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1946年四十八岁

1月1日 同马歇尔会谈。马歇尔表示如果中共能接受政府关于三方会商的提议,建议国、共、美三方各出一人组成委员会(后简称三人会议),职责为处理有关停战、恢复交通和受降事宜,取一致协议方式,每方都有否决权。一切决议须送国、共最高当局核准后始生效。三人委员会可在离冲突地区较近的地方设一机构处理有关的一切具体问题。周恩来表示:中共欢迎外来的友谊,但也希望盟国格守“不干涉中国内政”的诺言。

  1月3日 同马歇尔会谈,转告中共中央欢迎他参加有关停战、受降、恢复交通诸问题的协商。马歇尔提出,在北平设执行部,执行已取得协议的政策,监视停战,公正地作调查。执行部由国、共、美三人委员会组成,一切行动须根据一致协议。下设四个交通中心、八个小组。并说美国有义务帮助国民党运兵去东北。周恩来回答,东北有特殊性,如何规定尚在考虑。

  △和董必武、叶剑英、王若飞同国民党代表会谈,原则同意国民党政府复文中的主张,希望马上全面停战,尤其是国民党军在热河的进攻应迅速制止。

  1月4日 和叶剑英出席东北政治建设协会举行的茶会。周恩来在会上致词说:东北问题要和全国问题联系起来看。全国迫切要求停止内战,东北也急待有一和平安定的局面。“在东北的行政管制与行政机构,应决于东北人民,给东北人民以民主。”

  1月5日 和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同张群、王世杰、邵力子谈判,拟定《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协议规定:(一)“停止国内各地一切军事冲突”。(二)停战、恢复交通、受降、遣送战俘等“应由政府与中共各派代表一人,会同马歇尔将军从速商定办法,提请政府实施”。(三)由公正人士组织军事考察团,会同国共双方考察军事状况、交通情形等。

  △和马歇尔会谈,讨论《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的具体条文。周恩来说:我们承认东北问题的特殊性,因为它关系到政府接收东北的主权,牵连到美国协助中国经海路运兵到东北境内,应由国民政府直接与美苏办理,中共不参与其事。马歇尔表示将可以运兵去东北的内容,从命令和声明的正文中删去而作为“会议记录”单列。

  △参加冼星海作品演奏大会。在会上致词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开会纪念冼星海的自由,是大家多年来奔走呼号才得到的。全国人民必须站起来为自由和民主权利而奋斗。

  1月7日 张群、周恩来、马歇尔三人举行首次会议,讨论《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的具体内容。周恩来提出:停止冲突应包括全国。拆除阻碍交通的障碍物应包括影响交通的碉堡、工事。关于交通的定义包括铁路、公路、轮船、电报、邮政等等。张群同意全国停战,但认为东北和华北的赤峰、多伦例外,因为政府要从苏联手中接收主权。并认为恢复交通主要是铁路。周恩来提出接收主权涉及到苏联,讨论时应有苏联代表参加。现在赤峰、多伦已由中共接收。马歇尔提议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自此到十日,三人会议举行五次。

  △参加政协全体代表茶话会,就政协会议程序等问题交换意见。在会上发言:希望两三天内发表停止内战的命令,使政协会议能在和平空气中开幕。并说:关于解放区问题,中共方面决定这次不向政协提出,而将这个问题列入和平建国方案中去解决。

  △所写《蒋介石元旦演说与政治协商会议》作为《解放日报》社论发表。针对蒋介石的演说,指出;国民党的所谓“国民大会”,“是一个企图把一党专政合法化并延长到无限期的东西”。我们反对在联合政府成立之前召开国民大会。蒋氏演说一字不提即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他的“军令政令必须统一”,“必然是愈‘统一’而民主民生愈悲惨”。“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必须是实现无条件停止内战,结束一党专政,改组国民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津浦路徐(州)济(南)段战役结束,共歼国民党军二万八千余人,第六路军郝鹏举部万余人起义,挫败了国民党军打通津浦路的企图。

  1月9日 同马歇尔会谈。反对国民党以接收主权为名,从中共手中“接收”多伦、赤峰的要求。当天,经马歇尔找蒋介石谈,国民党政府撤回要求。自此晋察冀解放区北部的安全与东北解放区交通的通畅获得保证。

  1月10日 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政协由国民党八人,共产党七人,民主同盟九人,青年党五人,社会贤达九人组成。蒋介石在会上宣布四项诺言;保证人民自由,各政党一律平等,实行地方自治和普选,释放政治犯。周恩来代表中共代表团在会上致词,对四项诺言表示欢迎,并说:“应痛下决心,不仅在今天下令停战,而且要永远使中国不会发生内战。我们中共代表团是带着这种信念和决心来参加会议的。”“政治协商会议。就要请各党代表及社会贤达,一起来订出如何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的方案。”提议“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实现各党多,无党无派代表人士合作的举国一致的政府”。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和国民大会问题一直是政协会议斗争的焦点。

  △同张群签署的《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与《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同时公布。命令规定一月十三日停战,“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调动,一律停止”,但东北除外。

  △中共中央向各级党委、各部队首长、各级政府发布停战命令:国共双方停止国内冲突的办法、命令及声明已公布,应“严格遵行”。“中国和平民主新阶段,即将从此开始。”同日,蒋介石也向国民党军下达停战命令。

  1月11日 出席政协全体会议。在会上作关于停战商谈经验教训的报告,指出:停止冲突应是全面的,没有条件的;内战问题,全国反对,世界不满,应该迅速解决。“谈判方法上应该公开”,“凡是一件与国家民族和人民有关的事,能够公诸于众,就能得到公意,认识公意,就能得到解决的标准”。并指出现在十三个省区(多在交通线上)仍有冲突。

  △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厅长郑介民、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美国驻华代办罗伯逊组成并于十三日赴北平工作。

  1月12日 出席政协全体会议。在会上报告国共会谈经过,回顾了从一九三六年以来的谈判历史,提出四点经验教训,要互相承认,不要互相敌视;要互相商量,不要独断;要互相让步,不要独霸;要互相竞赛,不要互相抵消。并指出地方自治是人民的权利,不能说成“割据”。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应该并行前进,归于一途”。

  1月14日 出席政协全体会议。会议讨论改组政府和保障人民基本自由权利问题。周恩来提出要求释放张学良、杨虎城。指出他们“九年前挽救国家民族一大危机”,西安事变“为民族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团结抗战”。

  1月15日 出席政协全体会议。会议讨论施政纲领。政协发表分组人员名单,共分改组政府、施政纲领、军事、国民大会、宪法草案等五个组。周恩来为军事组、宪法草案组成员。

  1月16日 中共代表团向政协提出《和平建国纲领草案》,要求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迅速结束训政,将现政府改组为容纳各抗日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联合的国民政府;改组后的政府负责协同政协商定中国民主宪法草案及国民大会选举法、组织法,并立即根据新的选举法进行选举;实行地方自治,“省得自订省宪”进行民选,“凡已实行普选的地方政府,应承认其为合法”。

  △出席政协全体会议。在会上讲话指出:和平建国纲领草案包括军队国家化和政治民主化这两项要同时进行,反对“先有军队国家化,然后才能政治民主化”的论调。指出军队只有“是人民的子弟兵”,“才真正是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提出实现军队国家化的十二条建议。

  1月17日 电告中共中央,苏联友人转来苏共中央意见:由于情况了解不够不能提具体意见,但中共不应想苏维埃化,应决心停止内战,并取得蒋同意进行民主化。中共如再不停战,美国军队和空军会压下来,要对美国有足够估计。

  1月17日、18日 连续出席政协全体会议。会议就十年前一党包办的旧国大代表是否有效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十八日,周恩来发言指出:政治解决就是相互容让、妥协,但要有一定原则。我党“不承认旧代表,又不要分裂”,就要在许多问题上找民主化的出路,比如改组政府问题,我们“不是要几个位置,而是要有确定的共同纲领”。“在原则上有了共同点,大家才能根据共同的政策去奋斗,为人民谋利益。”

  1月18日 国民党政府方面改由张治中、张群〔注〕参加军事小组。中共方面因叶剑英已去北平,改由周恩来参加。蒋介石提议以马歇尔为顾问,周恩来同意。

  〔注〕国民党政府方面原先的参加人是林蔚、刘斐。

  △听取在西南各省坚持工作的抗敌演剧队代表的汇报,肯定演剧队八年工作成绩,分析政治形势,指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危险,要各队争取留在大城市,开展民主运动,发展统一战线,严防国民党当局的迫害。

  1月22日 前往迎接经与国民党多次交涉后获释的廖承志。中共代表团当日举行了欢迎会。

  1月23日 为使各项议案经代表充分协商后能达成一致协议,政协成立综合委员会,周恩来、董必武为成员。本日,周恩来、董必武出席综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月25日 重庆大中学生万余人游行,向政协提出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永远停止内战、实践“四项诺言”等要求。周恩来代表中共向学生讲话,完全同意他们的要求。说政协会议“开头就做了一件很大的事,就是停战;不过要使内战完全停止,还要靠大家来努力监督,使内战永绝”。

  △得知经执行小组调处,中共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和国民党代表宋瑞何在河南罗山达成停火协定后,致电武汉第九执行小组中共代表薛子正表示同意,并要黄镇去北平参加有关整个湖北、河南地区的停火工作。

  1月26日 接中共中央来电:东北问题应力求迅速和平解决。国民党军正向中小城市开进,目的是抢占我活动区域的城市,现到处与我发生磨擦冲突。我在东北的军队取完全防御姿态,当其深入我区时我将给以打击。

  1月27日 和董必武、叶剑英、王若飞、邓颖超、陆定一联名在政协会上提出《关于清政府报告四项诺言实现情形之提案》。

  △同陆定一飞返延安,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报告关于停战、政协等问题的谈判情况,说:解放区问题,我们把它放在和平建国纲领中作为一般的地方自治问题,这样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同情,打破了国民党的“割据”之说。军队国家化问题,我们提出与政治民主化平行解决,承认军事三人小组,击破CC派先取消中共军队之说。国民大会问题,我们坚持宪草的民主原则。这些意见都取得了民主同盟的同意和合作。军事三人小组负责整编全国军队,国民党口头同意我军编成二十个师’经过力争定为统一整编。我们要求改组政府实现王三制,国民党同意我党和民盟共有三分之一的名额(合十四名),可以保证行使否决权。会议认为:我们从抗战结束就是和平方针,但前一段的自卫斗争是完全必要的。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很大,方针都是正确的。会议研究了第五师撤到华北、恢复交通、解除敌伪武装、在行政院力争取得三分之一名额、东北问题等具体事宜。

  1月28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初步商定中共参加政府的名单为:毛泽东、朱德、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刘少奇、张闻天、周恩来。

  △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报告关于停战、三人会议、政协等情况,说;国大代表名额,已商定中共和民盟共占四分之一,保证否决权。指出几个月的自卫战争有成果,有国际影响,又教训了国民党,因而才有杜鲁门声明、三国外长公告和马歇尔来华。报告中共参加政府的名单,并说将来我党参加政府时,中央要考虑搬迁问题。会议同意代表团商订的政协会议各项文件,委托代表团签字。

  1月29日 同陆定一等由延安飞重庆。途中因天气恶劣,阻于西安。三十日上午再次南飞,在秦岭上空遇险,将自己的降落伞让给叶挺小女儿扬眉。飞机被迫返回西安。下午飞抵重庆。

  1月30日 致信重庆美军联络小组。感谢他们为中共代表团办公室安装了无线电台。

  1月31日 出席政治协商第十次会议和闭幕式。经中共和第三方面代表努力,会议通过《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规定成立联合政府,国府委员名额的半数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它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规定在六个月内,政府军队整编为九十个师,中共军队按五比一的比例整编,然后全国所有军队统一整编为五、六十个师;规定地方自治,这些地方可以保存人民的武装等项。周恩来在会上致词说:虽然这些协议同中共历来的主张还有一些距离,但这些协议是好的,是各方面互让互谅的结果。中共保证为这些协议的全部实现而奋斗。

  △和马歇尔会谈。向马歇尔转达毛泽东对他的谢意,感谢他为促进停止内战所做的努力,希望他再促使东北停战,认为他的态度和方法是公正的,表示中共愿意在这个基础上和美国合作。并说;我们在理论上是主张实现社会主义,但是目前不打算将它付诸实现,所以要学习美国的民主和科学,要使中国能进行农业改革、工业化,使企业自由,发展个性,从而建成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马歇尔表示他要说服蒋介石解除对中共动机的疑惧。

  2月1日 同蒋介石会面,转达毛泽东关于军党分立、长期合作的意见。并说毛泽东将参加联合政府。蒋介石说政府仅派张治中一人出席军事三人小组,张群不再参加。

  △和马歇尔会谈,面交毛泽东的信。马歇尔介绍了西方民主制度形成的历史及内容。建议国共双方军队混编。中共军队主要驻在华北,一部可驻在东北、华南。周恩来希望三人会议能尽快到各地视察,他们既可调查停战和恢复交通的情况,又可就整编问题同各地将领交换意见。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政治协商会议“已获得重大结果”。“由于这些决议的成立及其实施,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即开始破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国家民主化,这就将巩固国内和平,使我们党及我党所创立的军队和解放区走上合法化。”“从此中国即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我党即将参加政府”,“我们的军队即将整编”,“党将停止对于军队的直接领导(在几个月之后开始实行)”。文件并指出“练兵、减租与生产是目前解放区三件中心工作”。

  2月5日 致电中共中央,汇报分别同马歇尔、张治中会谈情况。说马歇尔主张按西方民主制度改变中国军队制度及军人思想。张治中不同意共产党军队整编为二十个师,主张按七分之一比例整编共产党军队。我们的意见是可以原则同意马歇尔的建议,因他是限制统帅权的。关于整军程序,我们主张第一步平行整编,各编各的,坚持解放区军队整编为二十个师。六日,中央回电:马歇尔所提办法,对于破坏国民党及许多军队的原系统是彻底的,但事实上今天行不通,可在原则上赞成他的意见。军队问题最为重要,必须谨慎处理。

  △举行茶会招待重庆文化界。在会上报告政协成果、今后趋势、整军的步骤和编制,指出:改组政府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枢纽。“民主道路崎岖,大家要努力争取。”

  2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周恩来来电研究参加政府问题,决定毛泽东、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周恩来、刘少奇、范明枢〔注〕(或彭真)、张闻天参加国府委员会,以便将来将指导中心移至外边。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飞参加行政院,力争周恩来任副院长。并批准了中共出席宪草审议委员会的名单。

  〔注〕范明枢,解放区山东省临时参议会议长。

  △会见美国《读者文摘》记者乌特莱,回答中共在政协做出的基本让步时指出:政协通过的纲领和中共的原提案出入颇多。在军队国家化问题上。终止了十八年来的武装斗争,改变了军队的制度;在改组政府问题上,放弃我们根据边区经验提的三三制,即最大党不得超过三分之一的原则,同意国民党在国府委员会中占二分之一,在行政院占大多数;在民主宪草原则问题上,接受英美式的初期民主;在国大问题上,做了大让步,容许始终为人民反对的十年前的代表继续留任。在回答经济政策时指出:国有工业应真正掌握在国家的手里,使其有效地自行经营或在外国资本的帮助下经营。但现在的国营是包而不办,以致工厂废弃、工人失业,有些国营变成了少数官僚资本的统制。即使将来国营企业经营得法。也不应独占一切,因为中国太大,太落后,私人企业存在不仅可能而且是客观需要。私营和国营竞争可以刺激国营企业的进步,而且私人企业也确有其优点。

  △致函张治中:“广东方面国军进攻我东江纵队事,迄今尚未停止”,请转告军令部令其所部“速即履行停战协定,并协助执行小组执行调处”。十二日致电曾生〔注〕、林平,要粤北支队派人到广州找执行小组中共代表方方接洽。以后又令林平秘密飞重庆,参加谈判。

  〔注〕曾生,时任中共东江纵队司令员。

  2月7日 在重庆大学讲演,说: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二者好像两条腿,是平行的,互相配合进行的。政治民主化,第一步要确定过渡时期的共同纲领,第二步要实行宪政。军队国家化,除整编外,要做到军党分立,军政分立,以政治军。在两条腿的中间还有一个正身,也可以说神经中枢,那就是改组政府。

  △根据政协决议,组成宪草审议委员会。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秦邦宪、何思敬为委员会成员。

  2月8日 出席张治中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的联欢会。在会上讲话说:写在纸上的文字要去做,去执行,要遵守诺言。希望大家倾听人民的呼声和意见,实行政协的决定。

  2月9日 出席三人会议,和张治中、马歇尔在恢复交通问题达成的协议上签字。据此,十一日北平执行部发布恢复交通令,规定“不论政府或中共任何一方,均不得借故恢复交通而获取军事上之利益,除非经执行部特准,重行开放之各运输线,均不得运军队及武器军火”。

  △致电毛泽东:梁漱溟甚愿来延,与你及其它同志详谈。要其何时来为好请告。后来,梁于三月份到延安。

  2月10日 重庆各界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打伤郭沫若、李公朴、施复亮、马寅初等,酿成较场口事件。周恩来当即赶到重庆市民医院慰问伤员。当晚,政协代表举行会议对此表示严重抗议,公推周恩来、陈启天、李烛尘、张君劢去见蒋介石。十一日蒋飞上海,避而不见。周恩来等十一名政协代表联名致函蒋介石,抗议较场口事件,并往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会秘书长吴铁城,希望政府和国民党推出代表检查与协商处理办法。十二日,周恩来收到特务恐吓信,内装子弹一颗,将此信交《新华日报》公布。

