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徐明善 唐复全 曲维加:周恩来与新中国海防

  在我国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始终关注着新中国海防问题。他与毛泽东、朱德等从国家战略和国际战略的高度出发,对新中国海防的战略地位以及新中国海防建设、海防斗争等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原则。

  高瞻远瞩,确立新中国海防的战略地位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革命家就曾预见到抗战胜利后巩固中国海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提出要加强海防问题研究,并决定由叶剑英主持成立海防研究小组,开始研究海防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多次强调,必须“迅速组织力量,建设海军基地,建立海防”,要“为巩固祖国的海防而努力奋斗”。〔1〕1951年10月,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其颁布的中央军委命令中进一步强调:“海防为我国今后主要的国防前线”。〔2〕与此同时,周恩来还从三个方面具体而深刻地阐述了新中国海防的战略地位。

  首先,新中国海防,是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保障。

  我国作为一个濒海大国,海洋方向的安全历来都与国家的安全利益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洋方向的形势一直是相当严峻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就通过操纵联合国和勾结英、法、澳等16国实施对华禁运,把国民党政府的海上封锁扩大到国际规模。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后期,美国进一步推行海上孤困中国的政策,派重兵驻扎台湾地区。进入70年代后,超级大国在西北太平洋的角逐异常激烈,其海上力量不断增加,周边海上某些邻国不断侵占我海洋岛屿、分割我海洋区域、掠夺我海洋资源,使我国海上斗争出现严峻而复杂的局面。周恩来之所以高度关注新中国海防,首先正是基于对国家安全利益的深切关注。这是他确立新中国海防战略地位的第一个“支撑点”。1950年9月,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为建国一周年举行的庆祝大会上曾强调指出:“中国百多年来的历史特别是近二十几年的历史表明:中国一直是帝国主义侵略盗匪的重要目标,因此胜利了的中国人民不可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护自己。我们必须及时地加强我们的国防建设,并且随时警惕地注视着帝国主义敌人扩大侵略战争的阴谋。我们必须建立强大的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才能够击退从空中和海上袭来的武装盗匪,保护我们的领空领海不受侵犯。”〔3〕1963年10月,他在视察海军舰艇部队时又十分感慨地说,有了强大的海防,就不怕帝国主义从海上来欺侮我们了,党中央就放心了,全国人民就放心了。

  其次,新中国海防,与国家发展利益息息相关。

  我国海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海洋事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繁荣密切相连。对于海洋的巨大经济价值、海洋经济与国家发展的密切联系,周恩来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这是他确立新中国海防战略地位的第二个“支撑点”。1951年初夏,周恩来在会见张学思时就曾意味深长地指出:“我们人类是在地球上生活的,地球的十分之七是大海,大海是一个非常奥妙的自然王国,它的财富和资源比大陆要多得多。所以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发展,将来必定要向海洋进军,把这个自然王国变成自由王国。”接着,周恩来把话题由海洋转向海防,他对张学思说:“我国是个濒海的大陆国家,海岸线北从鸭绿江口起,南到北仑河口止,绵长得很啊。因此,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海上长城’。你们海军前途很远大,既是大海的保卫者,又是大海的建设者,你们是海洋的骄子啊!”〔4〕

