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子评传 > 四、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

  四、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

  在制订战略原则的同时,孙武又阐述了许多临阵指挥的具体战术。这些战术,灵活机动,变化无穷,表现了孙武在指挥战争方面的非凡智慧和杰出才能。它主要有以下八种。

  (一) "诡道"十四法

  孙武一再强调:"兵者,诡道也"(《计篇》);"兵以诈立"(《军争篇》)。他设计了这样一些诡诈的方法来诱骗、对付敌人:"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运用上述十四种方法①,可以打乱敌人的作战部署,造成敌人的锗觉和失误,从而一举把敌人战败。战国末年的苟卿指出:"彼孙(武)、吴(起)者,上势利而贵变诈。"(《汉书·刑法志》引)这确实道出了孙武战术思想的特点。

  诡诈,历来为许多兵家学者所提倡。早在春秋前期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的狐偃就向晋文公建议:"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韩非子·难一》)有秋末年的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这也是几种诡诈之法。德国近代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论述说:"诡诈是以隐蔽自己的企图作为前提的,因此它是同直率的、无所隐讳的,即直接的行动方式相对的,??使用诡诈的人要使被欺骗的人自己在理智上犯错误,这些错误在最后造成一种结果,使他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战争论》第一卷第216 页)**也指出:"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采用各种欺骗敌人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敌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兵不厌诈',就是指的这件事情。"(《**选集》合订本第459 页)孙武在论述"兵者诡道"的同时,又设计出十四种诡诈的具体方法,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孙子的"诡道"十四法,并不是他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提高。在春秋时代频繁的战争中,已有许多应用诡诈之法而取胜的实例。公元前555 年,晋国伐齐。"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柴而从之。"晋人在山泽险要之地,到处竖起大旗;战车上人员真伪相间,更显出人多势众;车轮滚滚,战旗飘飘,又在车后拖着柴草使尘土飞扬,如大军奔驰。"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接着"齐师夜遁"(《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这一次采用虚张声势,寡而"示之"众、弱而"示之"强的诡诈之法,把齐师吓退。

  公元前700 年,楚国伐绞,先用"无捍采樵者以诱之",绞人捕获楚之采樵者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左传·桓公十二年》)这是楚人用"利而诱之"的办法,把绞人诱骗出来而将其击得大败。

  公元前714 年,北戎代郑。公子突向郑君建议:"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① 不少学者把"能而示之不能"到"亲而离之"这十二句,称为"诡道十二法"。 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后面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同样是属于 "诡道"。孙子接着说:"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才是总结前面那 么多的方法的。归有光《诸子汇函·孙武子》引何启图曰:"自'能而示之 不能'至'出其不意',是一句一义。"故按每一短句作为一法,应该是"诡 道十四法"。覆,必速奔。"结果,"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聘逐之,衷(中断)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左传。隐公九年》)。郑人这次采用以勇士骚扰,后以伏兵狙击,侍其"乱而取之"的办法,全歼戎人之师。

  公元前706 年,楚武王侵随,故意使人向随"求成",要求进行和谈,"随人使少师董成",楚斗伯比建议:"(随)少师侈,请赢师以张之。"于是,楚人藏其精锐,现其赢弱士卒,"毁军而纳少师",以助长其骄傲情绪,过了二年,楚王再次伐随。随少师急不可待,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并以其众冲向楚王的精锐部队。结果,"战于速妃,随师败绩"(《左传·桓公六年、八年》)。这是楚人采用"卑而骄之"的办法,使随少师骄傲莽撞,因而将其击败。

  公元前512 年,吴王阖庐开始伐楚。伍员建议:"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左传·昭公三十年》)这样,使楚人疲于奔命,大伤脑筋,精力殚竭,难以应付。显然,这是"佚而劳之"的诡诈方法的具体运用。

  公元前635 年,秦国攻伐楚的属国都,楚派申子仪和息子边以地方部队前往戍守。秦人悄悄地绕过的别邑析,自缚其役卒当作析的俘虏,进而包围了都都商密。晚上,秦人伪造了一份与子仪、子边的盟书,并献血其上,给商密人看。"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楚师)反矣!'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这里,秦人伪造与楚师的盟书以拆散郡对楚的依从关系,用"亲而离之"的诡诈方法攻克商密,并俘虏了楚帅。