  2月11日 出席军事小组准备会议。在会上发言谈整编、征兵、军事制度、教育等十五个问题,提出不小组任务是讨论国共双方军队整编问题。建议第一期各自按政协决定和双十协定规定的数目整编,用十个月时间双方分别遣散二百万和一百万军队,第二期的数目在本小组研究后统一整编。会议决定三人会议与军事三人小组会议自十四日起合并举行。

  2月12日 由于国民党军向东北民主联军大举进攻,致使东北局势恶化。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指出东北问题力求和平解决,力求与国民党合作。在重庆的同志作原则谈判,具体谈判可在东北进行。

  2月14日 出席三人小组会议。会议讨论军队整编统编问题。周恩来要求派执行小组到营口调停军事冲突。国民党代表反对。十五日到十八日,连续出席军事三人小组会议。

  2月18日 和马歇尔会谈、马歇尔提出设立学校,由美国军官训练中共军队。

  2月19日 飞返延安汇报工作。在延期间和中共中央商定关于邮政统一问题。

  2月21日 飞抵重庆。和马歇尔会谈,说:中共中央、毛泽东感谢你的好意,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和民主的道路。赞成美国在技术上帮助中共军队。原则同意军队分两步统编的步骤。另提出:(一)三人小组应去东北,(二)停战令适用于东北,(三)军队整编方案应包括东北。

  2月21日、22日 出席三人小组会议,讨论整军方案的名称及具体条文。

  2月22日 国民党当局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举行反苏游行,指使特务捣毁重庆《新华日报》营业部、民盟机关报《民主报》营业部,打伤工作人员多人。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提出把爱国和排外分开,把学生的爱国运动与特工人员有组织有计划的阴谋分开。提出:这次事件与较场口、沧白堂〔注〕的捣乱都是一个来源。“要求政府负责惩办祸首,赔偿损失,保证今后的民主秩序。”当天,中共代表团向政府提出抗议。

  〔注〕沧白堂事件,指重庆各界政治协商会议协进会在沧白堂举行报告会时遭到特务破坏的事件。

  2月24日 致电中共中央并毛泽东:东北问题仍将为斗争焦点。对蒋军的挑衅和进攻,请予防范和准备。对东北问题须有更主动之答复。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各地须从事整编军队的准备工作的指示》,通报整军方案的内容,提出“恩来到各处时,请你们和他商量”。

  2月25日 和马歇尔会谈,提出停战和整军协定应包括东北在内。批评国民党军大肆进攻解放区,一直不同意派执行小组到营口。表示中共在东北是要和平的。

  △同张治中、马歇尔签署《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规定到年底全国陆军应为一○八个师,其中中共部队编成十八个师,分驻华北、华中、东北等地。在整军方案中,中共军队取得了同国民党军平等的地位,人民军队除整编外,还可以保安部队的形式存在。从此谈判的焦点转为军队驻地问题,实质上还是解放区问题。周恩来在签字仪式上讲话说:协定要付诸实行会遇到困难和阻碍。凡我们签订的文件,都要使它百分之百地实现。强调军队之整编和统编“是包括全国范围的,无论任何地域或任何武装力量,都不能除外”。

  2月26日 在重庆《学生快报》上发表对东北问题的意见:(一)从东北行营到各省政府应吸收东北民主人士参加;(二)承认东北抗日民主部队;(三)承认东北各县民主政府;(四)国民政府开入东北的军队应有限制,并禁止利用伪军接收东北。

  2月27日 致电中共中央转东北局:关于东北问题,三人小组约定巡视回渝即讨论,国民党、美国仍企图在苏军撤军后再说。我军在东北的地位〔注〕,从事实上和法律上说,国方都是无可抵赖的,但蒋介石有拖延承认的可能,请注意。

  〔注〕此时,东北民主联军发展到三十万,其中,正规军十万,非正规军二十万。

  △致电中共中央转林平、连贯〔注〕:《华商报》的面目应逐渐变为群众性的,绝不能以党的面目出现,我们暂不能来粤。

  〔注〕连贯,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

  2月28日 同张治中、马歇尔及随行人员离重庆飞北平,开始视察华北、华中各地停战协定执行情况和解决军队整编中的问题。当天,三人小组在北平执行部举行会议,听取各小组的工作汇报。然后出席执行部全体工作人员会。周恩来在会上发表讲话说:国共双方人员应本互让互谅与学习的精神,解决目前的问题。

  3月1日 和张治中、马歇尔、郑介民、叶剑英、罗伯逊一行三十余人飞抵张家口,同贺龙、肖克〔注〕、聂荣臻等会商,听取第五执行小组汇报。接着飞集宁,听取第一执行小组汇报。当日,周恩来召集中共方面负责人开会后返回北平。

  〔注〕肖克,时任中共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兼冀热辽军区司令员。

  △向马歇尔提出国民党方面本日在花园口开始黄河堵口工程〔注〕问题。

  〔注〕自一九三八年国民党炸开花园口使黄河改道以来,故道大部在解放区,已有四十万居民在这里定居。周恩来认为蒋介石堵口的目的是想淹没解放区,把冀鲁豫和苏北、淮北分割开,使中共军队处于不利地位。考虑到黄泛区群众的利益,周恩来同意黄河归故,但是必须先复堤,让河床居民迁移。

  3月2日 同张治中、马歇尔及随行人员飞抵济南。先后听取济南执行小组、王耀武〔注1〕、何思源〔注2〕、陈毅、叶飞〔注3〕、黎玉〔注4〕的汇报,就山东局势进行会商。周恩来召集山东方面中共负责人开会。

  〔注1〕王耀武,时任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第二绥靖区司令。

  〔注2〕何思源,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

  〔注3〕叶飞,时任中共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注4〕黎玉,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山东野战军政治委员。

  △三人小组及陈毅离济南飞抵徐州,和顾祝同〔注1〕、粟裕〔注2〕会商,听取徐州执行小组汇报,决定枣庄解围,枣庄划为共管区,具体技术问题由陈毅和顾祝同商定。

  〔注1〕顾祝同,时任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注2〕粟裕,时任中共华中军区副司令员。

  3月3日 三人小组飞抵新乡和刘伯承会见。

  △同国民党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黄河堵口复堤工局长赵守钰会晤,商谈黄河堵口、复堤、勘测、迁移居民事。由赵直接与晋冀鲁豫解放区地方政府代表具体商讨进行步骤。后来,经国民政府黄委会、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国民党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行总)和晋冀鲁豫地方政情代表会商,于四月七日、十五日签订《开封协定》、《菏泽协定》,决定先复堤后堵口,给河床居民每人发法币十万元迁移费;救济问题由联总、行总负责;施工机构由双方派人合组,负责修复有关交通,保证不作军用。

  △三人小组及刘伯承飞抵太原,同阎锡山、陈赓〔注〕交谈,听取太原执行小组的汇报。经周恩来做工作,由张治中向阎锡山交涉,将一九四五年一月被捕的抗敌演剧队十几位同志释放。

  〔注〕陈赓,时任中共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执行部驻太原第三小组代表。

  3月4日 三人小组离太原飞抵归绥视察,随后飞延安。关于东北问题,毛泽东向马歇尔表示:内政和外交应分开,外交目前应由政府与苏联直接商办。内政应停止冲突后整军,改组政委会及省政府,实行民选县长。

  3月5日 三人小组离延安飞抵武汉。听取武汉执行小组的汇报。周恩来提出:新四军第五师驻地粮食不足,要求将全师四万人调驻安徽五河。张治中说回渝再谋解决。后来在重庆,周恩来再次提出,张治中答复执行整军计划时再解决。

  △三人小组发表书面谈话,说“各地的军队,在精神上现已有准备以从事整编及统编之艰巨工作”。

  3月6日 飞返重庆,见到四日出狱的叶挺。

  △中共中央电告华北局、晋冀鲁豫局、华中分局并聂荣臻、贺龙;“无论将来情况如何,我们均须精兵简政,减轻民负,方有利于解放区之巩固之坚持。”“我们意见,第一期精简三分之一,并于三月内外完成。”

  3月9日 参加三人会议。会议讨论铁路统一管理办法,决定分路分段而治,同意任用中共推荐的合格人员。

  △和马歇尔会谈。马歇尔说他近日将返美,由吉伦中将参加三人会议,并提出在国民党二中全会准备接受政协决议时,延安发表社论指责国民党内有法西斯分子活动,使结果变坏了。

  3月10日 和马歇尔会谈,希望马歇尔在解决东北问题后再回国。指出正在召开的国民党二中全会企图推翻政协决议,不愿放弃一党独裁政府。所以延安发表的社论没有错。说明东北问题“责任不在我方”。抗战结束,国民党不承认中共有受降区,中共才向东北发展以谋出路。我们从未拒绝国民党从苏军手中接收主权。但政府军却西开到热河向我们进攻,并源源不断开进东北,还反对我们派执行小组到营口去的意见。他提出解决东北问题的原则:(一)外交和内政分开,中共不介入外交,内政要协商;(二)军事和政治平行解决。政府军在东北只保留五个军的兵力,实行政治民主,地方自治。马歇尔转达九日蒋介石提出的五项条件:(一)执行小组只管军事不管政治;(二)执行小组随政府军行动;(三)凡中共与政府军有冲突的地区,执行小组都可以去;(四)政府军可占领一切为恢复主权所必须的地方,有权接收沿长春路两侧三十公里内地境的主权,这些地区的中共军应撤出;(五)中共军撤出矿区、铁路。周恩来指出:蒋的五条,实质是其军队可以接受一切地区,要中共军队从任何地方都撤出。马歇尔表示再协商。

  △主持中共代表团会议。会议商定:东北问题必须军事与政治一道解决,主张派执行小组到冲突地带,首先停止冲突再谈其它。会后周恩来将情况电告中共中央,“我们估计蒋企图以此挑起美苏冲突,不愿现在解决东北问题”。次日,在王人会议上陈述上述要求,并提出派到东北的国民党军数量和准备接管的地区要按确定的计划和时间表进行。

  3月11日 到机场送马歇尔返美述职。

  3月12日 苏军全部撤离沈阳,沿中长路回国。十三日,国民党军进驻沈阳,以沈阳为基地从东、南、北三方面向东北民主联军进攻。到二十四日占领新民、彰武、盘山、辽中、法库、辽阳、抚顺、铁岭等地。

  3月13日 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在蒋军尚不承认东北停战及不承认我在东北的地位时,东北局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是好的。“在谈判中你们现在可以承认在停战条件下,国军可以接收沈阳至哈尔滨之长春路上各城市(路两旁不在内)。”以后再进驻长春路旁地区,“须待政治问题解决及我军驻防地区确定,并须到东北和我军负责人商讨后才能具体解决”。要求国方从热河撤军。

  △电告叶剑英、饶漱石、罗瑞卿等,以粮食交换我区需要之物资,在城市内设立贸易机关,以便争取地方政府的合法地位及金融的流通。

  3月14日、15日 和董必武出席政协综合委员会和宪草审议协商小组联席会议。会上,中共代表团在宪草修改原则问题上作出三点让步;(一)将无形国大改为有形国大;(二)政协商定的宪草修改原则第六项第二条条文(如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请总统解散立法院,但同一行政院长不得再提请解散立法院)取消;(三)省得制定省宪改为省得制定省自治法。

  3月15日 中共中央致电中共代表团:东北的苏联友人态度强硬,重庆的苏联友人态度过于软弱,不要全听。

  △和董必武致电中共中央转第五师、中原局:已和国民政府粮食部协商由张家口、上党、太行、山东卖二万吨粮食给北平、太原、新乡、济南,由国民政府粮食部在武汉拨粮或款给第五师,以解决其困难。

  3月16日 和张治中会谈,说明中共军队在东北所占的地方不能让。张治中表示谅解,承认共产党军队在东北的地位。周恩来提出:国民党军只能进驻现时苏军撤出的地区;如要进驻现时中共部队驻在地区,应经过商定;以后东北驻军依整军方案另定。张治中坚持删去“现时”两字,未能达成协议。十八日,和吉伦会商东北问题。

  △、和董必武致电叶剑英等:现第五师又遭蚕食与进攻,请催执行小组建回汉口,前往黄安处理冲突事件。

  3月17日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闭幕。会议发表宣言,推翻政协会议关于宪法原则的协议,继续坚持独裁原则,而且一字不提国民党将执行整军方案。

  3月18日 招待中外记者,就保障人民权利、改组政府、整军、停战等问题,列举事实,批评国民党“二中全会的决议动摇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重申“东北的内政与外交问题应分开解决:外交问题,过去一直是政府负责的,现在依然如此;但是内政问题,大家都有责任,必须用政治方法和平解决”。同意马歇尔所说“中国在今后几个月内,将是一个极严重的时期”。

  △中共中央致电中共代表团;“十五日所决定的修正宪草原则三点,我们仍深感不妥,因为这动摇了议会制、内阁制及省之自治地位”。因此“必须迅速加以挽救”。“国民党二中全会是坚决反对国家民主化的,他们必然坚持要修改宪草原则,国大代表名额他们又擅自增加,我与民盟在国大保持否决权将不可能,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决不能参加国大参加政府。此点望你们即与民盟人士商量,并在适当时机告知国民党。”这是中共中央开始表示不能参加国大、政府。此后,中共仍力争和平,但不再提实行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政策。

  3月19日 致电中共中央:国民党已退回到两面派的本来面目。蒋想在吓唬和欺骗中把问题拖延下去。但是,美国要中国安定才能借给大笔款项,目前蒋不敢表示破裂。“故我们目前的方针是把握住蒋美矛盾及蒋之两面派弱点,用全力打击其反动一面。”这些已向民盟说明,他们完全赞成,并将一致行动。

  △鉴于国民党二中全会推翻政协协议,和董必武、王若飞同王世杰、邵力子商谈实施政协决议具体办法,未获结果。

  △针对国民党企图利用四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实现其二中全会所定的方针,中共中央同意中共代表团关于中共参政员拒绝参加三月二十日召开的参政会的意见。

  △美国在中国设立的军事顾问团正式成立。三月二十一日飞返延安。

  3月22日 两次致电董必武等,告知中共中央决定,政协谈判应以宪草为中心。宪草修改,应力争立法、监察两院合为国民大会,而将省自治法改回为省宪,以保证解放区的地位。中央决定第五师应争取全部合法转移,在未转移前,应接济粮食。如交涉不成,而遭大规模袭击,只有突围,我第五师应有此坚定的准备。

  3月23日 接待美方哈特·考伊上校,表示广东、第五师问题必须同东北问题同时解决。

  3月25日 飞抵重庆。和张治中商讨东北问题。

  3月26日 和吉伦会谈,指出政府在东北不断增兵,扩大内战。要求马歇尔在美交涉借款一事,最好在改组政府、修改好宪草后实现,否则现在借款会使顽固分子更嚣张,政府改组更困难,必影响整军的进行。次日,再次会谈,说延安已批准东北停战协议,指出:国民党军委会发言人说国军占领抚顺不是打仗,“我们认为只要不执行协商的进占便是冲突”。

  3月27日 同张治中、吉伦签订《调处东北停战的协议》。协议规定:(一)执行小组到东北的任务权限于军事调处工作;(二)小组应在国共双方军队驻地工作;(三)小组应前往冲突地点或双方军队密接地点,作公平之调处。签字后,周恩来声明:(一)国民党军委会人说东北无内战,完全不合事实;(二)政府军去东北接收,五个军兵力已足,希望政府不要破坏协议,再运兵去东北;(三)执行小组以沈阳为中心,将分往各地。四月二日,中共代表耿飚、许光达、张经武到沈阳。三人会议决定由重庆派三人小组去广州解决冲突问题,廖承志为中共代表。三月底三人小组偕林平飞往广州。

  3月28日 和邓颖超往访即将飞往迪化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北行营主任的张治中,希望他释放在新疆被关押的百余共产党员。在此以前还曾嘱托将随张治中去新疆的屈武,请他帮助解决。七月十一日这批共产党员被护送到延安。在此期间,周恩来数次致电中共中央,报告他们的行踪。

  3月31日 对美方允诺再为国民党运五万兵到东北,使国民党用美机运入东北的兵力超过整军方案的规定一事提出严重抗议。

  4月1日 和吉伦会谈,指出政府军在东北已有七个军的情况下,美国仍应允再运四个军去东北,这对东北停战是个威胁。要求三人会议研究对策。并就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问题提出:政府应承认,停止冲突,并允许转移。后来东江纵队主力二千五百人乘美国军舰到达烟台,参加华东野战军。会谈时得知国民党改派陈诚参加三人会议。

  4月2日 致电中共中央并东北局,照目前情况看,四平街、本溪、鞍山都有失掉的危险,长春也暂难为我所有。我们不如以消灭蒋军为主,守城为次,这样较易争取主动,打得蒋痛,以利谈判。

  4月3日 和陈诚、吉伦商谈恢复交通问题。鉴于国民党不断增设碉堡包围解放区,各地执行小组对二月十一日执行部恢复交通令中规定要平毁的碉堡是指何种碉堡问题发生争执,周恩来提出:(一)应恢复一切交通,铁路可以先修,其它水陆交通也要恢复;(二)拆除交通线上一切碉堡特别是双方交界地方的。否则,国方可以利用铁路到解放区,而中共没有到政府管辖区的自由,这是不公平的。针对陈诚坚持保留“保护”交通线的碉堡,指出:现已停战,如通车了,交通再被破坏,即是又有战事。为尽快解决问题,希望和陈诚个别交谈。