  再次,新中国海防,直接关系到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中国海区拥有众多具有国际战略意义的海上通道(如朝鲜海峡是日本海与中国海的唯一通道,巴士海峡和大隅海峡是太平洋与中国海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中国海的战略通道),中国海区的战略形势对于西北太平洋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举足轻重。因此,加强中国海防,不仅对保卫我国安全和保障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和平。毛泽东以及周恩来等在思考新中国海防战略问题时,极为关注海防建设与世界和平的这种必然联系,这是他们确立新中国海防战略地位的第三个“支撑点”。毛泽东曾多次强调,我们要建设强大的海防,要使太平洋太平。1957年8月,为庆祝我军建军三十周年,军委决定海军在青岛举行海上阅兵。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主席检阅海军部队。在阅兵式上,他强调指出:“必须继续努力,为建设一支坚强的足以自卫的海军力量,保卫祖国,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而奋斗!”阅兵式结束后,应受阅官兵请求,他又挥笔写下了“为建设一支更加强大的足以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的海军而奋斗不息!”的题词。〔5〕新中国成立后,我海防部队始终牢记毛泽东及周恩来的期望和嘱托,通过多种方式,如援外作战、舰艇出访、公海训练、极地考察等,积极支持和贯彻国家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显示和提高我国的国威和军威,维护和促进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发展演进,在海洋战略领域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海洋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海洋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海洋政治斗争日益加剧,海洋权益之争已经成为濒海国家之间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海洋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和海洋政治斗争的不断加剧,海洋军事斗争日益激烈,当前世界濒海国家在纷纷调整军事战略,其中的一个基本战略趋向,就是重视发展海上军事力量,注重扩大对海洋的军事控制。因此,周恩来关于高度重视新中国海防,并确立其战略地位的思想,在当前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仍然是我们进行海防建设和海防斗争的重要指导思想。

  审时度势,制定新中国海防建设的战略规划

  以建设一支强大的足以保卫自己的人民海军为目标,以海军力量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海防,是周恩来关于海防建设的基本构想。因此,他在1949年8月为华东军区海军的题词中就明确提出“为建设中国人民海军而奋斗”的重要口号。〔6〕人民海军组建后,他又适时地提出了制定海军建设的战略规划问题,他指出:“在抗美援朝作战的统一部署下,海军要迅速组织力量,建设海军基地,建立海防;加强战备,随时应付帝国主义可能扩大的战争,加紧进行战斗训练和力量建设,……研究一个三年建设计划,一面备战,一面从事长期建设。”〔7〕根据周恩来的这一指示,海军党委召开海军建军会议,专门研究海军建设规划问题。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周恩来审阅了海军提出的三年建设计划。这一建设规划,明确规定了人民海军的建军路线、组织原则、基本任务和具体实施方针,提出了“逐步建设一支坚强的国家海军”的奋斗目标。从而对海军力量建设作出了战略性的筹划。这次会议及其通过的海军三年建设计划,在海军和海防建设史上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制定的海军建设计划,集中体现了他的“建立海防”必须把海军的“力量建设”放在中心地位的思想。这一思想包括:

  其一,建设强大海防必须注重海军兵种建设,把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岸防兵部队、海军陆战队等诸兵种的建设作为海上战斗力量建设的基础。

  海军是一个合成军种,因此,周恩来十分重视海军诸兵种的建设。海军兵种部队的建设作为新中国海防建设的基础,最初是以空(海军航空兵)、潜(潜艇)、快(鱼雷艇)为主,其他兵种部队相应发展。然而,海军的这种兵种构成还远远不能适应海上防卫的需要。建立以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为主的海上战斗力量部队,就成为海军力量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提到议程。为了落实这一建设计划,周恩来亲自筹措资金并与苏联签订了1.5亿美元的贷款协定用于海军舰艇部队建设,虽然由于此贷款因用于购买抗美援朝物资而没有完全落实到海军,但此后又把这一计划提到了议事日程。在他的直接关怀下,海军诸兵种相继建立并在加强建设中得到发展,从而奠定了海军力量建设的基础。1950年,海军组建不久,他就为海军作了加紧“力量建设”等重要指示。〔8〕1951年,他在视察潜艇学习队时又书写了“遵照毛主席指示,学会潜艇作战”的重要题词。此后不久,中国第一个潜艇基地在青岛组建。1952年,他批准了海军萧劲光司令员呈送的《关于一九五二年海军空军建设问题》的报告,同年4月,海军航空兵部队宣告成立。1957年以后,他又多次视察、检阅海军舰艇部队,并多次提出“建设一支更强大的足以保卫自己的人民海军”的重要嘱托和期望。〔9〕1966年以后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他对海军诸兵种建设特别对具有战略意义的核潜艇兵种的建设更加关注,并抱着病体为海军建设和发展扫除障碍。周恩来关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以海军为主体,以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为骨干的海防力量体系的思想,关于建立以核导弹潜艇为标志的海军战略兵种以遏制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对我实行海上威胁的思想,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其二,建设强大海防必须注重海军院校建设,把培养海军高素质人才放到战略地位。