  公元前655 年,晋假道于虞以伐虢。"冬十二月丙子,晋灭虢。"接着,"(晋)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五年》)。这是晋人采取"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诡计,在一个月内连续灭掉虢、虞两国。上述这些战例,都是孙武论述诡诈战法的素材。孙武从这些素材中,概括的十四种诡诈之法,详尽而具体地阐解了诡诈战术的运用。他总结、提炼、创造出如此繁多的诡诈战法,在军事学的发展史上是功不可没的。

  (二) "四治"战法

  在战争过程中,孙武主张,要进行四方面的治理,即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他在《军争篇》中议论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情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这里提出的"四治"战法,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现分别论述之:。

  (1)治气。古代用冷兵器作战,战争的胜负与士兵的勇气关系特大。勇气足,则易于取胜;勇气衰,则往往败北。《尉缭子·战威》说:"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这确实是当时的情况。《淮南子·兵略训》说:兵有"气势",这时"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如此就能"威加敌人"。可见用兵作战时"治气"的重要。在战争中不但要鼓舞士气,而且要善于抓住时机--在敌气衰、我气盛的时候出击。公元前684 年齐鲁长勺之战,"齐人三鼓"欲战而鲁军不出,其后鲁军鼓而出击,"齐师败绩"。鲁军事家曹判分析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十年》)孙武主张"治气"的方法,"避其锐气,击其情归",也是要掌握士气变化的规律,选择"彼竭我盈"的出击时机,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2)治心。《孙子·军争篇》说:"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可知"心"是指将军的"决心",亦泛指其思想情绪。精神状态。所谓"夺心"就是动摇其决心,使其狐疑、烦燥、恐惧、沮丧;"治心"也就是坚定其决心、使其沉着、镇静、大胆、果断。孙武讲的"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是"治心"的具体做法。《孙子·火攻篇》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讲的也是治心的功夫。公元前632 年,晋楚城濮之战,晋人始拘楚使者"以怒楚",又设计拆散楚和曹、卫的联盟,再"退三舍避之";"晋车七百乘"装备齐全,"少长有礼";直接交战时,晋人先击溃薄弱的楚右师,再引出楚左师而"横击之"。纵观战争全过程,晋人始终机智冷静、阵容整齐、上下和睦、计谋周全。这显然是"治心"的结果。而楚人先是"王怒"其主帅而"少与之师",接着主帅"子玉怒"而进攻晋师,在正式交战中又莽撞蛮干,左右师相继溃乱,终于"楚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在这次战争中,楚帅心情烦躁,易怒无谋,是导致失败的基因。由此可见,孙子所讲的"治心",在战争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3)治力。孙武阐述"治力"的方法是:"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显然,他主张军队作战时要蓄养充沛的精力,这样就易于取胜。孙子又说:"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五十里而争利,则撅上将军。"(《军争篇》)长途跋涉而与敌交战,之所以要损兵折将,是因为士兵路途劳累,精疲力竭,就不可能打好仗。这是与"治力"的原则相违背的。孙武还指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也就是要尽量减少盲动给将士的精力带来的损失。这是"治力"必须注意的。公元前628 年,秦国长途行军而袭郑。菱叔就指出"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结果,晋人"以近待远,以佚待劳",在崤进行截击,大败秦师。很明显,晋人"治力"而秦人"师劳力竭",是这次战争晋胜秦败的主要原因。

  (4)治变。孙武列举"治变"的方法是:"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实际上就是"避实而击虚"。他在《虚实篇》中,进一步阐述"治变"的原则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种在战争中"因敌变化"的原则,他在《九地篇》中又称之为:"践墨随敌,以决战事。"他解释说:"敌人开阖,必亟人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就是要观察敌人的动态,在开阖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其可乘之隙,一举将敌击溃。

