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一、少年时光

(一)三母育大鸾

  母亲是伟大的,伟人的母亲更是伟大的。作为世界伟人的周恩来,一生都怀念生他、养他的三位母亲。

  一八九八年三月五日,周恩来诞生在历史悠久的古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县)。淮安,处在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和滔滔东流的淮河交汇处。在铁路兴建之前,淮安是南北交通水路的要津,也是苏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经济文化都比较繁荣。淮安府境内,曾诞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西汉军事家韩信、西楚霸王项羽、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地灵人杰,再加上经济、文化的发达,给降生于世的周恩来提供了独特的社会环境。江浙文化对祖辈、父辈的影响,延伸到周恩来的身上。

  周恩来是祖父周殿魁的长孙,父亲周贻能的长子。长子、长孙出世,周家充满了喜气。在母亲心中,更是充满了慈爱。周恩来的生母姓万,小名冬儿。在万家排行十二,因此大家习惯称她为万十二姑。万十二姑的父亲万青选原籍江西南昌,与周恩来的祖辈一样,也是师爷出身,后来在淮安府的清河县(后为淮阴县)做了三十年知县,在当地也算得上是有名望的人物。万十二姑美丽、善良,读过五六年家塾,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由于家庭的影响,十二姑性格开朗、精明果断、乐于助人,嫁到周家后,更是贤惠能干,周家的许多大小事情,都离不开她,她也热心、乐意地尽力帮助别人摆脱困境。然而,到周恩来父亲这一辈,原本兴旺的周家已走向衰败,生活一天不如一天。长子、长孙的出世,多少给这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带来了一线生机。

  父亲与十二姑商量以后,给孩子取名为“大鸾”。“鸾”是一种与凤凰齐名的神鸟,象征吉祥、幸福。无论有没有这种鸟,父母总是希望长子有出息,将来振兴周家。

  周恩来不满一岁时,他最小的叔父周贻淦病危,膝下无子女。按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倘若就这么死去,不仅祖宗的祭坛上不能放他的牌位,而且遗留下来的寡妇也永远被家族内外的人看不起。这时一位信奉神明的亲戚给贻淦的妻子陈氏出了个主意:“假如把大鸾过继给你们,就能冲喜消灾,贻淦的病也会好起来的,你也可以免除无后之苦……”陈氏左思右想,觉得也只好如此。

  过继之事与周恩来父母商量后,父亲起初很是为难。他需要长年在外面做事,挣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刚有这么个儿子,就要送给别人,的确舍不得。但生母是个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之人,她自从嫁到周家,就目睹四弟贻淦被肺痨折磨的惨状,更理解弟媳陈氏的苦衷。为挽救小叔子的生命,也为弟媳今后的生活着想,万十二姑忍痛把大鸾过继给了贻淦和陈氏。

  然而,收继子的喜悦并未给贻淦的病带来转机。两个月后,贻淦去世,周恩来由嗣母陈氏精心抚养。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朝的秀才,还学过一点医学,稍通医术。在这样的家庭中,陈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自幼喜好诗文书画,有较广博的学识和文学修养,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才女。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仁慈礼让。由于年轻守寡,她很少出门,终日守在家中与养子大鸾相依为命,把全部的感情、心血和学识都倾注在对大鸾的抚养和教育上。嗣母丧夫的悲痛心情得到了安慰,而周恩来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周恩来过继给陈氏之时,生母万十二姑又怀上了他的弟弟恩溥。周恩来改称生母为“干妈”。称养母陈氏为“娘”。为了哺育养子,陈氏又托人在当地农家为他找了一位乳母蒋江氏,三人一同生活。乳母同样慈爱、淳朴、宽厚,她在哺养周恩来之时,也把劳动人民勤俭朴实、行善积德的美德,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对乳母也很有感情。

  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遭遇,周恩来与别人不同,有了三位不同意义上的母亲:生母、嗣母、乳母。

  周恩来从四岁时起,便在嗣母的教育下开始认字和背诵唐诗。五岁时候,嗣母又把他送到家塾里去读书。这时,周恩来正式取学名为恩来,字翔宇。这一名字,同样包涵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和厚望。之后,他先后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等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虽然不能全读懂,但对他的思维个性,却是最早的熏陶。

  从家塾回到家里,嗣母不仅进一步辅导他学习,而且经常给他讲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如《云雨花》、《再生缘》等等。后来周恩来到南开学校上学时写了《射旧忆旧》一文,还回忆他“幼时喜闻故事”,对嗣母讲的故事具有“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的浓厚兴趣。