  创办海军院校,培养海军建设人才,是“建设海军的基本环节”。为了紧紧抓住这一环节,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专门研究并制定全军包括海军院校建设方案和办校方针。为了办好正规的海军学校,他特派张学思赴苏联考察,并授权他与苏方商谈聘请苏联海军顾问帮助中国创办海军学校。以张学思向中央军委呈送的《关于学校教育的初步意见》为基础,聂荣臻元帅向毛泽东、周恩来等呈报了《关于创办海军学校的报告》,提出了建立大连海校的办校方针、教育计划、招生条件和名额分配等问题。周恩来在审阅这一报告时针对学员来源问题作了重要批示:“再从起义人员中选一些政治可靠的青年,分入普通班与速成班,然后才能鼓励来者,望注意。”〔10〕接着,又由周恩来主持,邀请中组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军队各大单位负责同志,商议动员大批知识青年进军校。根据他的安排,海军学校除了从海军内部挑选一部分文化较高的工农分子外,又从地方工科院校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和高中生中接受了一批学员。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培训水面舰艇初级干部的正规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在大连正式创建并按期开学。大连海军学校创建后,他仍然十分关心海校的建设和海军人才的培养,并亲临大连海校视察。1951年6月,他在大连接见了大连海校副校长张学思,并乘坐张学思亲自驾驶的炮艇视察了大连海湾。在听取张学思汇报他自己学习海军技术的情况后,他鼓励说:“你干得很好嘛!作为一个海军学校的领导,才干了一年多,就会亲自操船,能带领学员海上实习,这就不简单嘛!”接着又说:“海军是个新军种,我们这些人都是陆军出身,谁也没搞过,有困难不要紧,知难而进,边干边学嘛,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你还很年轻,下苦功,钻它几十年,等你象我这个岁数的时候,就成了海军专家了。”〔11〕之后,人民海军又陆续在青岛、南京等地组建了10多所海军学校。在海军院校建设中,周恩来关于通过院校“培养干部,训练水兵”的思想,关于院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既要技术过硬又“要把思想教育搞好,要把作风带好”的思想,关于善于学习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实行开放型办学的思想等等,对于指导新时期的海军院校建设仍有着现实的意义。

