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二、一月九日的评述

  【共同社东京1月9日电】题:周恩来总理逝世,当前可能采取集体领导

  北京9日电:传说病情恶化的中国总理周恩来8日已经逝世。

  从战前经过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设新中国时期。又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直到现在,周总理总是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处理实际工作。周总理的逝世将在中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同时,对中国本身来说,也可以说是现代政治史上一个时代的终结。

  周总理逝世后的中国,毛主席因高龄,事实上也将退出政治的前台,根据这种现状,大概就要靠下一代领导人了。具体地说。可以预料,以自去年5月周总理住院后一直代行总理职务的邓小平副总理为中心,采取少壮的张春桥、老一代的李先念等各位副总理予以辅助形式的集体领导体制。

  但是,关于其政策,正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会见法国国家电视台记者时所说的那样,可以预料,邓小平副总理等,在毛主席领导下,将执行与周总理执行过的路线相同的路线,即使没有周总理,在内外政策方面,现行的路线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也进行了批林批孔、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判《水浒》等等反修防修的激烈的群众运动,连续地进行了毛主席所说的“不断革命”。在这种形势下,失去了曾经巧妙地收拾了文化革命的周总理这样的有能力的调停者,对中国可以说是个重大的损失。接班的人们怎样弥补这一损失,将成为预卜中国今后动向的重要关键。

  【时事社东京1月9日电】题:党政体制的基础稳定,培养接班人的工作进展迅速

  北京1月9日电:巨星殒落了。中国失去了无人可以代替的党的副主席、一代名宰相周恩来。但是,周总理的逝世不会使今后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产生特别太的变化。这是因为党的基本路线已经确立,国家体制是健全的,培养党政方面的接班人的工作正在稳步而顺利地取得进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50多年了,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已成立四分之一世纪。通过最近1973年举行的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1975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党和国家体制的更加稳定的基础。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总结了林彪事件,而且为了避免中国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提出了防止陷入修正主义的目标。这次大会是以实行老中青党员“三结合”的方式召开的。即老党员的领导能力和经验、中年党员的实行力和向往未来的青年党员的新活力的三位一体。中共成立50年了,总是依靠老党员,党就会变老,“三结合”就是为了防止党的老化,也是毛泽东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高龄的领导人把党的传统传给下一代的一个布局。

  另外,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创了中国向前发展的前景,相当于国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经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林彪事件和党的十大之后,整顿了国家体制。这就是说,到1980年,打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为第二个阶段,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任命了12名副总理,可以说这是集体领导体制的体现。

  在周总理疗养期间,正如邓副总理对访华的外国重要人物所说:“重要的事情要向周总理报告,请求指示。而一般的政务大家合作去办。”替代过去精力充沛地全面负责国政的周总理,由其他部长分担各项工作,在实际业务工作方面没有妨碍。周总理疗养期间,邓副总理同外国重要人物谈判,并进行接待,实际上起着总理的作用。以邓副总理为首,精力旺盛的张春桥以及老练的李先念副总理等,今后将起到推动国政的作用。

  【时事社东京1月9日电】题:当前外交政策不会发生变化,政府注意两国间的微妙变化,同新一代建立信任关系是一个课题

  政府认为,杰出的现实政治家、以中国首屈一指的知日派而闻名于世的周恩来总理的逝世将使日中关系“暂时告一段落”。政府认为,当前的中国外交、特别是以对日关系不会由此而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却注意到针对着“毛周以后”的情况最近在中国领导人中已越发加强了“强调原则”的姿态。另外,迄今日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通过周总理的言行来形成的,所以,担心今后日本方面的对华认识将产生微妙的变化。

  政府所以判断当前中国的外交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是根据以下的分析:一、自前年周总理住院以来,外交等行政业务由邓小平副总理等承继下来;二、以同苏联对抗为中心的中国外交的基本姿态在1973年党的十大和去年的四届人大上已确定下来;三、与中苏对立有关,美中和日中关系预料当前不会出现倒退。

  不过,周总理对西方作出的灵活姿态,其实是与对苏强硬姿态相辅相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对中国今后在以“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为焦点的日中和平条约谈判中将会采取灵活姿态并不抱有过大的期望。

