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藏锋敛锷匕见图穷──协助毛译东指挥平津战役

  藏锋敛锷,匕见图穷,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隐藏进攻方向和目标,以假象造成敌方失误,等待时间成熟,一招制敌。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全面展开。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六十余万人,在上述两大战役的震撼和华北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下,惊恐万状。他们将兵力收缩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唐山一线,对固守平津,或海运江南,或西撤绥远,仍犹豫不决,举棋未定。蒋介石和傅作义均认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辽沈战役后,需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休整,方能入关作战,故暂时采取了静观待变的方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军委,决心趁华北敌军尚未逃窜之际,调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会同华北军区所部,将傅作义集团就地全歼,以加速国民党统治的总崩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隐蔽战役企图,抑留敌军,等敌军发现之时,已陷于插翅难逃之境。

  平津战役是自十一月二十九日发起的,而准备工作从十月底就已开始。根据毛泽东指示,东北野战军组成先遣兵团,由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等率领,先行入关。十一月初,东北野战军主力在锦州、沈阳、营口诸地休整;华北第一兵团正围攻太原;第二兵团位于阜平地区准备参加太原作战;第三兵团已包围归绥,准备夺取该城,第七纵队正围攻保定。综合分析华北形势,周恩来于十一月九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华北、东北领导人的电报,指出:傅作义正徘徊于平、张、津、保之间,对坚守平洋或两退绥包似尚未下最后决心。

  如我攻打归绥,有促使傅及其嫡系三个军及骑兵三、四个旅提早西退可能。

  为抑留傅军,待我主力入关协同华北力量彻底歼灭该敌,特改定华北第二、三兵团部署:第二兵团主力向太原地区移动,准备参加太原作战;第三兵团停止攻打归绥,主力移至归绥、集宁之间休整;程子华部担任监视北平之敌,如该敌再向石家庄进攻,则以全力攻击北平拖住该敌。这样,华北战场暂呈平静态势,对傅作义集团起了麻痹作用。

  这时,在淮海战场,人民解放军作战取得了重大进展。十一月十一日,华东野战军已将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合围于碾庄地区,并发起猛攻。华北放军更为动摇,而蒋介石则要更多地考虑收缩兵力,加强长江防线问题。

  十一月十二日,周恩来为中央军委起草致程子华、黄克诚并告林彪、罗荣桓等电,再次强调:对付傅作义部,重在抑留它在平津张保地区,不使西退,也不使其得以由海上南撤。十一月十七日,周恩来又为中央军委起草了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东北局、华北局电,指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我已可达歼敌十八个至十九个师的胜利。在我胜利威胁下,蒋必将考虑其长江防线问题,而蒋嫡系二十四个师从华北海运江南,是蒋介石今天唯一可以使用的机动兵力。不论他将这个兵力直接使用于防守江南,或先使用于协同黄维、李延年向北接出邱、李、孙三兵团,然后集中约九十个师的兵力,布防长江下游两岸,对于延缓蒋介石反动统治的最后崩溃说来,都会起较大作用。电报指出:“从全局看来,抑蒋系二十四个师及傅系步骑十六个师于华北来消灭,一则便利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二则将加速蒋匪统治的崩溃,使其江南防线无法组成,华东、中原两野战军既可继续在徐淮地区歼敌,也便东北野战军将来沿津浦路南下,直捣长江下游。但欲抑留蒋、傅两部于华北,依华北我军现有兵力是无法完成的。”据此,要求郑重考虑下述两种方案:其一,东北野战军提前本月二十五日左右向关内开动,预计现在锦义(指锦州、义县──引者注)地区的部队,下月十日以前可到天津、唐山地区,如敌正在南撤,我可歼灭其一部或大部;如敌尚未开动我可抑留该敌,继续休整并修复北宁路,然后大举歼敌。其二,仍按原计划休整到十二月半,然后南进,这样,则准备到平津后无仗可打时,好沿平汉路南下,先在长江中游作战,逐步东进与刘陈会攻京、沪。电报中还说:“太原甲克确有惊动蒋傅促其西撤南撤的危险,现在与徐(向前)、周(士弟)电商是否可以暂时停攻,就地休整,待你们攻平津时再打太原。”十八日,中央军委致电东北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决定:着东北野战军在一二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全军或至少八个纵队,“取捷径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不使逃跑,并争取使中央军不战投降。”电报要求东野首长先行出发,到冀东指挥。电报还说:“我们已令杨、罗、耿在阜平停止,并准备出张家口附近,协同杨成武阻止傅作义西退,徐、周已复电同意停攻太原。”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程子华、黄克诚致电中央,请示派部队占领滦河铁桥一事。十九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复电:“此举将会有惊动榆关滦州之敌,使其过早退缩唐山津沽,从海上撤退的危险,应暂缓执行。东北野战军正提早入关,派队占桥问题应在林罗整个计划之内。”十一月二十三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十个纵队和特种兵全部,分别由锦州、沈阳、营口地区秘密出发,夜行晓宿,向关内进军。同时,新华社、广播电台大量播发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祝捷、庆功、练兵、开会的消息,造成东北野战军正在休整的假象。二十九日,华北第三兵团攻击张家口,吸引傅作义部两援,平津战役由此开始。

  十二月初,傅作义发觉东北野战军开始入关,加强了北平的防御。为不使敌军决策狂跑,人民解放军对敌实行了“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方针,抓住西线,稳住东线,迅速将敌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和塘沽五个孤立的据点上。待傅作义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南撤、西退之路已被完全切断。接着,人民解放军采取先打两头,再取中间的战法,逐次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和天津诸敌,北平国民党守军二十五万人,陷入解放军百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最后,在人民解放军的争取下,傅作义率军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这一战役历时六十四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一个“剿匪”总司令部、一个警备司令部、三个兵团部、十三个军部、五十个师,共五十二万余人。至此,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这次战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关键之一,在于人民解放军通过各种手段,成功地将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平津地区,并首先完成了对这个集团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从而能够周密部署,各个歼敌。周恩来在这一战役指挥中所作的杰出贡献,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007/09/10

  藏锋敛锷匕见图穷──协助毛译东指挥平津战役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