  其三,建设强大海防必须注重武器装备建设,积极推过海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

  周恩来极为注重海军武器装备的建设特别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海军武器装备建设所经历的从缴获、接收、购买、转让制造、仿制改进,到自行研制、生产的各个阶段,都是在他的直接组织领导下进行的。最初时期,他特别重视船厂建设,亲自拨专款修复船厂,以用于修复舰船进而形成战斗力并为以后装配和制造舰船创造条件。为了解决海军履行保卫海防使命任务的急需,他又决定从国外主要是从苏联购买一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舰艇、飞机、大炮以及其他水中兵器、雷达和通讯器材等,为海军武器装备建设及其现代化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但他认为,对于武器装备,单靠购买和搞搞修理是不行的,武器装备现代化、尖端化是买不来的。应该是先搞修理,再由修理发展到制造,不仅要自行研制常规武器,还要研制尖端武器,因为科技强军重点体现在武器装备现代化上,尤其体现在尖端武器的研制和运用上。他曾强调指出:“尖端要有”,要能够制造世界上最新的武器,因为“有了导弹核武器,才能防止使用导弹核武器”;今后打仗仍以常规战为主,“计划要放在打常规上,但仍要继续抓紧搞尖端”。〔12〕接着,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了聂荣臻元帅呈报的《关于开展研制核动力潜艇的报告》。核潜艇研制伊始,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原子能专家,并对我进行核技术封锁,核潜航研制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据此,毛泽东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3〕周恩来也坚定地表示:“就是没有裤子穿,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核力量”,“我们要搞尖端国防。”〔14〕后来,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核潜艇研制工作又面临新的考验,但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和部署下,这项工作仍在艰难地进行。1970年7月,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陆上试验反应堆即将进行启动运转试验,周恩来批准了这一重大行动,并作了“充分准备,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一次成功”的重要指示;〔15〕1971年6月,即将在潜艇上装填核燃料,作第一次启动的全艇联合试验,他在听取汇报后又作了重要指示:“核潜艇我们第一次搞,试验工作要稳当一些,一步一步把工作做好,多花一些时间充分试验,取得经验。”〔16〕试验前,他还再三嘱咐要通过试验取得各种科学的数据和资料,积累经验,并具体地提出了海上试验可分码头、水面、浅水和深水航行四个阶段进行。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各有关单位、部门经过精心组织,顺利地进行了四个阶段的试验,先后共出海20余次,进行试验的项目200个,累计航程6000多海里。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在海军武器装备建设中,周恩来关于计划要放在打常规上但仍要搞尖端国防的思想,关于建造核潜艇实现海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尖端化的思想等等,是一些极具远见卓识的思想,对于新时期海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仍具有指导作用。

  其四,建设强大海防必须注重军事训练,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形成现实的战斗力。

  周恩来对海军的军事训练格外重视,他多次到海军部队检查军事训练工作并作了重要指示。1950年7月,他对海军作出了“加紧进行战斗训练”的指示;1953年11月,他视察海军舰艇部队时又强调要“加强训练,提高技术”;1957年8月,他代表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在胶州湾检阅了人民海军舰艇部队和航空兵部队,他对这次海上合成训练和海上表演给予很高评价。周恩来的这次检阅,极大地推动了海军正规化训练的发展,在海军训练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文革”期间,他力排林彪、“四人帮”鼓吹的“政治可以冲击一切”错误口号对军队训练工作的干扰,反复强调军队训练特别是海军等技术军兵种训练的极端重要性,他甚至作出全年“技术兵军事训练120天”的具体指示,从而使海军部队的训练工作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得以进行。在海军的军事训练中,周恩来关于在和平时期必须通过正规化训练提高战斗力的思想,关于带着敌情练兵的“练为战”的思想,关于加强训练、提高技术以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关于海军必须注重联合训练、合成训练的思想等等,在今天的训练工作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五,建设强大海防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的作用,不断推动海军现代化进程。

  海军作为现代科技密集型军种,科学技术现代化对其壮大和发展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得到了周恩来的极大关注,并深刻地指出:“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无论在和平的竞赛中或者在敌人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战胜帝国主义国家。”〔17〕因此,他率先向党中央提出发展国防科学尖端技术的建议,并亲自领导了这项工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海军在第一届党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把海军战斗力量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应寄托在“尖端技术”上的基本思路,并认为,海军作为技术型兵种,“如果不尽快突破尖端技术这一关,长期停留在现有水平上,即使制造了大批常规装备的战斗舰艇,在未来战争中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搞尖端国防、尖端海防,人才是根本,海军的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人员的参与和奋斗,这也是周恩来的一个基本思想。他曾指出:“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就需要各种科学专家”。〔18〕海军组创初期碰到的首要难题就是缺少有知识、有技术特别是有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周恩来提出,首先把政治可靠、有文化、有技术、有舰艇工作经验的原国民党海军起义、投诚人员调配给海军,同时要求从各野战军摸底查找有技术专长的人才输送到海军来,另外,还主张从全国招收一批大学生参加海军,向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国家著名高等学府和国家有关机构招聘和吸收专家教授参加海军。这些举措对于人民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海军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海军科技干部的数量超过了海军干部总数的一半,在海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周恩来关于建设强大海防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作用的这一思想为新中国海防、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至今仍具有重大指导价值。周恩来关于以海军力量建设为中心建设新中国海防的理论和实践,在新中国海防建设、海军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运筹帷幄,提出新中国海防斗争的战略原则

