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一、为了中华民族再度辉煌

  “上天”、“水利”是周恩来担任总理期间致力于国家富强所最关心的两件大事。

  “上天”即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是国家整个科学技术、工业、国防现代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安危.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抚今追昔,我们忘不了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们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了.我们同样忘不了中央专门委员会主任周恩来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在运筹、组织、管理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聂荣臻说:“中国从事原子弹和导弹技术都应归功于周恩来。”〔2〕

  周恩来对“两弹一星”的钟情,首先根源于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的“为了中华之崛起”的雄心壮志和对科技兴国的正确认识。

  世界首次生产力高潮发生在中国,这是由于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中国“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四大发明输入欧洲,为欧洲科学文化带来了黎明。马克思曾经分析过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程带来的巨大影响.他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3〕

  中国是火药的祖先,也是火箭的故乡。中国古籍《帝王世纪》和《山海经》中记载的飞车;《庄子·逍遥游》中记载的列子御风而行.屈原《离骚》中写的“朝发韧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一天之内飞越数千里;《淮南子》和《搜神记》中记载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些都表达了古代人类对上天飞行的遐想。在飞行器械方面,春秋时期著名工匠公输般曾经“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4〕;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曾经制成能飞的木莺.〔5〕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制作的木鸟,能够飞翔。〔6〕两千年前,中国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实用飞行器——风筝。《汉书·王莽传》载述,新朝天凤六年(公元19年),有人“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这是人类人力飞行或滑翔飞行尝试的最早记载。公元970年,冯继升把自己制作的世界上第一枚固体火药火箭献给宋太祖,并当场试验,获得成功。此后又有火箭制造家唐福和石普把自己发明的火箭献给宋真宗。在李约瑟博士笔下,世界最早的火箭之父是明朝时的中国人万户。万户的原始火箭上连着一把太师椅,万户坐在太师椅上。点火后,火箭连同坐在太师椅上的万户,直冲云霄。但是,万户未能会见月宫里的嫦娥,而是成了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殉难者。然而,万户勇敢的冒险精神永远激励着后继者.600年后,苏联发射了人造卫星,并拍摄到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于是把这一面死寂的海命名为“万户海”,以表示人类对他的崇敬。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的火箭、中国的万户……,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但是,十七世纪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上一步一步地落伍了。世界第二次生产力高潮——产业革命,英国成了世界科技与经济的中心。世界第三次生产力高潮——化工技术革命,德国成为世界科技与经济的中心.世界第四次生产力高潮——电力技术革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被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百余年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都敢于欺侮中国.中国为何沦落到这步田地?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技不如人、器不如人。为改变这两条,从林则徐到毛泽东、周恩来,一直在苦苦地摸索与奋斗着。

  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所写的一篇作文曾论述过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他把世界文明进步依次划分为:人工之时代,“十指所勤,毕生所经,本能所具有也”,役物之时代,“驾车有马,耕地有牛,司晨有鸡,守户有犬”;汽力之时代,“动物以有穷有尽之本能,供役其间,行见有左支右绌之象,故汽力以代物力”.他认为当时西欧英、德诸国正在提倡“电力光力以代兴汽力者”。至于中国,“汽力之兴,仅见诸二三工厂,他何有焉。”年轻的周恩来为此叹息道:“此英美德日所以趋于强盛,而吾国所以日就于衰弱也。”〔7〕

  周恩来从19岁开始东渡日本、西涉重洋,探索救国之路。起初,他相信科技救国.在东渡日本之前,他作诗曰:“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到日本后,周恩来在日记中写道:“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他重视“哲学的思想,科学的能力。”〔8〕到西欧后,周恩来通过推求比较,确立共产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此成为职业革命家。这时,他认为“在革命未成功前,我们只是个破坏,无所谓建设”.但是,革命成功后,生产的劳动阶级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科技兴国成为要务,“重用世界上有作用的科学家来帮助无产者开发实业,振兴艺术,更进而求生产力和消费力的均平配合”。〔9〕

  当中国共产党人用小米加步枪抗击日本侵略者时,德国人在佩内明德渔岛上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导弹研制基地,从那里发射导弹轰击英国伦敦,美国人于1945年7月24日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实现了地球上第一次核爆炸。往返于延安与重庆之间,对世界局面了如指掌的周恩来,最早感觉到了原子能时代的到来,感觉到了中国与世界科技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几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恩来挑起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总理的重担。向科学技术进军,特别是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成了周恩来工作日程上一项重要内容。周恩来的名言千百次地在中国科学家耳边回响:“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有过许多发明,为什么到现代就不能有所发明呢?后来居上,我们是应该超过自己的祖先的。”〔10〕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9页。

  〔2〕韩素音:《周恩来和他的世纪》第532页。

  〔3〕参见《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第14一15页。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墨子·鲁问》

  〔5〕《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后汉书·张衡传》。

  〔7〕《周总理青少年时代诗文书信集》上卷,第109一11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参见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898一1949)》第22、24、32页。人民出版社1989年

  〔9〕《周总理青少年时代诗文书信集》下卷,第329页。

  〔10〕《周恩来经济文选》第504页。

  2007/09/10

  一、为了中华民族再度辉煌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