  并且,周总理自从新中国诞生以来,或者说这以前就在中国共产党内起了“调解者”的重要作用。因此,政府预测今后中国领导人之间将会不那么顺利,这对对外政策也有可能产生某种影响。

  毛泽东主席和周总理等年迈的领导人中,对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亚洲的情况下形成了现代国家的日本有着特殊的感情。

  但其后的一代人,绝大多数是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对日本的形象的。因此,日本希望得到曾在日本留过学的周先生长期任总理职务时那种“热情的待遇”,则是困难的。

  周总理留学日本是20世纪10年代,正是10多岁的时候。

  其后自任新中国总理以来,每年接见很多日本客人,经常会谈到深夜或凌晨。因此,他在日本的政界、文化界、经济界的人士中有许许多多的朋友。日本的对华友好气氛也是通过周总理和在日本生长的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等人而增进的。促进新的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将是今后的问题。中国的新实力人物邓小平副总理(73岁)和日方有关人士的正式接触是前年“复职”以来的事,同张春桥副总理(57岁)的接触也是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事。因此,同三木内阁和各政党干部等人之间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恐怕还需要时间。

  【时事社东京1月9日电】题:首相打算参加葬礼,也许组成朝野党联合吊唁团访华,可能会对和平条约谈判产生微妙影响

  据政府人士9日黎明透露,三木首相为参加8日逝世的中国总理周恩来的葬礼已决定访问北京。为此,政府正通过驻华大使小川加紧了解中国是否举行外国总理一级也参加的那种形式的葬礼。

  去年4月前国家代主席董必武逝世的时候,除中国方面单独举行葬礼之外,还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驻北京的外国大使等的吊唁。据说,如果仍旧采取这种形式,只要中国方面不坚决谢绝,首相就打算访华,亲自表示哀悼之意。据说,在那种情况下,不仅三木首相,社会党委员长成田和公明党委员长竹入等人也想访华。估计也可能组成一个包括政府和朝野党在内的联合吊唁团访华。

  三木首相之所以决定出席故周总理的葬礼,是因为高度评价故周总理在1972年日中关系正常化时所起的作用以及在这以前长期以来对日中关系所起的作用。同时,首相在1972年4月访华时,曾同故周总理举行会谈,讨论了日中关系正常化的问题。就是出于这种个人的关系,也要亲自访问北京,直接表示悼念之意。

  首相还希望通过这次访华,为打开当前陷入僵局状态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创造条件。这个谈判,由于中国方面强烈要求写明以苏联为对象的“反对霸权”而搁浅。最近,美苏两国之问的缓和及限制战略武器第二次谈判都难以取得进展,安哥拉问题等也碰了壁,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是否会根据去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和“太平洋主义”等,也从新的角度来重新看待日中条约谈判呢?政府正在注视着。三木首相在1日会见外务事务次官佐藤时说:“日中条约今年有可能取得迅速的进展。”这番话也许是考虑了这种情况而说的。

  不过,据认为,伴随着周总理逝世,日本方面的这种活动,将对三木首相、宫泽外相同9日即将来日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的会谈产生微妙的影响。据政府人士说。周以后的中国,邓小平副总理由于文革当时的关系,为了保持今后的地位,也不能不强烈表示对苏对抗的姿态。这样的形势对中苏、日苏关系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政府予以巨大的关心。

  【法新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乔治·比昂尼克)题:周恩来t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没有混乱

  北京的外交人士认为,周恩来总理的消失将不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导致重大的混乱。

  据新华社说,周恩来自1972年以来就患癌症,因此,这使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它们统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有4年的时间能够预计到接替他的行政领导的工作。

  1973年,周刚病一年后,被文化革命撤职的前共产党总书记邓小平,作为副总理再次出现了。以后又进入了中央委员会,接着进入了觉的政治局,最后,1975年1月,被任命为党的副主席和人民解放军的参谋长。

  正当用一生四分之三的时间每天从事18小时工作的人物逐渐力量不济的时候,比他稍稍年轻一点的副总理邓小平71岁,越来越积极参预一切国家事务了。

  周恩来是所有访问中国的重要人物的对话者,他在毛和党的领导下管理全部行政工作。这个角色渐渐地变成邓小平的角色了——他是12个副总理的第一副总理,尽管没有正式头衔。大约一年以来,邓小平已经是事实上的总理了。

