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第一秘书

首页 > 第一秘书(西门吹雪)

第二百一十八章:一代枭雄

  第二百一十八章:一代枭雄

  萧博翰是没有想到这些的,因为从他来说,目前的柳林市政治格局暂时的影响不到他,所以萧博翰只是把冷可梅的拒绝看成是一种平常的拒绝。

  萧博翰就拿着电话想了好一会,除了冷可梅,还有谁能帮自己这个忙呢,萧博翰这样想了一会,就想到了上次吃饭的时候,听冷可梅说过,葛副市长很喜欢古玩,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在这个上面想想办法,下点功夫呢?

  萧博翰就很快的把想法落实成了行动,他给历可豪挂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需要一件拿得出手的古玩,至于这古玩是什么,萧博翰说自己也不知道,让历可豪看着办。

  历可豪就问:“是要送人吗?”

  萧博翰说:“是啊,给葛副市长送的,你自己看着办,说老实话,我对古玩也是不懂。”

  历可豪笑笑说:“我也不太懂行,不过不怕,我们典当行里那个大掌柜可是很精通古玩行的,要不我们找他参考参考?”

  萧博翰一下记起了起来:“嗯,这个办法好,我怎么就没有想起我们典当行呢,那你和他先联系一下吧,明天一早我们一起去看看。”

  历可豪说:“好的,萧总,我马上联系。”

  两人就挂断了电话,萧博翰也算轻松了一点,看来所有的问题只要认真去思考,总会有办法来解决,所以才有‘最怕认真’这几字的说法。

  接下来,萧博翰就忙了一天,他来回的跑了好几个企业,到下半年了,很多情况都要他亲自去看看,也难得着几天萧博翰能空闲一点,这样一忙就忙了整整的一天。

  第二天,萧博翰和历可豪联系好了典当行的大掌柜徐老头,三人就一起到了古玩市场,这徐老头玩了几十年的古玩,不要说在柳林市,就是在省城都是小有名气的,很多领导和大款在收到了古玩之后,也都愿意找他来看看。

  老头现在60多岁了,四方的脸,满头是银发,虽然没有白胡挂颔的风度,却有那种鹤发童颜的相貌。他呀,一谈起古玩,总是那么津津有味,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着。

  三人一到柳林市古玩一条街,就见朝阳吧街道两边上百家古玩店涂成一片金黄,连街上的行人也全都裹上了一层金边。

  街上来淘货的人们和向街上观望的古玩店老板们大声喊叫着,比划着,讨价还价着,萧博翰对这条街也是很有印象,过去自己也陪老爹来过,过去好多年了,这里依然一切都没变,搭着蓝色遮阳棚的古玩摊参差不齐的凸挤在街道两边的古玩店前边,像锯齿一般排列满了整条街道,于是,这条街的两侧就如同两根长长的钢锯条,锋利的锯齿闪烁着幽幽蓝光,对准喧杂涌动的行人。

  萧博翰三人一面走着,徐老头就一面对萧博翰讲着这个圈子的一些规矩和奥妙之处,萧博翰也听的津津有味的,毕竟这一门学问对自己来说还是空白。

  街上也有人认识徐老头的,就不断的招呼,徐老头在这里就任一下精神了许多,

  他们在一个地摊前看到一个摊主老板正竖着食指,扯着公鸭嗓子大叫:“一百块!”旁边的一个买家手里拿着一个木制金刚杵,眼睛紧盯着这地摊老板的手指,旁边还有几个看热闹的。

  “三十块!”买家发话了。

  “真想要,六十块你拿走,说实话,我已经倒贴了……”老板的回答干净利落。

  “谁信啊?!四十,成就成,不成我放下了……”

  老板犹豫着,正想成交之际,突然看到买家身后的徐老头冲他直摇头。

  老板心领神会,扫了一眼买家突然伸出四个指头:“四百!”

  买家愣了:“你说什么?”

  “四百块,少一分也不卖!”

  买家回头看到徐老头,以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徐老头故作懵懂状。买家气咻咻地把金刚杵扔到摊位上,骂了一句:“有病吧你!”买家抬脚走了,几个看热闹的也随之散去。

  老板叫住徐老头:“徐老师,一百块是不是要少了?”

  徐老头捡起金刚杵掂量着,问道:“这东西本钱多少?”

  “嘿,这我能告诉你吗?”老板撇撇嘴。

  徐老头笑了笑:“这是个啥物件,你知道吗?”

  老板狡黠地打着哈哈:“这个嘛……”

  “现编都编不出来吧?你都不知道这是啥东西,能舍得花钱收?我要没猜错,这应该是你上货时白搭的吧?”

  老板叹服,说:“徐老师什么都瞒不了你!你快说说,这物件到底是个啥东西?”

  “这是个金刚杵,藏传佛教的礼器,活佛讲经时用的,咱们这里少见,也算是个稀罕物。”

  “年头怎么样?”老板赶紧追问。

  徐老头拿起金刚杵仔细端详了一下,肯定地说:“应该是明中期的东西。”

  “这么老!”老板吃了一惊,随后喜笑颜开,说:“还是你见多识广啊,要不是你提醒我,差点叫人捡了个漏儿。没得说,你要喜欢你拿走?”

  “行,你开个价儿。”

  老板翻翻眼珠子:“六百!”

  “嘿!你这是翻脸不认人呐!”徐老头笑骂道,“刚才要不是我给你掌眼,四十你就卖了!”

  “老师傅啊,明中期的东西,年头够老吧?活佛讲经用的礼器,肯定是个吉祥物件,我真没跟你多要,是不是?”

  徐老头无奈地点点头:“对对,你说得没错,成交!”

