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子评传 > 一、战国初期的严峻形势

  一、战国初期的严峻形势

  春秋时期的结束和战国时期的开始,应以哪一年为界,较流行的有三种说法:(1)公元前481 年,因为这一年田恒弑其君齐简公,齐国的政权为田氏所掌,基本上完成了"田氏代齐"的过程;(2)公元前475 年,即周元王元年,因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终止于上一年,而《六国年表》开始于此年;(3)公元前403 年,因为这一年韩、魏、赵三国得到周王的承认,正式列为诸侯。我们认为,上述三说,都未能抓住春秋战国形势变化的关键时刻。春秋时期的结束和战国时期的开始,应该定在公元前453 年较为合适。因为这一年晋国的韩、魏、赵三家灭知氏、共分其地,奠定了"三家分晋",乃至后来"战国七雄"大规模兼并战争的格局。而周王命韩、魏、赵列为诸侯,不过是一种形式。在任命之前几十年,三晋早已作为独立的国家活跃于战国的舞台。因此,论述孙膑所处的战国时期的形势,应当以公元前453 年为起点。

  (一) 七强并立局面的形成

  战国七大强国中,有四个是经过政权更迭,亦即由原来的卿大夫篡夺了诸侯国君的政权而成为新的侯国的。这就是"田氏代齐"后的齐国和"三家分晋"后的韩、魏、赵三国。

  田氏自公元前489 年,与鲍氏联合击败高氏、国氏后,实际已经掌握了齐国的政权。至公元前481 年,田氏杀简公而立平公,又"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于是齐国之政归田氏,乃成定局。公元前391 年,田和把康公迁于海上,最终结束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又过了五年,至公元前386 年,田和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正式列为诸侯。这样,春秋时期的大国齐,在被田氏取得政权后,又成为战国七大强国之一。其地占有今山东偏北的大部及河北东南的一小部。

  晋国卿大夫篡权的形势,比齐国更为复杂。到春秋末年,经过激烈的倾轧斗争,卿大夫中的强者剩下了六家,称为六卿或六将军。他们各自占据了晋国的一部分土地。吴王阖庐就曾向孙武提出过"六将军分守晋国之地,孰先亡?孰固成?"的问题。(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吴问》)公元前458 年,六卿中的范、中行二氏,又因在兼并战争中失败,领地被其他四卿瓜分。这时,四卿中知伯最强。他专权跋扈,向韩、魏要地,韩、魏被迫与之;又向赵氏要地,赵不与,知伯因率韩、魏而攻赵。公元前453 年三月,赵与韩、魏合谋,反灭知氏,共分其地。至此,韩、魏、赵已经成为三个独立的国家。赵国占有今陕西东北部、山西北部和河北的西南部,魏国占有今陕西东部一角、山西西南部和河南北部、东部,韩国占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晋公此时仅有很少一点土地,而"反朝韩、赵、魏之君"(《史记·晋世家》),其后终为三国所迁灭。

  秦、楚、燕三国没有发生政权姓氏的更易。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开拓,到战国初期其疆域都有大幅度的扩展。秦国占有今甘肃东南部、陕西中部和和河南西南一小部,楚国占有今湖北全部、湖南和江西北部、安徽长江以北大部、河南南边以及江苏西北角、山东中南角、四川东北角和陕西东南角,燕国占有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南部。

  上述七大强国的位置基本是:齐国在东,秦国在西,楚国在南,赵国在北,燕国在东北,魏、韩两国在中间。这七大强国的目的,已与春秋时期有很大的不同。春秋时大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战败其他国家,取得周天子的承认,成为列国的霸主而多收取贡赋;战国时的七大强国,其目的已不是当周天子认可的霸主,而是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攻城夺地,扩大领土,最后实现天下的统一。

  (二) 兼并、蚕食中小国家的战争

  战国初期,七大强国为了积聚力量,谋求发展,都在极力兼并、蚕食周围的中小国家。公元前461 年,秦国"以兵二万伐大荔(今陕西大荔县一带),取其王城"(《史记·秦本纪》)。公元前444 年,秦又"伐义渠(今甘肃庆阳、泾川一带),虏其王"。大荔和义渠都是西戎中较强的国族。《后汉书·西羌传》称:"是时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秦伐义渠、大荔的胜利,使秦从东西两面扩展了疆土,增强了实力。楚国在公元前447 年"灭蔡"(今安徽风台县),过了二年再"灭杞"(今山东新泰县西),至公元前431 年又"灭莒"(今山东莒县一带)。这几次怔伐灭国,使楚国的疆域向东北大大扩展,其势力由今山东中南部一直延伸到中东部。齐国在这时向邻近的中等国家鲁、卫进行蚕食。公元前412 年,齐"伐鲁莒(鲁之莒邑)及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史记·六国年表》);明年,再"取鲁之一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至公元前408 年,齐"取鲁之"(今山东泗水县西北);明年,又"伐卫,取贯丘"(今山东曹县南)。韩国这时也在向邻近的郑、宋进逼。公元前385 年,韩"伐郑,取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南);又"伐宋,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执宋君"(《史记·韩世家》)。至公元前375 年,韩国乘机一举"灭郑,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县)。这就使韩的领土大为扩展,实力又有所增强。赵国同样把卫作为蚕食的目标。公元前383 年,赵就"筑刚平,以侵卫"。由于齐、魏的干涉而没有成功。公元前372 年,赵国继续"伐卫,取乡邑七十三"(《史记·赵世家》)。至公元前365 年,赵又"攻卫,取甄"(今山东鄄城县东北)。这样,赵也夺得了卫的大片土地,国力增强不少。

