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第三章 抚孤·言人·育才(之五)

  五、抚孤不畏艰险,育才教诲情深

  在周恩来、邓颖超关怀照料的烈士子女中,还有曹云屏和杨明。

  曹云屏是烈士曹渊之子。曹渊一九○二年出生在安徽省寿县一个农民家庭里。早年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的战争。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周恩来在曹渊的革命道路上对他有很大影响,曾亲自参加接受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小组会。曹渊毕业后担任黄埔军校教导团学兵连党代表。一九二六年五月,任叶挺铁军独立团第一营营长,在北伐战争中战功赫赫。在攻打武昌的战役中壮烈牺牲。曹云屏从小在家乡红军战士和游击队中那里,了解到父亲与周恩来和叶挺的友谊。十四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给在武汉的周恩来写信,急盼去延安学习。周恩来回信说:“令尊曹渊同志为谋国家之独立,人民之解放而英勇地牺牲了。这是非常光荣的。我全党同志对曹渊同志这种英勇牺牲精神,表示无限的敬意。此次接读来函,知云屏弟在家中的家境贫苦虽无法升学,而求造之心甚切,足证曹渊同志有其子也。如弟能离开家庭则望来汉口,以便转往陕北延安抗大或陕北公学受训,并付来洋二十元,籍作来汉路费。”一九三八年三月曹云屏与其堂兄曹云青作伴离乡,四月底到武汉,在八路军“五一”节纪念晚会上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非常高兴,亲切询问家中及路上情况,让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给小哥俩换上有八路军臂章的军服。随后,周恩来亲笔给在西安的林伯渠同志写信,介绍小哥俩的情况,细致周到地安排他们到延安学习事宜。在周恩来直接关怀下,曹云屏兄弟五月中旬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第三期第二十五队学习。两个月后,周恩来回延安时,见到兄弟俩,亲切问及学习和其它情况。一再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以后,周恩来每次回延安都要见他们,询问学习、思想和生活情况。他们到延安的第二年,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曹云屏在回顾周伯伯、邓妈妈的关怀时说:

  一九三八年秋,我们听说周伯伯回来了,迫不及待地要去看他。我们到到周伯伯家,他可高兴啦,详细地询问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又问我们有没有写信回家,我母亲生活怎样,能不能出来参加工作。我说:“我母亲不识字,缠足,出来不方便,会给党增加负担。”周伯伯沉思着说,现在革命还在困难时期,条件还不好,很多革命亲属忍受着苦难啊!当时已是初冬,周伯伯见我们穿得单薄,问我们冷不冷。我们说不冷,听说学校快发棉衣了。那知,就这么一件小事,也被周伯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我们回到学校后,一个傍晚,我们正在球场上玩,听说有人找我们,一看,原来是周伯伯的副官。周伯伯专门派他送来六十元边币,叫我们每人做一件棉大衣。

  周伯伯,邓妈妈,关心着我们这样的“小鬼”多着呢!我们在周伯伯家里,常常碰见一些不相识的“小鬼”,同周伯伯和邓妈妈亲切叙谈。那天在周伯伯家里的,有两个中国女子大学的女学生。她们围着周伯伯,叽叽呱呱的又说又笑,谈得十分亲热。中午,周伯伯留我们吃饭。周伯伯的副官看见台面不平整,就用写挽联用剩的纸张,铺在台面上。周伯伯见了,就批评说:“这纸来之不易,你拿来铺台子,多浪费!现在边区的物质条件很困难,我们多处处注意节约呀!”

  我们在延安学习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同学中对抗战的前途有种种议论。我们在给周伯伯寄信时,特别请他谈谈对抗战前途的看法。隔了一段时间,一九三九年二月十三日,周伯伯给我们复信来了,信里说:

  “你们的信都收到,得悉你们学习紧张,生产努力,非常欣慰。我国坠马伤臂,不便作书,你们提的问题恕我不能答复了。现在我要出外就医,日内就动身,希望你们更加努力学习,并祝你们进步。”

  过后,为了指导我们认清革命形势、抗战前途,周伯伯还特地给我们订购了延安出版的《解放》杂志,连续寄了四五期。

  在同周伯伯接触中,我们发现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放过每一个机会,联系群众,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为党工作,即使对我们这样的“小鬼”也不例外。我们在学校时问学校的情况,参加工作后又问工作的情况,还经常问我们家乡革命斗争的情况,以及在外地的一些老同志的情况。一贯都是这样,问得非常仔细。

  建国后,曹云屏一直积极为党工作。曾任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和顾问委员会常委。他常说:我受到周伯伯和邓妈妈的亲切关怀成长到今天,永远不能忘却他们的深情,我要以他们为光荣榜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明是烈士杨匏安之子。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家。一九二一年参加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一九二四年任中共广东区委监委,与周恩来一道从事革命工作。一九二七年“八七”会议后,杨被派往上海坚持斗争,编辑党的刊物。为了减少党的开支,以及弥补家用,他除在夜晚加紧写作和翻译外,还要帮助人家推磨做米糕,让母亲和小孩上街叫卖。一九二九年,印刷所遭破坏,杨匏安被捕,一九三一年在龙华被秘密杀害。杨匏安牺牲后,家属回到广东老家,靠打短工和做手工活过日子,杨明兄弟姐妹们沿街乞讨,后来进了孤儿院。

  周恩来对杨匏安“为官廉洁,家境清贫十分钦佩。杨匏安被捕后,周恩来大力组织营救,时常不顾危险去看望他的母亲和家人。还通过宋庆龄、何香凝等设法营救,甚至策划武装营救。杨匏安牺牲后,周恩来对杨匏安的遗属十分关心,一直多方寻找。除了托何香凝先生和其他同志帮助寻找外,还以周翔宇的名字向杨明的乡亲写信,打听下落。一九三五年找到后,托何香凝将杨明从孤儿院接出来,送到仲恺农工学校农科学习。从此杨明积极投身革命救亡运动,并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杨明去延安学习途经武汉,周恩来立刻会见。八年没有见面了,杨明本想周恩来可能认不出他了。没想到一见面,周恩来亲切拉着杨明的手说:“不要介绍了,我认得你,你长得更像你父亲了,连说话的神情都像”。接着问长问短,一再叮嘱杨明不要忘记父亲在狱中《示难友》一诗,要学习父亲高尚的革命品质,继承遗志。听说杨明入了党,周恩来高兴地说:“看来你们是长大了。到了延安就是回到了自己的家,要抓紧时间多学习理论知识,今后好为党做更多的工作。”周恩来专门安排了杨明等人去延安事宜,还给了三十元路费。

  第二年八月,杨明给周恩来写信谈及弟妹想来延安参加革命。周恩来回信说:“你的家已属廖承志同志照顾,缓急有助,不须挂虑。你的弟妹倘欲来此间,也可径找瘳同志商洽,定能代他们设法成行。”经周恩来的关怀和安排,杨明全家都得到组织上的妥善安置。四弟来到延安,六弟参加了广东东江纵队,其他弟妹和祖母则留在港澳机关,派专人照料。一九四○年五月,杨明在延安马列学院毕业,向周恩来表示要到前方去。周恩来非常高兴,但想到杨明有心脏病,就写信劝慰他:你毕业后应服从组织的安排,最好能多学习一时期,你可向党提示请求。附上十元,作你的零用费。医治问医,我已函告张启龙同志。杨明在以后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中,牢记周恩来的教导,服从党的安排,努力为党工作。现在杨明同志已离休,在谈到当年周恩来无微不至的关怀时,依然非常激动。

  2007/09/10

  第三章 抚孤·言人·育才(之五)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