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作品集

《宋氏家族全传》2.孙中山讲:“子文还真行”

  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1923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改组后的国民党其革命性、 组织性和当时的先锋性,都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于是孙中山先生准备挥师北伐,进 行一场统一中国南北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由此开始,在孙中山先生亲自组织 和领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下,第一次大革命不久便轰轰烈烈地开 展起来。

  当年孙中山拟议发动的北伐战争,首先即指在孙中山领导下,同北洋军阀之间 进行的一场战争。

  北洋军阀是以清末袁世凯为首的北洋系派生出来的武装政治集团。早在清顺治 初年,清政府设直隶和江南两省,亦称北洋和南洋。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 清廷被迫与各帝国主义列强约定五口通商;当时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江南总 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习称北洋总 督,其所建军队亦称北洋军。后袁受命于天津小站练兵,于1905年建成北洋新军六 镇,这就是北洋军阀的最初家底。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就是依靠帝国主义国家支持 及其北洋军阀的实力,最后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当年袁世凯利用天津小站练兵的机会,竭力培植私人党羽并扩充自己的班底。 他先从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和淮军定武军中网罗大批人才。当时,王士珍先 被委为督操营务处帮办兼总教习,后又提为工程营统带;段棋瑞则是越级提为炮兵 营统带兼炮兵学堂监督;另一位冯国璋也被袁世凯委任为督操营帮办兼步兵学堂监 督,后又提升为总办。民国初年,北洋系势力遍及全国,从大总统、副总统、执政、 总理、总长、巡阅使、检阅使到各省督军、省长、军长、师长等,几乎都出自于小 站的北洋新军。当时这些大小军阀拥兵自重,争权夺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所以孙中山先生举兵北伐,也是要为民除害。

  当年在北洋军阀集团中,王士珍、段棋瑞和冯国璋号称“北洋三杰”。这3个人 最初都是在袁世凯的栽培下,迅速发迹的。以后,有人根据此3人的特点顺称之为龙 杰、虎杰、狗杰。其解释为王士珍雍容大度、深沉内敛,不孜孜于名利,常扮演卧 龙先生之角色,故称之为龙;段棋瑞兼学中西,胸有大志,英锐之气咄咄逼人,故 称之为虎;冯国漳则忠心耿耿,爱财如命,故称之为狗。后来,袁世凯于1916年死 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为以冯国湾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棋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仅王 士珍略逊一筹,未成独立体系。于是,一时间此3人皆成为民国初年中国政坛上的风 云人物。当年北洋军阀集团采用西方军事制度和新式装备,依靠封建宗法思想维系 官兵之间关系。故北洋军人中,多为才质驽下者。服从、报恩、不党,此为北洋军 人当年的3个基本信条。下级对上只知道服从,不敢有所主张。尤其是这样做并非出 于公意,而是出于报恩之类的私人感情。当初,为了能够把北洋军人培养成袁世凯 的私家军队,袁提拔军官多选拔“粗人劣卫”,用袁世凯当年的话来说:“到底是 不识字的人靠得住”。所以在后来袁世凯称帝时,袁曾以“军民公治,军人不干预 政治”等漂亮的言辞来钳制部下,居然也能收到一时的作用。可以想象,如此头脑 简单。才质驽下的北洋军人,在羽毛未丰时自然会俯首听命;而一旦羽毛丰满、时 机成熟时,这些人也就会另起炉灶。例如后来段、冯叛袁,即是例证。

  当年,袁世凯当了83天洪宪皇帝,即倒台了。这里面固然有其政治和外交方面 等诸多方面失败的原因,而“不识字的部下仍然靠不住”,确也是后来袁世凯始料 不及的不治之症。

