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对沪电战略路线的意见〔1〕(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八日)

  【正文】

  秦、项〔2〕:

  十七两电悉。

  (1)正因有沪电,关系全盘利害及前途,故在同意它的总路线下,须仔细考虑它提出的具体步骤是否能够达到它所预期的要求,而不致将两月时光空空过去,甚至影响到许多不对的减员与减弱战斗力。这必须从敌情、地形、物质条件与我们的任务各方面加以估计。

  (2)目前的战斗不会动摇推延一决战的战略方针,故我一得沪电即在同意这一方针的原则下,考虑具体的部署。但目前战斗的开展必会要影响具体部署的某些步骤,这也是不能否认的。

  (3)所谓往转重复,如果我们待机是守株待兔,当是错误,但自东黄陂战斗〔3〕后,每次转变阵势确是有机可待,小战十数次,证明不是无仗可打,或完全不便打,而常常是打得不好,故我们如呆等有利的决战是错误的,但准备削弱消灭敌人的爪牙,以加强自己,还是有机可乘。今日十九师已消灭了敌六师一团大半,正是明证。

  恩来

  【出处】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释】

  〔1〕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七日,中革军委代主席项英等连致两电,指责前方的周恩来、朱德贯彻沪电不力。本篇是周恩来对项英等批评的申述。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三日,中共苏区中央局转发临时中央《对今后作战计划之指示》,称“长电”亦称“沪电”。此电批评红一方面军前段军事行动的缺点在于把“主力集中于一个单独的作战单位,即方面军,这就不能从各方面配合作战”,“以致对于北方的敌人,很少机会再给以有力打击”。并且判断:蒋介石与闽、粤敌人有矛盾,而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北部采取守势,不易攻击,所以要求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分离作战。这就是所谓“两个拳头打人”。接到此电后,周恩来曾于六月十四日电复中共苏区中央局,就中共临时中央关于对红一方面军的批评进行申述。之后,又对该计划中的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规定提出了意见。为此,受到了中革军委领导人的批评。六月十八日,周恩来在以个人名义向中革军委领导人进行申述的同时,又与朱德一起致电中共苏区中央局,在迫不得已根据中共临时中央计划作出具体作战部署的同时,再次对计划提出不同意见,坚持“方面军主力一、三军团目前绝对不应分开”,指出东方军入闽作战是“酷暑远征”,“在选择敌人方面,攻清流、将乐又将陷于攻坚”,主张“东方军以活动于建泰邵光地区为合宜”,“这不仅较打卢兴邦十九路军易于求得补充,并容易求得运动战,且对于赣东北目前严重现象也给了直接援助”。苏区中央局拒不接受周恩来的建议,仍要红一方面军按照他们的指示办。红一方面军在奉命分离作战期间,广大指战员发扬了不畏艰苦,英勇奋战的战斗作风,克服了酷暑远征、缺医少药、粮食不足的困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泉上、连城、朋口、乌江圩等战斗的胜利,歼敌近一万人,扩大了苏区。但是,红军分兵两路,使蒋介石获得喘息的机会。他一方面从容地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策划第五次“围剿”的方针和计划;一方面命令准备进犯的各路部队,在根据地周围休整,补充物资,构筑堡垒封锁线,准备发动新的进攻。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实行“两个拳头打人”的错误战略指导,没有取得在当时可以取得的最大胜利,反而丧失了反“围剿”准备的宝贵时间,给后来的反“围剿”作战带来极大的困难。

  〔2〕秦、项,指秦邦宪(博古)、项英,当时分别任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和中革军委代主席。

  〔3〕东黄陂战斗,指一九三三年二、三月间,红一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的黄陂、草台冈两次战斗。

  2007/09/10

  对沪电战略路线的意见〔1〕(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八日)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