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十一、积极争取对外开放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对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实行封锁禁运是行不通的,自我封闭同样是愚蠢的。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努力开拓下,70年代终于迎来了中美关系坚冰的融化,迎来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迎来了中日建交……终于使中外经济技术交流有了正常的外部条件。

  长期以来,周恩来十分重视以民促官,以外经、外贸促进外交的发展.这对发展新中国的外交关系,改善新中国的国际环境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72年以后,周恩来根据我国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外交关系的发展,提出了在正常的国际关系下外交工作要促进外经、外贸发展的重要思想。1972年4月9日,他说:“外交发展了,外贸也要发展。”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取得毛泽东的同意,排除“四人帮”的干扰,批准了43亿美元的引进方案,即从西方国家进口13套大化肥、4套大乙烯和1套1.7米轧机等重大成套设备.此外,他还批准从英国引进了斯贝飞机发动机制造技术,从美国引进了我国急需的两个卫星地面接收站、飞机惯性导航设备等等。这些引进,不仅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提高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尔后我国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大规模引进提供了经验。

  1973年6月29日,身患绝症的周恩来会见戴维·洛克菲勒时,对台湾严家淦利用外资、开办特区表示赞赏。周恩来说,严家淦“知道一些国家市场的需要,然后他在台湾搞加工厂,出口商品。比如,他知道在加拿大、美国、拉美、日本、欧洲市场上需要一些什么商品,他可以加工,搞出来后花样更新、色彩更好。引进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外资。进口原材料,然后加工,专门供出口。他还在台湾高雄划了一个像香港一样的自由港,不收税.这样,台湾的贸易额就大了。”〔1〕他的这番意味深长的话,对于今天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举办特区,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任何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活动都不可能超越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周恩来生前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不可能实行今天这样的对外开放政策,也不可能提出对外开放的口号。但周恩来在历史提供给他的回旋余地之内,作出了他最大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恩来经济文选》第645页。

  十一、积极争取对外开放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