  当时的宋子文作为热血青年,正值血气方刚,自然也十分关注孙中山先生领导 的国民革命及其后的北伐战争。宋耀如作为至尊的家严,早年已是孙中山的人了, 这是宋子文早已知道的。而宋子文一向崇敬的二姐宋庆龄,此时也已做了孙中山的 夫人,并正在辅佐孙中山先生,进行国民革命的一系列筹划工作……于是所有这一 切,更使宋子文心中的天平倾向正义,倾向革命。且恰在此时,宋子文情场失意, 心灵上受到了莫大的打击,撕开的伤口使他呻吟不止。于是,他便写一封寻找光明 的信,寄给了正在广州的二姐宋庆龄。旋在宋庆龄的支持下,宋子文很快辞掉了内 地的工作,匆匆来到孙中山的身边,来到了革命的大本营。就这样,宋子文做了一 名孙中山的追随者,协助中山先生统管当时广东革命政府的一切财务工作。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宋子文初到广东后,孙中山先生虽委以重任,但广东国民政府的财政却是一个 烂摊子,着实令人头痛。当时的主要表现:要钱的地方多,进钱的地方少。况且帐 面上的流动资金又极有限。不要说支持即将开始的北伐战争,单单维持正常的开支 都很困难。

  但当时宋子文作为孙中山新任的财政总管,却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用他的智 力,用他的聪明和才干,一次又一次地使孙中山及广东革命政府度过财政危机,一 时深得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的赞誉和赏识。

  当时,宋子文当家理财,犹如“大管家”一般,每一笔账目、每一项财源和每 一项开支,他都精打细算,有轻有重且有缓有急;既考虑眼前又考虑长远,“好钢” 要用在刀刃上。用宋子文那句后来著名的话说,就叫做“吃不愁花不愁,计划不到 发了愁。”

  宋子文上任伊始,便提出一系列理财主张,例如宏观清楚,微观不失控;确保 重点,兼顾全面;八方敛财,精打细算;强化政府,加强税收等等。当时具体可以 归纳为“5字方针” 如下:

  精,即精打细算。无论是开支或收人,一定要帐目清楚,用法合理;

  保,即确保重点,分清主次矛盾,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

  整,即整顿金融秩序,严格财务帐目纪律并纳人法制;

  苛,即苛收税政。税收应该统一归国民政府筹划,各地方财政不得擅自立规;

  监,即监督体制。所有财务帐目公开,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行全民监督, 杜绝腐败和贪污。

  殊不知,当时由理论到实践的执行,还确有一段距离。而且首先要求政府和财 政长官,不但要发号施令,还要率先垂范并身体力行。国无法不行,有法不依又不 行。当时为了依法理财,宋子文洒下了不少心血和汗水,同时也发挥了他的全部智 慧和才能……

  那是在一个月色凄清的冬日里。

  面对财政的拈据,当时又有些地方的税收上不来。尤其是“两广”统一后的广 西省,既是个大省又是个穷省,而且兵多粥少;加上当时广西的地方长官李宗仁拥 兵自重,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不要说让广西给国民政府交税了,广西还不停伸手向 中央财政要钱呢。此事经屡屡交涉而未成,当时已经使宋子文伤透了脑筋。

  那天宋子文正在办公室内吸烟踱步,思索下一步财政上的难题如何破解。此刻 雪茄烟已经被他吸掉8支了,正当他燃起第9支雪茄、准备继续吞云吐雾时,忽然桌 上电话铃声响起来。

  宋子文当即走过去拿起听筒,电话里面传出了李宗仁的声音。

  “财神爷,我已到广州。”

  “哦,德邻兄,什么时候到的?”

  “刚刚下车。”

  “有什么事吗?”

  “广西的弟兄们又揭不开锅了,找你要饭吃啊。”

  “请你过来谈吧。不过,子文这里也没开财神店,你老兄也要有思想准备啊!”

  旋后宋子文和李宗仁两个人,交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但与其说交谈,不如说 是谈判更准确些。而谈判当然少不了火药味,少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宋子文开门见山告饶道:“大有大的难处。你们广西,中央财政已经补贴不少。 至于兵多钱少,我也实在无法。再说广西的税收迟迟上不来。小河无水大河干,这 应该是最明白不过的道理呀!”

  李宗仁摊开双手:“我不管你中央财政收支情况如何,那是你们的事情。我只 知道,军队是你们的军队,我这个乌纱帽也是你们封的。下面有了难处,中央不能 不管吧。”

  “中央的财政从哪儿来,说破了还不是靠地方的支持。实在没办法了。不然, 广西的税收全部归你还不行吗?”