  在与乳母蒋江氏的共同生活中,周恩来也听到了许多劳动人民的事情,如播种、插秧、收割、舂米等等。乳母带他到乡下家中去玩,他不仅结交了乳母的亲生儿子等穷苦朋友,而且亲身体会了农民耕耘的艰辛,从中他也理解了嗣母经常给他讲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真正含义。乳母虔信神明,还经常带周恩来去烧香拜佛,求东岳大帝保佑。虽然幼小的周恩来不理解乳母为什么要去拜佛,也不知道神明是什么,但是,乳母与人为善、慈爱宽容、大公无私的品格,在周恩来心中留下了重要的痕迹。后来他对佛家慈悲为怀的教义也有了充分的理解,并善于与不同思想信仰的人和平相处。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日,他在回答亚洲佛教界人士关于“总理对佛教有何看法”的提问时,还客观地说:“思想上的不同,可以保留,你不要认为共产党员就一点也不唯心了。不要说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家庭,也有各种不同信仰的人。如我的父母信佛,我是共产主义者,这方面是不一致的。但是,在反对外国干涉、要求民族独立等方面则是一致的。”周恩来与他乳母在慈良、无私等方面,也是一致的。

  一九○四年,六岁的周恩来随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县清江浦镇(今江苏省淮阴市)外祖父家居住。早在周恩来出世不久,外祖父万青选就病逝了,但他却给万家留下了一大家子人和满书房的书。这些书,有诗词歌赋、通鉴野史,还有很多小说,正好满足了周恩来的求知欲。起先,生母和嗣母送他到万家的家塾中继续读书,但他嫌教书先生讲得不过瘾,没有外祖父藏书里的东西精彩,便抽时间跑到书房里去如饥似渴地阅读。生母和嗣母知道以后,只好针对他的情况,专门找了一个老师单独教他,并鼓励他读了大量的小说。他读的第一部小说,是淮阴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这里面的神话故事,对他开阔思路,发挥想象力,有很大帮助。他从中也明白了为了探求真理不畏艰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等道理。再加上嗣母的讲解,他对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古典小说,更感兴趣。直到四十年后,周恩来还清楚地记得:“我小时在私塾念书。从八岁到十岁我已开始读小说。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还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盛世危言》等等,也是他非常喜欢读的。

  这一时期,嗣母一方面继续教周恩来背诵唐诗宋词以及历代名家诗句,另一方面,开始教他吟诗作对。嗣母把自己作的一些诗拿给周恩来参考,对他加强诗词方面的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很爱嗣母的诗,以至后来到东北、到天津、东渡日本,都随身带着这些诗稿。善于与人相处,爱交朋友的周恩来,在清江浦的外祖父家与同辈的孩子们也相处得很好,经常在一起玩耍。在这里,他的童年是比较快乐的。

  但是,家境越来越破落。周恩来的父亲为人老实、胆小、能力较差,在清江浦只谋得一个薪水很低的小差事。家里经常只能靠借债度日。外祖父家的一大家子人,也经常发生纠纷。由于万十二姑贤慧、善良、办事公道,也很有办事能力,因此常常担当调解纠纷的角色。生母总是带着周恩来同去排难解纷。周恩来边看边听,很欣赏母亲先耐心听取各方情况再发表意见的办法,更叹服母亲经过耐心做工作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本事。周恩来从生母那里学到了许多办事的方法,对日后他的办事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过度劳累,生母积劳成疾,再加上愁闷,很快就一病不起。一九○七年春天,周恩来的生母万十二姑离他而去。后来周恩来回忆道:“母亲在三十五岁时即患肺疾而死。原因是我家在祖父去世后,每况愈下,母亲因操劳过度成疾。”生母去世,给他打击很大,生活的一根顶梁柱倒了。这时父亲经人介绍,到湖北去谋事了。好在还有嗣母陈氏。嗣母对周恩来更加关心爱护。但她极少出门,性格好静,因此身体也渐渐消弱。一九○七年夏天,周恩来陪伴嗣母到她的家乡江苏省宝应县治病,住在堂舅家里。但嗣母病体仍未见起色,两个月后,她又带着周恩来回到了清江浦镇。

  在清江浦镇,嗣母经常给周恩来讲淮阴侯韩信的故事:

  “韩信勇敢胆大,他从不吹牛。他说话总是心平气和,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一次,有个屠夫带着一帮恶棍要羞辱韩信,令他从其胯下爬过去。韩信明白,若不从命,就会遭杀身之祸。于是他真的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在场的人笑话韩信怯懦,但韩信心中明白,他要成就大事业,必须忍辱负重。后来,他果真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将军。当他再遇到那位屠夫时,不仅没有杀他,反而还奖励了他,谢谢他给了自己一次很好的教训……”

  周恩来听得入迷,记住了韩信胸怀大志、忍辱负重的精神。

  不幸的是,一年以后的一九○八年夏天,嗣母也被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痨夺去了生命。嗣母的去世,给周恩来的打击最大。他对嗣母感情最深,直到嗣母去世前,他几乎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周恩来在极度悲痛之中。给嗣母办完了丧事,并带着两个弟弟,护送嗣母的灵柩回淮安老家,与叔父合葬。为纪念自己最亲爱的嗣母,周恩来写了一篇《念娘文》,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内心对母亲的感情。