  一是开展海防斗争必须坚持发动和依靠沿海人民群众的原则。

  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保卫国防和海防,是周恩来的基本思想。1957年12月,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上海陆海空军军官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必须“依靠人民”的问题。他指出:“力量的源泉是人民,归根到底,一切胜利的取得是依靠人民的力量。由人民中的一部分优秀分子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成一支武装,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解放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个力量丝毫不能懈怠,只有这样,敌人才不敢为所欲为。”的因此,他特别要求陆、海、空三军“加强军政联系”,“密切军民关系”,“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周恩来在视察部队时也总是特别注重了解军民关系问题。1960年2月,周恩来视察南海前哨的海军部队时,特别询问了西沙的民兵和渔民情况,询问了“军民关系搞得怎么样”。当官兵们回答说:“军民关系搞得可好啦”时,周恩来高兴地说:“军民团结紧了,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20〕

  二是开展海防斗争必须坚持“三军”配合、协同作战的原则。

  周恩来认为,“击退从空中和海上袭来的武装盗匪,保护我们的领空领海不受侵犯”,履行保卫国防、保卫海防的使命任务,陆、海、空三军部队是“常备军”,是海防武装力量的支柱。其中,海军是海上反侵略、“御海洋”的主力;沿海陆军是抗登陆、“固海岸”、“严城守”的骨干;沿海空军是打击空中袭扰之敌、支援地面和海上作战的空中堡垒,由此共同筑就新中国的“海上长城”。这是开展海防斗争必须坚持联合作战、协同作战的基本依据和基础。海军内部的舰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和陆战队等诸兵种也有一个配合协同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开展海防斗争中必须坚持“积极配合”、“主动协同”的作战原则,以提高海防武装力量的“综合作战能力”。1950年11月,周恩来对“学会现代军事技术与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指挥”的提法表示赞同;1964年6月,他对海军航空兵作战有功人员说:“你们打了一个很好的合同仗。这次战斗是群众的智慧与联合作战的胜利”;〔21〕1957年8月,他检阅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举行的联合演习时,对合同训练的成果也给予了很高评价。1959年在穿山半岛又举行了由陆、海、空三军参加的渡海登陆战役的联合演习。这次演习进一步丰富了海军与陆军、空军协同进行近海岛屿登陆作战的经验,是训练中贯彻周恩来三军配合、协同作战原则的成功尝试。

  三是开展海防斗争必须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的原则。

  周恩来多次指示沿海地区海、陆、空三军部队,要善于把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等多种形式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他曾在陆、海、空三军干部的一次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是主张和平的,但和平必须通过斗争去争取。比如说,我们的外交工作是和平斗争,军事工作是武装斗争,这两种斗争是互相配合的。外交斗争需要有后盾,这主要是军事力量。”〔22〕在开展新中国国防、海防斗争中运用“两种斗争相互配合”的原则,周恩来有着高超的艺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58年,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援中东人民的正义斗争,中央军委决定,通过“炮击金门”,严惩国民党军,牵制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炮击战斗打响后,美国国务卿即发表声明:“要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来确保金门和马祖的有关阵地。”对此,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了12海里领海线的声明,同时庄严宣布:“台湾和澎湖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允许外国干涉”。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在封锁金门的斗争中,毛泽东、周恩来制定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等方针,对开战时间,打多少炮弹,何时停何时打、以及战区的范围和对美军采取何种对策等问题,都作出了适时而巧妙的部署。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导演的这场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军事政治仗和军事外交仗,既打击了美国的威风,又造成了美蒋的矛盾,粉碎了美国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坚持运用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的原则中,周恩来一方面强调“军事力量”的“后盾”作用,注重利用“军事力量”争取海防斗争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要有政治头脑和政治观念,要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问题,去处理事件。1963年5月,周恩来亲自指挥调查“跃进”号失事事件,就是首先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针对西方某些国家利用这次沉船事件对我国进行挑衅和中伤以破坏我国政治声誉的情况,周恩来接连向海军、向交通部下达了对“跃进”号进行调查的命令。周恩来认为,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海上事故了,它已经成了国际事件了。因此,要从政治外交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这一事件。他指出:“能不能查明‘跃进’号沉没的原因,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国威,我国的军威。对于这样的大事。我当总理的要抓。”〔23〕他还针对海军舰艇部队官兵将去公海执行任务的特点,又作了具体的要求。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和指示下,查清了沉船的原因,并通过新华社发表了“‘跃进’号触礁沉没”的声明,才平息了国内外舆论的风波,在政治上争取了主动。