  在蓬皮杜总统1973年9月访问中国之后,正是他对法国作了回访。

  因此,周恩来的继承问题长期以来就作好准备了,虽不是从他生病时开始,至少是两年前就已开始。

  在这方面,中国问题专家不能在中国作出绝对肯定的预测,但他们普遍认为,周恩来的岗位将交给邓小平。

  假如从政治舞台上消失的是中国头号伟大领导人毛泽东——尽管他82岁了,他迄今仍是“伟大舵手”、“伟大导师”、中国整个政策及其方针的鼓动者——那么,交班问题就会变得格外尖锐。然而,根据一些见证人——其中很重要的人物之一是福特总统——的说法,毛泽东思维很清楚,而且身体非常健康。

  在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务半个世纪及担任政府首脑26年之后消失的周恩来,是一位天才的组织者;他经历了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一切大的政治危机,而且对大部分政治危机的解决作出了贡献。

  但是,大家都一致说,邓小平有许多周恩来的优点。虽然他不具有周恩来的魅力和风雅,他却有许多前总理所具有的优点:他有渊博的知识、伟大的意愿,还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组织者。确实,正当这个国家准备经济新跃进时,这恰恰是这么大的中国和它8亿人民所需要的。

  相反,他不像周恩来那样,他没有经历中国的往往动乱不堪的政治生活而无损:最大的危机——1966至1969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他扫除了。但是。正如一位中国负责人最近私下向法新社记者透露的,“邓小平过去曾犯了一些错误,但他是一个真诚的人,而且他已改正了。今天中国人民完全相信他”。

  实际上,比文化革命和他跌落下去之前(他曾是第6号人物和10年的共产党总书记)更强有力的邓小平,从来没有拥有像今天这么大的权力。在过去,只有毛泽东、周恩来和林彪拥有过这样大的权力:他处于党的最高层(他是其副主席),政府的首脑和军队的最高层(他是其总参谋长)。

  【合众国际社香港1月9日电】(高级编辑;查尔斯·史密斯)中国的集体领导今天宣布为周恩来总理举国志哀将近一星期,使8亿中国人可以对这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成长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表示敬意。

  观察家们猜测,周的骨灰盒在追悼仪式后将安放在北京的“革命烈士公墓”。

  人们认为,几乎可以肯定,邓小平副总理将接替周担任总理,并且继续执行中国目前的政策。

  美国的外交官们说,他们预料美中关系不会发生变化,虽然据说周同基辛格相处的融洽程度要远远超过邓。

  外交部礼宾司告诉北京的外交使团负责人说,他们可以在星期一(1月12日)在曾经是紫禁城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里的吊唁簿上签名。

  【合众国际社香港1月9日电】(高级编辑;查尔斯·史密斯)中国总理周恩来逝世不大可能立即改变今后北京的权力结构。

  因为在他昨天死于癌症(终年78岁)之前,他已住院将近两年,中国共产党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安排,弥补这个许多人称之为中国的“万事通先生”的人所留下的空缺。

  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领导,一个可能的接班人已接替了周的工作。

  既定继承人是邓小平副总理。

  邓在60年代中期和末期开展的文化革命中被清洗以前,多年担任党的总书记,在政府中是周下面的第一副总理。他于1973年春天再次露面,成了中国政治史上最引人注意的官复原职的一个事例。

  虽然现在是集体领导,但是邓接替了周留下的大部分重要事务。邓不仅是政府的关键人物,党的高级领导人,他还担任军队的总参谋长。

  这使他的权力地位仅次于82岁的党主席毛泽东。

  当周在世的时候,邓忠实地执行了毛和故总理所制定的政策,预料他将继续这样做。但是,随着周的逝世,他可能得到更大的权力。

  虽然目前看来,在周逝世以后的短时期内,北京的领导班子将继续维持稳定,但是,从长远看,情况还不太清楚。

  尽管毛已届高龄,但是他仍然是一个稳定的因素。只要他还活着和还能做党的主席工作,他就继续是一个稳定的因素。一旦毛像周一样离开人间的话,中国将发生邓和党的其他高级领导人之间的某种内部政治斗争,但是在哀悼周去世的当儿还不会发生这种斗争。

