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洪秀全评传 > 五、力挽狂澜重振天国

五、力挽狂澜重振天国

  面对危局,洪秀全表现了天国领袖的坚定信念和胆略,发挥了政治和军事才智,领导广大军民,浴血保卫天国,并在人事、政治、思想等领域展开革新与整合,迅速启用杰出的地方将帅陈玉成、李秀成等,重建军事领导班底;并以洪仁玕为军师,推行新政,终于使太平天国运动一度走出低谷,有所振兴。

  就其举措,分述如次:

  (一)清理与统合军民思想

  天京内讧,使军民对拜上帝宗教信仰陷入危机。内讧期间,血腥的厮杀和权力斗争,使宗教活动几乎停止。内讧平息之后,随着政局的初步安定,洪秀全必须清理拜上帝教的理论和教义,对内讧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回答,力图重新统合军民思想,振奋精神,共度难关。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认为,洪秀全面临抛弃或维护拜上帝教的艰难选择。

  他说:拜上帝教在太平天国组织中"根深蒂固,支配其整个机构,如其一旦废弃之,全局必将瓦解",洪秀全必须继续维护这套宗教体系,才"不致于尽反起义以来所有的文告及废除其整个的政治系统"①。其实,这是丁韪良的主观臆断。洪秀全正是靠拜上帝教组织与动员群众起义并取得胜利的,他自命上帝次子,其皇权来自上帝的血缘传承。拜上帝教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证实洪氏王朝的特殊法统。他根本不会抛弃这种宗教神学体系。相反,在人心涣散的危机中,他只能强化拜上帝教的这种神学机制,为天王**、集权中央制造理论依据。

  洪秀全第一个舆论动作是为杨秀清平反昭雪,贬黜韦昌辉。

  1857 年冬,洪秀全出版了《天父诗》,其中先录了天父下凡时所作的充分肯定洪秀全真主地位和天父告诫洪秀全众妻妾必须绝对服从洪秀全的诗句和指示,借以继续确认杨秀清作为天父代言人的地位。洪秀全还保留了杨秀清生前圣神风、赎病主、禾乃师等种种尊号。而且,在1858 年的献历奏中,在杨秀清生前头衔之前增加了"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13 字,借以强调杨秀清作为天父代言人的地位。在1858 年重刊的《御制千字文》、《天情道理书》等的修改本中,以及新刊印出版的《醒世文》等官书中,继续宣传、歌颂杨秀清的功绩。特别是《天情道理书》这本杨秀清授意编写的、旨在突出东王地位和作用的宣传品,洪秀全也重加修订出版,无疑表示着对杨秀清继续尊崇。

  对韦昌辉则截然相反,加以贬黜。一是在1858 年及以后修改出版及新刊的官书中,避而不提韦昌辉的功绩,如1858 年新刻印的《醒世文》,其中宣传了东、西、南王的功绩,没有提韦昌辉。同年修改重印的《御制千字诏》讲到了洪秀全本人和首义诸王,也没有提韦昌辉的功绩。二是在提到韦昌辉时,直呼其名,如1858、1859 年《天情道理书》修改本,关于诸王出身和功绩一段,诸王俱称爵位,独对北王改为直称"昌辉",以示贬黜。英国剑桥大学所藏《天情道理书》又一种修改本中,竟将"北王"二字改作"背土",且行文时东、西、南、翼诸王都提行,"背土",二字则不提行,直接写于"南王"之下。有人推测、"土"意味"王"字斩首,"背"意即反叛。

  关于诛杨一案,也予以平反,并且把三月初三定为爷降节,七月二十七日定为东王升天节,要"天国代代莫些忘"①,把东王第一次代天父下凡和死难的日子定为天国节日,以示永远纪念。

  同时,在1858-1859 年,洪秀全还将以前刊行的许多官书重新修改出版,将上帝进一步神圣化,突出天王的地位和作用,继续执着地贬斥儒家和古人,试图重新发挥拜上帝教对天**民的思想统合功能。

  -----------------------------------------------------------

  ① 《北华捷报》1856 年6 月7 日,306 号所载丁韪良通讯,转引自《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下),页1971。