  在七大强国之外,战国初期还有一个地域甚大的越国,占有今浙江北半部、江苏南部和东部、安徽的江南地区、山东的东南角以及江西东境一小部。《墨子·非攻下》说:"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它们"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这时,越国也在攻灭小国,扩大疆土。公元前415 年,越攻灭滕国(今山东滕县西南);次年,又攻灭郯国(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公元前404 年,越还灭掉了缯国(今山东峄县东)。《战国策·魏四》载:"缯恃齐而轻越,齐和子之乱而越人亡缯。"所谓"和子之乱"即齐田和初立时的内乱。在这些年中,越人还攻夺莒国(今山东莒县一带)的土地。《墨子·非攻中》称:莒国的东面,"越人夹削其壤地"、莒"亡于齐、越之间"。可见莒是在越、齐、楚三国的夹击下,被蚕食殆尽的。

  上述这些大国兼并、蚕食中小国家的战争,不过是大国间更激烈的兼并战争的序幕和准备。为了争夺领土、人民和物质财富,征服、吞并别国而达到天下统一,大国间直接交锋、拼杀的大规模的兼并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三) 魏国的强盛和衰落

  在战国初期,处于七国中间的魏国首先强大起来。它向西北东南四面开攻,取得了许多次兼并战争的胜利,国力盛极一时,大有侵吞各国,征服天下之势。

  从公元前431 年开始,魏国首先向西方的秦国进攻,当年把秦军打得大败。次年,又"使(太)子击围(秦)繁庞(今陕西韩城县东南),出其民"(《史记·魏世家》)而占有其地。到公元前409 年,魏继续攻取秦的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县南)等地,并一直打到秦国的郑(今陕西华县)。至此,秦的河西(黄河以西、洛河以东)地区全部为魏占有。明年,魏又向北伐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带)。经过三年战争,至公元前406 年,终于把中山攻灭。公元前405 年,赵国在魏的支持下,"与齐人战,大败之","得车二千,得尸三万"(《吕氏春秋·不广》)。次年,魏与赵、韩又联合"伐齐,入长城"(《水经·汶水注》引《竹书纪年》,又见《羌钟》铭文)。这样,魏在向东攻伐的战争中又取得了大胜。公元前400 年,魏再与韩、赵联合"伐楚,至乘丘而还"(《史记·楚世家》)。公元前391 年,三晋继续伐楚,大败楚师于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榆关(当在大梁之南)。自此,中原重镇大梁便为魏所据有。到公元前361 年,魏把国都从安邑迁到大粱,以便坐镇中原,进一步控制东南的局势。

  但是,魏国的强盛必然会带来其他各国的妒忌和怨恨,遭致被侵害国家的联合反击。公元前383 年,赵国攻卫。次年,魏为救卫而出兵伐赵。第三年,赵向楚求救,楚国即出兵与赵联合攻魏。赵国因得楚之助,攻取了魏的棘蒲(今河北魏县南)。公元前379 年,赵又"拔魏黄城(今河南内黄县西)"(《史记·赵世家》)。公元前370 年、魏武侯去世。赵、韩两国又乘魏公子争立的机会出兵伐魏,大败魏军。公元前364 年,秦国攻魏的石门(今山西运城县西南),斩首六万",给予魏国以沉重的打击。过了二年,秦又乘魏与韩、赵大战之机,出兵攻魏的少梁(今陕西韩城县西南),大败魏军,"虏其将公叔痤"(《史记·奏本纪》)。公元前353 和341 年,魏在桂陵和马陵连续两次为齐所惨败。在这期间,秦国还不断向魏发起攻击。公元前354 年,秦击败魏军于元里,攻取了魏的少梁;过了二年,秦又向魏的河东进兵,一度围降了魏的安邑。公元前340 年,秦乘魏在马陵惨败,继续出兵袭魏。商鞅用计大破魏军,虏魏将公子印。公元前338 年,秦又进攻魏的岸门(今山西河津县南),虏魏将魏错。

  经过这样多次的惨败,在秦、齐、赵、楚的四面夹击下,魏的国力大为削弱。公元前334 年,魏惠王率领韩国及其他小国国君,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与齐威王相会,双方互尊为王。这次"会徐州相王"(《史记·魏世家》),是魏国衰落的标志。自此,战国的局势由魏国在中原独强,向东西南北兼并,变为齐秦东西二强对峙,向中原进逼。孙膑就是在魏国由强盛转为衰落和齐、秦由不振走向强盛的转变时期登上军事历史的舞台的,他并以自己出色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促进了齐国的强盛。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