  【路透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戴维·罗杰斯)

  这里今天宣布,周恩来,成为中国革命的缔造者之一的学者和革命家,昨天在长期卧病之后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本地时间上午9点47分(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点47分),死亡临到了这个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一直处在接近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的顶峰的地位上的人身上。

  他是一个温文尔雅、通达人情、永远对人面带笑容、彬彬有礼的人,是一个深通在政治上如何保全自己的艺术的大师——一个有着钢和冰的性格的人,一度曾被称为“红色中国铁面无私的执法人”。

  在一场改变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7.5亿人的生活的革命中,他曾担任最高的策略家。

  在历次动乱和清洗中,周都坚决地站在毛主席一边一一有时是十分突出的。

  周的去世再次使人感到中国领导人都已经上了年纪了,他们大多数是在共产党斗争的初期就同毛主席一起干过来的。

  毛自己已经82岁了。他仍然在管这个国家,在一切大问题上都保有最后的发言权。

  只有王洪文是例外,他是党的副主席之一,还只有40来岁。

  其他十来个中国领导干部中没有一个是60岁以下的。

  总理是1974年夏天进医院的,以后还偶然在公众场合露一下面,最后一次是1974年10月,当时他出席了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的宴会。

  去年12月以前,他还偶尔同来访的外国政治家见见面,他们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最后一个见到总理的外国人是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治局委员伊利耶·维尔德茨。

  随着他的健康状况恶化,他把他的工作交给了中国12名副总理中资格最老的邓小平。邓往往被认为是接替他当总理的人。

  宣布周逝世的消息是本地时间凌晨2点发表的,在首都黑而空空荡荡的街道上一时还看不出有什么反应。

  新华社发表的讣告,说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的巨大损失”。

  新华社在这条消息中,要求全国人民团结一致。

  【新华社伦敦1月9日电】英国《泰晤士报》今天刊登了博纳维亚8日自北京发回的报道,题为《周恩来,与西方缓和的缔造者,长期患病后于北京逝世,终年78岁》,摘要如下:

  中国总理周恩来先生因患癌症今天在北京逝世。

  北京的观察家认为,周先生的逝世不会立即对政界发生影响,因为他本来已经不工作,他的职务大部分已经由副总理邓小平接替。邓先生现在看来是总理职务的主要候选人。

  周先生逝世的最重要长远影响可能是失去了他的作为一个缓冲因素的影响,在那些认为中国应通过更激进的道路走向社会革命以及那些认为应该采取比较常规做法的两种观点之间起平衡作用。

  周先生作为一位革命家和政治家所取得的成就,毫无疑问,是20世纪中最杰出的。他在中国同美国部分和解中起了重要作用,他能够使所有的客人满座倾倒,并且理解他们的观点。

  在北京的外交官心中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会不会邀请外国政治家出席他的葬礼,这样将不同于中国在重要领导人逝世时的通常做法。

  然而,周先生在中国是一位深得人心的人物,尤其是在知识分子中,他们赞扬他制止了60年代末“文化革命”期间许多过分的做法。他在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也都享有巨大的名望。

  甚至俄国人也曾经一度寄希望于他,认为他是也许可以结束中苏争端的人物。

  在他逝世时,他名义上仍然保留着国务院总理和仅次于毛主席的共产党副主席职务。

  周先生的逝世,加上最近另外两位老革命家董必武先生和索生先生的逝世,很可能在不久召开一次中央全会来任命新的副主席。预料这次中央全会可以提供迹象说明在新的领导集团中激进派和温和派的力量对比,预计温和派将占上风。

  周先生逝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主要影响是,北京最近在俄国和美国之间走中间道路的倾向很可能将增大,过去4年似乎是大大倾向于美国的。然而,北京的大多数有资格的观察家排除在可见的将来与莫斯科认真和解的可能性。

  在国内事务方面,中国很可能将继续执行一年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定下的方针,在那次大会上,周先生宣布了到本世纪末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讣告里也提到了这个目标。

