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权谋小说

首页 > 权谋小说 > 庆熹纪事 > 二十九 听时(一)

二十九 听时(一)

  庆熹十三年的五月十五,月儿出人意料的圆得骇人,浩然缓缓东升。清和宫浸在它绯红的光芒里,琼树玉花的繁华,被照出瑰丽的凄凉。

  “怎么这么圆?这么大?这月儿象是疯了。”

  伺候明珠的慈宁宫宫女名叫子葙,对明珠极是倾慕,前前后后“姊姊、姊姊”的不停奉承,明珠的饮食用度,竟不许小太监们沾上一沾,都是亲自奉到明珠面前。此时将夜饭在桌上摆开,一眼望出去,慈宁花园的重重楼阁也挡不住月色,红光将眼睛照得难受,不由叽叽喳喳地抱怨起来。

  明珠放下笔,走来道:“红月不是好兆头,不要说它了。”

  “是。姐姐吃饭。”

  面前盖子打开,却是碗清爽的面,只漂着几片碧绿的葱花。明珠怔了怔,对子葙道:“这面我不吃,拿走吧。”

  最终连菜也没吃几口,明珠便叫子葙预备香案,摆在院中的月光下。她合十对月而拜,也不知祝祷些什么,默默上了香。

  “呦,竟忘记明珠住在此处了。奴婢真是老没记xing。”洪司言手捧香炉从花园门洞外服侍太后进来,见明珠院中站着,忙对太后道,“要明珠回避么?”

  “不用。”太后看着粗使的宫女们支起香几,淡淡的没有什么兴致,随口道,“有什么神魔鬼道的?犯不着避人。”

  话虽如此,宫女们已悄然退走,明珠才要告退,太后却问:“求什么呢?”

  明珠摇了摇头,“香是上了,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太后道,“有些愿望注定落空,不提也罢。”她仰头看了看月色,静静立了一会儿,向洪司言摆了摆手。

  洪司言念念有辞,将香cha在香炉里,“您受用着。”

  明珠微笑地看着,太后回过头道:“你笑什么?”

  “原来太后也不是许愿来的。”

  “天下这么多人,神佛怎么照顾得过来?”太后道,“偶尔能满足你一个愿望,就很好了。愿,我是不会再许了,只不过想起些故人。”

  “故人?”

  “身在我这个位子,一生杀人无数。有些人死了,我连名字也记不得;有些人,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待他真的死了,却觉得不如自己也死了好;还有些人……”太后幽然透了口气,“只望自己替他去死,也留不住他稍息的xing命。”

  明珠想了想道:“奴婢尚体会不到太后的心思,奴婢只是想有那么一刻无忧无虑的快乐,能永永远远地停驻。”

  洪司言笑道:“太后可要说姑娘心中尽是奢望了,有那么一瞬够姑娘今后嚼着,消化着,就不错了。”

  “她还年轻,往后择良婿而配,日子美着呢。”太后笑着打断洪司言,对明珠道,“我去你屋子瞧瞧。”

  明珠侧身引路,她屋里的奢华之物都是从前的摆设,只有临窗的大绣架能入太后的眼。

  “最近在绣什么呢?”太后问。

  “绣的都是佛像,太后娘娘说要拿到普圣庵去的。”

  太后笑道:“佛诞节的时候随便一说,你倒记得了。我看看。”

  “才打了样子。”明珠将绣架上所蒙的白缎揭开,内里是赤足悠然站立的观世音,正用柳枝沾取净瓶中的清水,从戈壁的万里沙尘中点化出一朵摇曳金莲。

  “这就极佳了。”太后点头,“所谓神佛奇迹,不过如此。说到这个却想起很久没去普圣庵进香了,要不明天就去一趟。”

  “今天十五啊,娘娘。”洪司言埋怨道,“怎么不赶着日子去?”

  “这是凡夫俗子的计较,佛祖哪里在乎初一十五?想着佛爷了,就磕个头,是我们的虔诚。就是明日吧,明珠也去。”

  “奴婢也去?”明珠微微一惊。

  太后道:“带上这观音像,让段太妃看看,既然要绣给普圣庵,听听她怎么说。”

  “是。”明珠恍恍惚惚接口,不知所措地绞着手帕。等太后走了,才心神不定地来回踱步,有时想想已行军在千里之外,却又萦绕心头不去的辟邪;有时想想近在咫尺,却仿佛天涯般遥不可及的普圣庵,一夜里望着明月,辗转难眠。

  太后慈驾次日一早便从清和宫玄武门而出,行到隐环路前,成亲王便赶来在轿前磕头。洪司言出来道:“知道了,请回。”

  从前听说太后至普圣庵进香,成亲王必然撺掇太后下山时游幸清澜行宫,荡舟福海之上,现今他每日清晨便至紫南门里佑国殿理政,千头万绪着实辛苦,此时只恨分身无术,又叩了头,便急急赶回清和宫。

  福海就在西北城中,水面不大,却难得有一处小小的石山颇为清峻。至上元帝时,方在这里兴建清澜行宫,疏疏朗朗的水中楼阁,象懒洋洋的世外桃源,很不似先帝浮夸嚣张的xing子,却不料先帝晚年极喜居住在此,当时在清澜行宫侍驾的,也只有段时妃一人而已。所以先帝驾崩后,段时妃出家在清澜行宫后山上的普圣庵,似乎早就是宫里预料中的事。

