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刘少奇系列文集

1·27 食堂没有优越性,不节省劳力,不节省烧柴,这样的食堂要散

  毛泽东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陈云也曾说过,“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刘少奇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在制订经济政策前一定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必须更好地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少走弯路。

  刘少奇不仅要求全党注重调查研究,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即使身为国家主席,日理万机,仍然带头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亲自作调查研究,直接听取工农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和要求。

  1961年四五月间,刘少奇去湖南调查,在湘潭、长沙、宁乡等地蹲点,44天中有32天住在农村。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一个普通农舍里,他就住了18天,开了11个座谈会,并亲自到社员家里问寒问暖,同老党员、老贫农促膝谈心。他看到了广大社员深受浮夸风、瞎指挥风、“共产风”之害:过去的鱼米之乡,现在农民靠挖野菜充饥,所到之处都有饿死人的事,真是触目惊心!这次调查,刘少奇对6个生产队作了详细解剖,写了数万字的调查笔记,向当地干部、群众作了20余场即席讲演,与干部社员促膝交谈近百次,从而获得了真实反映农村情况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湖南调查结束后,刘少奇及时向党中央和毛泽东作了汇报,提出了关心农民疾苦、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意见。其中最急迫的一条就是撤食堂,办公共食堂被党内某些人视为“社会主义的阵地”、“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要“积极办好”。但刘少奇蹲点的天华大队共有20个生产队,378户人家,办了15个公共食堂,没有一个食堂办得让群众满意,全大队百分之九十的社员要求解散食堂。刘少奇通过解剖农村公共食堂,得出“食堂没有优越性,不节省劳力,不节省烧柴,这样的食堂要散”的相反结论。

  首先在他蹲点的地区解散了公共食堂。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根据刘少奇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调查结论及时对《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作了修改,正式规定取消了分配上的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这次农村政策的重大调整,对全国范围内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2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召开,系统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全党思想得到基本统一。刘少奇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和讲话,他根据中央大多数人的正确意见,以及自己在农村蹲点调查得出的结论,对当时的经济形势作了客观的、正确的判断,他说,1959、1960、1961年三年里工业、农业连续减产,整个经济出现了一个大马鞍形,“在全国来讲,缺点和成绩的关系,就不能说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想怕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在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时,刘少奇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工作上和作风上的缺点和错误引起的。”某些地方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他根据农村调查中看到的情况,分析一些干部犯错误是因为骄傲自满,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违反了民主集中制的缘故。

  刘少奇还经常深入工厂、部队、学校、林区进行调查研究,以获得第一手材料。由于他注意联系群众,深入实际,因而对国家建设提出了不少符合

  客观情况的意见和主张。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南怀瑾全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