  从最近给予康生先生的葬礼来判断,周先生的葬礼在今后几天将完全主宰北京的社会活动。他也许将火化,他的骨灰预料将受到许多人,包括在北京的外侨的瞻仰。

  【新华社伦敦1月9日电】英国《泰晤士报》1月9日刊登了该报国际新闻记者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周恩来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摘要如下:

  周恩来先生在作为中国的主要行政官的四分之一世纪以上的时间里,一直站在毛泽东主席一边。毛泽东主席领导的革命改变了7.5亿中国人民的生活。

  正是周先生使中国对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转变,这种大转变使得尼克松总统有可能在1972年访问中国。

  这次访问则导致中美关系的改善。

  在周生病期间,邓小平先生接管了他的职责。据认为邓可能是有病的毛主席的继承人。

  【新华社伦敦1月9日电】英国《每日快报》1月9日刊登该报国际部写的一篇报道,题为《周的去世引起的中国权力之谜》,摘要如下;

  北京电台说,中国总理周恩来昨晚去世,终年78岁。25年多来,他一直是他的国家的最高行政官,并在促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效忠俄国、并使中国同美国的关系热乎起来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的浓黑的眉毛和笑容可掬的神态已成了当今比较温和的中国的象征。

  正是他在1971年搞的“乒乓外交”一即邀请美国乒乓球运动员访问中国——开创了这个新纪元。

  他的最光辉的成就是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以总统身份对中国进行的访问。

  但是,已经患病几年的周身体太弱了,因而在福特总统上月飞往北京以继续实行友好政策时,未能会见他。

  最常代表周同福特会谈的中国官员是大脸、矮胖的71岁的邓小平。他可能很快就成为中国领导人。

  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周恩来门生的邓实际上一直在负责政府的日常活动。

  虽然他曾在60年代末期的文化革命中受到毛的红卫兵的谴责,但他却已官复原职并且晋升了。

  邓在北京同福特总统以及前不久同前去访问的西德总理施密特会谈时说,西方同俄国的缓和是充满危险的。

  【纽约时报新闻社纽约1月9日电】(记者:约翰·伯恩斯)学术界研究中国问题的第一流专家们认为,周恩来总理逝世以及由身材矮小的、说话直率的邓小平副总理来继承他的职务,这至少将在短时期内使中国政策的作法而不是它的实质受到影Ⅱ向。

  记者在9日通过电话同美国各地的大学校园内和专家们进行了联系,他们预见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在作风上不像老练的周先生那么善于处世和采取和解态度的邓先生,在为使同美国的关系完全正常化作出必须作出的妥协的时候,可能会证明是较为僵硬的。

  然而,这些专家们一致认为,只要毛泽东主席仍然健在,就不会从北京谋求改善同华盛顿的关系的政策大大后退,同时也不会大大改变中国敌视苏联的态度。

  据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伯特·斯卡拉皮诺说,虽然周从1971年同美国谈判一开始就亲自处理这些谈判,但是中国走向同华盛顿和解的行动并不是基于“一个人的偏好”,而是基于。一种凌驾一切之上的畏惧和不信任苏联的心理所采取的切合实际的行动”。

  斯卡拉皮诺说,“毛早就在这个问题上决定采取断然的行动了。只要他健在,我就看不出立即改变对苏政策的任何可能性。同时,由于对我们的态度是从上面这一前提派生出来的,我也看不出这种态度有多大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专家们着重地谈到周和邓两个人的不同的作风,邓是在周总理于1974年进医院以后接管周的政府职务的,他现在看来继承了周的大部分权力。

  哈佛大学的费正清把中国的损失——“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同富兰克林·罗斯福逝世对美国的影响相比。他还说·周最伟大的品质,除了他的行政管理的才干以外,就是他求得妥协解决并调和针锋相对的利益的能力。

  哈佛大学的罗斯·特里尔说,相比之下,邓作风“果断”·因此他倾向于“用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而周常常用整夜的时间进行耐心说服来解决问题”。特里尔说,这对邓在谋求对内对外倡议的支持时可能是一个障碍。

  特里尔说,这两个人之间的差别甚至在普通的中国人心目中也是明显的,虽然他们对于他们领导人的个人情况几乎毫无所知。

  安阿伯的密执安大学的米歇尔·奥克森伯格称周是“一个品格高尚、性情和善的人”。他说,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充满了这样的事:周解决了国内对手之间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间看起来像是不可调和的分歧。