  4月4日 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在会上列举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有人在破坏政协决议,推翻政协修改宪草的原则,不承认中共在国大的否决权,至今不分配国府委员名额,还破坏停战令。表示这些问题如不解决,中共决不参加政府。正告美国,如果不能在政协的基础上组成举国一致的政府,同盟国家就随便给中国以帮助,特别是财政上的帮助,“那只会增加中国国内的不安,便利一党独裁”。

  4月5日 中央来电称:“情况估计及应付方针甚为正确,望坚决执行。在目前国际国内反动逆流下我党必须有通盘计划以粉碎反动派的进攻。”本日,致电中共中央并转东北局和叶剑英、罗瑞卿〔注〕等:东北情况在张治中走后国民党方面便是拖。我强调国方破坏停战协定,欲扩大内战,平、沈(阳)、渝宜一致宣传。东北应准备大打,决勿幻想国方能让步。关内,国方重在蚕食、封锁与破坏,我拟进一步揭穿之,将关内问题与东北问题联起来解决。

  〔注〕罗瑞卿,时任北平军调部中共方面参谋长。

  △审改中共代表团致王世杰、邵力于、张群转蒋介石的信。信中就四月三日北平解放报社、新华通讯社和滕代远公馆被国民党方面非法搜查,四十余名工作人员遭逮捕一事提出抗议。

  △致吉伦备忘录,就北平四十余人被捕和执行小组中共代表在沈阳机场被扣事提出抗议。

  △和吉伦会谈,针对吉伦所说苏军将撤出东北,政府军如何沿铁路接收的问题,指出,在停战令发布前中共军队是在遭到进攻的情况下被迫进入苏军撤走的一些地方和原来伪军占领的铁岭、四平、昌图的。并说现在国民党军要接收,必须经过协商,否则就会酿成武力冲突。八日、九日继续会谈东北问题。

  4月7日 得知北平被捕的同志已出狱后,修改中共代表团等致这些同志的信,指出“我们要警觉,反动派是不会自动让步的,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应该坚持你们这种斗争精神,并再接再厉,为实现和平民主的伟大任务而奋斗到底”。

  △收到《解放日报》七日社论《驳蒋介石》。社论驳斥蒋介石四月一日在国民参政会上发表的推翻政协决议的演说,揭露蒋公然“宣称几个月以后就要进行全国的内战”。指出如果反动派非要反动到底,“那么中国人民已经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对付的了”。周恩来要《新华日报》全文转载;并告诉民盟“须坚决斗争方能压倒反动派”。

  △和陈诚会谈。陈诚表示单独谈恢复交通问题很难,提议先从整军做起。从此恢复交通问题被搁置。周恩来要求东北先停火,三人会议到东北视察。陈诚反对先停火,并说他无暇去东北视察。

  4月8日 出席三人会议,讨论东北问题。会后致电中共中央:东北情况已变,许多问题必须重新估计。陈诚透露出要接收长春、哈尔滨、齐齐哈齐,美国企图帮蒋接收长春路。这样,非打不足以刹其风。从此,三人会议停至六月再次召开。

  △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注〕等乘机由重庆飞延安。飞机途中失事,全部遇难。十二日,周恩来等联名发讣电,电文指出;他们正为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之实现,不遗余力,竟以飞机遇险,一时俱丧,“不仅为本党之重大损失,实亦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不幸”。

  〔注〕邓发,时任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会主任、世界工联候补委员兼理事。

  4月9日 致电中共中央转东北局:三人小组到沈阳后可先提出;(一)停止冲突;(二)停止运兵到东北;(三)国民党军退出三月二十七日以后攻占的地区。十二日,秦德纯(代表陈诚)、罗瑞卿(代表周恩来)、陈士榘〔注〕(代表叶剑英)、吉伦由北平飞沈阳视察,十六日抵渝述职。

  〔注〕陈士榘,时任北平军事调停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整军处长。

  4月10日 和陆定一、吴玉章、邓颖超出席民盟诸国共双方代表的宴会。民盟建议在东北的中共军队让出铁路沿线,停战五天,国民党军和平进入长春,然后国共谈判,全盘和平解决东北问题。周恩来表示可以接受,并说停战不是暂时的,而应是全面的,永久的。陈诚拒绝民盟建议。

  4月11日 致电中共中央并转东北局:陈诚会见东北人士,忽改口赞成先停战。我估计可能是四平过不去,十五号前不能到长春,以待援兵。建议在两天内派兵进入长春。次日,中央电告东北局:按周电办。十八日,四平保卫战打响。同日,东北民主联军进入长春,四月下旬占领哈尔滨、齐齐哈尔。五月初,苏军除旅顺、大连外,全部撤出东北。

  △举行记者招待会,指出国民党当局大规模进攻,将使中国重陷于全国范围的内战。表示“在政治与军事问题没有完全获得解决以前,中共将拒绝参加五月五日召开的国民大会”。

  4月13日 致中共中央转香港林平、曾生、梁广〔注〕转告琼崖:国民党方面对琼崖有更大进攻可能,琼崖纵队应对进攻“给有力反击,努力造成琼崖今后谈判的有利形势”。公开组织应“逐渐收缩”,已公开的地方干部随部队行动。未暴露的支队,则应竭力隐蔽,做长期埋伏的打算。

  〔注〕梁广,时任中共香港市委书记。

  4月14日 政协综合小组举行会议,决定成立宪草修改起草小组。周恩来为成员。四月十六日后,由于国民党的搁置,宪草审议工作从此停顿。

  △就十三日报载立法院修正的国民大会组织法一事中共代表团致函王世杰、邵力子、张群、张厉生,指出:政协关于国民大会问题获得协议后,原有国民大会组织法即需修改,我方曾于三月二十六日拟出修正草案送阅。但重要各点一概未被采纳,请设法补救。

  4月15日 出席蒋介石招待政协综合小组成员的茶会。针对蒋要各方在二十日前提交国大代表和参加政府委员的名单,指出:两个月来侵犯人权的事层出不穷,政府又不同意给中共和民盟有支配否决权之政府委员名额,修改宪草发生修改原则的争论,整军方案和停战协定在执行中也发生不少问题,希望政府在二十日前将上述问题全盘迅速解决。蒋遂即指定张群、邵力子、张厉生为代表,雷震襄助,负责与各方商讨,尽速解决。次日,周恩来同上述四人会谈。

  4月16日 致电中共中央并转东北局等:蒋仍是两面做法,表面公开催促各方交参加政府及国大的名单,催促赶快修改宪草,暗中却召集秘密会议。何、白已奉蒋命布置军事,陈诚赴沪,定有阴谋。我决求全盘解决,东北不停战,决不参加政府。“全盘解决,中心在人权、宪草、东北、停战、整军五个问题。”宪草中心是将“有形国大定为无形国大,东北强调停战、停运”。十八日,中央复电说:“估计及应付甚当。民盟及国民党民主派两方动态关系甚大,望多做工作。”并指示各地,“望准备一切条件,应付任何事变。各战略区主要负责人不得中央许可不要离开队伍”。

  △致电中共中央,建议李维汉到重庆参加修改宪草工作;十八日,建议中央派刘宁一来渝接替邓发工作。十九日,李、刘到渝。当晚和刘谈话,要他争取出国,通过世界工联,广交朋友,宣传解放区,揭露蒋介石,赢得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同情和声援,争取国内国际工运的统一。

  4月18日 到机场迎接马歇尔。

  4月19日 出席重庆各界举行追悼“四八”烈士大会,并报告烈士生平事迹。为《新华日报》写代论:《四八烈士,永垂不朽!》。二十一日,出席中共代表团、中共四川省委、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全体工作人员在红岩举行的追悼“四八”烈士大会,任主祭。

  4月20日 致电马歇尔、吉伦,对四月八日飞机失事中四名美籍人员殉职表示哀悼。

  △起草中共代表团声明,中共从不认为可以孤立解决参加国民政府及国民大会的名单问题,而置政协决议、停战协议、整军方案任人破坏于不顾,尤不认为在内战重新扩大民主毫无保障的现况下可以参加政府,召开国大。声明于次日送交国民党代表。

  △收到中共中央来电:“不要准备对国、美两方同时弄僵。我们坚决反对国民党内战与独裁方针,力争和平与民主,为此目的,不怕与国民党弄僵。但对美国则除非他恢复赫尔利政策,公开全面地赞助国民党实行内战与独裁,我们不应和他弄僵。”“周、马之间仍应尽可能保持友好关系,使国民党无隙可乘。”

  4月22日 同马歇尔会谈,介绍关于宪草、改组政府、国大、停战、恢复交通、整军复员、东北等问题的商谈情况,说中共愿执行三月二十七日指令,而国民党违背指令,武力占领我方七个城市,我方遂也进占长春。他们既不遵守这些条款,我们只能被迫采取自卫行动。苏军即将撤完,东北已无接收问题,因此不应再有军队调动,东北应无条件停战。会后,马歇尔对张君劢、罗隆基说,周恩来是他从未遇到过的对手,希望张、罗在谈判中能起作用。

  △将和马歇尔会谈情况电告中共中央并转东北局等,指出:“蒋在东北尚不愿停战,目前等援军。马可能让蒋打着,故不甚急见(我)。我们应准备十天内,在东北破路,打大胜仗。关内防国军突然袭击,尤其是察热、五师两地。”

  4月23日 致函张群、邵力子、张厉生:二十二日来函对中共代表团二十一日声明所提各点无具体答复,“似在卸脱责任”。给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无党派人士按八四四四分配政府委员名额,动摇了三分之一否决权(即十四名),我方绝对不能考虑;东北内战又在扩大,何能改组政府?宪草争议未决,何能先开国大?如政府径自召开国大,则违反政协决议,破坏团结,造成分裂局面。

  △电告中共中央并转叶剑英,要各地司令部将各解放区周围国军布置修筑碉堡的情况送重庆、北平各一份,以便向外公布和提出交涉。

  4月24日 出席蒋介石招待政协综合小组各方代表的茶会。各方代表协议:政协原定于五月五日召开的国民大会,延期召开。会上,周恩来询问蒋介石对四项诺言的保证问题,蒋表示已经在办。

  4月27日 同马歇尔会谈东北问题。马歇尔征求对接替陈诚人选的看法。周恩来说;既能代表蒋介石,又确愿把事情弄好。徐永昌是好人,但不能代表蒋介石。陈诚能代表蒋介石,但冲动起来又说要消灭中共。

  4月28日 出席重庆文化界话别茶会,在会上说:“重庆真是一个谈判的城市。”“差不多十年了,我一直为团结商谈而奔走渝、延之间。谈判耗去了我现有生命的五分之一,我已经谈老了!多少为民主事业努力的朋友却在这样长期的谈判中走向监狱,走向放逐,走向死亡……民主事业的进程是多么艰难啊!”

  4月29日 同马歇尔会谈。马歇尔转达蒋介石坚持必须占领长春的态度。周恩来指出:蒋介石(一)不愿承认中共已有的地区;(二)凡是能用武力则用武力,只有不得已时才能谈判;(三)他是“中央”,一切要听他的命令,他只在被迫时才让一点。因此很难协商。

  △民盟提出解决东北问题方案:中共军队退出长春,国民党只派行政人员和平接收长春,不得派军队进入。同时,国共重开政治谈判,依据政协决议和整军方案的精神解决东北问题。周恩来表示可以考虑,将请示延安做最后决定。马歇尔表示接受,但蒋坚持要打到长春。

  4月30日 举行记者招待会,指出:为停止东北内战问题,中共及第三方面民盟与马歇尔多日以来奔走商谈,但因政府当局坚持“打下长春,再谈停战”,故此种努力仍未能达到目的。希望到南京后继续协商。中共代表团迁南京后,在重庆设立驻渝联络处,与中共四川省委〔注〕合署办公。周恩来介绍中共代表团驻渝联络代表兼四川省委书记吴玉章、副书记王维舟及新华社负责人同记者见面。

  〔注〕中共四川省委全面领导四川、西康、云南、贵州等省工作及《新华日报》的工作。

  5月1日 得知国民党当局密令围攻中原解放区郑位三、李先念部后,同接替陈诚的国民党代表徐永昌会谈,声明如果进攻第五师,其全部责任当由国民党负之。表示为制止进攻,愿与徐永昌及美方代表同往第五师地区视察。并以同样内容致电马歇尔。

  5月2日 和记者曾敏之谈话,回顾自己的经历,说:“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到沈阳进小学,读新书。考入南开中学,读《民权报》、《甲寅杂志》、《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一种革命意识的萌芽从这时候开始。参加五四运动,坐牢半年,失却自由的磨练对中国社会问题加深了理解。到法国后博览群书,初期读克鲁泡特金自传,颇信无政府主义。而后认识到无政府主义走不通,转向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西安事变团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的谈判生涯。签定了双十协定、停战协定、整军方案,但至今仍仅仅停留于纸上。表示:“中国人民已经起来,在我们一生中还可以把艰苦途程走完而达到胜利。不过走最后一段路是更艰巨更困难。”并为记者提笔赠言:“人是应该有理想的,没有理想的生活会变成盲目。到人民中去生活,才能取得经验,学习到本事,这就是生活实践的意义。”

  5月3日 和邓颖超、陆定一、廖承志、齐燕铭、章汉夫、钱瑛、王炳南、童陆生、宋平、章文晋等十余人飞南京,住梅园新村。随后,中共南京局成立,领导四川、云南、贵州、西康、上海、武汉、湖南、广东、广西、闽粤边及香港的地下党组织。南京局下设外事工作委员会,周恩来兼书记,廖承志、王炳南任副书记;地下工作委员会由董必武负责,群众工作委员会由邓颖超负责,宣传部由陆定一负责,组织部由钱瑛负责,党派组由齐燕铭负责,军事组由童陆生负责,资料(情报)组由吴克坚负责,办公厅由钱之光负责,政治研究室由宋平负责。六月在上海马思南路一百零七号(今思南路七十三号)设立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对外称“周恩来公馆”,对内是中共上海工作委员会(简称上海工委),华岗任书记、章汉夫任副书记。因国民党不准在上海出版《新华日报》,将《群众》杂志从重庆迁到上海于六月三日出版,李维汉主编,并出版英文《新华周刊》,由龚澎、乔冠华负责。为解决经费问题,南京局成立财经委员会,董必武为书记。钱之光为副书记。

  △晚,在梅园新村举行记者招待会,指出:首先应停止中原内战,以免发展为全国内战。重申东北应实行无条件停战,再谈其它问题。

  △致电中共中央:“最近上海、南京、重庆等地接到许多封关于苏北清算斗争的信件,众口一词,提到过火。”“来信者多与我方原有好感,故不能一律以斗争初期不可免的判断答之。”建议“可否在苏北之斗争方式择较温和办法,以便争取上层中产者阶级”。七月十九日,中央致电周恩来、董必武:只有实行耕者有其田,才能为国家民主化、工业化打下巩固基础。除敌伪大汉奸的土地外,一般不采取没收办法。拟根据孙中山照价收买的精神采取适当办法解决之。过火行为是个别现象,是难免的。请向民盟说明中共的土地政策。

  5月4日 和马歇尔会谈,说:政府军将在五月四日至九日之间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这是新的全面内战,我方将自卫还击。为制止进攻,希望政府派代表到湖北协商解决第五师的转移问题。马歇尔表示他可以派北平军调部执行组美方代表白鲁德明日由北平直接飞汉口。当晚,马歇尔告知,徐永昌同意去中原调处。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自此,各解放区迅速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5月5日 和宋时轮等同徐永昌飞抵汉口,与徐永昌、白鲁德会谈。要求尽早将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的六万部队撤出,说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提议到中共部队指挥部巡视后在汉口制订解决办法。徐永昌派武汉行营副参谋长王天鸣为他的代表前往。

  5月6日 同王天鸣、白鲁德及第九、十一执行小组乘汽车离武汉,因洪水暴发受阻,八日上午到湖北礼山县宣化店(现属大悟县)。

  5月8日 同王天鸣、白鲁德听取李先念、王震等关于国民党一对第五师围攻情况的揭发。晚,同王天鸣、白鲁德初步商定停止冲突的四条协议。

  △同王天鸣、白鲁德出席欢迎大会。周恩来对出席大会的百名中共县团以上干部讲了话。

  △听取中原部队领导人汇报,传达中共中央关于中原解放独主力作战略转移的决定,并详细研究突围方案及给养、伤病员等问题。说:你们拖住了几十万蒋军,有力地支持了东北战场,也配合了华北战场。

  5月9日 回到武汉。

  5月10日 同徐永昌、白鲁德签订停止中原战事的协议。协议规定制止本地区小规模战斗、立即停止部队移动、立即停止新碉堡和永久性工事的构筑等七条。为贯彻执行协议,增设第三十二执行小组,驻宣化店。当天和徐永昌、白鲁德飞返南京。

  5月11日 鉴于国民党政府不承认韩江纵队,致电香港梁广,要该纵队迅速南下,与东江纵队会合。并说:现在香港确定要疏散的干部,一部分可到南洋,一部分可到上海、苏北等地。