  在春秋时代的历次战争中,因"治变"而取胜的战例很多。如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楚晨压晋军而陈"。此时,苗贲皇向晋侯建议:"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左传·成公十六年》)这就是"勿击堂堂之陈"的"治变"之法。苗贲皇又设谋说:对于楚之中军王族,"若塞井夷灶,成陈以当之,栾、范易行以诱之",就能把楚之中军王族牵制住;同时,用中行、二两部去攻击楚较薄弱的左、右军,则左右"必克";然后,晋军再"四革于其王族",来个四面夹击。晋从其谋,果然"楚师大败"(《左传·襄公二 十六年》)。显而易见,晋军在这次战争中"治变"设谋,因而取胜。

  (三) 集中优势兵力

  战争的一般情况,兵力多的能战胜兵力少的。孙武论述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篇》)他指出,"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可以把敌"围"困起来而歼灭之,"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可全力进"攻"而取胜之,二"倍"于敌人的兵力可以"分"为二部而夹击之,倘若"少"于敌人的兵力就只能"逃避"了。那么,如何能使我方的兵力多于敌方,保持绝对的优势呢?孙武主张,在作战过程中,必须"我专而敌分",即我方兵力要集中使用,而将敌方的兵力引向分散。他强调:"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虚实篇》)这样,就易于取胜。要在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以击败敌人,还必须注意:"形人而我无形。"孙子解释说:如果"我无形","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同上),其兵力必然分散;敌人兵力的各部分明显地暴露在面前,我方就可以集中兵力击其薄弱的一部。

  "我专而敌分",集中优势兵力"以十攻其一"的战术,在中国现代的国内革命战争,特别是1930-1933 年的几次反"围剿"战争中,曾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大显身手。**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回顾这一时期的作战方法和取得的成果,说:"中国红军以弱小者的姿态出现于内战的战场,其迭挫强敌震惊世界的战绩,依赖于兵力集中使用者甚大。??无论在反攻或进攻,我们总是集结大力打敌一部。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敌人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都使我们遭受了土地的损失,特别是在敌人第三次'围剿'时江西红军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了,然而结果我们的土地不但都恢复了,而且还扩大了。"(《**选集》合订本第208-209页)应该说,**在反"围剿"中所创造的这一战术和取得的战绩,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孙子的集中兵力的战术思想。

  (四) 出奇制胜

  孙武主张,作战时把军队分为正兵和奇兵两部分:以正兵当敌,与敌周旋;以奇兵偷袭,克敌制胜。在正兵和奇兵这两种兵中,奇兵是尤为重要的。奇兵运用得好,一定要变化多端,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而且,正兵和奇兵也可以互相变换其位置。这样,就可以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他论述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势篇》)孙武对用兵中的奇正之变十分重视,认为它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同上)

  "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术,在春秋时代的战争中已经运用。公元前718年,郑人攻卫,卫人调动南燕之师来抵御。郑祭足、原繁、泄驾率领三军与南燕正面对阵,又使曼伯与子元率领一支制人组成的军队悄悄绕到燕军后面。燕人严阵以待郑三军,而"不虞制人"。结果,"郑二公子(曼伯与子元)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左传·隐公五年》)。这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偷袭取胜的典型战例。孙武把这种战术,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到了战国时代,正兵和奇兵的运用更加普遍,技术也更加熟练。公元前260 年秦赵长平之战,赵用赵括代廉颇为将,出击秦军。"秦军详(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人。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史记·白起列传》)这里,秦正兵"佯败而走",偷袭的"奇兵"分为二支,一支"绝赵军粮道",一支把"赵军分而为二",其变化真如孙子说的,"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了。

  (五) 因地制宜

  孙武十分重视战争中所处的地形,认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篇》)他根据各种地形的特点,总结出了许多因地制宜的作战方法。在《地形篇》中,他把地形分为"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等六种,分别阐述了在这六种地形上如何战则"利",如何战则"不利"。在《九地篇》中,孙武又根据战争环境把战地分为九类,指出:"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在《行军篇》中,孙武论述了"处山之军"、"处水上之军"、"处斥泽之军"和"处平陆之军"各应该如何行动,并告诫说:"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军行有险阻、演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九变篇》还提出,行军作战应观察地形的特点,"涂(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必须"通于九变之利"。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说:"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他对孙子军事地形学的研究,作了充分的肯定。