  “我丝毫不认为中国会由于失去他而垮掉。但是,人们必定会想,没有了他,紧张和冲突的时刻怎么能够得到缓和。例如,在中美关系中——中美关系仍然部分地是一种敌手的关系——人们就要问,是不是有一些人具有能够促使关系发展的同样声望和智慧。”

  谢伟思说,在邓的领导下,中国人对等待美国作出让步、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的让步,可能“比较不耐烦”。

  【法新社北京1月9日电】新华社发表的公告说,“治丧委员会获悉,有些国家的政府、兄弟党和友好人士要求派代表团或代表来华参加周恩来总理逝世的吊唁活动,对此表示深切的感谢。”

  新华社说,“按照我国的惯例和礼宾改革,决定不邀请外国政府、兄弟党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团或代表来华参加吊唁活动,特此公告。”

  根据在北京的观察家们说,所以作出这一决定,很可能是因为无法完成为接待为周吊丧的外宾必须要进行极大的组织工作。可以料想得到,这次丧礼本来是会吸引数目空前的外国显要人物到中国来的。这里的人们认为,考虑到时间紧促和北京能招待的外宾有限,中国当局没有能力接待大量的外国代表团。

  另外,如公告所说,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历来不邀请外宾。

  前代主席董必武在去年4月、共产党副主席康生在上个月逝世时,除了当时正好在北京访问的外国客人被邀请参加了他们的丧礼而外,没有外国代表团参加过这样的活动。

  【纽约时报新闻社香港1月9日电】(记者:福克斯·巴特菲尔德)中国今天宣布不邀请外国领导人出席定于15日举行的周恩来总理的丧礼。

  在作出不邀请外国人出席丧礼的决定的同时,有人猜测,中国领导集团也许已经在北京举行秘密会议,讨论由谁来填补周8日逝世后留下的空缺。

  据新华社报道,不邀请外国人的决定是“按照中国的惯例和礼宾改革”作出的。

  香港的分析家指出,实际上,中国的高级官员通常是为他们死去的同事举行不邀请外国人的追悼会的。这样的做法部分可能是为了想精简节约,以保持中国的革命传统。

  另一方面,中国也许感到无法接待大量希望参加丧礼的外国要人。尽管周有很大的国际威望,但是不邀请外国人的决定,可能也反映了中国长期以来的民族优越感的传统。

  之所以出现已经在举行党的会议的传说,是因为驻北京的外国外交官8日报告说人民大会堂在周逝世后有大型集会。北京没有证实举行什么会议。中国的做法是不宣布党的或政府的会议,除非是在会议开过以后。

  但是分析家们早些时候说,在附近广东省的两名政治局委员没有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倒行庆祝元旦活动,因此可能是知道周即将逝世而到北京去了。这两位政治局委员是新任命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韦国清和军区司令许世友。

  通常,在政治局会议后接着召开中央全会,从理论上,党的新的任命由中央全会批准。

  有一些高级领导人在北京聚会的场合,如出席丧礼,往往被中国利用来召开党的会议。

  周的逝世没有给中国或香港带来明显的混乱,看来北京决心要差不多像平常一样地处理事务。看来这也是一种形式,表彰周在文化革命的动乱后重建一个强有力的——虽然不是完全统一的一一中国领导集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北京下半旗,这块殖民地的英国政府机构和银行也下半旗。

  但是这是周逝世在外界表现出来的少数迹象之一。中国电台保持他们的正常广播节目。

  目前,人们的注意力已转到这样的问题上,即,在周逝世以后,看来是周在去年1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建立的过渡性领导班子,以及他信奉的实现稳定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是否会继续下去。

  在这个过渡性班子里,排在最前列的是邓小平。他现在显然——虽然决不是肯定的人选——要接替周担任总理。

  香港的分析家正在密切注视丧礼安排和可能举行的党的会议,看看是否能得到任何说明邓的命运的线索。他目前在党内只排第4。

  【路透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戴维·罗杰斯)尽管好几个国家的政府施加了压力,中国今晚还是宣布,中国将不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周恩来总理的葬礼。