  △和邓颖超、钱瑛等出席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李晨、陈浩的婚礼。邓颖超向他们表示祝贺,并提出:夫妻之间应做到“八互”,即互敬、互爱、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让、互谅。

  5月12日 接待白鲁德,阅看他送来的马歇尔、徐永昌已签字的提案。提案内容规定在执行小组到何处调查问题上,美方有最后决定权。周恩来认为此提案破坏三人协商一致的原则,拒绝签字,并对这种做法表示遗憾。在此后一段时间内,美方最后决定权的问题成为谈判中争论的焦点。

  5月13日 同马歇尔会谈,希望三人会议积极工作。马歇尔说:现在无法召开三人会议。三人会议和执行部威信下降是中国悲剧的开始。如果周恩来反对政府军接替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军撤出中国的计划就得中止。也无法再同蒋介石谈东北问题,除非中共撤出长春,由执行部派人进去。

  △电告中共中央:在东北问题上,马歇尔、蒋介石双方意见已相去不远,在关内问题上美我关系日趋对立。形势真正好转绝无可能,全面破裂则蒋尚有顾虑,但危险已增长,半打半和也许可能较大,最后要看力量的变化和对比来决定,必须动员群众,以待决战。十五日,中央复电,同意分析和对策,并提出:(一)停战一星期;(二)长春国共双方不驻兵。

  5月14日 同马歇尔会谈,讨论美方提出的关于执行小组调查工作的提案,再次拒绝给美方以最后决定权。

  5月15日 因国民党拒绝执行菏泽协定,坚持六月底在花园口堵口合龙,周恩来和晋冀鲁豫政府代表赵明甫、王笑一谈黄河复归故道问题,要他们在南京谈判,维护解放区的合法权益。并和赵、王同国民政府水利委员会委员薛笃弼进行商谈。十八日,赵、王同联总、行总、国民政府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代表达成南京协议。

  △就国民党造谣中共军队要打江苏南通问题,在机场上送白鲁德飞往北平时,向记者表示愿去南通视察。因南通无战事,国民党不敢让三人小组视察,未能成行。

  5月16日 中共代表团成员董必武、李维汉和刘宁一、宋黎由重庆飞抵南京。

  5月17日 同马歇尔会谈,指出国民党最近召开的军事会议决定把关外的战事拖长,还要进攻长春,关内则在苏北、皖北、山东、津浦沿线挑起战争。建议东北问题要同停战令、政协决议、军队整编方案、宪法草案等一同作全面的解决。为此,可召开政协综合小组会议。二十一日再次会谈。

  5月18日 就黄河堵口问题和联总中国分署代理署长福兰克芮·雷、联总工程顾问塔德谈判,达成六项口头协议:(一)下游复堤、浚河从速开工;(二)工程所需一切器材、工粮,由联总、行总负责供给;(三)行总在菏泽设立办事处,中共参加;(四)对下游河道居民迁徙之救济费由国、共、联总、行总组织委员会商定;(五)六月十五日之前不在故道上招引河;(六)花园口合龙视下游工程的进度而定。二十二日和行总署长蒋廷黻会商,决定菏泽办事处处长由政府派,副处长由中共派。后行总在烟台、淮安也设立了办事处。

  △致马歇尔备忘录:前已商定黄河堵口之前应疏浚复堤,给黄河河道内的居民拨款救济,这一点应在汛期前办到。

  5月20日 和董必武、陆定一、邓颖超联名致信张君劢、黄炎培、梁漱溟、章伯钧、陶行知:“东北已演成规模空前之大战,大江以北亦烽烟四起。政府当局,决心内战”,“三人会议迄未举行,政治协商尤属遥遥无期。当前局势严重如此,吾辈惟有以披发撄冠之心,为奔走和平之举”。“亟盼民盟方面,速有代表来京,共同努力。”

  5月22日 张君劢、黄炎培、沈钧儒、章伯钧、梁漱溟致电毛泽东、蒋介石,提出停止东北内战三条办法:(一)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长春,中共军队撤出长春;(二)国民党不进兵长春;(三)东北政务委员会重新组织,委员人选由各方协商,委员会驻长春。毛泽东回电表示欢迎。

  △东北民主联军十八日撤出四平,本日撤出长春。同时国民党军队进占长春。二十三日蒋介石飞抵沈阳。民主联军于二十五日到三十日发起鞍山、海城战役。二十八日国民党军占领吉林,无力再向松花江以北进攻。

  △为防止国民党方面经过青年党在民盟及第三方面人士中起破坏作用,决定派陆定一、李维汉先去上海,董必武、邓颖超后去,在各界开展活动。二十四日,齐燕铭、王炳南到上海,与在沪的政协各代表进行政治协商。周恩来派共产党员罗叔章到上海同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人刘晓取得联系,做上层统战工作。

  5月23日 同马歇尔会谈。马歇尔转达蒋介石关于东北问题所提的条件:(一)中共不得干涉政府修复铁路;(二)军队的改编和复员在确定的时间内实施;(三)在执行三项协定(停战令、军队整编及恢复交通)中,双方代表有分歧时,军调部或执行小组的美军官必须有决定权以及执行和解释之权。周恩来要求派执行小组到长春,停止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遭到拒绝。

  5月25日 同马歇尔会谈,说国民党占领长春后,又有进一步的要求。指出关内局势发展下去也会造成大规模的冲突。马歇尔表示要用一切方法停止战斗,担忧自己对国民党影响不大。

  △和董必武、陆定一同王世杰、邵力子、张厉生、雷震举行到南京后的首次国共会谈。

  5月26日 阅马歇尔转来的二十四日宋美龄代写的蒋介石致马歇尔函〔注〕后,致信马歇尔:对蒋愿意停战恢复和平表示欢迎,要求实施三月二十七日三人会议通过的东北执行小组的三项任务。对提出的主权问题,指出:苏军撤离后,东北已无此问题。对提出的最后决定权问题,表示:“我仍愿根据阁下前所提议之在各执行小组内,美方代表握有关于调查程序之决定权一项,继续努力。”二十七日,与马歇尔会谈。二十九日,马歇尔致电蒋介石,说国民党军队在满洲的继续前进,使他的工作十分困难。

  〔注〕蒋介石致马歇尔函,内容与马歇尔二十三日所转达的基本相同。

  5月27日 出席中共代表团会议,听取滕代远传达中共中央意见。会议认为内战不可避免,但尚有缓和与推迟的可能。我党方针仍是避免挑衅,推延战争,积极准备反击。

  5月28日 电告中共中央:“蒋自进长春后,在全国更积极备战”,“现内战已临全面化边缘。除非马(歇尔)给蒋(介石)压力或我给蒋以决定性打击,恐难有挽救可能”。“另一种压力,须是发动人民,反对内战。”

  △和董必武、陆定一、齐燕铭访晤民盟代表张君劢、梁漱溟、黄炎培、沈钧儒和章伯钧。民盟代表一致认为东北已无主权问题,应立即停战。二十九日,他们致电蒋介石,请其即刻返京进行和平商谈。

  5月30日 同马歇尔会谈,得知蒋介石二十八日曾建议:(一)军队整编方案先在东北实行;(二)派官员和警察接收被中共占领的地区;(三)给美代表以修复铁路和其它交通的决定权;(四)同意美代表的决定权限于特定事务;(五)监督中共严格遵守这些协定。周恩来指出:蒋试图以武力解决问题,无意停止战争。对美国军官决定权问题,表示我方不能接受。

  6月1日 接待黄炎培,表示决不同意美方享有最后决定权。

  6月3日 同马歇尔会谈,指出蒋介石有意把战争拖长,以引起全国的破裂。针对国民党准备组成一个容纳除中共以外的各党派的临时政府的计划,声明没有中共参加的政府在中国不能说是民主的政府。并批评美国的两面政策,一面表示要赞助中国实现和和平民主,一面仍以租借法案帮助国民党,帮助国民党运兵到华北、东北打内战。表明不赞成把停战问题变成争论美国最后决定权问题,指出这是蒋介石在转移目标。说国民党用各种方法欺骗美国,把美国推到与中共对立的地位上。马歇尔表示愿意等蒋介石从沈阳回来后面商停战。

  △接待民盟五代表,介绍谈判情况,估计蒋介石可能不要中共、民盟参加而改组政府。梁漱溟、黄炎培表示,蒋如此做,连青年党也不会干。

  △致电中共中央并叶剑英、罗瑞卿:马歇尔“在第一时期对停战、政协、恢复交通、复员、整军的意见和办法是公正的。第二时期对东北问题就偏了,只要我们让,不要国民党让,而且让了还不停战”。蒋介石在“第一时期还听马建议,但不愿其成功,放纵和指使部下违约反对。到第二时期便准备大打,借口主权、交通使内战全面化。伪装改组政府骗取外援”。认为“如改组政府无中共参加不得叫民主。蒋欲以此拖马下水,或使马失败”。“我之做法一贯的愿中国和平民主与马使命相合,我们愿其成功,勿失败。但蒋若全面打来,我必全面抵抗。”

  6月4日 同马歇尔会谈,得知蒋介石同意军调部派前进指挥所(又称执行部分部)去长春,要东北停战十天。周恩来建议停战一个月,至少二十天,要停止进兵、进攻、追击,还应包括停止运兵。六日,执行部长春分部美方代表白鲁德飞长春。

  △和梁漱溟、罗隆基谈话,指出国民党决心采取武力政策。我们现正与马歇尔会商,可能使内战展缓若干天发动。

  6月5日 同马歇尔会谈,得知蒋介石已同意停战十五天后,商定东北停战令从六月六日正午生效。

  6月6日 蒋介石发表声明,规定生效日期从六月七日正午开始。

  △陆定一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周恩来的关于东北停战之公报:中共是主张无条件停战而且真正停止内战的,由于中共的坚持,现在蒋介石下令在东北停止进攻十五天,进行谈判。希望田民党方面能有诚意,使过去一切协议见诸实施,并使暂时休战成为长期休战,永远停止进攻。

  △同马歇尔会谈,驳斥蒋介石所提凡是苏军驻过、现在是共产党军队占领的地方,都必须退出来,才能停战。指出这是做不到的,这是东北问题的关键。

  △会见北平执行部交通处美方代表希尔上校,强调恢复交活,不仅是铁路,还要恢复公路、水路、邮政,同时要拆除碉堡工事。

  △和黄炎培、梁漱溟长谈。黄反映所闻土改中过火行为,并请刘崇佑遗言。周恩来说:五四运动之际,刘崇佑为律师,为我带护营救外,更以金钱接济,至今衔感。

  6月7日 同陆定一飞返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谈判情况,并进行研究。中共中央决定目前基本方针是在不丧失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和平,“竭力争和平,哪怕短时期也好”。九日,周恩来和李立三(化名李敏然)飞抵南京。

  6月10日 和董必武接见中共秘密党员熊向晖。熊当时被胡宗南保荐将赴美国深造,他表示全面内战即将开始,留在国内做情报工作对党有利。周恩来说:出国留学为好。如果战争时间长,回国后在国民党军队内地位提高,更有利于做情报工作;如果战争时间短,回国后可以做新中国的外交官。翌年,熊向晖赴美前为中共提供了大量的关于胡宗南的作战情报。

  △访马歇尔,说明中共的方针是要争取和平民主,但国民见正在开军事、财政、粮食会议,准备十五天后大打。目前内战购危险日益严重,迫使我们不能不抵抗。

  △同希尔商谈恢复交通问题,提出中共应自上而下参加铁路的行政管理。

  △会见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俞大维,对俞提出成立武装铁路警察一事,指出反对路警归戴笠系统、交通部管,主张由执行小组管理。十二日将此意见面告希尔。十五日再次同希尔谈话。十五日北平军调部交通处中共代表黄逸峰到南京后,由黄和希尔会谈恢复交通问题。

  6月11日 收到上海文化界、实业界马叙伦〔注1〕、陶行知〔注2〕等一百六十四人六月八日呼吁停止内战致蒋介石函(附寄中共代表团)后,本日,周恩来、董必武、陆定一、邓颖超复函马叙伦等:“中国政事之败,民生之苦,于今已达极点,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之好战分子,犹然恃美国武装之资助,积极进行全面反共之内战”,“敝党决愿本一向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之职志,进行谈判,并盼能从此长期停战,永息戎争,俾使政协决议整军方案得以顺利实行”,“尚祈诸先生再接再厉,制止内战”。

  〔注1〕马叙伦,时为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建人之一。

  〔注2〕陶行知,时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教育家。

  △同徐永昌会谈东北问题。

  △致函来南京的堂哥嫂周恩夔、陆淑珍:“旧社会日趋没落,吾家亦同此命运,理有固然,宁庸回恋。惟人生赖奋斗而存,兄嫂此来,弟处他人檐下,实无可为助。倘在苏北,或可引兄嫂入生产之途。”“目前局势,正在变化万端,兄嫂宜即返扬。”

  6月12日 同马歇尔会谈,指出:国民党方面军事行动未停。针对蒋介石散布的谣言,声明共产党军队绝不攻济南、青岛,除非国军要消灭我第五师。会上商定派参谋飞青岛调查。当日,中共南京局军事组参谋郝汀和美方柯克上校飞青岛。次日,郝同美军驻青岛海军陆战队克里门将军代表飞临沂见陈毅,调处胶东半岛战事。郝向陈毅传达中共代表团的意见。十五日飞返南京。

  △听取从东北经北平到南京的王首道汇报后,连续两日会见白鲁德,希望他尽快到长春,并欢迎他到哈尔滨,可由王首道、李立三陪同。

  6月14日 和马歇尔会谈。指出蒋介石六日的声明是一篇最后通牒,十五天停战期限是临时的,蒋是争时间准备更多的冲突。政府不执行三月二十七日协定,将监督停战的执行小组变成观察组,使人失去信心。希望白鲁德尽快去长春,并欢迎他到哈尔滨。对俞大维主张设立武装铁路警察这种节外生枝的做法感到焦虑。十七日再度会谈。

  6月15日 电告中共中央转东北局并叶剑英、罗瑞卿等:蒋介石“想在最后决定权、路警、(军队)驻地、兵力、省主席(名额)五问题上,逼我让步或破裂。马不愿破裂,更想我让步。我们认为既要避免破裂,又要不大让步”,“今后一周将是斗争最紧张的一周”。

  △致电中共中央转刘伯承、邓小平:请安排由南京、上海陆续疏散到你处的干部。

  △同徐永昌、马歇尔签订关于派遣东北执行小组的临时协定。规定军调部长春分部的任务是在没有新的停战协定之前,即刻实行三月二十七日三人会议对东北执行小组的三项指令。十七日白鲁德、李立三、王首道飞抵长春。

  6月16日 致电中共中央、叶剑英、罗瑞卿:请告徐冰、张晓梅,西北军张克侠〔注〕与我们有来往,被国方注意,可接他的家属到张家口,使张克侠可以自由行动。

  〔注〕张克侠,中共秘密党员,时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

  6月17日 和马歇尔会谈,商讨结束东北冲突的详细办法的草案。

  △电告陈毅:吴化文〔注1〕、孙良诚〔注2〕派人在南京、上海同我党接头,请派人做他们的工作。

  〔注1〕吴化文,时任国民党第八十四师师长。

  〔注2〕孙良诚,时任国民党暂编第二十一师师长。

  △致电中共中央转东北局、叶剑英、罗瑞卿等:今日蒋介石提出三个文件(交通、东北整军、关内),“战意已大明”,“蒋有可能将东北问题再拖数日,而先在苏北、山东开刀并及热河”。蒋也“有可能不下讨伐令,而仍以和平立宪为口号,企图逼我就范”。建议延安表示愤慨,并令各地,尤其是苏北、山东、热河,速做各种准备,迎接蒋方的进攻。“京、沪、渝、港,除能疏散隐蔽者外,全部告以坚守岗位,准备困斗。”

  6月18日 同马歇尔会谈,告以昨晚接国民党方面提出的整军方案,要中共部队退出察哈尔、热河、烟台、威海卫、苏北和东北大部,对此表示愤慨,无考虑的可能。

  △同徐永昌、俞大维会谈,讨论整军方案。拒绝国民党方面所提中共部队在关内分驻陕北、上党、大名、临沂、热察五个地区的要求。国民党代表又提出承认美方最后决定权。周恩来怒不可遏地说:中共是爱国主义者,不能承认丧失国权的办法。

  △致电中共中央转东北局、叶剑英、罗瑞卿等,报告谈判情况:我们观察马、蒋区别日益缩小,“东北案系马提,关内案系蒋提,马并非完全反对”。“因此美、马作用亦值得重新估计。”次周,中央致电各解放区负责人:“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

  △同冯玉祥、李济深谈话后,致电中共中央,并转陈毅、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告知冯、李建议多做西北军旧部冯治安、刘汝明、李兴中、孙良诚以至孙殿英、庞炳勋等人的工作,说大战爆发后,在他们中如有人通电反战,成立民主联军,则变动必大。

  6月19日 会见司徒雷登。对司徒雷登所提先从改组政府、制定宪法、打击贪污等着手和由美国分开装备训练国共两军的意见表示同意。并请司徒雷登转告马歇尔:蒋介石先停战,然后才好再谈判。中共愿意和平,愿意解决问题,但必须是双方让步,不能要一方屈服。