  -----------------------------------------------------------

  (二)提擢青年才俊,重建领导核心

  洪秀全接受杨韦擅权的教训,在权力结构和人事运作上作了一番改革。

  其一,天京事变后,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他一度废除了军师,也下诏永不封王,亲自处理军国政务。他一改以前不理政事的做法,"十分勤工,常自作文告诏书,披读及批答各王奏折,对于国事亦很细心。"①1858 年夏,恢复了五军主将制。1859 年5 月,任命洪仁玕为军师,总理朝政,又在中央添设六部,归天王直接领导,掌管处理日常政务和军务。"各王分管各部,他们分设各部衙门一如清廷,由各王分掌之,但所有权柄集中于天王,如不经其裁决,一切要务俱不得执行。"②洪仁玕的干王府不过是办事机构,与当年的东王府的权威,根本不能比拟。

  -----------------------------------------------------------

  ① 《洪秀全集》,页197。

  ① 《天京游记》,《太平天国》(六),页950。

  ② 简又文译:《太平天国观察记》。

  -----------------------------------------------------------

  其二,罢免安、福二王,力争石达开回京辅政,虽遭翼王拒绝,但却争取了一部分军心民心。在洪秀全的努力争取下,石达开不少部属发生分化,杨秀清之弟杨辅清在福建与石达开分手,重新回归中央建制,不久被封中军主将,成为天国重要将帅。

  其三,安抚杨、韦余部。陈玉成指出,"太平军皆东北二王旧部,如欲株连,非杀尽太平军不可。"①建议天王停止追究和株连将土,李秀成则保举韦俊(韦昌辉之弟)继续统军。洪秀全原来就反对滥杀无辜,对陈、李建议持有共识,极力安抚和任用杨、韦亲属、旧部。杨辅清、韦俊都封授主将。他还追封杨秀清义父杨庆善、韦昌辉父韦元玠褒封爵同王②。这对于安定人心,加强内部团结起了积极作用。

  其四,擢拔青年将才,组成新的领寻核心。经洪秀全下诏,朝臣推举出"十八指挥陈土成、二十指挥李秀成、赞天安蒙得恩、侍天福李世贤这班人出来助国"③,并升封他们为主将。又设立掌率制度,以蒙得恩为正掌率,陈玉成又正掌率,钟芳礼为副掌率,李秀成为又副掌率。后来,钟芳礼牺牲,李秀成升任副掌率。这批将帅协同作战,在东西战场连次获捷,缓和了急剧逆转的危局。1859 年,洪仁玕总理朝政,被封为于王,不久,又陆续封陈玉成、蒙得恩、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人为王。此外,还任用一批高级文武,缓解了人才危机,使天**政恢复了生机。

  -----------------------------------------------------------

  ① 苏双碧《陈玉成评传》。

  ② 见《太平天国封王封爵考论》,江西社会科学,1989 年第2 期。

  ③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489。

  -----------------------------------------------------------

  其五,授以权柄,放手任用,发挥将相聪明才智。鉴于石达开出走的教训,洪秀全一度改进用人方针,对将相任用开明坦诚,放手不疑,授以重权。他曾语告文武:"京内之事不决问于干王,京外之事不决问于英王。"①赖文光受命外出招军时,天王就给予他重大权力,"赏罚由余所出,遇事先行后奏。"赖文光十分感戴,称赞洪秀全"我主圣明,用臣不疑。"②李秀成也评述这一时期"主一心用我,我一心实对,主用臣坚,臣力死报","主信我专,法令得严" ③,君臣关系比较融洽。

  新的领导核心的主要问题在于外重内轻,与前期中央集权颇有差异。洪仁玕、蒙得恩缺乏地盘和实力,陈玉成、李秀成等地方将帅则拥有地盘与部属,导致各大派系势力及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但在这一时期,由于洪秀全悉力统合,洪仁玕、蒙得恩谨慎协调,太平天国将领"各又振作同心","自此一鼓之锐,振稳数年。"④。

  -----------------------------------------------------------

  ① 《同治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南昌知府对洪仁玕提讯记录》(内蒙师大学报1986 年第3 期)。

  ② 《赖文光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553、558。

  ③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498。

  ④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491。

  -----------------------------------------------------------

  (三)集中兵力,实施局部战略反攻

  为了加强军事力量,洪秀全积极征招新兵,重建武装力量。他令赖文光"出师江右招军,以期后用。"⑤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进兵皖北,吸收大批饥民参军。又封捻军首领张乐行等官爵,加强对捻军的联络与招抚,使其配合太平军征战,成为稳定局势的重要武装力量。

