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传

一八

  乐安、宜黄战役后,原定计划攻取南城,红一、三、五军团按计划到达南城外围。鉴于南城之敌有3个师之众,且有坚固工事,援军又在向南城靠拢,毛泽东毅然改变预定计划,命令部队主动后撤,到东韶、洛口一带休整,寻找战机。由于指导思想不同,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一再催促红一方面军继续向北出击,威胁南昌。临时中央、苏区中央局和前线军事领导人周、毛、朱、王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起来。苏区中央局于10月上旬起,召开宁都会议,批评毛泽东的所谓错误,不久免去毛泽东的总政委职务,由周恩来接任。

  为执行建(宁)、黎(川)、泰(宁)战役,10月中旬,红一军团奉命分两路向建宁开进:林彪率领第四军经尖峰、客坊向建宁,聂荣臻率领第三军和军团部经水南、里心向建宁开进。守敌新编第四旅弃城逃跑,红一军团消灭一部分民团,占领里心、建宁。不久,三军团占领黎川、泰宁。红一军团在建宁、里心、客坊、安远建立新根据地。

  不久,方面军领导机关来到建宁。这时聂荣臻发现方面军领导里面没有毛泽东,才知道了在宁都会议上发生的事情。到苏区10个月中,聂荣臻深切体会到毛泽东战略策略上的正确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由衷钦佩。现在毛泽东不能指挥军队了,他深感不平和忧虑,预感到撤销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将不可避免地对尔后的作战带来消极后果。

  11月中旬,红一军团奉命北向资溪、金溪,17日占领资溪,19日占领金溪。在这一时期,苏区地域扩大数百里,建立了闽赣省,并使闽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这对尔后的反“围剿”作战是有利的。

  1933年1月7日,红一军团受命歼灭浒湾出犯之敌。在浒湾及其附近有孙连仲、吴奇伟和周至柔所部共14个团,企图兵分两路,一路攻占金溪,一路攻占琅琚、左坊、黄狮渡。林、聂决定:三十一师为右翼队,在金溪以西公路北侧吸引、钳制和阻击可能由琅琚、白元方向来犯之敌;红一军团和二十二军组成中央队,为歼灭浒湾出犯之敌的主力。

  1月8日,一军团所部在金溪到浒湾公路中间的荷树埠与孙连仲和吴奇伟各1个旅共6个团遭遇,展开激战。林、聂命令三十一师加入战斗,令二十二军为预备队。敌人抢占路北制高点,又有飞机、大炮助战,态势对红军不利,十一师师长陈光、十师师长李锡凡先后负伤,部队伤亡很大,一度难以招架。林、聂目睹这种态势,急忙赶到前沿阵地直接指挥战斗,振奋了士气,稳住了阵势,至中午,敌人逐渐向西溃退。下午一时,吴奇伟从浒湾调两个团投入战斗,重新反扑。林、聂命令预备队二十二军投入战斗。预备队进入战斗适得其时,敌人再也支撑不住,全线溃退,二十二军一直追到抚州城边。与此同时,红一军团第三军配合红三军团击溃向琅琚、左坊进攻的周至柔6个团。到1月9日,浒湾战斗结束。

  这一仗共歼孙、吴部2000多人,缴获很多武器弹药,孙连仲新组建的二十七师再次遭到歼灭性的打击。但红军伤亡也比较大,宁都起义的领导人、五军团副总指挥兼十三军军长赵博生英勇牺牲。

  这是聂荣臻到苏区经历的头一个形势比较危险的战斗。他身先士卒,用英勇的行动为部队做出了榜样。指战员们看到,那个穿着皮夹克到职的政治委员,在硝烟弥漫、弹片横飞的战场上,完全是一个沉着无畏的勇士。

  浒湾战斗之后,红军进行了整编。红一军团撤销了第三军、第四军的番号,军团辖七、九、十、十一共4个师。第三军军长徐彦刚调一军团任参谋长。

  1933年1月,蒋介石坐镇南昌,指挥30多个师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大规模“围剿”。

  蒋介石兵分3路:左路军蔡廷锴指挥在福建的6个师1个旅;右路军余汉谋指挥粤军6个多师;中路军陈诚指挥12个师。蔡廷锴和余汉谋没有采取重大的军事行动。敌主力是中路军,16万余人分3路“分进合击”,企图歼灭红一方面军于黎川、建宁地区。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根据临时中央的指示,2月初,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令红一方面军进攻敌一个师依托坚固工事设防的南丰城。红一方面军自金溪、浒湾、黄狮渡地区西渡抚河,12日围攻南丰,敌重兵迅速增援南丰,企图歼灭红一方面军于南丰地区,形势危急。朱德、周恩来毅然下令主力秘密转移到东韶、洛口地区,待机破敌。

  红军“改强袭南丰为佯攻”,从而拉开了第四次反“围剿”的战幕。

  2月26日,敌第一纵队第五十二、五十九两师自乐安分两路向东推进,准备在宜黄以南集中后,出广昌、宁都,堵截红军归路,配合其主力歼灭红军于黎川地区。同日,红军主力冒雨行军,星夜秘密进至宜黄南部的黄陂一线山区。

  黄陂之战,由朱德、周恩来直接指挥,是中央根据地反“围剿”中一次规模最大的大兵团伏击歼灭战。参加作战的有红一、三、五军团和红二十一、二十二军,分为左翼队和右翼队:右翼队是红五军团和红二十二军;左翼队是红一、三军团和红二十一军,由红一军团林彪和聂荣臻统一指挥①。

  ①《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20页。

  那几天连日阴雨,黑夜行军更为困难。27日拂晓,徐彦刚参谋长和罗瑞卿保卫局长带领七师、九师和一个炮兵连在右,聂荣臻和林彪带着十师、十一师在左,分别到达登仙桥附近地区伏击阵地。部队展开后,林、聂到十一师指挥所,听了十一师师长刘海云和政委刘亚楼的报告,敌第五十二、五十九师正由西北方面向登仙桥接近。听汇报后聂荣臻强调指出:“你们加强西北面是对的。要先把敌人放进来,然后再关起门来打,动作要猛,求得一下截住敌人。三十一团要机动,必要时以一部分兵力控制有利阵地,防止敌人向西夺路逃跑。”林彪检查了十一师派出侦察兵的情况。然后他们回到军团指挥所。这时,天已亮了。军团指挥所和十一师指挥所在同一个山头上。整个伏击阵地是山岳地带,群山笼罩在浓雾中。从指挥所望出去,只能看到一个个山头浮在雾霭里,就像黎明时雾海上的一座座孤岛。全体指战员裹着湿漉漉的军衣,埋伏在阵地上等待着,等待着,整个阵容凝结成巍巍的山岳。

  林彪、聂荣臻发现敌人正在过路。林彪说,叫敌人往里钻。当时林、聂看到的仅是敌人的中间一段。

  聂荣臻事后回忆说:那时敌人大摇大摆地冒进,毫无戒备,显得很了不起。我们就沉住气,让敌人往口袋里钻,准备钻进来再收拾它。

  日出雾散,视野扩大,只见敌人一队队已经过去,后面的敌人走来,隔不远便有一乘敌人军官的轿子。这时,敌人已经走过去1个旅,后面还有1个旅,每个旅两个团。过去了4个团,再后面便是辎重队。辎重队后面还有1个团作掩护,没有进入伏击圈。这时,从指挥所发出总攻的信号,整个阵地突然爆发了震天动地的枪炮声。敌五十二师师长李明被打蒙了,急忙用1个团作掩护,1个团冲锋,想向西北夺路突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