  △和董必武、李维汉同第三方面人士谈话,对国民党要求单美方的最后决定权表示愤慨。

  6月20日 会见马歇尔,说明:蒋要中共军队分驻几个地区,是要我退出城市和铁路线,以便消灭我们,我方不能接受。蒋已准备半年作战计划,但战争决不会如蒋所想象,他将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目前情况十分紧迫,内战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危险。建议东北全面停战,关内重申停止冲突。二十一日继续会谈。

  △接见记者,发表谈话:(一)我们主张不分关内外,不受时间限制,停止一切冲突,静候调处;(二)如果国共争端需要友邦调解的话,必须按去年十二月十五日杜鲁门声明及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公报的原则办理。

  6月21日 中共代表团周恩来等七人致函蒋介石,指出内战大火有一发难收之势。提出:三人会议立即宣布东北长期停战、协商恢复全国交通的具体办法、商定整军复员及东北整军的具体补充办法,等。二十二日将此函抄送第三方面存阅。

  △蒋介石宣布东北休战期延长至六月三十日。

  △上旬,周恩来采纳华岗的建议,由上海市人民选派代表团赴南京进行呼吁和平反对内战的请愿。本日,将上海和平请愿团的代表姓名及政治态度报告中共中央。

  6月22日 出席三人会议。会上讨论停战方案,未获结果。会后电告中共中央并转东北局、叶剑英、罗瑞卿等:国、美方案不仅在东北,即在关内也想侵入我区。国方一切为了打,八天后整军方案也难得协议。故应在此八天积极备战。谈判力求有理、有利,拟集中斗争于整军方案,坚决执行二月二十五日原案不变。次日,出席最后一次三人会议。

  6月23日 上海五万人示威游行,送马叙伦、蒉廷芳〔注1〕、盛丕华〔注2〕、包达三〔注3〕、张絅伯〔注4〕、阎宝航〔注5〕、雷洁琼〔注6〕、吴耀宗〔注7〕、陈震中〔注8〕、陈立复〔注9〕等十人代表团到南京向蒋介石呼吁和平。代表们抵南京下关火车站,被国民党特务殴伤,即下关惨案。经中共、民盟紧急呼吁,至深夜代表们在宪兵”保护“下住进中央医院。

  〔注1〕蒉廷芳,蒋介石的拜把兄弟,扬子江拖驳公司总经理、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

  〔注2〕盛丕华,上元企业公司董事、开美药厂董事长。

  〔注3〕包达三,雷石化学公司董事长、信仪地产公司总经理。

  〔注4〕张絅伯,中国实业公司董事。

  〔注5〕阎宝航,中国经济事业协会理事,东北政治建设协会发起人之一。

  〔注6〕雷洁琼,中国民主促进会理事,东吴大学教授。

  〔注7〕吴耀宗,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校会组主任、青年协会书局主任。

  〔注8〕陈震中,共产党员、上海市学生会团体联合会主席。

  〔注9〕陈立复,东吴大学学生。

  6月24日 凌晨,和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滕代远等到中央医院慰问下关事件中的受伤者。对政府放纵暴行提出严重抗议,提出六项善后办法。并以备忘录形式分致徐永昌、俞大维和马歇尔。

  △同马歇尔、俞大维会谈,为争取和平而作出让步,通过了《终止东北冲突之训令》和《恢复华北华中交通线指令》、《解决执行小组交通小组北平军调部及长春军调分部中某些争执之条款》。周恩来主张立刻签字,以告慰全国人民。国民党代表坚决反对。会后致电中共中央并转东北局、叶剑英:“谈判将临最后关头,我在停战、交通及美国职权上均做了某些让步”,留下的争论在整军,蒋绝对不会放弃他的打算。为揭穿蒋的整军方案的军事独裁思想,我方拟提出以政治军,军民分治,军需、军令、军训三权分立三原则。“请中央批准我们在此相机行事,以便使谈判破裂做得愈于我们有利愈好。”次日中央回电:“你可根据既定方针,便宜行事。”

  6月23日 后向上海人民代表团秘书罗叔章指出:代表团在全国已产生很大影响,不能在南京久留。在此期间,通过中共代表团上海办事处询问刘晓等,上海地下党是否已暴露,如有暴露者应立即撤离。强调上海地下斗争的长期性和坚韧性,指示他们要注意隐蔽,注意积蓄力量,切忌犯急性病。

  6月25日、28日 两次宴请上海人民代表,说明中共要求和平的诚意和争取和平的经过,揭露蒋介石假谈判、真内战的面目,并听取他们对和平的要求和愿望。二十九日,和董必武等致函马叙伦等,重申中共主张,指出目前仍应继续为和平而奋斗,不达目的,誓不休止。并致函陈震中、陈立复勉励上海学生“继续努力,发扬‘五四’以来中国学生光荣的传统,为和平民主而奋斗到底”。

  6月25日 闻国民党当局将唆使“苏北难民”〔注〕砸中共代表团和民盟总部后,除向国民党抗议、要求保护代表团安全外,在代表团内部进行气节教育,并让工作人员尽可能通过社会关系暂时疏散,只安排王炳南等少数人留守。

  〔注〕“苏北难民”,即从苏北解放区逃亡的地主分子。

  △致电中共中央转吴玉章告何其芳:如果时局再恶化,要设法安排疏散文化界朋友。电告吴德峰、薛子正,当时局恶化,无法立足时,邵荃麟可离武汉设法经上海到香港。二十八日,电告中共中央:时局一旦突变,我党在外的工作者和民盟及进步分子将分批到解放区。建议中央指示各解放区在边沿设接待站。

  6月26日 同马歇尔会谈。再次提出让第五师从湖北撤走;表示我方不能从苏北、皖北、山东、承德等地撤退,主张先实行已经通过的几个方案。或者先解决以下几个原则问题:(一)行政问题交改组后的联合政府,军队不加干涉;(二)双方军队集中后驻在不使对方感到威胁的地方;(三)某些地区国共双方可以协商不驻兵;(四)对东北先商定一个办法。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第五师主力向西突围,于二十九日突破封锁线,越过平汉路。

  6月28日 同马歇尔会谈。指出:六月二十六日国方已开始进攻,迫我起而自卫。如果蒋愿意和平处理,应立即电鄂豫部队停止进攻,批评蒋的进攻违反政协决议。

  △接待张君劢、梁漱溟、罗隆基、沈钧儒、章伯钧、黄炎培、张申府,介绍与马歇尔谈判情况。

  6月29日 同马歇尔会谈,说:能让的我都让了,不知政府是破裂呢?还是一面打一面谈?我们愿意和平,但不能接受蒋的这一套。希望同国民党方面代表在明天十二时前达成关于整军方案协议。三十日再次会谈。

  △电告中共中央并转叶剑英:蒋必尽力挑衅,分为明打暗打两种。建议消灭对方嫡系有生力量,在苏皖组织游击战。

  6月30日 致电中共中央转东北局和叶剑英等:蒋是边打边谈,他在东北一时不致有大动作;关内向我中原、苏北、山东、热河等地进攻可影响晋冀鲁豫。建议在政治上揭露蒋大打,在军事上各个击破。七月二日中共中央通知各中央局:“加紧准备粉碎国民党进攻,同时对执行部及小组工作,仍取积极态度,适应进打边谈之情况。”六日,又指示各中央局:我们对国民党军队的态度是彼打我也打,彼住我也停。对各地美军仍应避免冲突。

  7月1日 和李维汉致电陈伯达、王明、谢觉哉、胡乔木:不论时局变化如何,制宪一事终会正式提出,我们的发言权必须充分使用。甚盼延安宪法委员会继续其工作,有计划地写些文章广播。

  7月2日 同蒋介石会谈。蒋要中共让出安东、胶济线、苏北、承德、察哈尔省张家口以南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驻。周恩来表示拒绝,提出:军事上由三人会议迅速解决停战问题。行政问题,应召开政协、改组政府后来解决。三日与马歇尔会谈。

  △和董必武同陈诚、王世杰、邵力子会谈。四日继续会谈。

  7月5日 同陈诚、王世杰、邵力子会谈,指出三日国民党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未经商量,即宣布于十一月十二日召开“国大”,完全是分裂行动。提议立即召开政协综合小组会议,商讨补救事宜。本日和马歇尔会谈,将此情况告之。

  △会见英国驻华代办华仑格,介绍马歇尔来华后的中国政局变化过程,希望他转告英国外相。指出国民党在二中全会和参政会上破坏政协决议,不按照政协决议给中共和民盟十四个名额,以致政府改组不能实现,国大随之延期。国民党在东北进攻越演越烈。最近中共在东北停战、恢复交通、整军补充方案又做了让步,但蒋仍不肯签字,又提出政协早有规定的行政问题。这完全是美国政府政策的两面性造成的。一方面帮助中国建立和平,另一方面又给国民党军火、借款,海运兵员。希望各国都遵守三国公告,使中国不致走到内战和独裁。英国也有责任“提醒美国不要用错误的方法来违背三国公告”。

  7月6日 和董必武同陈诚、王世杰、邵力子会谈,提出召开政协综合小组会议,讨论改组政府、国大、地方政权等问题。国民党代表拒绝召开。

  △会见《纽约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指出:到六月三十日仍不能签定协议的原因,在于国民党方面要中共完全让出某些地区,特别是苏北、山东、热河等地。我们无法同意。按政协协议,地方行政在国民政府改组以前应维持现状,然后经协商决定。军事上国民党方面要我们退出苏北、胶济线、热河的承德以南(含承德)和察哈尔的张家口以南地区。还可能提出要我们退出山东半岛。不仅要我们退,政府军还要进。美国政府的军火租借法案、军事援助法案供应国民党大量军火,鼓励内战,使中国无法获得和平与民主。申明我们并不反对美国人,但反对美政府的错误政策。

  7月7日 中共代表团周恩来等七人致函政协代表及蒋介石:国民党片面决定十一月十二日召开国大,完全违反协商精神,敝方坚决反对,不受贵方任何片面决定之拘束。我们仍坚持速开政协综合小组会商讨国大及有关问题。

  △中共中央发布为纪念“七七”九周年宣言,呼吁:(一)立即重新发布全国(包括东北)的停战令;(二)重开政协,改组国民党一党专政政府为民主联合政府;(三)复员裁兵,废除军阀制度;(四)美国停止武装干涉中国内政。

  7月9日 致电中共中央:目前边打边谈、以打为主的局面还会继续一个时期,因此各地应充分注意粉碎蒋的进攻。

  △会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裴斐。裴斐说:我们恐惧的是中共与苏联的关系,中共所作所为首先根据于苏联外交的要求,如果再有战争,中国会成为第二个西班牙。周恩来解释说:中国不会置身于一个国家的影响之下,以致成为一国的工具,而应起把同盟国综合起来的作用,至少要成为美苏合作的桥梁。如果国民政府改组成为联合政府,就可与一切盟国都保持友好关系,反过来影响国际间的合作。中国是有理想的,中国要富强起来。中共对美国是既要合作,又要批评其政策中的不对之处。

  7月10日 同陈诚、王世杰、邵力子会谈,因国民党方面仍坚持七月二日要求,未获结果。从此国共会谈停顿。

  △致电中共中央转方方、林平:望与左洪涛商量,设法安顿与救济被张发奎解散的剧团第五队第七组人员,帮助他们到南洋或其它地方工作。

  △司徒雷登任美国驻华大使,十五日到南京就任。马歇尔的特使地位不变。

  7月11日 和马歇尔会谈,揭露国民党军在湖北、苏皖的进攻情况,要求政府军停止对第五师的追击,并告以国共会谈情况。

  7月12日 致函联总总部:解放区受灾人数占全国受灾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而所得救济品只占联总运往中国的千分之六。还提出出席联总远东大会应有中共代表等。

  △深夜得知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非常愤慨,称李“是一个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次日,和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廖承志电唁李公朴夫人张曼筠:“公朴的牺牲必然激起全国人民反法西斯暴行及争取和严民主运动的高涨,敝代表团誓为后援。”

  △致电中共中央及北平叶剑英:“苏北大战即将开始”,国民党部队“由徐州向南、津浦线向东、江北向北,三面同时开始以武装难民作先锋,先求解决苏北后再打通津浦、平汉等”。十三日,电告中共中央军委并邓子恢、谭震林、张云逸:十五日苏北和郑州的国军向我发动进攻。

  7月13日 和马歇尔会谈,揭露国民党军队将于十五日向苏北进攻。十四日,蒋介石离南京飞庐山。十六日、十八日,国民党军从苏皖南线、北线、西线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华中野战军被迫反击,从七月十三日到八月二十七日举行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歼国民党军五万余人。

  7月14日 飞抵上海,住“周公馆”。鉴于国民党违反协定,在黄河下游复堤之前即在花园口堵口合龙,十五日与福兰克芮·雷、蒋廷黻商谈有关黄河堵口、救济费等问题。十六日飞返南京,同马歇尔商谈,主张黄河治理问题应脱离政治、军事来解决。并说准备赴开封实地考察。

  7月16日 和邓颖超等出席中共南京局青年组负责人刘光的公祭大会。刘住院期间,周恩来三次前往探望。

  7月17日 为说明国民党扩大内战及闻一多十五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真相,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反对扩大内战与政治暗杀的严正声明》。声明指出:中国目前最严重的,一是内战,二是政治暗杀。内战已从局部向全面发展。“昆明两次政治暗杀,足以根本动摇全国各民主党派与国民党当局团结合作的大局。”同日,和董必武、李维汉、邓颖超、廖承志电唁闻一多夫人高真,说:“一切政治欺骗,已为昆明有计划的大规模的政治暗杀枪声所洞穿。”中国人民将踏着李公朴、闻一多诸烈士的血迹前进,消灭法西斯统治,实现中国之独立、和平与民主。下午飞抵上海。十八日,马歇尔第一次飞庐山,同蒋介石会谈。

  7月18日 和伍云甫〔注1〕、成润〔注2〕、王笑一〔注3〕同福兰克芮、蒋廷黻、薛笃弼、复堤局代表继续商谈。双方同意复堤所需经费全部由国民政府负担。周恩来针对薛笃强所提费用要经行政院核准,不能如期交付的问题,说:复堤第一期工程已完成,政府应立即履行其协议。河床居民迁徙费不能少于三百零四亿,其中解放区政府担负四分之一,由国民政府供给二百二十八亿。

  〔注1〕伍云甫,时任解放区救济总会秘书长兼解总上海办事处处长。

  〔注2〕成润,时任冀鲁豫边区政府代表、黄河委员会委员。

  〔注3〕王笑一,时任中共黄河复堤工程代表。

  △赴靖江路四十五号访晤宋庆龄。

  7月19日 审定中共代表团致平安到达延安的马明方、杨之华等一百二十余人的慰问电,电中赞扬他们在新疆狱中“苦斗四年,而忠贞不屈,这在中国共产党空前残酷的监狱斗争史上写下红光辉的一页”。

  △和伍云甫、王笑一、成润飞抵开封,听取中共冀鲁豫区负责人张经、段君毅,解放区黄委会主任王化云关于复堤、应得工款、工粮及交通运输等情况的汇报,介绍上海谈判情况并征求他们的意见。要他们在谈判中研究斗争策略,揭露对方的阴谋,争取主动权。并要他们转告刘伯承、邓小平,从整个形势上看,靠谈判不能解决问题,现在要靠自卫战争,迎击进攻。谈话后赴花园口视察堵口工程。二十日,在开封与联总、行总、黄委会等各方人士商谈,强调立即制止堵口,向下游放水,立即给解放区拨付粮款。二十一日,飞抵上海。二十二日,同福兰克芮、蒋廷黻等继续商讨,决定先复堤,九月汛期过后再堵口,修复黄河故道堤坝的费用由政府支付,救济故道居民款一百五十亿,也由政府支付。

  在上海期间 接见秘密到上海的中共中央青委书记冯文彬,听取关于上海青年工作的调查汇报。指出:地下党要把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分开,既要积极发动群众,又要保存党的核心组织。现在内战已打起来,冯随中共代表团回延安会暴露身份,可秘密从北平回解放区。

  △听取刘宁一汇报赴苏联出席世界工联执委会第二次会议的情况,要他留在“周公馆”做组织工作,继续争取“劳协”,促进中国工人运动的统一,同时寻找机会再作出国的努力。

  △接待安娜·刘易斯·斯特朗,向她介绍国内战争的形势。

  7月25日 要上海工委劝陶行知休养,话未传到,即得知陶行知脑溢血。和邓颖超等赶去看望时陶已去世,握手尚温。随即嘱咐潘汉年〔注〕、伍云甫“对进步朋友的安全、健康,我们必须负责保护”。然后和邓颖超等飞回南京。和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廖承志电唁陶行知家属。并致电中共中央,报告陶病故消息,说“陶先生确是死于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十年来,陶一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注〕潘汉年,时在中共情报部门工作,公开身份是中共与联总、行总联络的代表。

  7月26日 分别访马歇尔和司徒雷登,提出解决目前局势的两项办法:(一)马上实行全面长期无条件的停战;(二)改组政府,按照政协原则处理地方行政。二者可以平行进行。下午,马歇尔第二次飞庐山,将周的意见转告蒋介石。

  7月30日 致信陈嘉庚:“惠电奉悉。卓见深情,感佩无已。对阴谋暗算,自当如嘱慎防,请释廑念。”

  7月31日 和董必武致函邵力子,要求派一个由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而不是派外交部长一个人去参加巴黎会议〔注〕。

  〔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审查对德国的欧洲盟国意、罗、匈、保、芬五国和约草案而召开的会议。