  “广西是个穷省,穷省岂能与富省相比!既然是中央统一,就应该有个相互调 节的作用。希望子文又老弟在调节上再给我们做做文章。”

  “我这里收支难以相抵。中央已经对你们补贴不少了。再调节,恐怕政府的正 常开支就无法维持了。”

  “不管怎样,请子文老弟开绿灯。”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下宋子文哪里敢答应下来,只好口干舌燥地继续做 工作:“作为政府,这边也有难处啊。目前,不怕德邻兄笑话,我已从家严的私产 中拿出了一部分钱来弥补政府的亏空了。眼下我们是竭泽而渔。为了替政府和军队 筹措经费,税收方面已快到了横征暴敛的地步了。”

  李宗仁此刻闻听宋子文如此一说,一下竟笑了起来。他说:“看来,我们的财 神爷也要乱用虎狼药喽!只是眼下,你我都是为国民革命奔走办事,倘行苛政,恐 怕将来的功过是非不好说清啊!”

  宋子文亦耸肩摊手道:“不如此又怎么办?都来要钱,革命总得进行下去吧。” 说到此处,宋子文停下思忖片刻,遂又决然地表示:“功耶罪耶权且由人吧。至多, 我宋子文准备好一颗脑袋罢了。”

  当天,李宗仁离开宋子文那里后,就再也没有为军费支出找过他。而且,广西 不久便也开始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自救做法。

  宋子文送走李宗仁后,接着又筹划起广东金融界的元老会来。当时筹办此会的 目的,无非是两个字:“要钱”。当时宋子文打定主意,借也好,送也好,反正不 兑现不能散会。不过,在会上宋子文的口气却很婉转,亦很动听,不愧为外交之才, 他很容易讲得那些阔佬动心。

  后来,有一天孙中山先生当着夫人宋庆龄的面,表扬宋子文在理财方面“还真 行!”并赞叹道:“到底是喝过洋墨水的人,不保守,有办法也有创造。”

  宋庆龄当时听罢,不禁嫣然一笑。对于大弟子文,宋庆龄可以说也是看着他长 大的。在学生时代,宋子文倒没显出什么特殊的天才,只是爱做一些吓唬人的恶作 剧,令她们姐妹们十分开心。子文重姐弟义气,尊重各自的感情,有时又不免有些 孩子气;他学习刻苦,不懂善问,有时又显得书生味十足;子文虽爱交际,却从不 交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他对人诚恳,遇事爱打抱不平,但从不给父母惹出乱子; 父母交给子文的钱,他也从不乱花一分,且要花也要花个明白;当年宋子文数学成 绩极好,家中日常算账,总是他先脱口而出……本来,在姐姐宋庆龄的眼中,宋子 文还是个没长大的弟弟呢。而如今面对子文在财政界崭露头角,且随着人们日益增 多的赞誉声,子文倒令宋庆龄刮目相看了。

  那天,宋庆龄正在感慨中,大弟宋子文进了门。

  “大总统让我筹措的500万,已按时筹足了。”说着,宋子文疲惫的脸上亦露出 了笑容。

  “哪儿筹的?”

  “南洋一位爸爸的朋友。我们刚刚谈妥,明天就可进帐。”

  “嘿!大弟学精明了,连爸爸的关系都用上了。” 宋庆龄有些调侃地赞扬道。

  “我还不是为了姐姐有面子。再说大总统有令,子文岂敢不执行啊。”

  说着姐弟二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吃饭了吗?”宋庆龄关心地问弟弟。

  “吃过昨天的了。”宋子文顽皮道。

  “那我赶快做饭,庆贺我们子文筹款成功。”

  “姐夫呢?”

  “他刚去参加一个会,很快就能回来。”

  果然,待宋庆龄刚刚把饭做好、姐弟俩还没吃上呢,外面汽车喇叭声传来,孙 中山先生开会回来了。当即闻听宋子文已经把款等妥时,孙中山十分高兴,他连连 夸奖宋子文道:“太好啦,太好啦!真是及时雨呀!”一边称赞着,孙中山先生坐 到了桌前,旋又招呼夫人:“庆龄,怎么没拿酒啊!今天该拿酒来,为子文弟弟祝 贺啊!”

  于是那天晚上,宋子文在姐姐和姐夫家里,痛痛快快地饮了一杯庆功的美酒。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