  接连失去两位母亲,周恩来艰难地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老家居住。父亲和伯父在外地谋生,小叔父早逝,三叔父贻奎又是个身体偏瘫的残疾人。在周家同辈人中,年龄最大的当属周恩来了,因此他又担当起主持家政,维护这个濒于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重任。这个家已是债台高筑,周恩来不得不强装笑脸继续去典当借债度日。这一时期,是他最困苦的少年时期。但是母亲以往的言传身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当家的生活,给了他许多锻炼。几十年后他曾回忆说:“封建家庭素来好面子,摆空场面,宁可债台高筑,不肯丢掉面子。因此,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六十年代,在苏联逼我国还债时,周恩来号召人们艰苦奋斗,还讲过自己从小的经历:“我常说,我这个人这一点经验最深刻。我小的时候,是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子弟,只有十一二岁,母亲死了,父亲在外谋事。我就是靠天天借债过日子,最不好受了,借了债还得给人家去磕头,拜圣人,跟大观园的生活差不多,最没有意思。”

  在这种艰难的生活中,乳母蒋江氏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帮他照看两个弟弟,替他解决一些生活难题。

  对周恩来的不幸,远在奉天(今辽宁省)谋事的伯父周贻赓早有耳闻,也经常有书信往来。一九一○年春天,伯父托回乡探亲的堂伯父周贻谦,把周恩来带出了淮安,到东北去生活、求学。他后来回忆道:“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离开淮安之前,乳母给他添置了新衣,为他准备临行的衣物,叮嘱他路上要小心,照顾好自己。他走前还到母亲墓前去拜祭,为母亲扫墓。走时,他随身带上了嗣母留下的诗文。乳母含着泪对他说:“现在你真的要到天上去飞翔了。”

  这一走,他一步一回头。没想到,此后一生中他再也没回淮安。他始终把对三位母亲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在东北读书时,乳母曾托人捎信给他。他到南开学校读书时,乳母还亲自到天津看望过他。对生母和嗣母,他的怀念更深。每年母亲的祭日,他都要独自一人含泪焚香静坐,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周恩来的一生,从性格、学识、修养到为人处事等等方面,都受到他母亲的影响。三位母亲的教育和启蒙,为他日后所走的道路及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旅欧时期,他写的一封表明自己“当信共产主义原理”的信中说:自己一来“天性富于调和性”,二来“求真的心又极盛”。这两大性格都与三位母亲的早年熏陶有关。

  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重庆对记者说过:“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一九四六年九月,他在接受美国记者李勃曼采访时,又一次深情地回忆母亲:“我的母亲长得很漂亮,为人善良,生了三个小孩——我和两个弟弟……我出生后,因叔父周贻淦已去世,照传统习惯,把我过继给叔父,由守寡的叔母抚养。叔母即嗣母陈氏,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在我五岁时就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还向来京开会的淮安县委负责人询问乳母一家的情况,并请有关方面帮助查问一下乳母家里还有无后人在世。

  三位母亲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周恩来身上;而周恩来日后又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

  (二)“感谢你们东北的大风、黄土、高粱米”

  周恩来十二岁的时候,他的大伯父周贻赓在奉天(今辽宁省)度支司(相当于财政局)俸饷科已升任科员,生活稍有安定。于是,他托在东北做事的周恩来的三堂伯周贻谦借回乡探家的机会,将周恩来带到东北,跟随自己生活。同时,还写了一封信叫周贻谦转交周恩来。

  周恩来对大伯父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父亲兄弟四人中,大伯父颇有才学,见多识广,对人很热心。周恩来平时常同他通信,家里有什么难处理的事总是写信同伯父商量,周贻赓自己没有子女,十分喜爱自己侄儿的才学,也很同情他的处境。周恩来在看过大伯父的信后,便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去东北的决定。

  周恩来处理了一下家事,又去祭扫了妈妈的坟墓,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小伙伴,跟着三堂伯离开了家乡。经过长途旅行,一九一○年春天他到达了东北奉天。

  当时的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腐败的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卖国求荣,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帝国主义列强恣意蹂躏中国的土地,瓜分中国的版图。东北是当时帝国主义在华争夺的重点,是民族危机格外深重的地方。一九○四年至一九○五年,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在华势力范围,在东北进行了一年半之久的日俄战争,使数十万无辜的中国人惨遭战争劫难。一九一○年,也就是周恩来来到东北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吞并了与东北仅一水之隔的朝鲜。朝鲜人民遭受的惨祸,更使东北人民感到惊心动魄,寝食难安。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正在为拯救中国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周恩来开始了他在辽东的求学生涯。