  为了提高将帅素质,洪秀全着手加强军事教育,将中国古代兵书《武经七书》中的精华《孙子》、《吴子》、《司马法》辑成《武略》一书,广为刊刻,令将领研读,规定武科士子必须攻习《武略》,天试复试时,都要默写《武略》有关章节。

  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口。洪秀全的战略指挥方案是调集各路大军援京解围,打击江南大营。但清军在各战场牵制太平军,各路将帅无力分兵。李秀成建议离京实施战略机动,与洪秀全发生歧异。几经争辩,李秀成终于1858 夏初出师皖东,结果败绩,局势益危。他与陈玉成协商,7 月下旬,会集安徽各地将领于枞阳镇,大家"各誓一心,订约会战",制定了突破皖北,会攻江北大营,解救京围的战略计划。洪秀全迅速批准,并重建五军主将,升擢各位将帅,全军颇受鼓舞。8 月,陈玉成击溃援皖湘军李孟群部,乘胜克复庐州,扭转了皖北战局。9 月,陈玉成挥师东进,与李秀成会师,再次击溃江北大营,打通了天京江路交通线,局部缓解了京围。

  此役创造了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战略机动,重点击破强敌的战略经验。

  是年11 月,湘军疯狂进犯皖北腹地,洪秀全诏令陈玉成、李秀成等先后西援,再次使用这一战略,在三河镇集中十八万将士,围歼湘军精悍李续宾部六千人,沉重打击了湘军的凶焰,稳定了上游战局。之后,李世贤也在皖南发动进攻,在湾沚歼灭江南大营主力戴文英、邓绍良二部,威胁江南大营战略后方。

  1860 年初,江南大营围逼天京,洪秀全诏令各将援京。李秀成再次主张离家实施战略机动,并与洪仁玕制定"围魏救赵"之计。经过争辩,洪秀全予以批准,并急诏陈玉成等各路大军迅速东援天京。李秀成奔袭杭州,调动江南大营分兵援抗,遂回师与各路将士会攻江南大营,终于摧毁顽敌。之后,洪秀全召集军事会议,确定了先取江浙,再图皖鄂的作战方针,令李秀成、陈玉成等东征苏、常,限期"一月肃清回奏"。结果,太平军在一个半月内占领了长江三角洲除上海、杭州以外的大部地区,取得了开辟苏常基地的重大胜利,并一度进攻上海,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

  ⑤ 《赖文光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558。

  -----------------------------------------------------------

  (四)建立天浦、苏福二省

  江浦、浦口是天京北岸江防重镇和运粮输饷的孔道。攻克南京后,洪秀全改江浦县为天浦县,设重兵据守。之后,一度被江北大营攻陷。二破江北大营后,太平军收复江浦。洪秀全下诏在两浦设天浦省,命捻军首领薛之元镇守,并令其弟薛之武守浦口,以防御天京门户,沟通江北、皖东基地。但薛之元辜负了洪秀全的信任,于1859 年3 月1 日举江浦县城降清,次日又引清将李世忠进陷浦口,天浦省遂告沦陷。 1860 年5 月,洪秀全重新组织力量,在两浦重建天浦省,令国宗洪仁政坚守。

  太平军克复苏、常大片地区后,洪秀全决定建立苏福省,以苏州为省城,下辖苏州、松江、太仓、常州四郡。并亲下《谕苏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诏》,声明太平军克复苏、常,是"奉行天讨,救民水火"的义举,表示"朕格外体恤民艰,於尔民应征钱漕正款,今(令)该地佐将酌减若干。尔庶民得薄一分赋税,即宽出无限生机",使人民"益坚信认,安居乐业。"①洪秀全期望通过减免钱漕,安定人民生产生活,把苏福省建成繁荣稳定的基地,以支持长期的战争。

  李秀成奉诏积极进行基地建设。设官据守,文武分治,出示安民,招抚团练,推举乡官,减征钱漕、赈济饥民,兴修海塘,发放耕牛、种子,组织农业生产,保护工商业,实行公平交易。使江浙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同时,把大量金银粮秣、军械弹药源源解京。苏福省不仅是拱卫天京的重要屏障,而且是太平天国后期粮饱供应的主要基地。苏福省的建设表明,洪秀全已经基本改变了天国前期的平均主义政策,转取符合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因而收到了速效。李秀成的施政基本得到天王支持,虽然出现某些错误和弊病,但主流是进步与革新的,比前期基地建设更上了一个台阶。

