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绪论(7)

绪论(7)

  绪论(7)

  如果曹云祥地下有知,看到这篇文章会感到欣慰的。

  曹云祥是清华之父

  早在1925年,曹云祥的早年传记就入选《中国人名录》 。1931年,复旦大学教务长兼商学院院长李权时评价曹云祥“对于高等教育颇有经验”,“外交又有所擅长”,“道德高尚”,“对于工商管理方面,可以赐予新智识,新学说”。

  清华学校变为清华大学的早期历史,实在是和曹云祥这个名字连在一起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曹云祥,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清华大学。我们把曹云祥称之为清华之父,恐怕是恰当的。很多圈内朋友认为,这种说法,并不为过。这正如沈卫威先生所说:“清华大学这所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是在校长曹云祥手中兴,20世纪30年代是在梅贻琦手中盛。曹、梅之间(1928年1月—1931年12月),清华大学换了严鹤龄、温应星、余日宣、罗家伦、吴南轩、翁文灏六位校长。” “清华在曹云祥手中兴”,如此曹云祥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就不能不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以前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显然没有注意到曹云祥对中国教育的贡献。

  我是在研究巴哈伊教的过程中结识到曹云祥的。自从完成了《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之后,我便一直关注着一切涉及曹云祥的东西。最近几年,我的灵魂更是一直在与他神交。曹云祥时不时会跟我谈起他的一生,他好像对我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贡献,清华学校升格为清华大学,不过是按照巴哈伊教的思路办教育,把巴哈伊的理念注入其中而已。他还对我说,他原来确实说过,他不信宗教,但是他的家庭是基督教的背景,父亲是基督教监理会教徒,而且还是传教士,当过牧师。他的亲戚,包括姑表兄,即北洋政府总理颜惠庆、哥哥曹雪赓也都是基督教徒。他自己呢,因为家庭原因,年轻时也是基督徒,而且还当过青年会的总干事,直到去世也还是青年会的成员。而在出版的一些著作里,他申明自己不信宗教。其实他更为认同的是一种普世信仰,早就皈依了巴哈伊教,只是公开这个身份是1925年1月25日在北京协和主日会的一次英文讲演:“就我个人而言,我则皈依了巴哈欧拉(‘神的荣耀’)和阿布杜?巴哈(‘神的仆人’)所引导的巴哈伊运动。” 根据这种教义,他既可以是信仰宗教的,也可以说是非信仰宗教的。我把曹云祥的一生串联起来,终于得出一个完整的印象:

  他是那么宽厚,充满大爱,对于清华学校已经被别的校长开除或者留级、被处分过的学生,他善于发现其优点,帮助其恢复学籍,这其中包括闻一多、王造时、朱湘等人。此外,还给没能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补发毕业证。

  他是教育现代化的先锋,20世纪20年代就提倡体、智、德全面发展,注意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术研究要中外结合、古今结合。

  他是那么善于发现人才,王淦昌是他在1925年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生、后来又派出的留学生。王淦昌成为我国“两弹一星元勋”。

  他是那么谦虚,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他创办的,但他一直不宣传自己,从来不说自己的功劳。

  他是那么有学术眼光,在他担任校长期间,聘请的教师包括:张彭春、张歆海、赵学海、陈桢、陈鲁成、陈达、蒋复聪、钱端升、陈福田、周永德、朱彬元、朱君毅、朱洪、朱自清,庄泽宣、曹霖生、郝更生、萧一山、徐国祥、李奎耀、梁传铃、罗邦杰、陆懋德、梅贻琦、虞振镛、潘文焕、蔡元、郑之藩、左霈、汪鸾翔、吴在、王文显、吴宓、刘崇鈜、钱基博、杨光弼、孟宪承、叶企孙、刘师舜、盛梦琴、余日宣、毕莲、翟孟生、吴可读、斯密士、赫则德、徐尚、温德、夏藩苓、马伦、赵万里,国学研究院的教授是: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讲师李济,助教陆维钊、梁廷灿、章明煌,还有吴宓主任,事务员卫士生、周光午。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