  为周的悼念活动将持续5天,但是,最后的仪式只能由他的中国同事参加。

  消息灵通人士说,在宣布这位78岁的政治家逝世以后几个钟头之内,这里的一些外国大使馆就要求中国人让外部世界参加这次丧礼,使之成为适合周的国际地位的一次丧礼。

  他们对路透社记者说,日本已向礼宾司提出这一要求。另一个亚洲国家的总统也要求北京同意他来,一个西方国家政府的首脑也表示希望出席丧礼。

  但是,治丧委员会今晚发表的~项声明说,按照中国的惯例,不邀请外国人。

  与此同时,也没有消息来证实外国报界的下述推测:正在举行一次大型会议来决定,怎样填补中国领导机构的空缺。

  有经验的观察家们说,没有具体的证据来证实这一消息。中国的一位官方发言人对记者们说,他将记下记者们提出的这个问题。

  消息灵通人士说,乔冠华外长亲自对一位使节说,北京前些时候就已经决定,它不会破例,要外国代表团参加国丧。

  观察家们说,政府好像对国际上因为周逝世而迸发出来的同情稍微有点吃惊感到窘迫。今晚的声明对要求参加追悼会的国家表示深切的感谢。

  在这次冗长的丧礼中,外国人能参加的唯一的一部分是,星期一在古老的紫禁城里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里向他的亲属表示哀悼。

  本周末,周的遗体将在这里供公众瞻仰。他大概将在星期天(11日)晚火化,然后在12日开始第二阶段“追悼仪式”。

  据治丧委员会发表的计划,最后的仪式将在15日举行。

  外交官们预料,总理的逝世不会使政策立刻改变。他们说,最终将有必要召开一次高级会议来填补领导集团的空缺。

  观察家说,新被任命的人与重大问题上仍然有最后决定权的82岁的毛泽东主席之间建立信任,这对有效的政府将是重要的。

  正是周同毛的出色的合伙关系——这种关系是过去40年里建立的——使他能够在中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这里的人们以克制的心情悼念周,没有什么公开悲痛的迹象。报纸加了黑框。有些地方下了半旗,但是除此之外北京似乎没有怎么受到他逝世的影响。

  饭馆、商店和中小学校都照常,孩子们愉快地在结冰的湖面上滑冰。

  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表露出来的反应是镇静和有纪律的,但是毫无疑问官方讣告的颂词是热情的。

  讣告说,周——他出身贵族,长成后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是一位杰出的久经考验的领导人,并且称他的逝世是巨大的损失。

  《人民日报》(共产党机关报)第一次用第一版的整版刊登讣告。

  北京电视台今天晚上用缓慢的速度宣读了上述讣告。没有播映总理的纪录影片,但是映出一张占整个荧光屏的周的照片。

  【路透社香港1月9日电】北京电台今天宣布,中国将不邀请外国首脑或代表参加预定下星期四(15日)举行的已故总理周恩来的葬礼。

  这里收听到这家电台广播治丧委员会的一则公告说,这个决定是根据“中国的惯例和礼仪”作出的。

  但是,这则简短的公告没有说是否不让驻北京的外国外交使团代表自己的政府向已故的中国总理表示敬意。

  【法新社北京1月9日电】题:周恩来:中国报纸

  中国人民很晚才获悉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

  中国电台每半小时播送一次党和政府的讣告,宣读的语调是缓慢而沉重的,接着播送中国的哀乐,有时也播送国际歌。在两次播送讣告之间,日常的广播仍然进行。

  另外,各日报——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星期五上午都把整个第一版用于宣布逝世的消息。各报第一版通栏划出的一个大黑框里写道: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永垂不朽!

  有一张镶有黑边的周恩来的正面像的大照片,毫无疑问,这至少是在十多年以前,当他还是非常健康的时候照的。照片是在这一页的中间靠左部分,在讣告的旁边。

  最后,由毛泽东主持的、包括107名成员,特别是党内所有人士和政府全体成员的治丧委员会名单,刊在这一页的下面。

  在这个名单中,人们注意到有受到尖锐批评——没在报上点名——的教育部长周荣鑫。6周以来,他是旨在恢复文化革命以前的教育方法的“资产阶级”和“右倾”的头目。

  二、一月九日的评述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