  老板乐得眉开眼笑,徐老头掏出钱包数了三百块钱递给地摊的老板,拿起金刚杵放进白布兜子里。

  “怎么就三百呀?”老板嚷起来。

  “没错,我不能白给你掌眼吧,还有三百就当鉴定费了……”许老板神情自若地收起白布兜子,剩下老板干瞪着眼发愣。

  萧博翰和历可豪今天算是见识了一下这真真实实的捡漏,过去都是书里和电视里看,现在就在两人眼前就发生了,萧博翰也是啧啧称奇。

  三人又走几步,前面是一家看上去很大的古玩店,悬在门楣上的乌漆匾额上写着“醉古轩”三个金色大字。

  六扇木雕折枝荷花窗朝外折开,站在街上,恰好能看到古玩店内的柜台。柜台里坐着一位带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瘦。柜台外边坐着一个略胖的男人,端着茶杯,半倚半靠的偎在柜台上,两个人正在有说有笑的交谈着什么。

  徐老头就对萧博翰说:“这家过去不叫这个名字,看来是招牌换了,老板也换了,原来的老板又黑又瘦,脸上还有一小块殷红的胎记,名字叫梁玉刚。”

  萧博翰点点头说:“那我们今天就到这家看看?”

  “行啊,萧总喜欢看那里都成。”

  萧博翰带着历可豪和这徐老头,径直走进了醉古轩。店里的摆设格局是西墙和北墙排放着五、六层高的雕花博古架,塞满了瓷器,陶器,铜器和小石雕;临窗一侧横设有长长的红木漆铝合金柜台,柜台里散放着数量繁杂的小杂件。柜台前摆着一张樟木八仙桌和几个鼓钉圆凳。

  坐在柜台内的戴眼镜的男子见有人进来,起身微笑朝梅雪茗打招呼,显然,戴眼镜的男子就是这家古玩店现在的老板。

  萧博翰也笑着对老板说:“随便逛逛,您忙您的。”说着,自顾自的走至博古架前,漫不经心的打量着上边的古玩。 看到萧博翰在博古架前随意张望,古玩店的老板坐了回去,略微有些失望,伸手扶了扶眼镜,不时的瞥着萧博翰。

  他想顺着这个年轻人的目光知道他可能对博古架上的什么物件感兴趣,作为古玩店的老板,察言观色是他必须熟练掌握的技巧之一。

  说是古玩,其实没几件是真的,古玩店的老板从来都不怕自己的货不真,若是客人在一件东西前驻足留步,饶有兴致的仔细察看,那就好办了,客人看的东西十有**是赝品,因为博古架上摆着的古玩十有**是赝品,那就说明客人的眼力不行,或者没信心没经验,不足以对古玩的真伪做出判断。

  博古架上摆放的每一件古玩他都烂熟于心,哪怕是现在萧博翰背对着他,恰好挡住博古架上的几件古玩,他都能如数家珍似的把那几件看不见的古玩默默的背诵一遍:一件宋代扒村窑三曲口花口瓶,那是一个收藏者放在这里寄卖的,那玩意儿估计是那个收藏者不知在哪里买到的赝品,扔了觉得可惜,虽然自己跟他声明了多次,在古玩店里寄卖看不准的东西不大好,可那收藏者死乞白赖的非要放这儿不可,没辙;一件西汉时期的将近两尺高的彩绘陶罐,八十元进价,卖好了能卖四、五千元;一件北魏释迦摩尼石像,一尺半高,进价一百五,这是前年的进价,自己前年和陕西的一个古玩店老板去了趟河南,拉了一卡车这种释迦摩尼石像,回来后每人分了三百多件,自己卖了两年,还剩下不到一百件。

  最近几年不流行佛头了,流行这种站立的石佛像。希望这年轻人能相中释迦摩尼石像,可惜,这个年轻人只在这三件古玩面前停留了一下,便移开了。

  徐老头一直跟在萧博翰的身后,他只是扫了那么一眼,便都看明白了,这种宋代扒村窑花口瓶的特点是用毛笔在施过化妆土的胎体上作画后再罩一层玻璃釉,强烈的黑白对比中透着浓郁的写意画风格,而这件扒村窑瓷器明显意境不够,发色也不对,器形看上去煞是呆板,八成是用模具浇注而成,瓶上的画则更像是用黑色电光纸剪出来的窗花图案贴在釉下一般,完全没有真品的那种洒脱飘逸的感觉。

  那个西汉彩绘陶罐,偏亮,偏艳,偏干,偏匀称,而真品则有股子暗沉阴森的晦暗感觉;至于那件释迦摩尼石像,就更不对了,看整体造型像是北魏风格,头挽高肉髻,大耳下垂,左手前伸右手下垂,作施无畏与愿印,穿方领长僧衣,百褶裙,跌立于莲花座上,这都是北魏时期的风格,可北魏时期的释迦摩尼的面相应该是高鼻深目,眉清目秀,面含笑意,且较为消瘦,一看就知道是经常冥思练瑜伽的。

  而眼前这件石像的面相则丰满圆润,双目俯视,神情安详,一副养尊处优官老爷的面相,却又是典型的唐代和唐代以后的风格。

  顺着博古架边走边看,没几件真东西,这家古玩店是标准的“四四二”。四四二原本是足球比赛时排兵布阵的术语,近两年被发誓不再看中国球赛的收藏者移植到了收藏界,意思是说古玩店里摆设的古玩当中,有四成是廉价的现代工艺品,还有四成是做旧过的赝品,只有两成是真品,在这仅有的两成真品中,有一半品相不好,有着明显不能被忽视的瑕疵和残缺,另一半则是没有多大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玩,与其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返回目录页 下一页

 

· 推荐:乡村小说 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权谋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