  8月1日 同马歇尔会谈,就阻止内战蔓延问题提出三项办法:(一)立即宣布在全国停战;(二)派执行小组到冲突最严重的地区去;(三)军事问题同政治问题一道解决。如果这三个办法被拒绝,证明政府要扩大内战。

  8月3日 同马歇尔会谈。提出:(一)昨日国民党飞机轰炸延安,这是空前严重事件;(二)徐州国民党军向山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三)蒋现在同意改组政府是欲以政治谈判拖长内战时间,如不立即停战,全面内战无可避免,而政治谈判亦无结果。午后,马歇尔第三次飞庐山找蒋介石谈。

  8月4日 为国民党飞机轰炸延安事致函蒋介石,提出抗议,并指出半年来国民党飞机侵扰、扫射、轰炸解放区已达二百六十八次。

  8月6日 应邀与司徒雷登会谈。司徒雷登转达蒋介石的意见:同意先成立一非正式小组,由司徒雷登和国共双方派人组成,商量改组政府,但是在商谈前中共必须接受五个条件:(一)让出苏皖边区;(二)让出胶济线;(三)让出承德和承德以南地区;(四)十月十五日以前在东北让出除黑龙江、兴安河和嫩江、延吉以外的地区;(五)在山东、山西退出六月七日后占领的地区。周恩来答:不能接受。并指出蒋如此无理,应负内战责任。美国实际上驻兵助械借款,也不能卸脱参加内战的责任。会后电告中共中央:“蒋为大打,必先多方要求,而美亦有可能放手让蒋大打一阵再谈。如此,我必须一面在准备全面大打的基础上,打两三月再谈,也可能谈不成,而全面大打下去”;另一面在大打的情况下,要准备蒋把问题提到联合国。八日,中共中央复电说:“蒋的五条绝对不能接受”,“你的答复很对”。“各解放区正在动员全力粉碎蒋的进攻。”

  8月9日 同马歇尔会谈。指出:美国在蒋介石扩大内战的情况下仍帮助蒋加强统治,必然引起我们的反感。再次提出全面停战。次日,同马歇尔、司徒雷登会谈,重申八月一日提出的三项办法。

  8月10日 马歇尔、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说:战争日益扩大,且有席卷全国之势,国共双方所谈判问题似无获得解决可能。实际上承认调处失败。

  8月12日 收到中共中央来电:“同意你们对马、司发表公报后形势分析和应付总方针与办法。”“今后将有一个相当时期是大打大闹时期,而主要是靠打得好,消灭蒋力量来解决问题。”“关于半年多以来,特别是六月以来国共谈判经过,请你发表一适当谈话。”

  8月15日 同马歇尔谈话,说:蒋介石的五个条件是内战独裁的路线,他打算八九两月大打。所以要停战就停,否则必定大打。本日,马歇尔第四次飞庐山找蒋介石谈。十九日,马歇尔向周恩来转达蒋介石认为没有必要再发布停战令,现在所需要的是中共停战。

  夏 接见张克侠,听取关于西北军内部的情况的汇报,指示他多做蒋军高级将领和带兵人的工作。说:我们不仅在战场上回击蒋军,而且要争取策动高级将领和大部队起义。二十日,致电中共中央转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据张克侠反映,原西北军如冯治安、刘汝明部等不愿内战,但现在也不敢独立,在蒋的形势恶化时有举义的可能。他建议我以一小部兵力牵制,而另以大力向国方空虚和薄弱的地方突击,如此必然得手。

  8月20日 为纪念廖仲恺遇害二十一周年,和廖承志、廖梦醒等到墓前祭奠。

  8月21日 同司徒雷登会谈。针对司徒雷登建议先进行改组内府的谈判,说;中共要求在谈前弄清三个问题:谈好改组政府之后,国民党能否保证放弃八月六日的五条,立即停战以及根据政协决议商谈成立国府委员会。假如这三点没有保证,谈判仅仅便利于国民党拖延时间。司徒雷登询问马歇尔后,告以马歇尔对不敢断定。

  8月22日 同司徒雷登会谈,得知俞大维今早表示八月六日的五点暂时不谈。司徒雷登再次建议成立非正式小组先谈组织国民政府委员会。周恩来表示:第一,非正式小组开会,谈好改组政府之后,国民党能否保证立即停战;第二,最好一面开非正式小组会议,一面谈停战。否则谈判会拖下去。

  △和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廖承志致电在成都的张澜,对他十八日在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大会上因特务捣乱而受惊,表示慰问。电文中说;“为民主,必须反特务,愿与先生共勉之!”

  8月23日 致函马歇尔转蒋介石,抗议国民党军准备使用毒气。本日,马歇尔第五次上庐山找蒋介石谈。

  8月24日 致函蒋廷黻:中原部队被迫撤出后,不少人为躲避国军的清剿和迫害,逃亡到武汉,请予以救济安置。我方在宣化店负责救济工作的七名人员被国军扣留,望代为查寻,并促早日释放。

  8月26日 举行记者招待会。在会上分发《群众》周刊的社论《立即无条件停战!实行政协决议!》。指出:内战正在扩大,国民党已投入二百万以上的兵力,这是二十年来空前规模的内战。国民党是拖中大打,美方增加军事援助,是鼓励国民党打内战。中共原来要求先停战后改组政府。现在为使国民党放心,先谈改组“也未始不可以”。但在谈判前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一是改组政府问题谈清楚时,是否马上停战。二是改组政府问题谈清楚后,政府是否放弃前次所提的五项条件”。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末政府是以谈判拖延时间。

  △得知美国陆军助理等到华同宋子文谈判出售战时剩余物资和蒋正准备以中国的航空权与美国分享,致电马歇尔:蒋介石目前正以过去美国转让的军用物资从事内战,在此时机转让剩余物资,等于火上浇油。我受令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并坚决反对对中国领空权的任何损害。中国共产党决不能接受商谈的此种结果。

  8月28日 同司徒雷登谈话,得如蒋介石已要宋子文派两个人参加非正式小组谈判改组政府,谈好后马上成立国府委员会。周恩来说;首先应下停战今,如蒋不做,在召开非正式小组商妥组织国府一事后,蒋仍不停战就是欺骗。成立非正式小组的目的在于从速解决问题,不能以此拖延,否则我们要发表声明。

  8月29日 同马歇尔会谈,同意成立一个非正式五人小组。要求马歇尔从蒋介石处获得对中共八月二十一日提出的保证做出明确答复。三十日,马歇尔第六次飞庐山同蒋介石谈。

  △致函徐永昌:集中到苏州高等法院的新四军政治犯已达三百余人,“敝方迭向政府要求释放,但迄无结果”。“敝方一贯坚持蒋主席四项诺言必须兑现,政治犯必须释放,一切政治犯只能用政治方法解决,而绝不能假借其它普通法律自由处置。”

  8月30日 偕王炳南访司徒雷登,就改组政府有关问题交换意见,提出要蒋介石放弃八月六日的五条无理要求并立即下令停战。

  8月31日 电告中共中央并叶剑英、李克农〔注〕:“美蒋在三个网题上已取得一致意见,即不承认全国内战,不承认调解失败,不愿撤兵(即美军)”。由于蒋介石表示决不能接受中共二十一日提出的要求,我乃告司徒雷登“非正式小组尚未会谈已宣告失败”。“现时斗争已临最后一幕,中心对美,只要使马、司不论从军事上政治上都已无话可说,则一切责任自明,美国骗局再也继续不了。”并告已将本方针向民盟、国民党民主派及记者谈过,他们认为很好。

  〔注〕李克农,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秘书长。

  △鉴于黄河、淮河、沂河、沭河等河水大涨,冲破堤岸多处,致函宋子文要求“江北运河工程局立即开放沿江各坝,以免苏北人民遭受水灾浩劫”。九月二日再次致函宋子文,谴责“政府不但不开放江坝,近且不断以重轰炸机以重磅炸弹轰炸高邮附近堤身,并扫射修堤人民,阻挠修堤工程,致使沂、沐漏水,今堤岸又告溃决,竟演成宿、沐、灌各县空前水灾”。要求开放沿江各坝。

  8月底 就国民党通知第十八集团军西安办事处立即撤销事向有关方面进行交涉,使办事处人员安全返回延安。

  8月9月间 和董必武、廖承志听取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庄田的汇报。由于国民党不承认琼崖纵队的合法地位,琼崖纵队北撤山东的谈判未成功,琼崖特委要求纵队留在海南岛坚持斗争。周恩来认为这个建议很好,指示庄田报告中共中央。在九月十一日中央回电同意后,周恩来指出,全面内战已经开始,为适应长期斗争,琼崖在远离中央、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必须精简,分区游击,从打击敌人中求补充,建立依托山地之根据地。

  9月1日 在南京机场得知《中美剩余战时财产出售协定》已于昨日签定,十分愤慨。飞抵上海后,举行记者招待会,抗议美国帮助国民党扩大内战。宣布:中共赞成司徒雷登提出的召开非正式五人小组会,但政府应保证按政协精神办事。并指出五人小组会是非正式的。因为第一,美方参加中国政治谈判,牵涉到干涉内政问题;第二,政府决定改组,须经各党派商讨确定,政协才是正式机构,决不容违背。

  △和邓颖超看望即将出国的冯玉祥、李德全夫妇。

  在上海期间 同上层民主人士谈话,说“我们仍主张无条件停战,照政协办事,如蒋继续内战,仍行拖骗政策,我即停止商谈。如蒋自行改组政府,召开‘国大’,那是蒋先分裂”。“如美方仍助蒋内战,不撤兵停助,我即宣布美方调处失败,执行部失去效力。”三日,电告中共中央并转叶剑英,民主人士“同意我目前之揭露蒋及逼美表明态度政策”,在沪人士大有进步。

  9月3日 飞返南京。和董必武(中共方面出席非正式五人小组代表)接待国民党方面出席五人小组的代表吴铁城、张厉生,提出国方如何保证停战?吴、张答:奉命只谈改组政府,军事问题未在权限以内。周、董表示:不保证停战,不放弃五条,改组政府无从谈起。

  9月4日 日前,派夏衍去新加坡了解抗战时期流散在东南亚一带的文化工作者的情况,并向陈嘉庚等爱国华侨领袖转达中共中央对他们的关怀,通报如国共谈判破裂,中共中央将采取的方针政策。本日,电告方方、林平:夏衍受特务注意,我已着他到香港,由他向你们转告中央关于南方统战、宣传、文化工作的意见。

  △同马歇尔会谈,批评美国用战时剩余的物资帮助国民党打内战。马歇尔说,非正式五人小组只限于讨论国府委员会问题。周恩来表示如果不停战,中共就不能提出国府委员成员名单。

  △陈诚发表谈话,宣称国民党军将进攻张家口,八月六日的五项条件不能放弃。

  9月5日 会见马歇尔、司徒雷登,表示再让步一次,同意非正式小组会谈改组国府委员会办法,但必须明确三点:(一)改组国府委员会是否按政协决议程序办理?如是,则应由政协综合小组最后商决。(二)在商定改组国府委员会办法后,政府是否同意立即下令停战?(三)政府是否放弃八月六日的五项条件。马歇尔、司徒雷登表示对后两项无法保证。

  9月6日 同马歇尔、司徒雷登会谈。将改组政府问题谈判的历次记录即《七八两月谈判要点总结》,提交他们,表示不能再无限地忍耐,要求美蒋表示明白的态度。会后,马歇尔第七次飞庐山同蒋介石谈。

  △中共中央致电中共代表团:“无条件停战之要求现在已感不适宜,蒋军已占我二十余县,其中有承德、淄博、台儿庄等要地。”我应要求:“(一)蒋军退出被侵占之解放区;(二)蒋军从东北、华北、华中、西北撤退二分之一。”“我军现正开始动员起来,决心将蒋军驱出解放区,在六个月至八个月内歼灭第一线全部进犯军三分之一即一六二个旅中五四个旅。你们意见如何?”八日,电复中共中央并毛泽东、叶剑英、李克农:在蒋大打、美要抱的条件下,中央决定取得歼敌三分之一力量的胜利以转变局势,是绝对正确与需要的。

  9月7日 电告中共中央:李维汉与黄炎培、江问渔、冷遹、杨卫玉谈过土地改革,他们同意实行耕者有其田,同意用有代价土地公债形式征收地主土地,并认为土地改革“应有个章程(法律)”。

  △就国民党上海警备区于九月四日非法搜查《群众》周刊社一事,致函张厉生、吴铁城,提出严重抗议。

  9月10日 收到马歇尔的备忘录。备忘录告知蒋介石提出在停战命令发布之前,共产党必须指派其国民大会的代表;在国民大会召开之前,不进行行政院的改组,对在热河等地的军事占领继续实行。十一日和马歇尔会谈,十二日和司徒雷登会谈,建议召开三人会议,讨论停战问题。十三日,马歇尔第八次飞庐山找蒋介石谈。

  9月14日 致马歇尔备忘录:美国政府售与国民党政府八亿二千五百万美元的剩余物资和设备,使中国人民感到极大的不安与愤怒,要求美国政府在中国和平团结及联合政府未实现时,将决定售与国民党的物资船舶等全部冻结。

  △和司徒雷登会谈,坚持:(一)要国民党保证,中共和民盟在国府委员会中有十四票;(二)早日发布停战命令。如果不能作到,就没有必要召开非正式五人小组会议。

  9月15日 致马歇尔备忘录:国民党政府使用进攻解放区的正规部队达二百○六个师,一百七十四万人,占其全部兵力的百分之八十五。国民党获得巨大的美援,使内战空前未有。要求美国政府改变其错误政策,立即召开三人会议,商讨停战问题。

  9月 三次与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说自己“从事革命事业,正如中国一般知识分子一样,经过了从封建家庭转到受西方学校教育,然后变成社会主义者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回顾了一九二四年回国以来的斗争经历和一九四四年五月以来中共和美国的关系,说史迪威与赫尔利政策的差别,就是史迪威主张平等地援助一切抗日军队,他是执行罗斯福政策的。赫尔利的主张却是要经过蒋介石来援华。因蒋介石反对,“赫尔利放弃了自己的联合政府主张,公然站到蒋介石方面反共,于是赫尔利的帝国主义面目暴露了”。马歇尔“直率、朴素、冷静,与史迪威相似”。“但在一九四六年三月东北问题起来之后,双方意见常有距离。他对苏联有猜疑,往往把苏联牵涉到各种问题上去,加上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使我们和马歇尔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但是,我与马歇尔个人关系很好,我认为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9月16日 为了抗议国民党拖延和破坏谈判,和范长江、章文晋离南京飞抵上海。行前,致函马歇尔:将赴上海,一旦决定召开三人会议,就返回南京。

  在上海期间 多次同宋庆龄、郭沫若、沈钧儒、马叙伦、马寅初、谭平山、柳亚子、黄炎培、章伯钧、章乃器、周建人、梁漱溟、许广平、沙千里、史良、包达三及青年党、民社党的人士会晤、交谈,和田汉、阳翰笙、胡风、夏衍、于伶、黄佐临、刘厚生、白杨、秦怡、张瑞芳、丹尼、周信芳、袁雪芬等交往、叙谈,并接待加拿大友人文幼章。

  9月17日 听取《群众》周刊负责人潘梓年汇报该刊迭遭国民党当局迫害的情况。

  9月19日 会见联合社记者,声明已暂时退出南京谈判,不再与政府及美国代表进行无意义之磋商,除非蒋介石同意重开三人会议,否则将不返南京。由于美国错误政策,使中国内战波及全国,即使中共失去张家口、哈尔滨、淮阴等重要城市,中共亦决不向国民党屈服,而将继续作战。二十二日,再次会见,介绍美国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情况。

  △将《七八两月谈判要点总结》交梁漱溟阅。

  9月21日 接到马歇尔十九日的备忘录,得知蒋介石提出必须在非正式五人小组对商谈组织国府委员会的事确有进展之后才能召开三人会议后,致马歇尔备忘录,指出目前异常严重的局势,中心在于停战,停战的唯一合法机构是三人会议,要求立即召开。改组政府并不复杂,只需同意中共及民盟在国府委员会中占十四席,以保证政协的共同纲领不变即可。

  9月27日 接到二十六日马歇尔、司徒雷登请周恩来回南京的来函后,致马歇尔、司徒雷登备忘录:政府当局不仅无停战表示,且正在变本加厉积极进攻张家口、哈尔滨、安东与苏北各地。若再商谈则徒骗人民而实为政府放手大打之烟幕,于真正和平决无补益,故宁留上海以待三人会议之召开。董必武代表我方与阁下接洽,如国方对停战有事实回答,我再来京。二十八日、二十九日董必武与马歇尔会晤,就目前时局交换意见。

  △电告中共中央:我当尽量利用马歇尔回国之前的时机,完成疏散及工作布置,“我在马走前必可回延”。随后,为了作好撤退的准备,将公开活动的重点地区转移到香港,电令钱之光、香港工委负责人到上海接受任务。规定转移疏散的途径:(一)利用军调部的飞机到延安、东北等解放区;(二)利用运送救济物资的海船到烟台等解放区港口;(三)秘密向香港、南洋等地转移。

  9月28日 与董必武、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致电张厉生:国方擅自召开“国大”,在未经协商以前,我方不能提出国大代表名单。

  9月29日 中共中央指示各地党组织并告中共代表团:“当前我们的宣传口号,已不能只是无条件停战,无条件停战仅能给与蒋介石以便利,巩固其三个月来的占领地区和争取时间,补充兵力。”“当前的宣传口号,要转到‘美军退出中国’,以打破和平攻势之欺骗。”