  从江淮平原的故乡,来到白山黑水的东北,这是周恩来生活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如他后来说过的:“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周恩来随三堂伯周贻谦初到东北时,奉天府(今辽宁沈阳)一时还没有合适的学校可读,所以又随三堂伯转赴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进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

  伯父周贻赓为了让周恩来接受更好的教育,学得“新知识”,一九一○年秋天,将周恩来接到奉天府自己家里,并把他送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这所学校位于奉天古城大东门外,它是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刚刚开办的比较新式的学校,既教中国的经书,也介绍一些西方的新学,开设了修身、图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十门课程。

  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周恩来那颗富有感情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他自己订了当时出版的《盛京日报》,“关于人生生活、时事政务要项,必标点特记,持久不懈。”有一天,在报上看到殖民主义者贩卖黑奴的消息,他义愤填膺地说:“黑奴总有一天要解放!”一次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中有的说是为了帮助父母记帐,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唯有周恩来坚决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

  为了实现远大的志向,周恩来在学校中学习认真,有礼貌,守纪律,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在校两年,“肆力学科,兼好读散文小说及新闻杂志”,国文成绩尤为突出,深受老师、同学赞许。国文老师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周恩来的作文常常被贴在学校的成绩展览处,供同学们观摩。

  周恩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思想的敏捷,引起了教历史的高戈吾老师的注意。高老师很富于正义感,经常向学生鼓吹反清革命,慷慨激昂地讲述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秋瑾等革命党人的事迹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并向思想进步的学生推荐进步书刊。在高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周恩来阅读了《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扬州十日记》等革命书籍,从中了解到许多关于民族危机的情况和反清革命的道理,使他的朴素的爱国救民的感情不断得以升华。

  在高老师的影响下,周恩来热烈地同情革命。为了洞悉社会,暑假中,他到同班同学何履桢家去做客,那里是奉天南郊沙河南岸的魏家楼子。几年前日俄战争的战场之一就在那里的烟龙山。当周恩来来到烟龙山战场遗址,听到当地老乡们血泪斑斑地诉说沙俄军队血洗村子的悲惨情景,看到象征着帝国主义罪恶和中华民族耻辱的“沙俄碑”和“日本塔”时,周恩来满怀悲愤地大声疾呼:“俄败何喜?日胜何欣?吾党何日醒?”表达了他强烈的爱憎之情。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周恩来倍受鼓舞。他找来一把剪刀,带头剪掉了象征奴役、屈辱的辫子,表示同清朝政府决裂,他成为学校里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在周恩来的带动下,许多同学也都纷纷剪掉了辫子。周恩来以极大的热忱,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提倡新思想、新文化的宣传活动。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演讲会上,他发表了禁烟救国的演说。他讲演道:“某些人每日烟钎子、烟板儿不离手,烟枪烟炮不离口,自己对自己开火,如此,国焉能富,民焉能强,不禁毒焉能救国?”他号召大家抵制鸦片,拯救危难中的祖国和人民。

  一九一二年十月,周恩来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就读时,写了一篇题目为《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从教育这一根本抓起。周恩来在文中写道: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对校长和教师,他恳切要求道:

  吾校司教育之诸公乎。诸公为国家造人才,当殚其聪明,尽其才力。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勿自堕行检,以失人则放;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更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以纷扰其心志,而日事敷衍。校长为学生择良教材,教习为学生谋深造就。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教育美满,校风纯正,则此纪念日乃可因之而永久。

  文中,周恩来对教育的目的和师生的责任也作了比较好的阐述。他虽然当时只有十四岁,却已表现出高尚的志向和引人注目的才能。这篇作文抛弃了八股的文风,立意新颖,言简意赅,论说精辟,语重心长,并以新思想贯穿其间。因而,得到了教师的夸奖。国文教师看到这篇作文后,十分高兴,在卷末批写道:“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

  这篇文章被评为甲等作文。在第二年奉天省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并作为范文先后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等书中。

  从一九一○年春天到一九一三年二月,周恩来在东北生活了整整三年。这三年中,他不仅在学业和思想上有很大的长进,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把身体锻炼好了。童年时,周恩来的体质是比较弱的。东北气候寒冷,风沙漫天。在这种新的环境里,他一直坚持在凛冽寒风中跑步、踢球、做操。一九六二年八月,周恩来在与亲属的谈话中,回忆他求学辽东的生活时说:“到东北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把身体锻炼好了。在上小学时,无论冬天、夏天都要做室外体育锻炼,把文弱的身体锻炼强健了。再一个好处是吃高粱米,生活习惯改变了,长了骨骼,锻炼了胃肠,使身体能适应以后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后来,他还对辽宁大学的学生说过:“我身体这样好,感谢你们东北的大风、黄土、高粱米,给了我很大的锻炼。”

  2007/09/10

  一、少年时光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