  上述关于各种地形应该如何处置的战术,是孙武细心观察探索的结果,是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如《行军篇》中论述的"处水上之军"的作战方法:"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这种战术,在春秋时代已为人们所熟知,并经常在战争中运用。公元前638 年,宋、楚两军战于泓水。当楚军没有完全渡过河水时,宋司马建议:"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由于宋君没有采纳司马"半济而击之"的战术,结果"宋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27 年,晋、楚两军夹水而阵。晋帅阳处父设下计谋,对楚帅子上说:"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迟速唯命。"子上欲渡河,大孙伯识破晋计,说:"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梅败无及!"子上悔悟,就自己退让,欲使晋军渡河。结果,晋楚两军都不敢渡河,罢师而"归"(《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这说明,晋楚两军都通晓处水上之军"半济而击之"的战法,谁也不肯半渡而被击。到公元前506 年,吴伐楚追击至清发水(今湖北水),将击楚师。吴王弟夫概说:"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左传·定公四年》)吴王从其计而大败楚师。可知孙武的这些因地制宜的战术,来自于实践,而他又加以创造和发展。

  (六) 势险节短

  孙武经常强调,作战时要造成一种"势",这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他说:"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那末,如何造势呢?他接着解释道:"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计篇》),亦即根据如何对作战有利而采取权宜的措施,如占领高地、集结众多的军队等。孙武认为,势的作用十分重要:"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切之山"(《势篇》),能给敌人以巨大的威胁。他特别强调,势要造得险,这样才有力量;同时,攻击的节拍要短,连续不断的进攻才能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他打了个比喻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蛰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同上)激水居高临下,因为势险而能漂石;鸷鸟盘旋,觊觎目标,因为节短而能捕杀("毁折")其他动物。故善战者,其势要像拉满的弓弩,力量大而射程远;其节要像发箭的机弩,能连续不停的迅速射击。

  上述"势险节短"的战术,在春秋时代的历次战争中,已不断有所运用。

  如公元前519 年,邪师途经鲁之武城。武城人以兵塞其前道,又砍伐其后山上的树木而不使断绝。邾师绕道从后而过,鲁人乃将树木"推而蹶之,遂取邾师"(《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这一次,鲁人利用山上树木居高临下之势,推向邾师而使其蹶倒,遂取得大胜。公元前512 年,吴人伐徐,"防山以水之",亦即在山上防壅积聚大量的水,利用山水下冲之势以灌徐。吴人终于用此水势而"灭徐"(《左传·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06 年冬,吴人伐楚。在短短十几天中,吴人连续发起进攻,使楚师没有喘息的机会。由于吴人进攻的次数频繁,"其节短",经过"五战五胜"(《吕氏春秋·简选》),攻入了楚都郢,给楚以沉重的打击。

  孙子主张"势险节短"的战术,在现代战争中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如现代战争中占领制高点,可以给敌人以巨大的杀伤;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采用"闪电战术",迅速猛烈地发起连续攻击。这些都应该是"势险节短"的作战方法在现代条件下的运用。

  (七) 讲究阵法

  孙武非常注重作战时布阵的方法。他在《势篇》中描述一种阵法说:"纷纷坛坛,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孙武所设计的这种阵法,看上去"纷纷坛坛",在战斗中乱作一团,但实际上它有一定的变化法则,因而"不可乱也";表面上"浑浑沌沌",似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但由于它"形圆"严密,无隙可乘,因而在战斗中"不可败也"。在《九地篇》中,孙武又运用比喻来描述一种阵法之妙:"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①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这种阵法,首尾呼应,连成一体,能攻善守,使敌人无法对付。孙武还特别强调,在布阵中要利用组织指挥。地理环境等各种条件,使各部分间互相团结,协同作战。他说:"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同上)显然,布阵各部分的团结合作,"携手若使一人",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据传,"孙子八陈,有苹车之陈"(《周礼·春官·车仆》郑玄注)。这是汉代人的说法。孙武当时究竟设计有哪些能攻善守的阵法,现在已不可考知了。