  -----------------------------------------------------------

  ① 《洪秀全集》,页204。

  -----------------------------------------------------------

  (五)支持洪仁玕新政

  1859 年,在香港、上海流离多年的洪仁玕辗转到天京,旋即被洪秀全擢为军师,总理军政。洪仁玕融合中西之学,提出了建设天国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洪秀全对其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批阅,每一条都作了批语,除个别内容外,绝大部分都表示赞同,并旨准颁行。

  1859 年下半年,洪仁玕发布了《颁新政渲谕》,宣告实行改革,洪秀全积极领导和支持了洪仁玕的改革。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明正赏罚,严格封赏升降制度洪秀全批准颁布了洪仁玕、陈玉成拟定的"功劳部章程",并旨准"刻书颁行",作为文武官员铨选的标准。不久,又批准颁布了洪仁玕拟定的赏罚原则,将封赏升降之权收归中央,规定"主将在外远征,官兵有功足录,只准注明功劳部(簿),存其劳绩,以俟凯旋奏封",主将以下统兵官不准私刻印信,私给官凭,违者处以极刑。①试图杜绝高级官员滥加保封的弊政,整饬混乱的人事制度。

  (2)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由于天国后期,地方将帅实力坐大,形成外重内轻局面,中央难以节制。因此,洪秀全、洪仁玕把强化中央集权作为新政重点。洪仁玕提出"禁朋党之弊",避免"弱本强末",要求达到政令统一,"权归于一"。洪秀全非常赞同,刊印了《钦定制度则例汇编》,并相继封授陈玉成、李秀成等为王,以加强中央领导,于是诸王"各有奋兴之志"②,政局一度有所起色。

  (3)加强法制,改革刑法洪秀全不仅同意洪仁玕将陈玉成提出的"致为森严"的赏罚之法予以公布,作为"天法"一体遵行,而且批准了洪仁玕拟定的新法制条文,规定京外战将没有充分理由不得违抗朝廷的调遣,违者"削其兵柄,拿其閤家";各级官员必须坚决服从太平天国中央政府的领导,不得擅自委官任职,不能"越队求荣",否则,"当律以大辟"。③对洪仁玕"罪人不孥","善待轻犯",废除株连等改革刑法的主张,天王也表示赞同,以"仁爱恩泽被天下"。并在1861 年2 月下诏说:"朕于论及处死之刑法第五条中已颁谕,老病妇幼及未执兵器之人,均须恩赦;如助妖者,杀之莫迟疑。"①较之前期杨秀清执政时的严刑峻法颇有松弛和改进。此外,洪仁玕新政还包括:文化方面,改革文风、学风,要求行文不拘格律、韵语,不搬弄典故,要"去浮存实","实叙其事",使人明白晓畅,一目了然。外交上,主张"凡于往来言语文书,可称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意",至于"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认为这些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②这些主张得到了洪秀全的赞赏和支持。如他在与洪仁环谈到文风改革时说:"首要认识天恩、主恩、东西王恩;次要实叙其事","语语确凿,不得一词娇艳,毋庸半字虚浮,但有虔恭之意,不须古典之言。"③在外交上,洪秀全尽管还没有克服"万方来朝"的夷夏观念和大国思想,但从这一时期他发布的一系列诏书和太平天国外交文书考察,已经基本不再使用轻污词语,改变了夜郎自大的口气。

  综上所述,从天京事变后到苏南基地开辟的三年间,洪秀全面对危局,发挥了领袖的智慧和胆略,弹精竭虑,重新振作,终于领导太平天**民度过了危机,使农民政权导向振兴之路。洪秀全的才干和功勋再次得到军民的肯定,威望也大幅提高。

  -----------------------------------------------------------

  ① 《立法制諠谕》,《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95。

  ② 《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553。

  ③ 洪仁玕《立法制渲谕》,《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95。

  ① 《公选外务裁判官》,《洪秀全集》,页211。

  ② 洪仁玕《资政新篇》。

  ③ 《戒浮文》,《洪秀全集》,页126。

  -----------------------------------------------------------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