  △中共中央来电:“请向国、美提备忘录,如彼方攻张家口,即表示最后决裂,一切后果由彼方负之,并公布备忘录。”

  9月30日 和中共代表团其它成员分别致函马歇尔、孙科等国民党政协代表转蒋介石:“受命声明如果政府不立即停止对张家口及其周围的一切军事行动,中共不能不认为政府业已公然宣告全面破裂,并已最后放弃政治解决的方针,因此所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当然全部责任均应由政府方面负之。”

  9月底 听取中共香港工委连贯、杨琳的汇报后,说:蒋介石完全撕毁和谈假面具,全面内战已经爆发,国民党迟早要赶走我们,我们也准备再穿几年草鞋。有些民主人士、文化人以至我们的干部要疏散到香港、东南亚一带,香港工委要作好安排。

  10月1日 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指出:自一月十三日以来政府已出动二百零八个师,侵占解放区一百零七座县城,五千余村镇。现在召开“国大”,中共无法参加。如政府不停止进攻,美国仍不撤军,不停止援助,内战将无停止之日,和谈必将全面破裂。中共决不屈服于国民党内战与奴役政策之下,将依靠四亿五千万人民进行全面抵抗,并坚信能从黑暗中奋斗出来,达到中国的真正和平及中美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真正合作。

  10月2日 蒋介石致马歇尔备忘录,提出:(一)国府委员会名额为中共八名、民盟四名,中共可推荐一名无党派人士,共十三名,中共应即提出国府委员和国大代表名单;(二)迅速规定中共十八个师的驻地,限期进入。

  △中共南京局财委副书记钱之光在《周公馆》主持财委会议,有伍云甫、赖祖烈、刘恕参加,讨论疏散民主人士和接济有困难的进步朋友问题。深夜,周恩来召集办事处人员谈关于经济和人事问题。

  10月3日 司徒雷登向中共代表团建议:(一)同意国府委员名额为中共九名、民盟四名;(二)提出国大代表名单;(三)撤出苏北;(四)撤离大同附近。

  10月4日 中共中央来电:“须将过去无条件停战口气改变为恢复一月十三日地区与军队原状,以保证停战不再破坏。这一问题不解决,其它一切皆不能谈。”

  △针对蒋介石二日的两点意见,草拟以下交涉方案:停止进攻张家口及其外围。关于停战问题:(一)双方军队在关内应恢复一月十三日的位置,在东北应恢复六月七日的位置;(二)在整编中双方军队的驻地均应规定;(三)政府违约调动的军队应退回原驻地,以便复员。关于实施政协决议问题:(一)在国府委员会中共及民盟应拥有行使否决权所必须的十四席;(二)行政院应与国府同时协商改组;(三)依政协商定原则由宪草审议会修改草案作为提交国大之唯一宪法草案;(四)国大召开日期及国大代表增加名额之分配,应由政协综合小组协商决定;(五)政府改组后,各党派将国大代表名单提交政府;(六)地方政权维持原状,政府改组后实施地方自治;(七)实现蒋介石在政协作出的四项保证,首先释放政治犯;(八)军民分治并切实复员。后将此方案的主要内容电告中共中央。并由王炳南口头转告司徒雷登。

  △和章伯钧商讨目前局势问题。在此前一日,司徒雷登曾向梁漱溟表示邀请张君劢、罗隆基去南京和马歇尔、司徒雷登共商办法。本日,罗隆基、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表示绝对不参加分裂的国大,坚决主张立即停止内战,但张君劢颇动摇。周、章商定由章伯钧同张君劢谈,民盟应采取一致行动。同时周恩来向民盟常委说明中共的停战条件和坚定态度。

  △在上海各界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大会上,邓颖超宣读周恩来的悼词,内称:“时局极端险恶,人心异常悲愤。”“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10月6日 率中共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参加上海各界公祭李公朴、闻一多大会。会后到墓地祭陶行知、邹韬奋、杨潮〔注〕、刘光、鲁迅。

  〔注〕杨潮,即羊枣,共产党员,著名新闻记者、作家,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一日被国民党秘密杀害。

  10月7日 收到马歇尔六日致司徒雷登备忘录。备忘录提出对张家口的军事行动停止十天,条件是实行蒋介石十月二日的两条。随后,委托董必武、王炳南八日访司徒雷登,转达口头答复:停战不应限期;三人小组、五人小组会议的议题不能限于蒋的二日意见;周恩来暂时不回南京。

  10月9日 同专程来上海的马歇尔会谈,指出:十月二日蒋介石的意见是最后通牒。攻张家口就是蒋宣布决心放弃谈判,走向全面破裂。蒋要休战是为了进一步进攻察哈尔。重申十月十四日军事上三条和政治上的八条建议。

  △致马歇尔备忘录,表示如政府当局“不惜以内战独裁造成全国分裂之局面,中共方面将坚决反对到底”。

  △指示将回北平的黄逸峰、徐冰:南京、北平两阵地尽量维持,除留少数必要人外,其余都可分散。留下的干部要按西安办事处坚持五年的精神进行各种翻译、研究及可能的联络工作。之前,于十月初指示章汉夫到香港筹备《群众》出版工作。不久又派乔冠华、龚澎、刘宁一、许涤新、方卓芬等到香港工作。二十九日,致中共中央转方方、林平并香港工委电:目前香港已成为南京、上海的二线,而香港本身也要建立三线工作。两广内地的农村据点是我们干部和东江纵队武装人员疏散的方向。具体意见已告连贯。争取出版英文杂志和《群众》。《群众》可标明是沪版在港翻印。新华分社由章汉夫、乔冠华负责。

  10月10日 接待黄炎培、沈钧儒、张君劢、郭沫若、罗隆基、章伯钧、陈启天、左舜生、钱新之。他们提出无限期停攻张家口、召开政协综合小组会等主张,表示为促成和平谈判决于本月去南京,并希望周恩来返京。周恩来表示中共一贯主张和平,愿与第三方面共同努力。

  10月11日 接待民盟秘书长梁漱溟,介绍同马歇尔会谈的情况,交换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政府如有诚意恢复和谈,必须立即停攻张家口,并将进攻张家口的部队撤回原防,否则中共不参加任何商谈。

  △国民党军占张家口。国民党政府再次宣布十一月十二日召开“国大”。十二日,消息传到上海,第三方面代表认为国共和谈已无希望,取消当晚去南京的计划。

  10月12日 致电中共中央:国民党打下张家口后已下令召开“国大”,证明要破裂。南京、上海为争取时间疏散人员,拟在四五天内保持沉默,请中央严厉批评国民党。同时,对准备坚持和需要疏散、隐蔽的人员分别作出安排。十六日,南京、上海的工作人员第一批撤退,飞赴延安。

  10月13日 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并告叶剑英:“在全国大打条件下,一切谈判是为彻底暴露美蒋反动面目,教育群众。只要美蒋一日不主动放弃政治谈判,以欺骗群众,则我亦不应主动对美蒋宣告谈判最后的破裂,使自己陷于被动。”并说:“你们对京、平两地的坚持布置甚好。”

  10月15日 致电中共中央:现在的中心环节是争取第三方面,如能争取到民盟全部或大部不参加“国大”,就是胜利。在军事战略上应与政治相配合,在“国大”前后不直打出来,在解放区易于歼敌。

  10月16日 蒋介石发表声明,要中共答应八项条件〔注〕。

  〔注〕蒋介石所提八项条件的内容是:1.依照今年六月间三人小组所拟定的恢复交通办法,立即恢复交通。2.在军事调处执行部内,双方不能同意之争执,依照今年六月间三人小组所拟定之办法处理之。3.今年六月所拟定之东北军队驻地,应即实施。4.华北、华中之国军与共军暂驻现地,经三人小组协议,而达成全国军队统一之目的。5.五人小组所成立之协议,应即交政府综合小组,获得其协议。6.关内之地方政权问题,由改组后之国府委员会解决之。7.宪草审议委员会应即召开,商定宪法草案,由政府提国民大会讨论。8.在共产党同意以上各点后,即下令停止军事冲突;在下令之同时,共产党应宣布参加国民大会,并提出其代表之名单。

  10月17日 同第三方面代表黄炎培、张君劢、章伯钧、罗隆基、左舜生、胡政之、李璜等商谈。他们已同到上海来的国民党代表吴铁城、邵力子、雷震会谈,希望国共双方先不谈实质问题,即共产党的两项条件和蒋介石八项条件的区别,而先谈谈判程序问题,即是先停战后谈判,或是先谈判后停战的问题。周恩来指出国民党的谈判程序是要先谈判后停战。表示对蒋介石昨日所提八项条件不能接受。

  △致电史迪威夫人,对史迪威逝世“致以最深切的悼念”。并赞扬史迪威“是最优秀的战士”。

  10月18日 和李维汉、华岗、陈家康等同吴铁城、邵力子、雷震及第三方面人士胡政之、张君劢、黄炎培、沈钧儒、罗隆基、章伯钧、曾琦、左舜生、李璜等举行非正式商谈,表示不能接受蒋介石十六日提出的八项条件,提出恢复谈判的两个条件:(一)军事方面应恢复一月十三日停战协定生效时双方驻守的位置;(二)政治方面按政协决议办。国民党代表认为恢复一月十三日时的位置已不可能。批评美国调处是不公正的。次日继续商谈,第三方面提出:(一)实现和平;(二)全国军队各驻原防,一律停战;(三)除三人小组外,组织军事考察团协助停止冲突恢复交通;(四)召集政协综合小组商决改组政府问题、国大问题,一致参加政府、国大。并希望周恩来和他们同到南京。周恩来同意;

  △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抗战结束以来,为实现和平民主本党已做出“艰巨努力,为此曾不惜再三让步”。而国民党得寸进尺,于十六日宣布其八项条件。“在过去十四个月中,任何庄严的命令、诺言与保证,既可任意撕毁,则今日的协议明日又可成废纸,今日有五项八项要求,明日又可有五十项八十项要求”,“所以本党没有旁的要求,只要求首先恢复信义”。兹特郑重声明:“承认恢复一月十三日国共双方军事位置为一切军事商谈的准则,承认实行政协一切决议为一切政治商谈的准则。”

  10月19日 在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讲话:“内战乃鲁迅先生所诅咒的”,“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解决中国的和平民主统一的问题”。“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弃和平的谈判,即使被逼得进行全面自卫抵抗,也仍是为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统一”。“过去历史上有多少暴君、皇帝、独裁者,都一个个地倒下去了。但是历史上的多少奴隶、被压迫者、农民还是牢牢地站住的,而且长大下去。人民的世纪到了。”次日,和许广平、沈钧儒、郭沫若等前往鲁迅墓地祭扫。

  10月20日 和董必武致电中共中央转吴玉章、张友渔,提出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馆尽量缩小,多余人员回延安或赶快疏散,并和地下党切断联络。吴玉章、张友渔应坚持阵地。

  在上海期间 邀请郭沫若、许广平、马叙伦、马寅初等到中共代表团驻地叙谈。说:蒋介石已完全撕破和谈假面具,放手大打。我全党全军坚决以自卫战来粉碎蒋军的进攻。我们将返延安,但是一定会回到上海、南京来的。人民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请他们在必要时作转移的准备。还曾邀请周信芳、白杨、丹尼、于伶、黄佐临等谈话,指出中共必胜,国民党必败。指示于伶、刘厚生要地下党从思想上、艺术上帮助戏曲界的艺人。十月二十一日,电告中央:留沪一月对于坚持、疏散、隐蔽工作已布置就绪。

  10月21日 为了争取说服第三方面的某些人士及揭露国民党假谈真打的阴谋,和李维汉同第三方面人士黄炎培、张君劢、沈钧儒、罗隆基、章伯钧、李璜、左舜生、曾琦、胡政之、郭沫若、陈启天、余家菊等回南京,准备继续谈判。当天同蒋介石见面,蒋说一切交孙科办,即飞往台湾。在孙科举行的午宴上,周恩来说:由于政协决议及停战协定未能实施,反被破坏,情形已非常严重和恶化。现在政协同人又聚首一堂,只有按政协决议办,才有希望。

  △致电中共中央并转叶剑英:“目前谈判中心工作在向第三方面解释一切系蒋美骗局”,“必须证明此点,方能收极大教育意义。对长期战的认识与信心亦须加强说服,在谈判中一时的副作用会有的,但事实证明后,误会自除,幻想亦消”。

  △《新华日报》刊登周恩来致卡尔逊电,祝贺中国及远东会议〔注〕开幕。其中说:“贵会开幕之日,适为美国错误政策促使中国濒临全面破裂之际。中国人民竭诚热望贵会能尽一切力量,以促使美国政府改变其政策,撤回在中国之驻兵,并在中国和平与联合政府实现以前,停止对中国政府的一切援助。”

  〔注〕中国及远东会议于一九四六年十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召开。

  10月24日 会见司徒雷登,说明不能接受蒋介石的八项条件。

  △同黄炎培、罗隆基交谈。黄等问:蒋介石非打不可,这是看清楚了,但中共的实力怎样?有准备没有?周恩来答:对蒋的看法我们是相同的,我们是有准备的,但多缓和一天总是好的。

  10月25日 接待梁漱溟、李璜、莫德惠等。得知国民党军占领安东,周恩来气愤地说:不谈了,我们要回延安了。共产党是不怕压的。梁等竭力劝留,表示第三方面今后将和共产党加强合作,如有重要主张和行动,必先同共产党协商,并征得同意。次日,接待黄炎培、梁漱溟、罗隆基、章伯钧,他们再次表明以上的态度,约定中共、民盟如有重要主张和行动,必先协商。

  10月26日 同马歇尔谈话,指出张家口被占,国民党政府宣布召开“国大”,说明全面破裂的局面已定。说因第三方面的努力,故我这次回来谈判。但蒋避而不谈。蒋的八条是哀的美敦书,谈已不必要,三人会议应有所处置。这是蒋方造成的。中共主张停战,已尽了最大努力。

  10月28日 和董必武、李维汉等接待第三方面代表梁漱溟、莫德惠、李璜,得知他们提出的梁漱溟方案已送马歇尔、孙科,该方案主要内容为:(一)全国军队一律就地停战;(二)在东北中共军队仅驻齐齐哈尔、北安、佳木斯;(三)沿长春铁路各县政权除中共已接收者外应由国民党派县长和警察接收。周恩来愤怒责备他们不遵守前约。指出这个方案是落井下石,蒋介石要把我们打倒在地下,你们还要踩上一脚。在周、董、李严正指责后,第三方面代表醒悟,即到孙科、马歇尔处收回方案。事后周恩来对李维汉说:对中间分子,平时以说服教育为主,但在他们严重的动摇关头,必须坚决斗争,以自己的坚决态度纠正他们的动摇。

  10月29日 应邀和黄炎培等谈话,表示愿意参加国、共、第三方面的三方会谈。黄等问中共交出参加国大代表名单的条件是什么。周恩来回答:(一)行政院改组;(二)行政院长须对立法院负责,保证宪草全案通过;(三)国大代表名额及日期须协议;(四)实践蒋介石在政协开幕词中的四项诺言。

  10月30日 和董必武、李维汉出席第三方面会议。针对国民党方面通过第三方面转达的中共必须交出国大代表名单方可停战的条件,周恩来说:不应把提国大代表名单作为停战条件,且国大名单更不能引为停战之保证。要保证停战,必须实现政协决议和一月停战协定。

  10月31日 接待李璜、胡政之、章伯钧,得知他们已向孙科表示,中共不交国大代表名单,他们也不能交名单。周恩来指出:蒋介石是拿停战作为交换名单的诱饵,是假停战,希望第三方面人士团结,这次谈不成,将来还有机会,要他们保持自己的立场和信誉。

  △因国民党方面坚持蒋介石的八项条件,第三方面调解失败。张君劢、黄炎培、郭沫若相继离开南京回上海。

  11月1日 致电中共中央,建议中央通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加强对孙良诚、张岚峰、吴化文等部的工作。

  △和赵明甫一起同塔德谈话,说明七月以来黄河复堤第一期工程已完成,第二期工程受战争影响无法开工,责任在国民党。救济费仍无着落。国民党不付款,工程不能进行,目前不应在花园口堵口。同日,派董必武和赵明甫到沪同行总交涉。三日,致信联总驻华办事处埃奇顿,说国民党军在进攻中抢走大批物资,因而我方不能修复危险地段的堤坝,要求政府停止堵口工程,否则上切后果由政府负责。信中催促行总按协议拨款拨粮和归还抢走的物资。

  11月8日 国民党当局片面颁布停战令。蒋介石宣布十一月十二日正式召开“国大”。

  △中共代表团声明:国方单方面宣布“停战”,而规定“防守现地所必需”的除外,仍可作军事行动的借口;国方所宣布的政治方面一切办法,均违背政协决议。

  △致电中共中央:国民党的停战是一欺骗。“目前工作即在揭露欺骗,打破幻想,故稍留几天再回延。”十二日接中共中央复电:蒋之“国大”开会后你们即可回延,留董老在宁主持。

  11月9日 和李维汉、邓颖超及第三方面人士出席孙科举行的午宴。针对第三方面希望“国大”能延期召开的表示,提出:(一)不能单方面颁发停战令;(二)“国大”如十二日不停开,一切都谈不上。