  上山的路极窄,太后最后也不得不下轿步行。一众人浩浩荡荡,旌旗伞盖地上到山顶,都累得有些晕眩。住持老尼姑端上的茶恰到好处,太后饮完,才缓过气道:“罪过,已没有力气上香了,先请段太妃出来一见,说会儿话再去正殿。”

  老尼姑笑道:“只怕还是一样,说破了嘴,太妃也不会出来。”

  太后拉过明珠,道:“这回不同,禀告太妃说,有位大理来的姑娘,手巧得很,请太妃出来指点一二。”

  她又命老尼姑将明珠所绣的素净花样一同带去,很久之后,那老尼姑才转来。

  “这位姑娘定与太妃有缘分,太妃竟要出来了。”

  明珠浑身一颤,红晕顿时褪去,焦灼盯着大门。

  门前的中年尼姑微微驻足,似乎踌躇了一瞬,才手提拂尘,缓步而入。虽然光头缁衣,却越发显得她眉目如画,清雅绝伦,脸上悲天悯人的平静,令人惭秽不敢平视。

  “施主别来无恙?”她默默看了明珠一眼,才颤着声音向太后道。

  太后忙起身合十,“听时大师安好?”

  “得过且过罢了。”段太妃避开众人的叩首大礼,静静落座,仍是望向明珠。

  洪司言忙携明珠上前,道:“这便是明珠姑娘了,也从大理来。”

  “娘娘万福金安。”明珠叩头。

  段太妃无语相对,当明珠举眸望来时,竟微微一个寒噤。

  禅房刹那的寂静中却有一股汹涌激流。太后在先帝身侧为妃时,与段时妃最为交好,对她的出身来历所知极详,此时虽尚不明所以,却渐渐有些领悟和惊讶。洪司言打破冷场,笑道:“到底都是大理的美人,竟是一个格调……”她突然收住了语声――虽然秉承了父亲的潇洒豪放,嘴角神情颇显骄人清贵的气度,但灵动的双眸,幽远温柔的眉梢,仍是像极了母亲――看清了明珠目中勃发的怨意,太后和洪司言都是恍然,轻轻抽了口冷气。

  “快起来吧。”太后道,“老跪着象什么话?”

  段太妃看着明珠默默起身退去,不禁在椅子上一挣,她从容平静的面庞上些微的动容,也似拼力的挣扎。太后不忍地将目光挪开,道:“让听时大师看看那观音像吧。”

  “是。”洪司言见明珠执拗地站着不动,连忙命人呈上绣架。素白的小寒绢上,只绣完了那灿然夺目的金莲,却已有辉辉然佛光普照之意。段太妃手指轻触花瓣,思绪不知飘摇在何处,缓缓道:“原来已是这样了……”

  太后道:“你看怎么样?”

  “很好。”

  洪司言急着让明珠开口,便问道:“不知明珠的绣功是和谁学的?”

  “奴婢的父亲。”

  “哦,”太后道,“原来家中还有人,现在何处呢?”

  明珠淡淡道:“奴婢也不知道。”

  段太妃一怔,抬起头来,欲言又止。

  “你父亲也是个狠心的人,将女儿往宫里一送,自己却逍遥去了。”

  “奴婢大不敬,却也要说父女相依为命二十年,里面的深情不是外人能体会的。太后娘娘说错了。”

  “呦,是我说错了。”太后笑道,“这么说来你父亲也真是不容易。你母亲不在身边么?”

  “不知道奴婢母亲身在何处。”明珠轻轻冷笑一声,“依稀记得最后见着母亲时,只是跪在地上哀求她回家,后来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如今连面貌如何,也不记得。”

  “可怜见的孩子。”太后道,“不过那当娘的,若非不得已的苦衷,怎么会扔下孩子不顾?”

  洪司言唱和道:“要说可怜,孩子有人疼也罢了。当娘的牵肠挂肚的揪心,又是怎么熬过来的?”

  太后和段时妃都默然无语,望着观世音的微笑各自想着心事。

  住持老尼姑却笑道:“太后从前来,一直都说没生个贴心的女儿也是憾事,现今这位姑娘端丽聪慧,替皇上、亲王服侍在太后身边不也是美事?太后还有什么着恼?”

  “对呀!”洪司言抚掌道,“娘娘整天明珠明珠的挂在嘴上,怎么没想到将明珠收为义女?”

  太后道:“这是正经话,我替你母亲好好地疼你。”

  段太妃目中颇有感激之意,向着太后微微颔首。

  明珠忙道:“奴婢什么身份?太后平时那么相待,就折煞奴婢了,怎么还痴心妄想地高攀?请太后收回成命。”

  “身份有什么要紧?”太后道,“挑个吉日,就给明珠封号。”

  “不妥吧。”段太妃幽然道,“有了封号头衔,就有无穷的烦恼。人说不幸生在帝王家,一点无错。一个人由天下养,就要担天下事;由百姓供奉,就要为百姓牺牲;由父母兄弟爱护,就要克尽孝道仁义,再没有自己的心思愿望,逍遥快活……”

  “今儿是好日子,说这些伤心的话做什么?”太后看了沉思的明珠一眼,道,“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也是。”段太妃垂下目光微笑,“想必人人都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一天。”

  洪司言道:“明珠,快给母后磕头。”

  明珠推辞不过,被洪司言按在太后膝下,顿首唤道:“母亲大人。”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二十九 听时(一))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章:二十八 贺里伦(四) 回目录 下一章:二十九 听时(二)

· 推荐:江山为聘 官居一品 江山美人志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