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四、刘伯承一番建议,苏联顾问改称“专家”

  几天以后,周恩来第二次会见了刘伯承等人。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办好“陆大”的指示。毛泽东指示的基本精神是:“陆大”的方针仍然是延安抗大总校的方针。要在人民解放军建军传统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外国军队的先进经验。

  刘伯承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还不时地点头,像小学生上课一样认真、仔细,惟恐有所遗漏。

  最后,周恩来还告诉他们,毛主席想得很细,为了办好“陆大”,特地聘请了一批外国顾问帮助工作。

  听到这里,刘伯承不由一愣。一提到外国顾问,刘伯承就想起一九三三年,他担任红军总参谋长时,与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一起工作的情景。李德不懂中国实际,照搬教条却又仗恃其军事顾问的特殊身份而独断专行、飞扬跋扈的霸道作风,曾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使刘伯承对顾问的作用产生了疑问。

  往事记忆犹新,从刘伯承的内心来讲,是不愿意要这些顾问先生的,谁乐意给自己的头上戴紧箍咒呢?但组织的决定又不好不服从,刘伯承于是向周恩来坦言建议:

  “总理,我个人的看法,叫顾问不如叫专家好。顾问,顾问,就是要顾我们的问,叫专家就超脱了。你当你的专家,我们十我们的工作。我请你,你就讲;我不请你,你就不要顾问我嘛!”

  周恩来对顾问的历史相当清楚,也吃过不少苦头,所以十分明白刘伯承的苦衷,但在当时外交“一边倒”的形势下,请苏联顾问不但是为了教学需要,更是政治,外交上的一种考虑,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听了刘伯承这番话,他连忙说:

  “对,对,叫专家好。”

  为此,国务院专门发了一个通知,统一对外国专家的称呼。通知指出:除过去按顾问名义聘请来华的外国专家仍称顾问外,以后新聘请来华的和过去非按顾问名义聘请来华的外国专家,一律称呼“专家”。

  刘伯承深为周恩来这种从谏如流的精神所感动。

  办学校是一件很细致的事,周恩来还和刘伯承等人研究了筹建工作的一些具体事宜。

  一是校名问题。鉴于将来要开办海、空军科,刘伯承建议将“陆大”定名为军事学院;

  二是校址问题。为了早日开学,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刘伯承提出把校址暂时设在南京华东军大所在地。以后有条件营建新校舍后再行搬迁;

  三是干部问题。当时朝鲜前线需要干部,新建立的各军兵种及其领导机关需要干部,地方上各条战线也需要军队干部去支援。所以,从全军调干部很困难。刘伯承请求以华东军大和华北军大的一部分干部作为基础,依托华东军区组织起军事学院的各级机构。

  这些意见,从大局出发,既照顾了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全局,又基本满足了建校的需要,周恩来完全赞同。

  当谈话结束,刘伯承等人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周恩来再次亲切地问道:“刘老,你看还有什么事情吗?”

  这时,刘伯承用试探的口气问:

  “总理,我想,校址既然设在南京,能不能让陈老总来兼政委呢?”

  周恩来马上看出了刘伯承的心思:要请华东军区陈毅司令员兼学院政委,一为尊重“父母官”,二为取得物力、人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我明白你的意思,陈老总是华东军区司令员,你让他兼政委,找他要人、要钱、要房子就好说了,是这个意思吧!”周恩来坦率地说穿了刘伯承的心思。

  “是啊!我是有这个‘坏’主意。”刘伯承一面幽默地回答,一面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周围的同志也哈哈大笑起来。

  “这倒不是什么坏主意。你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但晓得他干不干呢?”周恩来没有直接回答可否。

  “你叫他干他就会干的。”刘伯承想尽量争取周恩来同意。

  周恩来爽朗地笑着说:

  “那也不好勉强。你和他商量一下,他愿意干,你说好就是了,中央同意。”

  这件事后来虽然没有实现,但是华东军区和陈毅司令员,无论在人力上,还是物力、财力上,都对军事学院给予了巨大的支援,使学院得以顺利地创建和不断发展起来。

  其后不久,周恩来又就如何办好军事学院问题,在中南海西花厅和刘伯承等人做了三个多小时的长谈。

  他们首先研究了教学方针和教学内容,军事、政治,文化教育部搞些什么,如何搞法。周恩来特别强调要搞好文化教学,指出:我们的干部文化低,这是历史造成的。只有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掌握现代军事科学技术。

  接着,又研究了教员问题。

  最后,周恩来勉励刘伯承说:

  “搞现代化军队建设,许多东西我们都没有经验。虽然刘老是个老教育家,搞了很久了,但搞现代化的军事学院,也还要不断地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把丰富的作战、建军经验加以总结提高,传授给全军中、高级干部。”

  谈话结束后,周恩来将刘伯承等人送出西花厅,一一握手告别。这时夜已经很深了。中南海显得格外安洋、静滥。但是,一座座庭院仍然放射出明亮的灯光,这些灯光映照在湖面上,投射出一片片闪烁的光影。共和国的领袖们仍然在为人民辛勤操劳。

  刘伯承走在中南海湖畔的小道上,回想着周总理的一次次谈话,尽管寒风阵阵吹来,但心里仍然感到热乎乎的。

  回到住所,刘伯承顾不上休息,即根据周恩来三次谈话的精神,和筹委会的同志们一起研究起草了《关于刨建军事学院的意见书》。

  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三日晚,刘伯承带着这个意见书,又一次来到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向周恩来和朱德做详细汇报。听取汇报的还有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后改为总政干部部)部长罗荣桓、代总长聂荣臻、军训部长萧克、总政副主任萧华和总干部副部长赖传珠等。

  汇报会由周恩来主持。他把座椅搬到他那张又宽又长的写字台前面,背对写字台,面对大家坐下来。然后,拿起意见书,他读一条,让大家讨论一条。遇到有修改补充的地方,他就转过身。伏在写字台上,随手记下来。

  就在这一天的深夜,在周恩来主持下,产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第一份历史性文件,绘出了解放以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高级军队院校建设的蓝图。

  这份由刘伯承起草的《关于创办军事学院的意见书》,由周恩来主持修改后,很快上报中央。三天后,毛泽东就亲自批准了这个报告。从此,开始了军事学院筹建工作的新阶段,并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四、刘伯承一番建议,苏联顾问改称“专家”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