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7.彝陵之战刘备应打运动战(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

7.彝陵之战刘备应打运动战(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

  [原文]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五万人拒之。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逊上疏曰:“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椅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钱振

  ■曰: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茅耳。意先主连营,皆伐

  山木为之,故易火;若土石为之,逊其如之何?)——摘自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按不暇,可以各个击破。——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吏古籍批语集》第161页)

  [解析]

  吴蜀彝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引用过这个战例,来说明“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读《三国志集解》对这个战役的批注,刚是反过来从当时处于强者一方的刘备的角度,来总结经验教训,为其设想谋划。

  彝陵在今湖北省宜昌县境内。222年,刘备率蜀国大军西进攻吴,连战皆捷。进到彝陵,已入吴境五六百里,砍伐山木,连营扎寨,打的是阵地战。吴国都督陆逊则坚守不战,相持七八月。直待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利用顺风放火,攻破40多个营寨,迫使刘备退到白帝城。户弼在《三国志集解》《陆逊传》里,引用了清代学者钱振■的评论,说陆逊破刘备的办法,不过是用火攻,如果刘各不用山木扎营,以上石垒营,陆逊又有什么办法攻破蜀军呢?毛泽东的批语,就是针对钱振■的评论的。

  在毛泽东看来,上石垒营,虽不怕火攻,但由于粮草供应不便,也不可能保障刘备持久进攻。刘备欲胜吴军的办法,是“打运动战”,从吴军防守较弱的彝陵南边的澄水流域进攻,使美军分兵,然后各个击破。很明显,这个设想,同毛泽东一贯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一致的,也是他从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体会。无疑,就当时而言,这也是一番合乎道理的良策。如果刘备地下有知,当会折节钦服。

  《陆逊传》还记叙,刘备在彝陵战败,退往白帝城后,吴国将领“徐盛、潘璋、宋廉等,各竟表言:‘备必可擒,乞复攻之。’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接着,卢弼引何焯的评论说:“大胜之后,将骄卒惰,溯流仰攻,转馈又难,一有失利,前功尽弃。昭烈老于兵,得蜀已固,非若曹仁之在南郡,可惧而走也。连兵于西,主客异势,决还老中人所能知也,盛、璋、谦如豕突耳。”意思是,大胜后将骄,不顾主客观条件,试图连兵向西再攻刘备,很可能前功尽弃。读至此,毛泽东批道:“柯评有理。”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