  阵法在春秋时代的战争中,己很有讲究。《左传·桓公五年》载,此年"(周)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郑国的抵御之师,分为"右拒"、"左拒"和"中军","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司马法》曰:"百二十五乘为伍","二十五乘为偏"(《左传·昭公元年》孔颖达疏转服虔引)。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解释这种阵法说:"此盖以二十五乘居前,以百二十五乘承其后而弥缝之,若鱼之相丽而进。"郑国用这样的"鱼丽之陈",合力进击,使"王卒大败"。《左传·昭公元年》又载,此年晋与狄人战于大原乙晋人"毁车以为行"(步卒行列),"为五陈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这里的"五陈",据杨伯峻注:"两者,两个伍,十人也;伍者,或一伍,或伍为五之讹,五人或二十五人也;专,独也,一也,即一伍,五人也;参,通三,三伍十五人也;偏??五十人。"晋人以这样的"五陈"去进攻敌人而"大败之"。上述车战的"鱼丽之陈"和步兵战的"五陈",能够很快地击败敌人,取得胜利,必有其巧妙之处。孙武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不可乱"、"不可败"和"如率然"的阵法,说明他对这种战术作过深入的研究,并有发展和创造。

  ① 常山,汉简《孙子兵法》作"恒山"。古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是五岳 之北岳。西汉中期整理《孙子》时,因避汉文帝刘恒之名讳,改为"常山"。

  (八) 用兵"八戒"

  根据历史上的战争经验,孙武还总结出了许多用兵时必须注意的戒律。

  他说:"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军争篇》)孙武在这里谆谆告诫人们切莫违反的八条法则,通常叫做用兵"八戒":居于高陵的敌兵具有向下俯冲的势力,切勿向上仰攻它;背靠丘山的敌人具有地利的条件,切勿迎面击它;假装败北的敌人一定埋有伏兵,切勿跟从追逐它;精锐的部队在武器装备、人员素质上都处于优势,有较强的战斗力,切勿贸然攻它;敌方作为诱饵的小部队,其后面必有埋伏,切勿去捕食它;正向其本国归去的敌军,急于回家,必能勇战,切勿去拦截它;被包围的敌军知道自己没有出路会拼死战斗,应当给它留个缺口;陷入绝境的敌人会狗急跳墙,不要过分地逼迫它。这些法则,分析得人情入理。在当时用冷兵器作战的年代,应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

  上述用兵戒律的提出,在历史上是有过许多教训的。公元前703 年,楚斗廉帅师与巴师围(今湖北襄樊市北),邓人帅师来救。"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左传·桓公九年》)这一次战争,楚人佯装败北而邓师起而追逐,以致使邓师陷在楚、巴两军之中受到夹击,因而大败。可知"佯北"之师是不能跟从追逐的。公元前700 年,楚人伐绞、用不设保卫的采樵人来引诱敌军。第一天,"绞人获(楚采樵者)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于是楚人"覆诸山下,大败之"(《左传·桓公十二年》)。可知楚人所放出的采樵者是"饵兵",绞人由于捕食了它而被伏兵击得大败。公元前506 年、吴军击败楚师而追击到清发水边,吴王弟夫概建议暂时不要去逼迫它,说:"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左传·定公四年》)夫概也懂得"穷寇勿迫"的道理,他必然是从战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显然,孙武的用兵"八戒",是汇集了无数次战争实践的教训,并加以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由上述八点来看,孙武的战术思想也是十分丰富而细致的。他所总结的"诡道"十四法、"四治"战法、因地制宜的打法、用兵之"八戒",都是那样具体而详尽;他所论述的"我专敌分"、"出奇制胜"、"势险节短"等战术,又是那样明智而实用;他所讲究的阵法,各部联结,设计巧妙。熟练地运用这些战术方法,能使指挥者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灵活机智地打击敌人。这些战术,不仅在当时和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曾经发挥其巨大的威力,即使在近现代的战争中,大部分还是相当有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