  11月10日 和董必武同孙科、吴铁城、邵力子、王世杰、莫德惠、胡霖、曾琦、陈启天、张君劢、罗隆基、雷震举行非正式综合小组会议,讨论国民大会等问题。

  △访马歇尔,指出:现在争执的焦点,或者是政府取消“国民大会”,召集政协综合小组会议解决全部争端,即改组政府,修订宪草,讨论有关国民大会、地方政府和保护人民的自由和权利等问题;或者是政府置共产党及其它党派人士的意见于不顾,在十二日召开“国民大会”,在这种情况下,举行任何一种会议讨论政治争端的基础就荡然无存。

  11月11日 同马歇尔、陈诚举行非正式三人会议。在会上指出“国大”一开便表明政治的分裂,国民党正在布置向延安进攻。主张恢复关外六月七日、关内一月十三日以前的军事态势。

  △蒋介石宣布“国大”延期三天召开。

  △中共代表团表示:“国大”开会日期是国民党政府片面规定的,现在延期三天,也还是片面的,仍然是违反政协的决议,中共当然不能同意。

  11月12日 得知第三方面某些人经民社党张君劢、青年党李璜的活动,给蒋介石写信,要交出席“国大”的名单后,和董必武、李维汉、邓颖超出席第三方面人士会议,在会上说,二十多天追随诸位先生之后,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政协决议及停战协定。现在国民党要分化中共与第三方面,用心是把中共踢开。现在有人要去跳火坑,进“国大”。我们愿意谅解各位的苦衷,但我们必须坚持政协决议。希望有一天仍能在一起为和平民主奋斗。事后,章伯钧、沈钧儒、张申府接受中共劝告,勾去签名。

  △分别访问司徒雷登和马歇尔,参加非正式综合小组会议,均重申中共态度:国民党政府应停止召开违反政协决议的“国大”,否则应负分裂之责。

  △民盟发表声明:除非按照政协决议完成国大开会以前的各项手续,决不参加“国大”。

  11月13日 致马歇尔备忘录:政府方面如真有和平诚意,那就应在停战办法上,除就地停止一切战斗外,规定双方军队恢复一月间第一次停战令所规定之位置,将侵入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撤出,然后停止一切军事移动。

  11月14日 在梅园新村宴请民盟领导人并摄影留念。

  11月15日 国民党包办的“国大”开幕。除青年党、民社党及少数无党派人士外第三方面人士大部分未参加。

  11月16日 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及讲话,指出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大”“最后破坏了政协以来的一切决议及停战协定与整军方案,隔断了政协以来和平商谈的道路”。进攻解放区的血战方殷,美国政府援蒋内战的政策依然未变。中共“愿同中国人民及一切真正为民主而努力的党派,为真和平真民主奋斗到底”。国民党军队如进攻延安,中共将被迫从边区打出来,那就是全国变动的局面。并说,今后革命的任务仍是独立民主,我们不是实行无产阶级革命,而将继续作解放农村的努力。中共只要紧靠人民,为人民服务,必能成功。并宣布在两三天内中共代表团将回延安。京沪两办事处仍将保留,由董必武及残之光主持。

  △同马歇尔会谈,说:由于“国大”的召开,国民党已经关上了谈判的大门。我及中共代表团将不得不返回延安。董必武留在南京,中共在南京、北平、重庆均留一些工作人员。指出蒋介石想用武力解决一切,我们不会屈服。中国的人心向背是决定一切的。马歇尔表示愿意为周恩来回延安提供飞机,他有义务保护以上各地中共人员之安全,负责送他们回解放区。十八日,和邓颖超访马歇尔,将中共留在上海、南京、重庆的人员名单交马歇尔,请他为上述人员的撤离提供方便。

  11月17日 致函郭沫若、于立群:“青年党混入混出,劢老〔注〕动摇,均在意中”,“民盟经此一番风波,阵容较稳,但问题仍多,尚望兄从旁有以鼓舞之。民主斗争艰难曲折,居中间者,动摇到底,我们亦争取到底”。“今后要看前线,少则半载,多则一年,必可分晓。”

  〔注〕劢老,即张君劢,当时任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参加了伪“国大”。

  11月19日 率中共代表团李维汉、邓颖超等十余人飞返延安。在延安机场受到朱德等欢迎。

  11月21日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三人开会。会上,先由周恩来报告国共谈判情况、美国对华政策、蒋介石集团内部的情况、蒋管区的形势等,说:经过谈判,中国共产党的和平民主方针与蒋介石的独裁内战方针为群众所认识,我们的方针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而以武装斗争为根本。会议肯定了谈判的成就,认为和平虽不可能,但为了教育人民,谈判是必须的。党的统一战线是宽广的,敌人是孤立的,共产党能够战胜蒋介石集团,用三年到五年,最长十五年。明年是关键的一年。要赢得战争的胜利,解决土地问题是一切工作的根本。

  △出席中共中央会议。在会上报告国共谈判和蒋管区的情况,说:谈判一年多,党的和平、民主、统一、独立的主张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蒋介石的独裁内战在人民中暴露了,把美国企图独霸中国的面目也弄清了。一年来,不仅证明我们能抵抗,而且能胜利。现在,国民党开了“国大”,势成骑虎,后方空虚。第三方面绝大多数不参加。我们的方针还是不变,要民主、和平、独立、统一,为了实现这一方针,武装斗争是主要的。毛泽东、刘少奇充分肯定代表团一年来的工作。会议决定:今后的要求是恢复一月十三日停战令时的位置和实行政协决议,现在尚不公开提打倒蒋介石的口号。

  11月23日 致电叶剑英:“目前方针,南京、上海、重庆、北平、长春五处仍留我最低限度之工作人员,进行联络宣传工作,而内部则加强学习。一旦无余地可留,则全部撤走。留时,以西办周子健作榜样,但亦应准备坐集中营。”

  11月25日 致电董必武:上海办报事,除《联合晚报》〔注1〕外,潘汉年、胡愈之筹办《商务报》,请依情况给以投资。请告童小鹏〔注2〕给雅安王少春汇款。

  〔注1〕《联合晚报》,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五日于上海创刊,金仲华任报务委员会主任,陈翰伯任总编辑,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五日被国民党查封。

  〔注2〕童小鹏,中共驻南京办事处办公厅副主任兼秘书处处长。

  11月26日 致电中共东北局林彪、彭真,介绍阎宝航等人中共秘密党员的身份,并说:最近南京、上海经过北平执行部疏散了一批干部到东北,大多数可做新闻记者、编辑工作。宋平愿做地方工作。

  11月29日 和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主席董必武致电联总署长拉加第亚:联总行总计划在中国施行一年以来,“已被利用为政治武器,充分暴露了政治歧视、无效率、不公平分配及其它种种腐败现象”。自去年十一月八日以来运到中国的物资共一百二十八万多吨,运到解放区的不及百分之二。要求联总直接与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合作。电文提出解总应派代表参加十二月联总理事会在华盛顿召开的会议。

  11月30日 出席延安各界庆祝朱德六十寿辰晚会,并致祝辞,赞扬朱德是:“劳动群众的先驱,人民军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和毛泽东同志合作“建立了人民革命的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新的纪录”。赞扬朱德的“革命历史,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致信新华社社长廖承志、总编辑余光生,阐述对蒋管区广播新闻的特点,要求以解放区的情况和中共的意见,对蒋管区人民进行系统的教育。

  11月 出席战备会议。在会上要广播电台在战争条件下不中断广播。会议决定在瓦窑堡建立第一线电台。同时,中共中央指示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解放区选择建立第二线电台的地址。

  12月2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在会上报告蒋管区党的情况。除西南外,民主青年同盟〔注〕成员已分散在乎、律、京、沪等地。上海,我们在中纺、电气等工会斗争中取得胜利,学生工作中我也占优势。湘中游击队仍保持。过去新四军驻过的地方如苏南、浙东、浙西、皖南、皖东、皖中、鄂东、鄂南等地都以分散坚持长期斗争为好,城市知识分子下乡现有很大困难,只能由点逐步扩大,以待主力到来。十六日,继续报告:华南工作,国民党派第四十六军到海南岛,琼崖纵队一度很困难,现在战争中得了经验,工作稳定,广东在东江纵队北上后也是如此。现在国民党在广西无正规军,福建也只一个未整编师,民盟、救国会、第三党、国民党左派的情形比较好,我们在华南发展条件目前很有利。香港地位日渐重要,不但对两广、南洋方面,对欧美联络方面亦日见重要。华南工作甚繁,领导机构需要适当解决,以使统一领导公开与秘密工作。会议研究了蒋管区的工作,决定周恩来兼任中共中央城工部部长,李维汉为副部长,还决定城工部最近对国统区的工作作一指示。

  〔注〕民主青年同盟,中国共产党在蒋管区的外围组织之一。

  12月3日 致函马歇尔:中共为适应全国人民的和平民主要求,认为只要立即解散正在举行的非法“国大”,恢复一月十三日停战令下达时双方军队驻地的位置,国共双方谈判仍可重新开始。

  12月4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认为全国的形势是进攻不是退却,党内主要要防止对形势估计不足、不敢放手的倾向。要准备在半年到一年以内作出成绩来。斗争依然是长期的。

  12月6日 得知朱学范在香港因特务暗害受伤住院,致电方方、林平:告章汉夫要他代表中共中央各同志到医院慰问。

  12月8日 致电刘伯承、邓小平:请派人到商邱同西北军旧部联络。

  △起草中共中央致东北局电:“依目前形势,我利用美蒋愿留余地机会,在上海、南京、重庆、北平、长春保留五个据点,对我在蒋管区进行宣传组织与联络工作,促进蒋区民主运动,实甚有利,同时亦可继续保持东北、平、沪与延安的空中交通。惟此等事必须双方有利”,美“必然要在延、哈两地设立联络机关并附电台,此为不可免之交换条件”。如苏联友人对此有顾虑,“望为解释”。

  △起草中共中央致董必武、伍云甫、张云逸、黎玉、刘伯承、邓小平、滕代远、薄一波、王宏坤电:“对行总联总关于救济物资的斗争,我主要要求与联总发生直接关系,以解救会出面,不再经过行总。而将争取物资事放在第二位,其目的在提高解放区之国际地位。”关于黄河堵口问题,因行总违约未如数拨付复堤款、救济费,“故一月中堵口势非延期至夏汛不可,否则,我将向联总国际大会进一步控诉此事。”

  12月12日 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讲话,指出西安事变的意义“是在它成为当时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上的转变关键”。“我们要求立即释放张、杨两将军。”蒋介石的目的是用武力消灭解放区,政治解决不过是他的欺骗口号而已。我们相信:经过西安事变以来的十年经验教训,中国人民再也不会上当了。

  12月13日 致电叶剑英、徐冰,问有无办法将赵寿山从北平送入解放区。十八日,电告董必武:“寿兄去平须绝对秘密”,“只经梁霭然、王倬如找徐冰,然后由秘密交通带走”。请你经王炳南转告他,或乘木船赴苏、鲁,亦须谨慎研究,似尚不如赴平为妥。一九四七年春,赵由北平进入解放区。

  12月17日 致函宋庆龄,阐明现在美国独占资本企图独占世界的局势下,中英两国人民的合作的重要性不亚于中美两国人民的合作,甚至英政府中的左派我们也必须努力与之合作,以孤立英国政府中专门追随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分子,同时也就是孤立美帝国主义分子。并预计;“如果内战继续下去,蒋介石的武力再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消耗,解放区人民的武力将有可能与蒋介石的武力渐渐地处于平衡的地位。”到那时,蒋管区“爱国的民主运动的更加发展,经济的财政的危机更加严重,人民的武装抵抗运动也会更加在许多地区扩大”,再加上国际有利局势,“新的民主高潮就不可避免地要到来”。表示“我们很敬佩您的努力,尤其愿分担您在这一历史困难时期所遭遇的困难”。“不仅解放区,全中国人民都会感到骄傲,因为有您这样一个永远为人民服务的领导者。”

  12月18日 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的报告,回顾谈判的历史,说谈判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到十二月,毛主席到重庆,使国民党(一)承认中共的地位,(二)承认各党派的会议,(三)承认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地位和数目。但是地区与政权问题没有达成协议,受降、遣俘、改编伪军问题没有解决。第二阶段是一九四六年一月到六月,取得了签定停战协定、政协决议、整军方案和东北停战协议四项成就。整军方案使人民的武装受束缚,但也受到保障,这有两面性。因为在方案中我们在军事上取得与蒋军平等的地位。第三阶段是从七月到“国大”召开,“表面谈判,实际大打”。“我们把谈判作为教育人民的工作。”到“国大”开幕后,谈判全部破裂。我们只有在“国大”开了之后才能走,“这样才能完成教育人民的一课”。报告总结谈判的经验教训,指出“斗争的双方,在斗争的基本方针上是绝不会让步和变动的”。“策略是根据形势的变动而变动的,但策略又是为着实现基本方针的。”“武装斗争、和平谈判都是为着政协路线亦即联合政府的实现。”现在不但下层群众,而且工业家,都反对美、蒋的独裁。预计“再打半年到一年,战局一定要改观。这也就会影响到蒋管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与农村的武装斗争。这三种斗争的汇合,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造成民主的新高潮”。

  △致电董必武并告陈家康:关于“国大”讨论的宪法,无论通过什么内容,我们都不承认其为有效。一旦“国大”闭幕,宣布宪法实施,我仍当发表声明驳斥,罗迈已在准备。

  12月20日 起草中共中央致方方、林平并转刘宁一、章汉夫、许涤新电:于一赴法国,“工作方针即按在沪与周所订,争取在外久留,进行国际活动。望更着重于联络欧美工人,反对美、蒋合作在中国进行内战与法西斯独裁,并动员世界职工组织支持朱学范与解放区工联合作之劳协,不承认上海改组的均劳协。”电文指示刘宁一至法后,可经法职工会党员介绍与法共接洽,还可同英共联络。由许涤新给刘汇款。一九四七年初,刘宁一赴法开展工作。

  12月21日、28日 两次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先后研究晋绥、陕南和鄂西北的工作。

  12月28日 就杜鲁门十二月十八日发表声明重申美国完全支持国民党政府一事,答记者问,指出:“从今年三月以来,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不仅不符合去年十二月的莫斯科三国公告与杜鲁门总统声明的各项原则,并且完全违背了这些原则。”从一月到现在蒋介石动员其兵力的百分之八十八,约二百一十八个旅(或师),侵占解放区一百八十三个城市。从七月份起,蒋军已损失四十五个旅(或师)左右,占其兵力的五分之一。美国在一月停战今之后违约助蒋运送九个军去扩大内战,已为蒋装备四十五个师,美援超过三十六亿美元。谈话指出:蒋政府的“‘国大’与‘宪章’既未经政协一致同意,又无联合政府召集,更无中共及真正民主党派的代表参加和制定”,“我们及全国民主人士决不会承认它为合法为有效”。如要重开谈判,蒋政府必须:“(一)根据停战协定,承认恢复一月十三日双方驻军位置,实行停战;(二)根据政协路线取消非法国大及伪宪,重开党派会议,协商一切。”

  12月29日 致电张云逸、黎玉:钱壮飞之子已乘船至烟台工作,请通知该处负责人予以照顾。

  12月31日 审定中共中央致董必武并转上海工委、吴玉章、张友渔、叶剑英、刘晓、钱瑛、方方、林平等电。电文说:北平学生因美军强奸女生事〔注〕已形成有力的爱国运动,望在各大城市发动游行示威或进行请愿并组织后援,一面提出具体要求,如中国法庭审判犯罪的美国兵,一面联系到要求美军全部撤离中国,反对美军干涉中国内政,出卖军火、借款助蒋打内战,要求废除中美商约,抵制美货等口号。在运动中造成最广泛的阵容,采取攻势,使国民党不敢压迫并达到暴露国民党的卖国及“国大”制宪全系欺骗之目的。

  〔注〕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北平发生美军强奸北京大学一女学生暴行案。

  △致函郭沫若:“国内外形势正向孤立那反动独裁者的途程中进展,明年将是这一斗争艰巨而又转变的一年。”“孤立那反动独裁者,需要里应外合的斗争,你正站在里应那一面,需要民主爱国阵线的建立和扩大,你正站在阵线的前头。”“我们这一面,再有一年半载,你可看到量变质的跃进。那时,我们或者又携手并进,或者就演那里应外合的雄壮史剧。”

  △起草中共中央致董必武、伍云甫、成润、叶剑英、饶漱石、滕代远、薄一波、王宏坤、刘伯承、邓小平、张云逸、黎玉电:和国民党谈判黄河堵口条件是:(一)五个月内完成复堤险工;(二)发足复堤工款;(三)发足居民救济费,“并且最后堵口日期必须有我方代表参加,经一致协议,始能决定一否则,我方即认为国方堵口放水,纯为淹我。若联总亦不以收回与停发堵口物资及一切技术援助来阻止国方堵口,我决向全世界控诉此残忍罪行”。随即派饶漱石到邯郸谈判,派赵明甫到京、沪,助董、伍、成按此方针宣传。

  △起草中共中央关于争取救济物资与斗争方针的指示:“一年多对华救济物资之分配和处置,不论联总行总,都对中国解放区存在着极大的政治歧视。”“因此今后我之斗争目的。应主要地放在暴露联总行总之不公与争取我解救会之独立地位上,不应因争取救济物资而损害我之独立地位或作不应有的妥协。”

  2007/09/10

  1946年四十八岁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