闪光的双目,握紧拳头,猛地举起来,在胸前一挥,仿佛他又回到了厮杀的战场,正在挥刀跃马……

  当这位大汗的巨手跌落在胸前时,他那双闪着灼光的眼睛已经瞌上,他的呼吸已经停止。

  这位蒙古族的英雄,一个叱咤风云的帝王——成吉思汗,终于走完了他六十六年的不平凡的岁月,带着征服世界的丰硕成果,永远地离开了他深深爱恋着的蒙古草原。

  成吉思汗病逝之后,根据他“死后不发丧”的遗言,人们把这位大汗的遗体放在一辆车上,准备把他送回蒙古草原。

  灵车开始启动了,全军将士悲痛欲绝,齐声哭泣,声震渭河平原。

  灵车被送到位于克鲁伦河上游的大营时,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才得以公布。

  成吉思汗的遗体被陆续轮流放在各个斡儿朵里,为死者举哀一天。

  当讣告传到远近地区时,诸亲王、公主和将领们立即从这个庞大的帝国之各地前来奔丧,他们连续奔驰多日,从四面八方来到老营哀悼死者,大声啼哭着向遗体告别。

  由于某些部落距离蒙古老营太远,大约在路上走了三个多月以后,他们才陆续赶到。

  根据蒙古幼子守灶的风俗,成吉思汗的结发妻子、大皇后孛儿帖生的幼子拖雷主持了葬礼。这时候,全体蒙古人都来到这里,在这位为他们建立“世界帝国”的人物的灵柩前,排着长队哀悼,他们啼哭的声音如雷声滚滚。

  成吉思汗的棺木,是用两片梡木,把中间凿空,按人身的大小尺度,制成人形。把遗体放进之后,加髹漆毕,再以黄金为圈,连箍三道金圈,算是殡殓了。

  下葬前,还要将最好的马杀死,供给大汗在阴间骑乘。同时为成吉思汗的在天之灵连续准备三天的祭品。又吩咐从那些容色可爱、性格温和、美中带甜、顾盼多姿、举动优美、起坐文雅的月儿般处女中,挑选四十名出身于大汗的亲信和贵族家族的女儿,用珠玉、首饰、美袍打扮,穿上贵重的衣服,与良马一道,被打发去陪伴成吉思汗之灵。

  那时候,蒙古人信奉宗教,他们认为人死后也和在世时一样,死去的大汗也要有大批奴隶,要有丰盛的饮食,要有穿有用,还要有最好的战马供其乘骑,更要有美丽的侍女陪伴他,侍候他,为他消愁解闷。

  葬礼开始以后,由拖雷首先向成吉思汗的遗体敬酒,然后大家随着雄壮的乐曲,高唱《出征歌》和《苏鲁锭歌》。

  歌声逐渐盖过了震天动地的哭泣声,这时候在人们的眼前,涌现出成吉思汗身跨赤兔马、手持黄杆红缨长矛,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威武形象。

  从此,成吉思汗的长矛——苏鲁锭就一直陈列在成吉思汗陵墓的正殿上,被奉为蒙古族战神的象征。

  因为安葬的时间为三月十七日,蒙古人便以这一天为成吉思汗的祭日。每年的这一天所有的蒙古人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奠苏鲁锭的大会,来悼念他们的一代天之骄子——成吉思汗。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