  四是开展海防斗争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的原则。

  周恩来认为,开展军事斗争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作为军事斗争重要部分的海防斗争和海上军事斗争,要取得胜利也必须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1965年8月6日进行的“8·6”海战,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近战、夜战”和“灵活机动”等原则的成功运用。周恩来在听取参加海战代表的汇报后明确指出:“这次海战所以打得好,小艇所以能击沉敌大舰,主要是打了近战、夜战、群战。海战也要把敌人分割包围,先打弱的、小的,后歼中的,孤立大的、强的。总之,你们要好好研究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认真总结好海战经验,改进训练方法,进一步发扬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24〕福建崇武以东海战是周恩来亲自指挥的一次海战,也是他在海战中成功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近战、夜战”原则战胜敌人的典型战例。周恩来发出“准备出击”的命令后,又在作战指挥室作出了明确的指示:“你们要吸取‘8·6’海战的经验,要集中兵力先打一条,一定要打好,发扬我军近战、夜战、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25〕海战胜利后,当参战海军官兵赞誉他的正确指挥时,他非常认真地说:“这次胜利,主要是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的结果。”“海战怎么攻,怎么打是你们的事,你们学习毛主席著作结合实际一讨论,办法就来了。我只是讲了几句,主要靠毛泽东思想,靠你们嘛!你们要认真总结经验,胜不骄,败不馁,去争取新的胜利。”〔26〕对于这次海战的胜利,陈毅元帅代表周恩来作了这样的总结:“这次海战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近战、夜战的胜利,是突然袭击、迅速包围的胜利,是打歼灭战的范例。”〔27〕这次海战虽然属于国家内部的海上军事斗争,但在这次斗争中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的成功经验对于开展海防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总理,作为军委副主席,对于新中国国防和海防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关于新中国海防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关于新中国海防战略地位的思想以及新中国海防建设和海防斗争的思想与实践,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部分而载入史册,成为新时期海防建设和斗争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永放光芒。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学院)

  注释:

  〔1〕195O年7月对海军的指示;1953年11月2日视察长江口舰艇部队时的题词。

  〔2〕〔27〕《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当代军事问题研究》第287、325页。

  〔3〕〔17〕〔18〕〔19〕〔22〕《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3-34页、第182页、第160页、第274页、第274页。

  〔4〕〔11〕《张学思将军》第298页、第298-299页。

  〔5〕《萧劲光回忆录》第149、150页。

  〔6〕1949年8月28日为华东军区海军的题词。

  〔7〕〔8〕1950年7月对海军的指示。

  〔9〕1957年8月4日在北海检阅海军部队时的题词。

  〔10〕〔15〕〔16〕《当代中国海军》第106页、第247页。

  〔12〕《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416页。

  〔13〕〔21〕《海军史》第83页、第141页。

  〔14〕《周恩来谋略大全》第241页。

  〔20〕〔23〕〔24〕〔25〕〔26〕《大海的骄傲——人民海军纪事之一》第45页、第58页、第49页、第50页、第51页。

  2007/09/10

  徐明善 唐复全 曲维加:周恩来与新中国海防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